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四五”城市交通必须标本兼治(上)

“十四五”城市交通必须标本兼治(上)

余永佳

交通拥堵困扰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人类虽早已拥有“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创造力和辉煌业绩,但是在自家门口,至今却依然面临着路堵车塞、出行不畅的尴尬和苦涩,道路“肠梗阻”已成痼疾,畅行交通只能长期屈身于城市规划豪言和市民美好憧憬的画饼中,无法变成城市发展的新景点和市民幸福的新亮点。

实现城市畅行目标,关键是要查明交通拥堵病因,在此基点上才能因病施医和对症下药。这好比是病者求医,若是医生未能查实病因,就仓促把脉开方,最终必将酿成诊断错误、病情由急转危的医疗事故和悲剧。

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城市对交通拥堵原因的分析均存在着定位不准、依据不足、结论失真等重大偏差,拥堵成因研究始终迷茫在云里和雾里,各项治堵措施均未能走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误区,交通治堵已成为一场永远打不赢的怪仗。这就需要我们用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来重新审视和正确探讨城市交通拥堵顽症的机理。

目前公认的交通拥堵原因是:

城市人口过多、尤其是小汽车数量增长过快,市民出行量、特别是汽车流量过高;

公交不发达,地铁服务线网欠完善;

道路容量不足,宽窄失范;

停车无序,行车道和人行道被占现象普遍;

智能交通系统瓶颈突出;

交通管理滞后,市民尊法意识未到位……。

上述致堵原因虽然都来源于以实地调研、数理统计为基础的客观判断和总结,但是却仍暴露出结论片面化和非本质化等缺陷。例如:

我国香港人口密度是北京的5.4倍和上海的1.8倍,地铁运营里程仅为京、沪的1/3,三城市的公交发展水平在伯仲之间,但交通畅行香港却是一枝独秀。

中国内陆城市每平方公里汽车拥有量,除深圳、东莞分别为1719.2辆和1315.8辆之外,其余均低于1000辆。

全国百城交通拥堵前十名中:第一名重庆56.2辆,第二名贵阳512.9辆,第三名北京361.6辆,第四名青岛259.5辆,第五名昆明259.6辆,第六名上海655.8辆,第七名长春183.2辆,第八名西安319辆,第九名广州377辆,第十名武汉393辆。

由于车辆运行时间不可能是24小时/日。如果按每辆车6小时/日的平均值计算,深圳、东莞每平方公里汽车拥有量为429.8辆和329辆;而全国前三堵城市——重庆、贵阳、北京仅14辆、128.2辆和90.4辆。

如此交通流量,为何会经常出现路堵车塞怪像呢?

事实上,我国内陆城市车容量远未达到饱和状态,交通“畅”与“堵”也并不完全受制于城市人口密度、车辆数量、道路规模和宽窄度、公交地铁运能等致堵因素,因此有必要对舆情公认的交通致堵原因提出质疑和挑战。

根据笔者多年来的论证:开放型道路结构和多样化道路功能,才是城市交通拥堵源密布的主导原因。

一、道路结构

城市道路是人类祖先的智慧结晶,其结构为开放型,一般都允许车辆与行人自由进出和停待。车辆行驶过程中随时都可能与从交叉路、小巷等突驶而来的车辆或乱穿马路的行人不期而遇,不仅会影响交通畅行,还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二、道路功能

马车时代,城市道路具备轿子、马车“行”与“停”以及路人行走、歇憩、聚会、摆摊等多种功能。进入汽车时代,尽管淘汰了马车,但是新增了自行车、有轨电车等新车种,更保留了停车、倒车和人车混行等功能,同时加了地下管道和空中输电、通讯线路维护改造等新功能。若是出现车辆或行人的穿插、停待以及管线的施工、维修,就必然会严重影响道路的正常运行秩序

三、道路拥堵源

在城市道路上,一辆车、一个人、甚至是一块杂物,都可形成一个足以阻拦整条行车道的拥堵源,少量拥堵源就能造成城市交通“由点到线”和“由线到面”的堵塞或瘫痪

笔者以往曾将城市交通拥堵源归纳为以下三大类。

第一拥堵源

十字路等交叉口车流最密集的交通节点。绿信号虽能规范管控车辆的“行与停”,维持正常的交通秩序同时也使灯控交叉沦为城市拥堵率最高交通节点

第二拥堵源

交通事故,各种车辆违章行为,风、雨、雪、洪水等自然灾害,政出多门的市政工程,大转盘突发性超大车流量,平面交叉的有轨电车、临时性群众集会或封路,非机动车、行人收费站检查站等;此外,车流从多条分支车道集中涌入主车道、高架和隧道进出口匝道数量相等以及出口匝道紧邻十字交叉路、“直线型”高架或隧道进出口匝道的“×”状交叉段不妥设计(请参见《中国有能力创造城市交通畅行新奇迹》)的拥堵节点,为第二拥堵源。

第三拥堵源

驶达目的地、因无配套停车场而滞留在道路上的车辆,形成了第三拥堵源。

鉴此,可得出以下结论:

大道路缺陷竞相发难,导致城市道路三大交通拥堵源设卡造难以及交通拥堵久治不愈的深层次原因

至于建成区人口密度高、车辆增长过快、道路资源不足、公交地铁滞后,交通管理缺位等致堵表象,则属于拥堵顽症的次要病因。

城市路堵车塞致病机理的查证,是交通治堵正本清源、科学纠错和正确施医的致胜环节。“十四五”必须重视和强化这项工作的研究,力争早日拿出一个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和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交通畅行方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堵车对策
政法干警申论试题每日一练:硕士层次(9.21)
“红灯亮时允许右转”,稍有不妥就要罚!
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全知道(第二版)
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技巧
从细节上揭秘新加坡道路的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