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换一个角度看“中秋”

       清朝有一个叫卢登焯的人,爱写字、画画、篆刻、收藏古籍。他自己的书斋叫抱经楼,出了一本书《抱经楼日课编》(现收藏于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记录着他一年365天不间断不重复的篆刻作品。

       他每天的篆刻内容都来源于所看的书或者诗句,结合当天的特点或者意境取材,汲取灵感再进行创作。

       就像我们今天要说的“中秋”——农历八月十五,在他的这本印集中对应的就是一方“万里同天色”的印章(如下图)。

        这句话来源于《山堂肆考》(现收藏于南通市图书馆),它是万历年间通州民间学者彭大翼撰著的大型类书,全书240卷,洋洋洒洒260万余字,是古代私家撰述类书中的佼佼者。

        原文为“中秋天色阴晴与夷狄同苏东坡曰故人史生为余言尝见海贾云中秋之月虽相去万里他日会合相问阴晴无不同者公集中有中秋诗尝闻此宵月万里同阴晴天公自着意此会那可轻”(古文没有标点,自己断句

苏轼的原诗如下:

    中秋月寄子由三首

舒子在汶上, 闭门相对清。
郑子向河朔, 孤舟连夜行。
顿子虽咫尺, 兀如在牢扃。
赵子寄书来, 水调有余声。
悠哉四子心, 共此千里明。
明月不解老, 良辰难合并。
回头坐上人, 聚散如流萍。
尝闻此宵月,
万里同阴晴
天公自著意, 此会那可轻。
明年各相望, 俯仰今古情。

      从诗句上看的出来:舒子、郑子、顿子、赵子四位朋友我们相隔万里,中秋节大家不能在一起赏月,但我们头顶同一轮明月,来日相叙,这月亮的阴晴色彩并不会不同,就像我们的情谊一样,纵然人不在一起,但心是在一起的。

        我想卢登焯也是被这种情感触动,就在中秋这天刻印“万里同天色”流传至今。

      我心中的月圆之夜,应该是静谧而满足的,在一片安静的水乡,远远看去,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遥相呼应,拱桥也在水的倒映之下形成一个满圆。哪怕人生有不尽人意,看到这种场景,也是宽慰的。

       世间万物众生,都在这“千里共明月,万里同阴晴”之中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月寄相思,精美月亮图片贺中秋
又到月圆中秋时
中秋想咏月?算了吧,月亮被这几首诗写尽了
《中秋赏月》
我谓月为豪才生,不知豪才为谁活!美文共赏之——《明月赋》
月满西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