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种养结合高效发展 玩转生态循环农业

      提起养殖场,大家的印象可能是臭味扑鼻,污水横流。然而,6月5日,在平滩镇历丰生态环保养殖场,记者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猪粪经过干湿分离,干粪通过生物菌发酵成优质有机肥,粪水变沼气或者浇灌用水……“猪—沼—果”“猪—沼—花”等多种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在这里玩得风生水起。

      饲料室、消毒室、监控室,历丰生态环保养殖场建成了标准的规模养猪场。在这个年出栏达1000头的养殖场里,环境干净整洁,空气中无明显气味。这是记者最深刻的印象。“这都是标准化养殖和循环农业带来的效果。”养殖场负责人许志国笑着告诉记者,为了做到无污染养殖,他修建了化粪池,将生猪排出的粪便变成他承包的柑橘果林、老虎姜的上等有机肥料。

      “一年前,由于处理方法不科学,养殖场排出的粪便多、气味重,周边村民意见大得很。”许志国说,区里和镇里对环保很重视,眼见许多不合规的养殖场都面临关闭的问题,他们当时心里十分着急。于是,他便盯上了种养结合模式,将猪粪“变废为宝”综合利用。这样的模式政府也支持,还能创造更大的附加值。

      说干就干!去外地学技术,依托沼气的优势,以沼带畜、以畜促沼、沼液浇地、沼渣肥田。小小沼气池,成了生态循环中的制胜法宝。

      那么,许志国的生态养猪场到底是如何高效利用养猪场产生的粪便的呢?记者看到,在许志国的果地里,果树根部都套着大大小小的白色塑料袋。“这些塑料袋里面装的可全是宝贝,都是干粪做成的有机肥。”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别看猪圈、鱼塘、沼气池、果园,这样的“混搭”模式“风马牛不相及”,实则相互依存、取长补短,呈现产业的深度融合。他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实现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猪粪经处理后用作种植基地的基肥,结的果子、种的蔬菜都绿色环保,而产生的沼气则用作发电和生活用气,沼液经过处理排到周边沼液池储存,可灌溉周边蔬菜、粮食和花卉树木。这样的一个大循环,既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高了经济效益,又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

      据许志国测算,一个体积为300立方米的沼气池,年可产沼肥480吨至600吨,相当于1.5吨硫酸铵、1.2吨过磷酸钙、0.45吨氯化钾,丰富的营养可以保证农产品品质。同时,每年可减少电力消耗费用4000元,减少煤、碳等燃料消耗4000元,减少灌溉用水1000吨,减少肥料投入15万元,1年可为养殖场节省30来万元。每年还可消耗田间垃圾1000多吨,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以前,人们提起猪粪就觉得脏。其实呀,利用好了全是宝。”许志国说,他经常还会将多余的肥料分给附近村民,让大家共享,粪便从“累赘”变成了“宝贝”,大家都开心嘛。

      其实,历丰养殖场只是我区当前发展高效循环农业的一个缩影。其他的如土桥镇“芳草地·禾田乡间”的渔家菜园大棚鱼菜混养等等,这些都是高效循环农业的典型。高效循环农业,正悄然改变着农业发展模式。

      “未来,我区将继续大力发展循环高效农业,因地制宜走山上经济、林下经济、水中经济、气候经济之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区农委产业发展科科长孙贤菊说,加强对成熟发展模式的推广应用,树立典型范本,辐射带动发展。同时,还将积极推广运用可再生能源,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鼓励畜禽粪便无害化循环使用,构建种养结合的绿色发展新模式,推动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实现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记者 冉若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我省推进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型畜牧业的调研
【示范】生猪养殖场排污难,看看他家是怎么解决的!
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他让沼气事业充满朝气|农业科技|农业
生态养猪的主要模式
猪粪里淘“金”种养结合探索生态农业新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