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华新闻网
“十问义乌”,在风暴中顿悟
作者: 本报记者 方青云 周朗明 发布时间: 2008/12/17 责任编辑: 照排室 来源: 金华日报

    今年2月25日,义乌市委召开了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动员大会。面对会上5300多名干部群众,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吴蔚荣一一梳理了影响义乌进一步创业创新的思想障碍,并把当前迫切需要确立新思维的一系列问题归纳为“十问义乌”。

    这次5000人大会后,一场解放思想的头脑风暴在义乌城乡迅速兴起,此次活动也引起了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强烈关注。

    10个月过去了。时值全市上下正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记者数次来到义乌,了解“十问义乌”对义乌的未来发展到底凝聚了什么力量?又如何推动思想再解放?并因而探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义乌如何实现高位突破?

    义乌市委抛出“十问义乌”的时候,其实也有部分人不以为然,金融风暴来了以后,重新审视“十问义乌”,许多企业家才有了顿悟的感觉,因为有了“十问义乌”,许多企业才能———

    快人一步

    12月14日,这是一个略带寒意的周末。在义乌市区稠州北路601号,义乌市联谊圣诞礼品厂总经理蒋江平一大早就在门市部忙开了。圣诞节即将来临,这几天厂里的内销生意还异常红火。

    蒋江平是义乌最早专业从事圣诞帽批发生意的商户。今年3月6日,也就是义乌召开5000人大会的第9天,在义乌这个小商品海洋里摸爬滚打了17年的他专程赶到广东考察。“十问义乌”对他的震动很大,他决定走出去看看。这一看使他不但了解到了圣诞礼品市场的最新信息,并带回了几款新颖别致、在欧美很流行的圣诞服饰。这些新产品一投放市场,马上获得了不少订单。而前几年卖得很好的传统产品虽然价格一降再降,销量却大不如前。

    据统计,1至10月,义乌海关共接受申报义乌小商品出口报关单23.7万余份、集装箱44.7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5%和27.7%。面对当前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回望发轫于年初的“头脑风暴”,许多义乌人都为自己的快人一步而感到庆幸。

    专门从事工艺品批发的吴青华说起“十问义乌”深有感触。在以前,每年的三四月份都有一波行情,但今年3月份的时候,他手上将近一半左右的订单都泡汤了。“十问义乌”的提出,改变了他以往盲目的生产方式。今年虽然销售额和利润都有下降,但产品几乎没有积压。

    吴青华说:“事实已经证明,正是因为义乌人见事早、谋划深、行动快,大家才在这场危机面前占据了主动,拥有了较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高位突破

    经过30年快速发展,义乌站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一方面,义乌经济已处于相对高位: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20亿元,人均GDP近6万元,这个既无区位优势,又无资源优势的县级城市的经济外向度已达60%以上;另一方面,随着人民币升值、金融风暴的危害逐渐显现,义乌的粗放型经济运行模式开始丧失竞争优势。义乌的袜业、拉链等产业在国内处于龙头地位,但这些产业大部分专业化程度较低,义乌小商品60%出口海外,其中至少70%是贴牌生产,企业赚的只是加工费。

    因此,义乌需要重新审视自己。

    “义乌是解放思想的产物,更是解放思想的受益者。在标兵渐远、追兵逼近的今天,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寻求高位突破。”吴蔚荣在5000人大会上提出的这一观点,现在正被越来越多的义乌人所认同。其实,从20世纪80年代的“兴商建市”战略到90年代的“以商促工”战略,再到21世纪的“国际化”战略,义乌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解放思想。可以说,思想解放到什么程度,经济发展就前进到什么程度。

    服装经销商江洪涛就是“以商促工”战略的受益者。自1982年在全国率先开放城乡市场后,义乌一大批农民通过多年经商,积累了雄厚的资金。但靠发展市场起步的义乌商人在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后,却普遍存在经商投资少、见效快、赚钱多,而办厂投资多、见效慢、风险大的观念,对发展工业的积极性不高。1992年秋天,义乌市委在全市组织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并提出了 “以商促工、工商联动”新举措。

    第二年,江洪涛和亲戚联手办起了一家服装厂。经过15年的发展,服装厂的资产目前已达上亿元。

    “1992的这场‘头脑风暴’让很多市场经营户明白,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对经商者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江洪涛说。但16年后的今天,这种创新意识正在逐步弱化,许多人开始安于现状。在他的老家大陈,有许多企业拥有和宁波雅戈尔、杉杉等同样一流技术和设备,但这些企业只满足于生产一二十元一件的衬衫,十多年不见进步。

    副市长、义乌市市长何美华对我们说,义乌的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个相对高位,但这个高位远未达到绝顶。义乌人只有跳出义乌、跳出浙江看义乌,放在全国、全球看义乌,从更广阔的领域寻找区域的差距,才能重新认识区域的价值取向,才能拓展发展空间,才会有新的出路。他说,一个人、一个企业如此,一座城市也是如此。

    义乌素质

    快人一步、高位破局,为什么又是义乌?

    “因为义乌素质。”温州籍商人陈志清说。5000人大会召开的当天,陈志清经营的外贸公司刚好落户义乌一周年。他是通过电台的直播节目收听到会议信息的,会议开了3个多小时,他认真听了3个多小时。陈志清早年在俄罗斯、西班牙开过外贸公司,但义乌人敢于“亮丑”的魄力,还是让这个见多识广的外地商人目瞪口呆。

    吴蔚荣代表义乌市委、市政府自揭的“家丑”,主要体现在当前影响义乌创业创新的几大思想障碍: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理解不深不透。有的地方固守或习惯于原先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有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甚至把偷排污水、拖欠职工工资作为降低经营成本的手段。二是自满情绪滋长,创业、创新激情消退。有“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那种创业精神的企业家已越来越少,很多人热衷于炒房炒股甚至迷恋赌博。三是创业激情消退。一些企业家和经营户沉湎于吃喝玩乐,小富即满,安于现状,创业激情日渐消失。四是创新精神不足。一些部门、一些干部固步自封,凡事按本本、按政策、按上面的要求办,对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不去想办法,不敢想办法,想不出新办法解决。一些企业安于现状,不注重创新搞技改,竞争力不强。一些市场经营户习惯于传统的现货、现金、现场交易方式,不注重创新经营业态、营销方式。五是服务环境出现滑坡。有的工作人员“官架子”十足,办事效率低下;有的职能部门对改进服务不动脑筋,事前不指导、事后乱罚款。

    陈志清说,在我国许多地方都存在着这些“家丑”,但能像义乌这样公开揭短的并不多。此举表明了义乌解脱困局、高位突破的决心。

    让陈志清更想不到的是,义乌人不仅敢于“揭丑”,更能知耻后勇。时至今日,吴蔚荣所指出的一些“毛病”正在慢慢消失。更难能可贵的是,许多义乌人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开始反思自身的产业模式,许多企业主认识到现在是义乌转型的最好时机。

    今年8月底,义乌的25家企业参加了2008秋季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服装及面料辅料展。在这次展会上,“义乌制造”的产品质量为绝大多数欧美知名厂家所认可。浙江伟海拉链有限公司的产品虽然平均报价提高了12%,客户却普遍能接受。公司负责人说,转型升级让公司掌握了定价的话语权。

    “问题的提出,远远要比回答这个问题更有意义!”义乌一位网友发表在大义乌论坛上的这句话,或许是民间解读“十问义乌”的最好注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义乌专业市场发展历程、特征及启示
外贸公司骗货为何屡屡得手
义乌发布电子商务上半年运行态势分析报告
义乌公安致全国各地公安机关的一封信
浙江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带来出口“井喷”
一个浙江小城的全民直播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