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变法与靖康之难

宋朝可能是历史上一个最让人感到困惑的朝代了,它本身的复杂和矛盾现象导致了纷繁的历史事件的产生。公元1127年暮春时节,曾经无比尊贵的一批人被迫踏上了北上之路。这些人中就有宋徽宗和宋钦宗,这说明北宋王朝已经灭亡。“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由历史来看,不能不说这与王安石变法有很大的关系。北宋王朝灭亡距离王安石变法仅58年,而距离司马光废除王安石的新法仅42年。

1069年,为应对统治的危机,宋神宗让王安石主持变法。从此开始,至1085年宋神宗去世,新法共持续了17年。为了进行变法,王安石设置了“制置三司条例司”,作为变法的领导机构,并提拔了一批官员。主要在于贯彻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等,这些法也是引起反对最强烈的。从这些措施来看,他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他在10712月同宋神宗谈话时强调:“修吾政刑,使将吏称职,财谷富,兵强而已。”(《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熙宁四年二月庚午)由于新法的这些措施非常激进,损害了文官集团的利益,反对变法的人逐渐站出来对抗王安石。为了推行新法,王安石凭借着神宗对他的支持,对反对新法的人进行了严厉的打击,从而使他与反对派的矛盾不可调和。在变法开始后,几乎所有的元老重臣都变成了变法的坚定不移的反对派,被称作“旧党”,这其中包括了王安石的亲密朋友。上述情形导致了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和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的长期倾轧、斗争。

王安石的上述措施都与财政密切相关。以后人的眼光看,其想做的是用金融控制的方式来管理整个国家,其深度和广度并不为当时的人们所知。列宁之所以称颂他,大概是因为他的变法措施与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相似之处。提倡大历史观的黄仁宇先生曾感慨:王安石与现代读者相近,而与他同时代的人物远。此言不虚。其实,新法的措施从纸面上看都是很好的,可由于新法虽好却被执行的官吏搞坏了。青苗法意在帮助百姓度过青黄不接的时节的,可在执行中却变形了。由于各地方官府都有固定的“货款准备金”,而这些准备金都带着必须完成的增值命令来的。如果贷款发不出去,则地方官员在上司眼中的形象、业绩都受影响,更直接影响升迁。所以,由于许多官员为表现政绩而大幅度的提高利息,并强迫民众贷款,导致青苗法变成了高利贷。免役法的本旨在于免除百姓的劳役之苦同时增加财政收入;可由于许多官吏在实施过程中乘机提高免役钱数,从而变成了官吏敛财的工具。市易法的宗旨在于平抑物价,可结果变成了官府垄断市场,沉重地打击了工商业;保甲法的目的在于加强社会治安和防御外敌的力量,可却使百姓不堪其扰。所以,新法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问题,并导致了许多灾难性事件的发生。这些在一些官员及文人的笔记、书信中有大量的记载。

王安石在遭到非常激烈的反对的情况下,仍强行推行新法,结果是国库迅速充实起来,百姓却苦不堪言。国库充盈的直接代价至少包括两点:其一,文官集团彻底决裂,党争不绝于朝;其二,民间一片萧条,社会动荡不安。大宋王朝的实力由于变法导致的文人党争而遭到了极大的削弱,后来又有宋徽宗这样的皇帝,而且他还养了一大批奸臣,导致了国家的灭亡不可避免。

     大宋王朝的国力之削弱,始自实行新法以防“私人资本之剥削”,借此以谋“人民”之利益,而由一个狂妄自信的大臣独断其事。王安石为变法对“保守派”进行了坚决的打击,而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也坚决抵制“变法派”。王安石和司马光本是很好的同僚,可变法后,两者不可避免的走向了决裂。不但决裂,而且形同水火,成了一场悲剧。他们两个人在道德上和文化上都堪称泰山北斗的人物决裂后,整个帝国的士大夫阶层公开决裂为两个派别,这两个派别由道义之争迅速蜕化为权力斗争。而伴随着权力之争,政治道德不断堕落。两派人物掌权后,都对对方进行坚决的打击,几经反复,逐渐将大宋王朝推到了崩溃的边缘。后来,宋徽宗联金灭辽,却几乎没有打胜仗,被金朝看到了破绽后,离灭亡已经不远了。公元1127年,发生了靖康之难,北宋走到了尽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说王安石变法(组图)
明朝一学者评价司马光,揭开司马光的真面目:文人祸国比武将更甚
(两材料)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答曾公立书》、司马光《司马温公集·与王介甫第三书》阅读训练
王安石变法失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太过温和,没有流血牺牲
王安石变法:帮了腐败的忙
为什么史书中说王安石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