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难忘的凭票供应年代--说说蛋票

在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一切都要凭票供应。首先是粮食定量供应,一般每人每月27-31斤。要购买米,光有粮票不行,还得带购粮证,到家里附近指定粮店购买。每人每月27-31斤的定量中,规定了供应大米和籼米的比例,这个比例每月在粮店公布。粮食不够吃的,会把自家的大米定量让给别人,交换对方的粮票,比如一斤大米可能调换一斤半籼米。基本上,一切点心类食品,包括饼干,都是要收粮票的。

买肉凭票,每人每月“配给”猪肉半斤。认识卖肉的,让他在操刀的时候有所“倾斜”,绝对是当时人们无上的荣耀。

购买熟食的话,半斤的一张肉票,可以买到比如说八两的熟肉(红肠、叉烧之属),这也是合理的,因为熟肉经过加工,重量有所增加,应该“折”成“净肉”收取肉票。熟食店里的鸡头鸭脚不收票,可以买来下酒——如果经济许可的话。当然,也可以托人到乡下买来“便宜”的花生,炒炒下酒,但是香烟和酒也都要票。

买鱼要鱼票,买蛋要蛋票,买豆制品要豆制品票,只有蔬菜和酱菜不要票。饭店不需要肉票,只是当时不会有太多的人有足够的钞票。当时各类餐饮场所的价格都相差无几,所以去最豪华的饭店吃碗面,也不是不可能。

鸡鸭鹅每年在大节日(春节、五一、国庆)供应一次。按照户口分“大户”和“小户”,供应的分量不同。每到这时候,菜场里半夜三点钟开始排队,还有用菜篮子和砖头占位置的。要买到这个鸡鸭鹅过节,大致得排队6-8小时。排队过程中,争吵在所难免。整个菜场人头潮涌,谁不过节?谁不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打打牙祭?

过年当然是最幸福的,不过除了除夕之夜可以大快朵颐外,初二和初三时往往父母就会事先告知,今天客人多,吃的时候要节制一些。当时请别人吃饭时还有一种肉叫作“碗头”放在菜上,那是不能吃的,只是一种礼貌,不光主人不能吃,连客人也不能吃。

当年,除非不得已,一般人都识相,不到别人家里吃饭。但自家人就不同,从外地回家,家长疼惜孩子,往往把肉票用到刀口上。看到大家都不去碰那肉,家长做主,用筷子夹了肉往归来团聚的孩子碗里拣,同时也不忘记拣给家中的小孩子。小孩子不懂事的,瞪着眼睛看,大人们自然都相让。而外地归来团聚的孩子呢,长者赐,不敢辞,嘴里含着肉也不知肉味,眼里噙着的泪水,禁不住滴落到喉咙里,倒是咸咸苦苦的。这肉,是长亲和家人嘴巴里省下来让自己吃的啊。

多年以后,长亲墓木已拱。当年“推食”时的慈爱笑容,伴随着血缘中的遗传信息,在后人的心底和身上,就一样留到了永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凭票供应的年代
那些年代的记忆
粮票布票胶鞋票,这些老票证你还记得几个?
有人说在六七十年代,2块钱就能吃大餐,当时真的是这样的吗?
话说那些年用过的票证
六七十年代真的有那么好吗?物资都是定量供应人人都觉得幸福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