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辽钱为何少见
  辽是公元10世纪至12世纪我国北方古老的民族——契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公元907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八部,正式建立契丹国,后曾两度改国号为“大辽”,传九帝210多年。辽朝强盛时期,幅员万里,地域辽阔,曾先后设置5京、6府、56州、209县,其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然而人们研究辽的历史,却发现辽代铸币极少,这似乎与辽代强盛的国力和繁荣的经济等历史发展情况不太相符。 
  建国以来的考古过程中,发现辽钱出土数量很少。试举数例:1972年内蒙古巴林左旗小辛庄村发现一处辽代钱币窖藏,出土古钱币280公斤,其中辽代钱币仅44枚;1981年内蒙古林西县七合堂村发现辽代窖藏一处,出土古铜钱778公斤,辽钱只有246枚;1981年8月,内蒙古巴林右旗羊场乡上石匠山村发现辽代钱币窖藏180公斤,辽钱123枚;1985年呼伦贝尔盟扎兰屯出土古钱19公斤,仅见1枚辽代钱币┈┈从上述发现的辽代钱币窖藏中出土钱币的品种比例来看,辽代铸币确实少见。据史书记载,辽代建国之前即开始铸币。《辽史·食货志》载:“鼓铸之法,先帝撒剌的(阿保机之父)为夷离堇,以土产多铜,始造钱币,太祖袭之,遂致富强,以开帝业。”此后辽代各朝都开铸有年号钱,并发行流通。史载,辽景宗保宁年间(969-978年)设立“铸钱院”,兴宗重熙年间(1053年)又设置“户部司”、“钱帛司”等机构专门负责铸钱事宜,可见辽代统治者对钱币铸造之事还是很重视的。既然如此,那么辽钱为何少见呢? 
  笔者以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辽钱铸造数量不多。辽是一个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原没有使用流通货币的传统和需求,原始的以物易物交换方式在辽代经济生活中仍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据《辽史本纪》记载,辽代曾多次“禁行在市易布帛不中尺度者”,可见布帛在辽代是通行的等价物。再者,辽境内铁矿资源丰富,而铜材相对不足,因此也不具备较大规模铸造本朝铜钱的条件。虽然这样,契丹族建立辽朝210多年间,自辽太祖“天赞”年号以后,除个别年号外,基本上每次改元都铸有年号钱,辽钱数量虽少,但是品种丰富。这说明了辽代统治者开铸本朝的年号钱并非出于货币流通的考虑,而是将铸造本朝年号钱视为一种改朝换代的标志,铸造钱币告示天下以此证明自己政权的“正统”地位,显示了其与外邦抗争的心理。 
  据《辽史·食货志》、《契丹国志》等史书文献记载,辽朝统治中期以后,流通交换领域使用钱币交易支付的事例大为增加,无论南部还是北方货币使用到处可见,似乎表明当时辽朝境内已经开始进入货币经济时代。这一时期,辽代自铸钱数量略有所增加,但较之唐朝和北宋所铸钱币来说,数量仍然较少。流通中大量使用的是中原宋朝以及宋以前的铸币,如《宋史·食货志》记载:“供备库使郑价使契丹还,言其给舆箱者钱,皆中国所铸”。这样的记载在《宋史》、《文献通考》等史书中随处可见。据对原属辽境的内蒙、辽、吉、晋等省区出土辽代钱币窖藏统计分析,宋钱及宋以前旧钱数量占90%以上。这些宋钱及旧钱是通过战争掠夺、官方榷场贸易、民间互市贸易以及宋朝向辽供应“岁币”等途径流入辽境的,它们对促进辽朝经济的繁荣兴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13年1月上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钱币知识 | 辽钱为何少见?
辽钱--收藏投资两相宜
建国以来大规模辽代钱币出土文献
再提价80万元购买“保宁通宝
”缺钱儿“的大辽契丹
契丹、辽代钱币品鉴——聊聊与众不同的辽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