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临清胡家湾 金代钱监遗址?
据了解,1990年,临清胡家湾出土了一枚金代铸币铜印。这枚金代铸币铜印系方形,边长为5厘米,厚0.8厘米,背铸圆柱钮,钮高8.5厘米,直径1.5厘米。印面阴刻九叠篆体“印造珍货库之印”七字。印左阴刻楷书边款“任官礼部造”,右阴刻楷书边款“元光二年正月”。铸印系青铜质,绿锈均匀自然,品相完好。1990年春,此印出土于胡家湾金元瓷窑遗址。同一地点还出土了约0.75立方米、状如卧牛的一块半熔半焦的化铜炉遗物,为尚未被完全熔化的钱币,绝大部门为“大定通宝”,只有二三枚细字折十“泰和重宝”杂嵌其中,四周还散遗有硫化渣滓碎块,这表现为金代铸币的初创阶段。
    金代在中国货币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中国钱币学界把金代货币铸型沿革及对社会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时段。除上文说讲的初创阶段外,1154年——1189年是金代货币的成熟时期,中国北方经济迅速恢复,金代货币制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很快成熟起来,进入以钱为主、钱钞并用的鼎盛时期。由于中国铜矿大部分在南方,金朝铸币所需原料匮乏,于是以纸币代之。政府采取严厉措施,保证了纸币的流通和币值的稳定,尤其海陵、世宗两代,交钞信用很高,商旅“乐以钱买钞(以铜钱换纸币)”,流通区域甚至跨过黄河深入南宋辖地。
    《金史·食货志》载:“自贞元二年(1154年)海陵王迁都后,命户部尚书主持印制交钞,与铜币并行,交流使用。以七年为限,以旧换新。朝廷设交钞库管理印制、兑换事务,库设库使、副使各一员。”据此,胡家湾出土的这枚“印造珍货库之印”应是金朝设在临清印制交钞、铸造宝货的巡院官署或录司官署之印。金天会五年(1127年),由仓集镇东徙于此达百余年。因濒临运河,舟楫南北,是金朝的军事、经济、交通重地。由于民族间的歧视和地方志的缺失,这段长达百余年的历史鲜为人知。此枚铜印的发现,为我们探寻这段历史打开了希望之门。因为至今该遗址尚未正式发掘,故很多不是定论。
    临清发现的“印造珍货库之印”与白城发现的铸币铜印非常类似。1998年白城出土的金代铸币铜印表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国后,女真族从游牧民族的经济生活进入农耕民族的商业文明,社会进入铜钱、交钞和银币三种货币并用的时代。这两个铜印,一南一北,北者蕴藏着金代铸币的草创风云,南者凝聚着金朝覆灭的血雨腥风。他们始末相连,互为印证,相得益彰,填补了金代百余年货币史发展的实物空缺,为中国货币史的研究,乃至中国各民族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临清市文博研究员马鲁奎说,胡家湾也可能是铸币厂遗址。临清市博物馆馆长魏辉也认为胡家湾是瓷窑和铸币厂遗址。来源:聊城新闻网  2012-07-3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嘉德秋拍】金代贞祐宝券伍拾贯两合同大额铜钞版
中国古代钱币大全,有多少依然价值连城?
交钞(支钞)半分钱珍赏|铸币|钱币
崔淳 | 上海博物馆:钱币收藏揽胜 之七(辽金元)
金代铸币(30)篆书崇庆通宝折五钱
云游博物馆 看“钱”世“金”生 | 第⑱讲:金代“圣旨回易交钞”铜钞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