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枚古币五种文字
前些年,笔者收藏到一枚元代钱币,铁质,直径为4.2厘米,重25克。正面铸“至元通宝”四个楷书汉字,背面铸四个少数民族文字。
  由于笔者对这枚钱币的背文不解,故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将其置于钱夹中。近来,因阅读了诸多钱币书籍,才心有所动,欲弄清钱币背文,也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据内蒙古的钱币收藏家陈乃文先生考证,认为钱币的背文穿口下方是两个八思巴文,穿口左方是一个西夏文,穿口右侧为一个察合台文,并按上下左右的顺序读文。
  又据钱币学家方若解释:此钱背文首字为蒙古文“至”字,穿下为藏文“元”字,穿左为番文“通”字,穿右为回文“宝”字。
  其中,八思巴文,是元代西藏喇嘛教萨迦派首领八思巴在至元元年创制的。西夏文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区党项族(羌族的一支)建立政权后,由开国皇帝西李元昊在广运三年(1036年)颁布。西夏国灭亡(1227年)后,西夏党项后裔仍有人使用。元代称为河西字,用它刻印了大批佛经,并有活字印本。察合台文,是指从中世纪到20世纪20年代拼写东突厥古典文学语言的一种阿拉伯字母系统的拼音文字。除通行于中国新疆和中亚外,莫卧儿王国和埃及也曾使用过。现代维吾尔文是察合台文的延续。
  女真文是中古时期活动于今华北和东北地区女真人记录自己语言的文字,是由女真族所建大金政权在12世纪前期入主中原地区前后创制颁行的官方文字。13世纪金亡于蒙古人之手后仍有女真诸部使用,直至15世纪中叶。
  这几种文字出现在元代钱币上,反映出我国元代是很注重各民族语言、文字通行和应用的。在元代,汉族人民曾数次迁居边疆,与此同时也有少数民族不断移居中原,这种交错定居的生活,加强了民族间的频繁交往,特别是语言文字方面更是互相影响和渗透,这从钱币文化上就表现得非常明显。
  元末诗人有“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也能调胡琴”的诗句。这枚钱币上的铸文就体现出铸造者和发行者对各民族文字传统和情感的尊重,提倡民族团结的思想。据说,此种钱币只有铜品存世,尚未见到有铁钱传世。此枚铁钱应该属寺观钱或供养钱之类,有待研究。2012-04-28 来源: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代钱币~大元通宝
这枚钱币,敲响了元朝覆灭的丧钟
一枚“至元通宝”四体文钱 (图)
“泰和重宝”的精纯与典雅
【大百科词条(稿)】西夏文 、契丹文、女真文、八思巴字
关于汉字起源的猜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