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泉重器《特大型银鎏金汉“半两”》珍赏简析
硕大半两可惊世  金衣银体堪重器
古泉重器《特大型银鎏金汉“半两”》珍赏简析

     古事殊难料,纷奇泉品无尽这是一品之前从未见有记载的,让人惊叹的特大型“半两”钱。前不久,曾见博友“石塘后人”在其博客展出两张照片,其时为首发,未有描述。故,今日五一小长假,特帐中点将,将本人之藏“半两”重器,遣上博来,赏析一番,以助节兴。
    此特大半两为目前为止公见公展的第二品。就其尺寸重量而言,也是我们亦今为止所知晓见识的最大最重的“半两”钱。其主要特点为:
    其一,材质质色非常特别,此特在于:一是,银质铸体,虽然目前尚未拿去机测,然以经验判之,其在强磁下呈明显排斥推力反应(与吸力相反的现象,为银质及其合金对强磁场的一种磁场反应),并偶见鎏金下,色质白中泛红。因此,其材质为银,至少也是含银量较高的银合金钱;二是,鎏金,察其金色纯正,完整而灿烂闪亮;
    其二,尺寸大而达约115毫米,重达468克余,手感十分沉重。由此重量判,若无银成分,则难有此重量矣。
    我们知道,半两钱的铸期是秦汉时期,距今已经二千二百多年。因此,姑且不论其尺寸,单表其所具有的完好鎏金品相,有人疑之,乃在清理之中,丝毫不用奇怪。就连本人最初见到时也颇为震惊,不敢立信之。有鉴于此,这里须得对其有所初步考辩,看看是否还有点道理,能否释其疑点。
    首先,从形制上看,此半两无论圆面还是内穿,皆具备范铸半两钱的基本特征。一是,其面中间凸起,往边缘和穿口方向逐渐倾斜趋薄,即币面中间较高而凸起,边穿缘趋薄,呈饼状;二是其穿口较小,且不很方正。这一铸体铸相特征明确显示,这是范铸而非翻砂铸法所得。换言之,其具备了秦汉半两钱的铸造工艺特征。
    其次,从钱文书意特征上看,“半两”二字,篆书且形短而趋方正,且为“十字两”,同样具备了汉半两的典型钱文书意特征。
    显然,从上述两个方面的铸体特征来说,其绝非现代当代之作,正相反,它应为汉铸,如果更谨慎一点来说,其具有了到代的较大可能性。当然,其也具有颠覆性,即,它以其材、其色、其体,冲击了泉界对半两钱形制的传统认识。
    再者,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便集中在了其鎏金极为完好,几乎无见锈色包浆这一点上。关于这一点,通过最后一张“两”字特写图照可见,所谓无见锈色包浆,仅是相对而言。事实上,在这个“两”字(包括“半”字)的笔划空隙底部,我们仍然可见由钱体生发出来的泛红锈斑,在背面同样可见若干斑点,无非肉眼下不十分明显而已。
    而前面描述已知,此钱基本材质是银或含有较高银成分的银合金钱,这一材质特点决定了其铸体不可能生出如青铜那样的鲜明锈斑锈迹来。换言之,其合金性质之抗锈能力天生很强,此其一;其二,类似这样质地的鎏金钱,在辽代鎏金大钱中常见,且极为典型。这表明,这一特征属于东北内蒙地区砂质土壤中长期保存所应有。而此品,正是出于东北内蒙地区。
    进一步来看,在中国历史上不乏不生锈或者轻锈的青铜器。其中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历经2400余年,出土时几乎无锈,剑光闪烁,锋利无比。具研究称,其材质为合金。这就表明尽管二千年有余,其某些特殊材质的合金铸器之不锈,是有历史实物根据佐证的。一言以蔽之,不锈之体,并非不真之物。何况,其材质含银,金衣护体。
    基于此,这枚特大鎏金半两钱,我们便没有足够理由去说其不到代。换言之,如果说其不到代,乃为后铸。那么,我们便必须针对“后铸说”去举证,即从形制钱文、铸体铸相、钱文特征、材质特征等多方面举出后铸的理由,哪怕是部分理由。而事实上,本人思索过较长时间,除了金光灿烂,几近于新这一点外,实难再找到疑点。
    最后,我们已知道,至今已经发现的大型秦汉半两,最大者已见青铜质70余毫米者,纯银半两也见60余毫米大型者(本博春节期间有展)。这就表明(戴志强先生也有论),至少在汉代,铸大型半两乃为一习,而在这一习之中,又铸更大更重者,便绝非不可能。 
    综上所述,愚见以为,这品“银质(或银合金)特大鎏金半两”钱,在目前无法举出有力证据证明其为后铸乃至为当代工艺品之前,我们便要本着尊重和有利于保护历史重要文物的原则,以从真的观点去对待之,即使某一天你找到证据足以证明其不到代,那又何妨。言及于此,本人十分赞同某著名藏家的一个观点,那就是“历史上遗存的某些真正顶尖的物精品,依照今人眼光看,往往都不开门,反倒是某些大路货,通常是大大开门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币鉴赏堂 二
古钱币真的这么值钱吗?
简议古钱币及银锭的作伪方法和鉴定
古钱币研究系列之三一一一一雕之惑
关于《宣和元宝篆书折十》铅、铜钱的比较实证
古钱币的分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