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宋时代的“华亭海”刍议

古代吴淞江的出海口,一望无际、宽阔如海,故被称为“华亭海”。唐代时,现上海老城区部分地区还是“华亭海”的一片汪洋。

一、位置和形状

当年的“华亭海”,类似现在的杭州湾,好似一只向东张口的喇叭:其“吹嘴”在青浦区的青龙古镇附近,“出声口”在今浦东。唐代时口阔二十里,宋代逐渐缩小为九里、五里。其口北端在今浦东高桥镇,南端在曹路镇。


二、作用和影响

由于青龙镇处于华亭海的顶部,依托吴淞江,借助长江三角洲网络状水系的地理之利,其航运发达:“自杭、苏、湖、常等州日月而至;福建、漳、泉、明、越、温、台等州岁二、三至;广南、日本、新罗岁或一至。”其集镇繁华:“海舶辐辏,风樯浪楫,朝夕上下,富商巨贾,豪宗右姓之所会”,可谓蜚声海内外、烟火达万家。所以青龙镇成为古代上海地区的第一个港口重镇。

历史学家告诉我们,由于西夏阻隔了西北的丝绸之路,加上经济中心的南移,从宋朝开始,东南沿海的港口成为新的贸易中心。唐朝时期,全国仅广州设有市舶司,负责外贸事务。宋朝在广州、杭州、明州、温州、泉州、密州、华亭海,共设了7个市舶司,对宋代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

三、奇特现象

宋代诗人梅尧臣在青龙镇住过一段时间,对这里的概貌作过考察。他所著的《青龙杂志》,可算第一部青龙镇志,其中称镇上“有三亭、七塔、十三寺、二十二桥、三十六坊,时人比之杭州”。他曾兴致勃勃地在此观潮,并作有《青龙海上观潮》,惊叹道:“百川倒蹙水欲立,不久却回如鼻吸。老鱼无守随上下,阁向沧州空怨泣。” 

当时华亭海东部没有现在的长兴岛、横沙岛作为屏障,东海大潮滚滚向西,因为其形似喇叭,越西越窄,所以海浪也会越来越高,形成类似“海宁观潮”的奇特景象。

四、考证与纠错

嘉庆《上海县志》在“沿革”及其注中,将古代华亭县东北的华亭海定为“盐场名也”。此说为前志所无,而于后则颇有影响。其实这乃是一种误解。北宋王存主编的《元丰九域志》云:“州东北一百二十里。一十三乡,青龙一镇;一盐监,浦东、袁部、青墩三盐场;有金山、松陵江、华亭海”。从此原文看,华亭海与盐场无关,可能是嘉庆志编者断错了句(因古文没有标点符号),读成了“三盐场,有金山、松陵江、华亭海”。这一说法系出自吴贵芳所著《淞故漫淡》一书。

                              (作者:周敏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通志大事记(公元前--1644年)
  上海简史  
浦东,有一个故乡叫长人 | 陈连官
吴淞江让位黄浦江——上海母亲河的变迁
上海历史,你知道多少?
上海历史发展六部曲(赵震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