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长不大‖范仲淹:留得清名传千古(下)

重教尊师 开创宋学

范仲淹不仅有卓著的政治、军事和文学方面成就,还是一位重教兴学、识才育人的教育实践家。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将思想品德、文化学术的教育作为治国安邦的根本,是中国儒家士大夫的重要政治理念。范仲淹十分重视教育,他在《上时相议制举书》中指出:"夫善国者,必先育材;育材之方,莫先劝学;劝学之要,莫尚宗经。宗经则道大,道大则才大,才大则功大。"他认为通过教育能提升民众的思想文化品质,为国家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因此,他一生无论在地方任职还是在京城朝廷为官,都大力倡导发展教育,把兴教育人作为救世济民的一项重要工作。

范仲淹执教应天府书院期间,推动儒学复兴与发展,促进了"宋学"的兴起。他通晓"六经",长于《易》学、《春秋》学。他在《南京书院题名记》里表达了"经以明道"、"文以通理"的复兴儒学的学术观念;主张书院应培育有操守、有品德,能把百姓疾苦放在首位,以天下苍生为念,对国家有作为的人才。

他完善书院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以养成学生好的生活习惯和形成书院好的学风。他为了随时掌握学生的情况,搬到书院居住。据说考学生的试题,他会事先写一篇文章,以知其难易程度。《范文正公全集》中说"公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由是四方从业者,辐凑其后,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范仲淹在应天书院的潜心教学实践,既有深切的体验,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范仲淹重教尊师,亦识才爱才。他在应天书院发现和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史称"宋初三先生"的孙复、石介和胡瑗,皆是他的门下,孙复和石介还是他执教应天书院的学生。

孙复家境贫寒,以秀才身份求学于应天府书院,但其学问极佳。范仲淹赏识孙的才学,以《春秋》学授之,并十分关照他的生活,给予一些资助,后得知孙复家有老母需赡养,便聘孙为书院讲学,助其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安心精于学业。应天书院的求学、教学经历和范仲淹的携助,对孙复影响极大,后来他主持讲学"泰山书院",讲求儒道,门下多贤良之士,成为北宋的理学大家。

上文中提到的称赞支持庆历新政改革,而被夏竦等人构陷含冤英年早逝的石介,也是范仲淹应天书院的学生。石介敬佩范仲淹的人品与学问,把范公当成自己的良师益友,受范的教育和影响颇深。石介后来创办和主持徂徕书院,人称"徂徕先生",以《易》学、《春秋》学教授学生,强调"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开宋明理学之先声,对"宋学"的兴起作出了重要贡献。

胡瑗亦深受范仲淹复兴儒学、改革教育的影响。景祐二年(1035年),范仲淹在苏州办郡学,聘胡瑗为教授,并送儿子范纯佑拜其为师。庆历二年(1042年),胡瑗掌教湖州府学,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分"经义"、"治事"两斋,创立著名的"苏湖教法",弃无用的文辞诗赋,回归儒学"明体达用"的本旨。

在庆历新政推行时,经范仲淹、富弼推荐,朝廷任孙复、石介为国子监直讲。范仲淹取胡瑗的教学法撰为《学政条约》颁行全国推广,并效法湖州的经验办了一所中央太学。"宋初三先生"都因为有范仲淹的引导和推荐,才在宋代思想史、学术史上地位显赫,宋学精神能在各地书院名师中形成。而这些教育活动也最能体现范仲淹"经邦济世"的教育理念,因此可以说,他对宋学精神的形成有奠基之功。

识才荐贤 诲人不倦

范仲淹一生"乐得天下之英才,异于世俗之常见",举荐贤能之人不遗余力。范仲淹善于识人,亦乐于荐才,如他举荐的狄青便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范仲淹在西北守边初期,狄青还只是一名下级军官,然作战十分勇敢,"每临敌,披发面铜具,出入贼中,皆披靡,无敢当者"。范对他很器重,认为他有良将之才,但读书少,于是赠他《左氏春秋》、《汉书》等书,并语重心长地激励他:"熟此,可以断大事,将不知古今,乃匹夫之勇!"你以后要有大的作为,需要多读史书与兵法。狄青不负范公厚望,此后发奋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在后来的战斗中屡建战功,打得西夏兵惧怕,平定了侬智高的叛乱。狄青文韬武略,终以武官身份任枢密使(在重文轻武的北宋唯此一例),成为一代名将。

范仲淹在泰州任职时,认识了时年二十来岁的富弼,读了富弼的文章后极为赞赏,觉得他胸有大志,资质不凡,有"王佐之才",将来必成大器,于是教导他要博通经史、增长知识才干,并鼓励和支持他大胆应试制举。尔后,范仲淹又向时任御史中丞的晏殊极力推荐富弼,说"此人天下之奇才也,愿举于朝廷用之",还从中撮合富弼成了晏殊的女婿。富弼后来二度拜相,成为北宋的名臣。

范仲淹对致力于学问且能为人师者的人才,更加关注和重视。他不但能够识人荐贤,而且还根据人才的特点进行谆谆教诲与引导,使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庆历元年(1041年),范仲淹戍边任延州知州时,青年张载带着自己写的《边议九条》来投军。范仲淹与张载经过深谈后,见知其远器,从军未免屈才,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劝张作为一个士人应该着力重振儒学,并赠他一本《中庸》,勉励他下功夫研读,尔后又给予资助。张载后来成为宋明理学的一代宗师和"北宋五子之一",实与范仲淹的慧眼识珠和教诲引导有关。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至今仍传颂不衰。

兴学育人  普及教化

范仲淹从自身的经历中深知学校教育之重要,寒门学子没有得到正规教育难以入仕施展抱负。同时,他通过对宋朝建立来的一系列积弊分析,认为"国家之患,莫大于乏人","致治天下,必先崇学校",一切根源在于没有兴办学校,振兴教育,培养人才。因而,他把"兴办学堂,普及教化",作为各地培养人才、移风易俗和稳固社会的一种方针大计。

范仲淹为官以后,不论职责内外,所到之处都积极兴办学堂:1034年睦州建龙山书院,1035年苏州建苏州府学,1037年饶州创建书院,1039年润州筹建郡学,1039年越州创建稽山书院,1045年邠州创建书院,1046年邓州创建花州书院。范仲淹到了晚年,还用一生积蓄的俸禄购义田、设义庄和办义学。他办义学对族中适龄子弟实行免费教学,使族中子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范氏义学在教化族人、优化风尚和强化基础教育上获得较大的成果。

我这里要特别说一下范仲淹创建的苏州府学。景祐二年(1035年),范仲淹贬职家乡苏州时,买了一块地。风水先生说这是块宝地,在此建宅,子孙兴旺,卿相代出。范闻后说:"吾家有其贵,孰若天下之士,咸教育于此,贵将无已焉?"意思是既然如此,我一家兴旺富贵,何不给万千学子兴盛腾达。于是,献此地块建了苏州府学。曾经首开东南兴学之风的这所府学,历经千年办学历史未断,校址未变,格局也基本保存,那就是如今的苏州中学。

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更把兴学和教育作为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当时北宋的科举考试与学校教学并不关联,一方面科举只以考试取人,而不在考前育人;另一方面很多学子只想通过科举考试来博取功名,而不务实学。范仲淹为了培养和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首先改革科举考试内容,把原来进士科只注重诗赋,改为重策论,把明经科只要求记诵经书章句,改为要求阐述经书要义大旨。其次要地方普遍建立郡学,规定学子必须在学校学习满三百天后才有应举考试的资格,而且考试以学校教育内容为主,这样的进士之法,便可以依其名而求其实了。

综观范仲淹一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的入世情怀在他身上尤为明显。他作为起于布衣的至性真君子,心忧国民,兢兢自警,砥砺名节,不易操守,满怀至诚,固执大道。"名可巽而道不可屈,怀可卷而节不降。"正是他坚守道义和名节,忤逆天威依然谏诤朝廷,屡遭贬黜依然宁鸣而死,改革受阻依然不忘初心,众口铄金依然矢志不渝。他内推新政改革于匡扶社稷,外施良策于救国危难,兴教办学树人于百年大计,修筑堤壩赈灾于救民水火。就在他临死呈仁宗的《遗表》中,念念不忘的仍然是社稷长远,邦国兴衰,对"事久弊,则人惮于更张"深感忧虑,对自己"功未验,则俗称于迂阔"深表遗憾。至于自己的身后事,却只字未提。真不愧为"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作者简介:老长不大,男,浙江宁波人。曾经农学兵工,捎带衙门杂役,唯缺商,故无财。如今退休可闲不闲,忙孙辈、忙读书、忙信笔由缰,虽喜爱,然少才。曾经少不更事,不谙世事;如今老不成熟,依然故我,可谓老长不大也。

平台启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钱穆先生:范仲淹
范仲淹与应天府书院
(原创)范仲淹研究: “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5000年来第一“狠人”
散文||浊酒一杯家万里
北宋官学和书院
刘丰:思想史与哲学史视域下的“宋学”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