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搞不好篆刻创作吗?来了解篆刻的创作要素吧
userphoto

2017.10.26 四川

关注
篆刻,亦称治印、刻印,是用篆字刀刻于印上,由字法、章法、刀法组成,是一种独立艺术。篆刻艺术,妙在对篆书为主的书法艺术有高妙的掌握,又妙在对镌刻书法线条的刀法有使刀如使笔的技能,故把篆刻艺术称之为书法与镌刻相结合的艺术。

篆刻创作要素包括思想、情感、意趣与技法,要欣赏篆刻作品,便要从这四要素入手。

篆刻艺术是从古代印章发展而来的。印章的称谓,从古到今有多次因时而异的命名。秦以前,上、下统称为「玺」。玺,初用以佩持,执以为信,是佩戴者政治身分和行政授予的权力凭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的称呼为皇帝印章所独用,一般人只能称「印」。到了汉代,皇帝、皇后和诸王等贵族所用的印章称为「玺」,官印和私印里又出现了「章」、「印章」和「印信」等名称。

中国真正的篆刻艺术从明代兴起,篆刻自明至清代五百年内,涌现风格不同的名家和流派。文彭是文人印石篆刻的一代宗师。明清印学从他开始,经由何震、程邃、丁敬等人的传承和创变,衍生出不同的印石篆刻流派。他和受他直接影响的一批印石篆刻家被归为中国印学史上第一个印石篆刻流派,称为「三桥派」或「吴门派」。文彭之后,治印家可以称宗派的,明清两代主要有皖派、歙派、浙派、邓派、黟山派、吴派、赵派等。根据创立者或代表人物的不同,又有雪渔派(何震)、泗水派(苏宣)、莆田派(宋珏)、娄东派(汪关)等。

清末乃金石学全盛时期,印人更以吴昌硕为首组织起西泠印社,集当时精英,推动印艺,刊行印谱及著述,论印之风乃普及全国,治印从此成为专门学问──「篆刻学」。

篆刻理论自元明、清代起,颇多论著,流派原拓印谱亦颇为丰富,能为后世篆刻学者留有楷模,著名的包括吾丘衍的《学古编》、周亮工的撰《印人传》、陈克恕的《篆刻针度》以及顾湘的《篆学琐着》等,对后世影响深远。

近代因考古学的兴盛,加之西泠印社的建立,中国篆刻的创作异常活跃,当时有吴昌硕、丁辅之、陈衡恪、赵石、齐白石、赵时棡、乔大壮、王禔、邓散木、钱瘦铁、来楚生等诸家知名于世。

香港前辈印人是以广东人为主,而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威望的篆刻家,则公推「香江五老」。「五老」是指邓尔雅、罗叔重、冯康侯、陈语山、卢鼎公。前四家之归类主要是受粤派宗师黄士陵的印风所影响,走整洁刚劲的路线,而发展成自我的面目。另外一位卢鼎公,则依循秦汉印而不踰矩,睥视六朝以下流派,故别树一帜。年青印人更于1978年成立友声印社,并创刊「友声印集」,推动香港篆刻发展。

 

罗叔重作品

篆刻创作要素包括思想、情感、意趣与技法。

1. 思想:创作首先要有思想动机。作品要表达甚么内涵?如要定风格:方圆、平正、粗幼、工拙、秦汉、时人。通常要在画面中制造矛盾,最后达到和谐统一,如运用开与合、虚与实、白与朱、密与疏、枯与湿、直与曲、意与工等矛盾组合成错落石致的画面。在创作前,先要想清楚,我为甚么要创作此印?我怎么去表现它?还要配合索刻者之作品要求。

笑谈间气吐霓虹(何震刻)

2. 情感:思想产生感情。在印面、刀法、笔法处,要表现出豪放?洒脱?平和?淡雅?雄健?奔放?悲愤等?没有融入情感的作品不能称作艺术作品。

3. 意趣:必须有值得玩味处,给欣赏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字与字有联系,在横直推挡,宽逼章法、边栏处理中构图,使作品有特点及妙处。

4. 技法:如没有纯熟的技法,作品散乱不平衡、虚弱无力,是无法完美表达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的。随意涂鸦,任意而为,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同样,不讲技法的作品很难经得起推敲,无审美价值。

欣赏篆刻作品,可从这四要素入手。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感受作者的心境和情感,体会布印时之顾盼生情,品味创意的亮点,感受作品的意趣,欣赏作品中运用的技巧和功力。

齐白石篆刻

邓散木篆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还搞不好篆刻创作吗?来一起了解篆刻的创作要素吧!
篆刻技法解析(四)绪论之学习道路问题
篆刻学习:“印宗秦汉”的由来
《书法报》:名家篆刻作品的鉴真辨伪
印社巡礼 | 六合印社
杂谈篆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