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欧阳修为什么不敢给苏东坡的“高考作文”打满分?

欧阳修为什么不敢给苏东坡的高考作文打满分?



写在前面的话

  1. 《刑赏忠厚之至论》,是苏轼参加朝廷礼部主持的“会试”于限定的时间内写成的文章,用现在的话来说,就如时下的“高考作文”或公务员考试的“申论”。我对《刑赏忠厚之至论》的全文进行了翻译,并附上了学者的注释及鉴赏辞,准备推荐给现在所教的镇海中学高一(7)班的同学们阅读思考。

    2.我准备建议我的学生思考如下问题:古代的考场作文有没有规矩?苏东坡为了赢得考官欧阳修、梅尧臣等人的青睐,使了什么小心眼?(“诉诸不明权威”论证;当然也有人认为苏轼典出有据,只是为了不让主考官难堪,不便说出)苏轼此文结构上的“起承转合”怎么样?对比我们平时的作文训练,我们是不是该想一想——也得注重结构?也得力求内容丰富?也得注重立意不俗?

    3.围绕以上思考题,写下自己的摘评,不少于500字。

(近几期将推出与苏轼同场竞技的曾巩的“考场作文”,曾文被评为第一,还将推出苏轼的弟弟苏辙的考场作文。“同题作文”,具有很多方面的可比性,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关注。

刑赏忠厚之至论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

【老魏译文】

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和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时候,他们爱护百姓多么的深厚,关心百姓又是多么的恳切,并且能用君子长者的态度来对待天下的臣民。有人做了一件好事,随之而来的就是他被奖赏,再随之而来的就是他的事迹被传唱与被赞叹,这正是用来欣赏一个人行善并勉励他坚持行善到底的办法。有人做了一件坏事,处罚他之后,又哀怜同情他,这正是用来希望他弃恶从善重新做人的办法。所以关于那些先圣于刑赏方面落实到某一具体的人与事是应该给予刑赏或者不该刑赏的声音、喜悦欢乐或悲伤忧愁的感情,在记载虞、夏、商、周先王先贤事迹的书中经常出现。

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老魏译文】

周成王、周康王死后,周穆王继承了王位,周朝圣王的治国理念开始不被尊崇。但是周穆王他还嘱咐他的大臣吕侯作《吕刑》,并告诫他谨慎地使用刑罚。他的话显得忧愁却不悲伤,威严却不愤怒,慈爱却能够决断,悲悯之心溢于言表,有哀怜无罪者的心意,所以孔子还说《吕刑》有可取之处,将《吕刑》选进《尚书》中。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

【老魏译文】

《传》说,“对被奖赏的对象有怀疑,应该照样留在应赏之列”,这是扩大恩泽的方法;“处罚时遇有可疑者则从应罚之列除去”,这是慎用刑罚的方法。在唐尧的时候,皋陶是主持刑狱的大臣,将要处决某犯人,皋陶说了三次应当“杀掉他”,帝尧却一连说了三次“赦免他”。所以天下人敬畏皋陶执法坚决,赞美帝尧用刑宽大。四岳说:“鲧仍可以任用。”帝尧说:“不行,鲧常常违抗命令,毁谤同族。”过了一会还是说:“试用一下他吧!”为什么帝尧不听从皋陶处死犯人的意见,却最终听从四岳任用鲧的建议呢?明白其中的道理,那么圣王的心意大概也就可以看出来了。《尚书》说:“罪行轻重有可疑时,宁可从轻处置;功劳大小有疑处,宁可从重奖赏。与其错杀无罪的人,宁可犯执法失误的过失。”唉!这句话完全表现出忠厚之意。

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老魏译文】

可以赏也可以不赏时,赏就过于仁慈了;可以罚也可以不罚时,罚就超出义法了。过于仁慈,还不失为一个君子;超出义法,就失之为残忍苛酷了。所以宽厚是可以过头些的,严厉却不可以过头。

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老魏译文】

从前,奖赏不用爵位和俸禄,刑罚不用刀锯。用爵位和俸禄行赏,只对能得到爵位、俸禄的人起作用,不能影响不能得到爵位和俸禄的人。用刀锯作刑具,只对受这种刑的人起作用,对不受这种刑的人不起作用。古代君主知道天下的善行赏不胜赏,不能都用爵位俸禄来奖赏;也知道天下的罪恶是罚不完的,不能都用刀锯来制裁。所以当赏罚有疑问时,就以仁爱之心对待。采用君子长者待人宽厚仁慈的原则对待天下人,使天下人都相继回到君子长者的忠厚仁爱之道上来,所以说这就是赏罚忠厚到了极点啊!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老魏译文】

《诗经》说:“君子如果高兴纳谏,祸乱就会快速止息;君子如果怒斥谗言,祸乱也会快速止息。”君子止息祸乱,难道有特别的方式吗?他不过是能适时地控制自己的喜怒,不偏离仁慈宽大的原则罢了。《春秋》的大义是,立法贵在严,责人贵在宽。根据它的褒贬原则来制定赏罚制度,这也是忠厚之至啊!

     (苏轼的原文选自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古文鉴赏辞典》第1329-1330页。)

 鉴赏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二十二岁的苏轼应礼部试,写了这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当时的主考官是欧阳修,详定官是梅尧臣。梅主张取为第一名,欧阳修也很赏识,怀疑可能是他的门生曾巩所作,考虑到文中“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这两句话没有注明出处,最后决定取为第二名。及入谢,欧阳修问到那两句话的出处,“东坡笑曰:'想当然耳!’”(龚颐正《芥隐笔记》)由此可见,即使写这种严格的应试之文,才华横溢的苏轼也是不排斥丰富的想像力的。(《辞典》第1330页)

试题出自《尚书·大禹谟》:“罪疑惟轻,功疑惟重。”孔安国传注文:“刑疑附轻,赏疑从重,忠厚之至。”苏轼误记为“赏疑从与,罚疑从去”,于是紧紧抓住这一题目,主要阐明古代的贤君赏善惩恶,都是本着忠厚宽大的原则,主张“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应试之文,佳作极少,但这篇文章却是佼佼者,有其鲜明特色

由于文章的题目出自《尚书》,所以先以咏叹先王爱民之深,忧民之切开头,紧扣主旨。接着从赏善与罚不善两方面说明,总归于“忠厚”二字。周道衰落之后,穆王还是把要善于用刑的方法,告诉吕侯。所谓“祥刑”,意谓用刑须审慎从事。王先谦《孔传参正》认为“祥”当为“详”。按《汉书·明帝纪》:“详刑慎罚,明察单辞。”又《刘恺传》:“非先王详刑之道也。”引《尚书》郑玄注云:“详,审察之也。”“详刑”实际上就是要“慎刑”,所以说孔子对此还是给予了肯定。衰世尚且如此,何况盛世呢?这是退一步说,从而更加夯实了主旨的深厚基础。

但是,赏罚之道,要完全掌握它,并非易事。轻重的分量,也难以掂得很准。所以文章从经文中拈出了一个“疑”字。解决疑难问题的原则就是“罪疑惟轻,功疑惟重”。所谓“广恩”“慎刑”,都体现了“忠厚”之义。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作者引用了唐尧不从皋陶执法杀人的意见,而同意四岳任用鲧的例子,体现先王刑赏之道,一本忠厚。通过叙事中的剖析,文章又引用《书经》的警句加以论断,复以咏叹出之,不仅使主旨更加突出,而且与开头遥相呼应,使人有浑然一体的感觉。

行文至此,主旨似乎已经完全阐明了,但是,作者并不就此收住,反而蓄足气势,横生波澜,展示了他不可羁縻的才思。关于可赏可不赏,可罚可不罚的提示,这自然是上承“疑”字而来,但它并不是前者的重复。“疑”是有问题,而此则认识上已经基本明确,其概念和前者又不完全相同。而在这个范围内的过赏过罚问题,苏轼认为“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通过这一层挖掘,既深化了主旨,又体现了作者认识事物剖细入微的能力。而其断语“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则又表现了极大的概括力,显得斩钉截铁,十分精悍有力。

赏和罚的范畴剖析明白之后,接着进一步又探讨赏和罚(刑)的方式。作者认为,古代赏赐有功者不一定用爵禄,处罚有罪者不一定用刀锯;加之“善不胜赏”,“恶不胜刑”,范畴和方式实际上都被扩大了。如此发挥,真是处处贯通,无往而不可。但是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仍然再拈出“疑”字,使文眼在笔阵墨浪中豁然透气,又复归结“忠厚之至也”这个主旨上来。余波振荡,最后又引用《诗经》、《春秋》之义,十分鲜明地捧出了题目题目亦即结论,在结构上显得非常紧密而完整。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统治者动辄施以刑罚,并不“慎刑”,至于“广恩”、赏赐之类,也往往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事。所以文章提出的赏善惩恶一本忠厚的原则,不过表现了试官和作者希望不要滥刑无辜,要求推行“仁政”的善良愿望而已。为政之道,宽猛相济。《左传》中记载郑国大政治家子产以水火之喻论政宽猛的话,孔子听了,深受感动,也说:“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博学的苏轼不可能不知道这段故事。宋代以经文为题取士,至明清变而为八股,谓之制义。应试者是不能违背经义的。对此,也就不必苛求古人了。

 (鉴赏人:宋廓。全文选自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古文鉴赏辞典》第1330-1332页。)

【注释】

    ①刑赏忠厚之至:刑罚和奖赏要忠厚到极点。《书经·大禹谟》“罪疑惟轻,功疑惟重”汉孔安国传:“刑疑附轻,赏疑从重,忠厚之至。”

②苏轼(公元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宋仁宗(赵祯)嘉祐二年进士,历官翰林学士、礼部尚书,追谥“文忠”。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有多方面才能的文学家,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著有《苏东坡集》。

③尧、舜、禹、汤、文、武、成、康:都是古代的帝王。尧,唐尧。舜,虞舜。禹,夏朝的开国君主。汤,商朝的开国君主。文,周文王姬昌。武,周武王姬发,文王的儿子,周朝的开国天子。成,周成王姬诵,武王的儿子。康,周康王姬钊,成王的儿子。  际:指先后交接或局势形成的时候。  何其:为什么。其,起加强疑问作用。  君子长者:指仁慈忠厚的人。

④一善:一件好事。按古汉语语法,数词可以直接用在名词前面。善,用作名词。  从而:跟着,接着。  而:连接两个词组,起并列作用。

⑤哀矜:怜悯,同情。  惩创:惩戒,警惕。

⑥吁:叹气声。表示不同意,不以为然。  俞:如同说“然”。表示同意,应允。吁、俞,都见《书经·尧典》。  欢休:喜悦欢乐。  惨戚:悲伤。  虞、夏、商、周之书:指《书经》中的《虞书》、  《夏书》、《商书》和《周书》。

⑦没:通“殁”,死。  穆王:周穆王(姬满),周昭王(姬瑕)的儿子。  而:连接上文,起顺承作用。

⑧吕侯:周穆王的大臣。相传周穆王曾采纳他的建议,从轻制定了刑法。见《书经·吕刑》。  祥刑:同“详刑”,是说慎用刑法。

⑨而:起转折作用。  焉:指代《吕刑》。

⑩《传》:指《书经》孔安国《传》。

11、所以:的方法。  他:用在句末,表示说明语气。

12、皋陶:也作“皋繇”。古代传说唐尧时的刑官。  士:古代掌刑狱的官。

13、“皋陶曰杀之三”二句:据宋龚颐正《芥隐笔记·杀之三宥之三》,苏轼考中进士后去谒见主试的官员欧阳修和梅尧臣,梅问他这两句的出处,他笑着回答说:“想当然耳!”据清龚炜《巢林笔谈》卷一:“《王制》:'大司寇以狱之成告于王,王命三公参听之。三公以狱之成告于王,王三又,然后制刑。’《周礼》:'一宥曰不识,再宥曰过失,三宥曰遗忘。’谓行刑之时,天子犹欲以此三者免其罪也。东坡'杀之三,宥之三’,本此。盖主司一时失记,东坡不便显证,故以想当然答之耳。”宥,宽宥,赦罪。

附: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三宥三赦是指《周礼·秋官·司刺》规定的定罪量刑政策。中国古代运用犯罪心理原理指导司法审判的一项重要制度。一宥曰不识,再宥曰过失,三宥曰遗忘。一赦曰幼弱,再赦曰老旄(俗作耄),三赦曰蠢愚。郑玄对三宥之法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雠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可见,不识是由于观察疏忽、判断失误所导致的犯罪。遗忘者,若间帷薄,忘有在焉,而以兵矢投射之。这实际上是由于记忆错乱所导致的犯罪。所以,三宥之法是要求宽免由于主观方面所引起的过失犯罪。《礼记·曲礼上》对幼弱老旄作了解释: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显然,幼弱者的生理和心理都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老耄者则精神衰退,反应迟钝,老朽昏惑,感官功能降低。蠢愚者,是指白痴、呆子等智力低下者以及精神病人。三赦之法实际上已涉及年龄与犯罪、精神病与犯罪的问题。 [1] 

《周礼》中有三宥三赦规定:对有罪行的人,一宥不识,二宥过失,三宥遗忘。属于这三种的情况均应宽大处理。三赦为:一赦幼弱,二赦老耄,三赦愚蠢,将这三种人与正常人区别对待,可赦免其应受的刑法。

简单地说,所谓三宥,一是指宽宥因看错人而杀人者,二是指无心而杀人者,三是指因忘记某处有人而误杀人者,属于这三种的情况均应宽大处理。所谓三赦,一是指赦免幼小的犯罪者,二是指赦免年老的犯罪者,三是指赦免痴呆的犯罪者。将这三种人与正常人区别对待,可赦免其应受的刑法。 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14、四岳:相传是唐尧时分管四方的诸侯,羲和氏的四个儿子。宋孔平仲和明杨慎都认为四岳是一个人。参阅明杨慎《升庵经说·四岳为一人》。鲧:也作“鲅”。传说中的古代部族首领,居于崇,号崇伯。由四岳推荐,奉唐尧命治洪水,九年未治好,被虞舜处死。

15、方命:违抗命令。郑玄解释说:“谓放弃教命。”孙星衍说汉时俱读方为放。  ():毁,绝。引文见《书经·尧典》。

16、既而:不久,后来。

17、《书》:《书经》。它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和后人追述古代史事的著作的汇编。

18、不辜:没有罪。  宁:宁愿,宁肯。同上一句的“与其”相应,组成“与其……宁……”的句式。  不经:不适当。一说不按成法。引文见《书经·大诰》。

19、尽之:所有意思都概括在内。

20、过乎;过于。乎,同“于”。

21、古者:古代,从前。者,起凑足一个音节的作用。  禄:俸禄。相当于现在的工资。  锯:古代刖(断足)刑的工具。

22、胜:尽,全部。  劝:劝勉,鼓励。

23、裁:制裁,禁止。

24、是故:因为这个缘故,因此。  率:遵循,顺从。

25、《诗》:《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6、君子:指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祉:福。这里是喜悦的意思。  庶:差不多,几乎。  遄:迅速。  已:制止,平定。

27、沮:终止,结束。以上四句引文见《诗经·小雅·巧言》。

28、夫:用于句首,起引出下文议论的作用。

29、时:适时,及时。  而已矣:罢了。

30、《春秋》:东周时鲁国的史书,相传经孔子删定。  义:宗旨,主旨。

31、因:依据,按照。  以:同“而”,连接上文,表示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赏析
(科举作文赏读)宋代科举策论赏析:苏轼考场作文
刑赏忠厚之至论
法史小品之二:《刑赏忠厚之至论》——青年苏轼的“法学理想国”
古文观止179: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