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日再评2017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高考作文命题人应敬畏“良好论证”的“辩驳原则” !

写在前面的话:

    昨日于本号推出了评浙江省2022年高考作文题的小文一篇,今日再推出一篇评2017年浙江省高考题的一篇文章!

    文是旧文,今日读来,似乎并未过时!

    想想我们这些高中语文教师,真是悲摧!三年一届,又三年一届,每年都还得与学生面对这样的高考一张纸!

                        老魏2022年6月16日  记

高考作文命题人应敬畏“良好论证”的“辩驳原则”

魏建宽

高考作文题,尤其是时下流行的“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题”,应当被视为由一个或一组逻辑学中的命题所构成的作文题。

既然是逻辑上的命题,命题人就必须谨记“清晰原则”“求真原则”与“或谬原则”,这三大原则是一个良好论证所必须具有的逻辑基石,因此,命题人应当也必须使作文题不违背以上三大原则。

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题不违背这“三大原则”呢?至少有一点命题人是必须谨记的,即时时刻刻要敬畏“辩驳原则”!“辩驳原则”,要求论述者在“提出论点的过程中,对这一论点或其所支持的立场的可以预见的关键性非难,应该有所辩驳”!换言之,命题人在命制作文题时,就要时刻提醒自己命制的作文题于考场公开后,作为逻辑命题,必须能经得起考生及考场外的关注者的“辩驳”与“非难”!

2017年的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也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命题材料为某作家谈“人要读三本大书”的观点,命题人向考生发出的“驱动指令”就是要求考生对作家的“观点”进行“思考”并“加以评说”。完整的作文题如下——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人显然忽视或没有意识到逻辑中的“辩驳原则”,以至出现了以下逻辑问题。

一、“三本大书”的概念的外延交叉,违背了“清晰原则”

作文题材料中的“有位作家”,即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家卢新华。卢新华认为“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这一观点出自他的《读三本书,走归零路——我的人生三昧和“读书感悟”》

从逻辑学的概念辨析的角度看,卢新华所说人生要读的“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与“心灵之书”,作为三个概念其实是无法并列的,因为这三个概念的外延存在交叉关系,而并列概念的外延存在交叉就必然导致语义混乱,因而包含了这三个并列概念的命题——“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就是一个假的论断,就是一个无法证明的命题!

卢新华的观点之所以成为一个假命题,就是因为他违背了有效论证所必须遵循的“清晰原则”。

有效论证的“清晰原则”要求如下:

无论是表达观点,辩护,反驳,都不能有语义混乱,并能够从不同的观点清晰地区分开来。特别重要的是,对论证或批评中任何有可能造成迷惑或误解的关键词,都要仔细推敲……对问题的任何有成效的讨论,必须使用参加者都能够理解的语言。我们觉得自己说得很简单、很清楚,但听的人不一定也这么认为。一个立场的表达,或对一个立场的反对,如果表述得混乱、含糊、暧昧或自相矛盾,表述的对象只会听得一头雾水,这样的表述,对问题的解决,不会有多大贡献。

且先看卢新华于《读三本书,走归零路》中对这三个概念是如何解释的——

“它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籍,而是三本大书。一本叫有字的书,一本叫无字的书,一本叫心灵的书。当然,也可以是一本叫 '书本知识’,一本叫'自然与社会’,一本叫'自己的心灵’。”

只要是稍有逻辑学常识的人,我想都不会接受卢新华对这“三本书”概念的外延的界定,理由如下:

1)如果“有字之书”就是指“书本知识”,“无字之书”就是指“自然与社会”,并将这两个概念与“心灵之书”强行并列,则显然不符合逻辑。我们且以卢新华《读三本书,走归零路》的一段文字为例来证明这三个概念不能并列。

进入复旦后不久的一天上午,老师给我们上作品分析课,特别提到了许寿裳先生在评鲁迅《祝福》时说过的一句话:“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封建礼教吃祥林嫂。”这话当时简直就像一道闪电一样贯穿了我的整个身心,脑海里马上就蹦出一个十分相近的命题:“'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和中国社会所带来的巨大破坏,绝不仅仅是将国民经济推向了崩溃的边缘,更重要的还是给每个人的身心都留下了无法愈合的伤痕。”下课以后,走在回宿舍的路上,一个悲剧的雏形猛然跃入脑海:“文革”中,一名积极要求上进的女青年,因为母亲被打成叛徒而决定与其划清界限并离家出走。一别九年后,母亲的冤案得到昭雪,她才踏上归途。然而当她赶到医院见母亲最后一面时,却已是阴阳两隔……

许寿裳所写的评论鲁迅的《祝福》的书,当然是“有字之书”,但是“像一道闪电一样贯穿了”卢新华的“整个身心”的又显然是书中的许寿裳先生的思想“闪电”。再进一步问,许寿裳的思想又是如何成为“闪电”的呢?无疑这是许寿裳先生的“心灵”与鲁迅及鲁迅笔下的人物及其时代的“心灵”碰撞之后才会有的。明白了这些,人们还会说,许寿裳先生论述鲁迅《祝福》的书,仅仅是“有字的书”而不是“心灵之书”吗?

另外,卢新华由许寿裳评《祝福》的名言,还联想到自己读过的“无字之书”(社会)——“'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和中国社会所带来的巨大破坏”、“国民经济推向了崩溃的边缘”、“每个人的身心都留下了无法愈合的伤痕”,这样“联想”之后,卢新华的“心灵”于是才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并产生了创作灵感,最终孕育诞生出轰动一时的《伤痕》。卢新华这样创造出来的《伤痕》于《文汇报》发表之后,于是便成了“有字之书”。我们不禁要问,这篇曾让上海的《文汇报》当时洛阳纸贵、连夜加印150万份的《伤痕》又仅仅是“有字之书”吗?显然不是!因为卢新华的这篇小说也无疑成了另一道“心灵的闪电”,卢新华的小说中的人物的“心灵”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读者的“心灵”的琴弦产生了奇特而和谐的共振,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小说《伤痕》既是“有字之书”,也是“心灵之书”。由此可见,“有字之书”与“心灵之书”作为两个概念,也是不能强行割开之后然后又将这二者强行并列的。

2)“无字之书”往往也是“心灵之书”。

卢新华说“无字之书”就是“自然与社会”,“心灵之书”就是“自己的心灵”,显然他这样的解释,是将“心灵之书”的外延窄化了,“心灵之书”显然还包括“他人的心灵之书”。读“无字之书”中的“社会”这本无字之书,何尝不是在读“世道人心”?何尝不是在阅读人的“心灵之书”?就以作家创作为例,巴尔扎克就说过:“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巴尔扎克也是带着这样的创作目的去创作的。中国当代小说巨匠陈忠实也特别服膺巴尔扎克的这句话,并将巴尔扎克的话当作题记写在《白鹿原》的扉页。陈忠实创作《白鹿原》,成功地塑造了白嘉轩这样一位人物形象,他借白嘉轩思考“最后一个封建帝国解体的时候,历经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这道原上大村小寨的乡民,怎样活着……没有了皇帝的白鹿原上的村民,怎样走到1949年共和国成立”,陈忠实这样思考那个时代的“社会”,如果按卢新华所说的“社会”就是“无字之书”,那么陈忠实阅读的也正是“无字之书”。同时,陈忠实也是在借他笔下的白嘉轩等人物在思考那个时代的乡民的“心灵”,从这个角度上看,白鹿原上的像白嘉轩那样的乡民的“心灵”,于陈忠实而言,又何尝不是一部部厚重的“心灵之书”?

综上所述,“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也都可以同时是“心灵之书”,“心灵之书”完全可以蕴藏于“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之中,如果像卢新华那样强行将这“三本书”并列,无疑在客观上会使得这三本书的概念的外延出现交叉。

二、将卢新华的观点视为“金科玉律”让考生诠释,违背了“求真原则”与“或谬原则”

从逻辑学的角度分析,卢新华的话——“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显然是一个“命题”。

什么是“命题”呢?“命题”有真假之分吗?我们先引用一本逻辑学著作——《逻辑学导论》中的相关诠释,对“命题”及其“真假”作一个说明——

“一个命题断定事情是如此这般,任何命题都或者断定了事情是或不是如此这般,因此,每一个命题都是或真或假的。”

由于卢新华的关于“人要读三本大书”的话,对人要读什么书进行了应当“如此这般”的“断定”,所以卢新华的那句话是一个“命题”。

按上述逻辑著作的说法,只要是“命题”就必有真假之分,那么“卢新华的“命题”,是不是“真命题”呢?

由于卢新华的“命题”中的并列的核心概念存在外延交叉的逻辑错误,使得语义混乱,因而使命题表述混乱、暧昧,违背了逻辑学中的“清晰原则”,导致这个“命题”无法证明,自然卢新华的命题就成了一个“假命题”,成了一个于逻辑上存在谬误的命题!

但是浙江省的高考命题人却视卢新华的观点为至理名言,为金科玉律——

该作文题贴近时代,立足学生生活。一般同学会从“有字之书”(书本知识,读万卷书),“无字之书”(生活、自然与社会,行万里路),“心灵之书”(自己的心灵,三省吾身)三方面展开。当然,也可以从“什么是三本大书?”“为什么要读三本大书?”“怎么读好三本大书?”三个角度展开。如果思考再深点,还可以提出一些新观点展开论述,如“不同的人会读不同的大书”“人在不同阶段会侧重读不同的大书”等等。总之,具有可写性,学生有写作的欲望,能展开论述。

这段文字选自《2017年浙江普通高考命题思路及试题评析》一文,由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官网于高考结束的次日发布,可以说上述对作文题立意角度的阐述正是浙江省考试院语文命题组的最权威与最官方的表述。由这段文字,我们可以见出,命题人是完全认同卢新华对人要读的“三本大书”的概念的内涵的定义的,命题人也没有发现卢新华的“命题”是一个逻辑学上的“假命题”。没发现也就罢了,命题人还要求考生要从“三个角度展开”去写,还断言考生“如果思考再深点,还可以提出一些新观点”,最后还说这样的作文题“具有可写性”,考生会“有写作的欲望”,考生“能展开论述”。

这就犹如一道无解的数学证明题,出题人还仍要让考生去证明,这岂不是徒劳无功?

浙江省作文命题人命制出的这样的作文命题,其实从客观上来说,也违背了良好论证所应该坚守的“求真原则”。

所谓良好论证的“求真原则”,它要求“每个辩论者,都有义务热切地探求真义,至少探求所能达到的最合理的论证”。可是,浙江的作文题却要考生为一道有逻辑错误的命题去进行证明,这哪里是引导考生“求真”?哪里是在引导考生“热切地探求真义”?

其实,这道作文题最诡异的还不在这里!最诡异的在于——如果命题人自己没有发现卢新华的关于“人要读三本书”的观点有逻辑错误,因而将卢新华的观点当作金科玉律也就算了,那么命题人就应该于作文题中明确告知考生怎样来诠释卢新华的观点就可以。但是,浙江省的高考作文命题人却于作文题中告知考生可以“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既然是允许“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考生自然就可以对卢新华的关于“三本大书”的概念进行自己的定义,然后再展开论述,甚至还可以指出卢新华的“看法”中存在的逻辑谬误,因为这也是“对作家的看法的评说”啊。

但是,考生如果真的大胆质疑卢新华的观点,那么按命题人于《命题思路》所规定的“立意”范围来评判,考生就会被评判为严重偏离题意了。——这难道不是十分诡异的事!

好在浙江省语文阅卷领导小组的专家,意识到了以上问题,他们针对命题人关于作文题的“命题思路”的错误,进行了纠正,阅卷领导小组制定的《2017年浙江省作文评价标准》中的与此相关的文字如下——

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在逻辑上是合理的,但又冒出一个心灵之书来,让人感到逻辑混乱。其次,有字之书是指我们常看的纸质书(当然也可包括现在出现的电子产品,包括电脑、手机和阅读器等等),无字之书就是一种比喻,读无字之书是指社会实践(也可包括接触大自然),这个还比较好理解,而心灵之书是更隐晦的一种比喻,这就增加了考生审题难度。(根据)命题和阅卷时辩证互补的关系,所以,对今年作文题的审题,我们应该适当放宽,尤其是心灵之书这个概念,大致是说自我反省、精神层面的追求、精神修炼等等,如果有其他解释,能说得通的,都算对。当然,也不能离本意太远。在改卷时如遇到考生不一样的阐释,我们需要和组长一起讨论,如果还不能确定,可以提到复查组讨论确定。总之,作文试题中的作家之说,放在他的文章里比较合理,单独拎出来做题,不够完善。我们阅卷时应该适当放宽

浙江省阅卷领导小组专家的“纠错”之举,可谓功德无量,此举使得无数敢于向卢新华的观点提出质疑的考生得到了拯救,否则真不知有多少考生会因为质疑卢新华的观点而被判偏题,如果那样,对考生来说则意味着是一场灾难!

至此,我们要问的是,浙江省的命题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严重的命题失误?是命题专家逻辑知识的欠缺吗?按理不大可能!

我想或许还与忽视了良好论证所应遵循的“或谬原则”有关。

逻辑上的“或谬原则”,要求“每一个参加辩论的人,都要心甘情愿地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我可能是错的。每个人都要承认,在所涉及的论题上,自己原先的观点并不是最无懈可击的观点”。命题人或许正是觉得作家往往被人视为“人生导师”与“精神导师”,关于人生该读什么“大书”,作为知名作家的卢新华讲的肯定没错,而且卢新华的这篇文章还是全文刊发于《光明日报》的呢,《光明日报》又是多么有权威的刊物啊,如果卢新华的观点有逻辑错误,权威的《光明日报》能够刊发?

殊不知,逻辑学上的良好论证的“或谬原则”要告诉我们的就是任何人、任何权威的的论述都有可能是错误的!

总之,高考作文命题人如果视作文题是由一个或一组逻辑命题所构成的,就必须谨记良好论证的基石是“清晰原则”、“求真原则”与“或谬原则”,并时时刻刻要提醒自己:我所拟制的作文题是否于逻辑上经得起他人的“诘难”与“反驳”,是否对“辩驳原则”时刻有所敬畏!

注释:

①《好好讲道理:反击谬误的逻辑学训练》,[美]T.爱德华·戴默/著,黄琳刀尔登/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第1版第346页。

②2015年12月10日《光明日报》。

③《好好讲道理:反击谬误的逻辑学训练》第14、21页。

④转引自《白鹿原》题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白鹿原》第2页。

⑤《白鹿原》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92页。

⑥《逻辑学导论》,欧文·M·柯匹(IrvingM..Copi) 卡尔·科恩(Carl  Cohen)  张建军  潘天群、顿新国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第7页。

⑦《2017年浙江普通高考命题思路及试题评析》,来源:2017年6月9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官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光明日报》四篇作品再入高考题
与千万学子分享“三本书”的感悟-光明日报-光明网
命题作文怎么写?审题原则1.全面审题原则...
康国军:201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作文命题解读及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应考启示
[首藏作品](951)从光明日报“走出”的部分高考题
作文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