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里上半身 上汽下半身的斑马出事了?

传闻四起的上汽阿里互联网汽车基金


2015年3月12日,上汽阿里宣布战略合作合资,投资十亿成立互联网汽车基金,请参考TCC生态圈之前的评论:今天陈虹马云真的把汽车人和互联网人捏在一起深度互嵌了。其实有情怀的胖子的这篇评论把汽车人和互联网人的融合想简单了,汽车 互联网的融合打通是极其困难和凶险的。


近日业内疯传上汽阿里互联网汽车基金及其投资成立的斑马公司将有巨大变化,各方关系微妙,气氛不可描述,趋势扑朔迷离,前景若隐若现。迎风入耳的各种版本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

  1. 上汽撤人撤资,合资公司已由阿里主导,斑马成为上汽供应商。

  2. 上汽将TSP平台从斑马收回,用户数据和用户运营权回到上汽。

  3. 非上汽各车企项目过多造成斑马资源严重紧张,引发上汽不满。

  4. 互联网汽车基金已开放,几大汽车集团入股投资斑马引起分歧。

  5. 斑马不仅在和Tier 1谈战略合作,还正在和各大TSP做平台对接。


为此,笔者利用各方关系探听斑马及其两大股东的走向,但无法得到确切的消息,只知道斑马在忙历史上最大的一次FOTA行动。斑马继续保持其一贯的低调,并不回应甚嚣尘上的各种传闻。欢迎斑马内部人员和其他知情者积极爆料。


阿里上半身 上汽下半身的合体模式


尽管最新情况不明,但是上汽阿里在互联网汽车项目合作之初其实包括了上汽乘用车著名的inkaNet车联网项目的原班核心人马(上汽车联网团队和高德车联网团队)与阿里YunOS团队共同谋划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车联网的弊病。但是从传统车联网向大家都搞不太清楚的互联网汽车方向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这些人决定欲练神功必先自宫,将inkaNet推倒重来。这背后最大的核心思想最近已经被爆了出来,其实就是要把互联网上半身和汽车下半身融合打通。

产业互联网的关键就是要脚踏实地地深入到实际业务的底层核心,而不仅仅是用手机和APP实现连接那么简单。但是当传统车联网在智能手机和APP的猛烈攻势下溃不成军的时候,车主用户只需要自己的智能手机免费应用服务,就把整车厂精心打造的前装车联网方案轻松缴械了。即使是宝马的ConnectedDrive及其精致可舔的车载大屏也挡不住千元智能手机 十元车载支架的入侵,传统车联网在与移动互联网的体验大战争夺中,基本失去了高频应用场景的控制权,这使得车内大屏被手机小屏边缘化,用户主导权和数据主导权被移动互联网生态截流走了。所以,有业内人戏称,颠覆BOM成本为六千元的顶级前装车联网方案的超高性价比创新Solution就是车载手机支架。以后TSP去车厂提案,就只要花十元钱在淘宝上买一个,就可以中标了。

就像这个淘宝爆款,每月销量近11万个。每销售一个手机车载支架,就是有一辆乘用车被智能手机入侵,从而丧失了车载大屏的主动权和用户数据的主导权。

汽车手机各种Link复制映射方案原本是主机厂用来构建自身特有的汽车互联网体验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众多车厂面对咄咄逼人的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高频APP体验优势,不得已暂时放弃了汽车互联网体验的主导权,先将手机生态和移动互联网体验映射接入车载大屏。



事实上,不管是聪明的汽车人,还是敏捷的互联网人,大家都在向自己需要拥抱的另一半延伸。腾讯的路宝和特斯拉的互联网体验都是很好的尝试案例。但是上汽阿里的汽车 互联网捏合战略的实质是让每一辆车的VIN码和该车车主的淘宝/支付宝ID背后的身份证号码可以直接关联,这样一来在操作系统底层就完美解决的强账号体系和支付能力就可以车载终端实现全新的连贯汽车生活场景体验了,而不必再沦落为智能手机各种APP间跳转切换的割裂体验。


互联网汽车在车载终端上不仅可以有从预约到支付的连贯场景体验,也有基于汽车总线的各种车控和诊断的传统车联网优势。真正的汽车互联网体验,既应该有来自互联网生态的数据以及根据数据计算出来的个性化人机交互结果,又应该有传统车联网的优势低频汽车应用场景体验。上下半身融合打通后的连贯场景式互联网汽车体验理应远胜互联网手机复制进车的体验,汽车数字座舱和车载大屏的优势将可以被充分激活,从而将手机小屏边缘化。

斑马这种汽车 互联网融合架构的背后逻辑就是要让云端强大的AI人工智能来驱动车内人机交互的全面升级,实现基于账号ID数据融合计算后的连贯汽车生活场景和个性化体验。斑马所要走的道路还不是传统互联网公司的道路,而是产业互联网公司的道路,或者说就是马云讲的“新制造”。斑马需要深深融入汽车制造业,和其光,同其尘,利用阿里AI从操作系统切入,为其产品赋能,为其营销赋能,带动制造业实现物联网时代的产业升级。

从荣威RX5的用户体验来看,斑马体现出很强的汽车控制和诊断能力,而不是简单地复制阿里的移动互联网生态进车。所以,斑马是跑在汽车总线上的斑马,是按照汽车行业游戏规则办事的汽车互联网公司,把传统互联网公司不屑于干的脏活、累活、慢活都包办了。阿里通过斑马向汽车下半身延伸的幅度和力度比腾讯路宝的OBD模式更深,更猛,更彻底。而且,斑马是从汽车智能操作系统切入,这是前所未有的高风险、慢收益的精细活。传统互联网公司不太可能忍受如此慢节奏的产品迭代和用户增长模式,斑马这种类型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投入大,产出慢,内耗大,随时会有巨头决策难产的风险。一将功成万骨枯。一旦成功,可定乾坤,收益极大,但起步过程凶险。从这个意义上讲,斑马很像阿里云。


几无可能成功的斑马居然领先谷歌三年了


回到2014年7月23日,当上汽阿里突然宣布战略合作,业界震惊。但是除了双方公布的那篇语焉不详的新闻稿,没有人知道这两个巨头首次提出来的互联网汽车是个啥玩意。车联网领域没有多少人看好这两家的合资合作,即使是2015年3月双方宣布合作进一步深入,合资成立基金,行业内还是普遍不看好这两个巨头的共舞。很多有识之士认为该跨界合资的初衷不错,但这必将是阿里的又一个失败的合资公司案例。



2015年11月,斑马网络公司正式成立。但是它比中国最大的独立前装TSP九五智驾晚了八年,比中国最大的后装TSP翼卡车联网晚了六年,比更早就在上汽成功打出一片天地的知名TSP博泰集团也晚了七年。这个车联网小弟弟从一出生开始,就在一片看跌声中野蛮成长。

当时,阿里内部高层也有很多质疑,包括被派到斑马的高管认为所谓的汽车 互联网巨头携手其实是双方都有路径依赖性,这是劣势,不是优势。全球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汽车巨头和互联网巨头合资成功的案例。如此遥远的两个巨型物种的结合,就像大象和鲸鱼结婚组成的古怪家庭,实在是难以想象它们俩在同一屋檐下快乐生活的和谐场景。

在不少领域,转身缓慢的大象就是打不过快速灵活的创业公司:腾讯的QQ浏览器虽全力围剿,依然无法消灭UC,反而成就了UC越做越大。最近UC创始人何小鹏宣布出任小鹏汽车董事长,准备继特斯拉之后在汽车行业继续上演创业公司挑战巨头的好戏。


就在上汽阿里宣布战略合资组建互联网汽车基金之际,中国车联网正在盘点刚刚过去的2014年。2014年,中国最大的前装独立TSP:九五智驾已在服务十六家整车厂,拥有80万前装车主用户,是中国极其罕见的提供前装车联网服务当年即盈利的TSP,先发优势明显。


在前装领域,全球最大的TSP安吉星在中国已经领跑五年,拥有活跃用户过80万,拥有极其丰富的中国车联网运营经验。

除了前装TSP,中国后装TSP也得以快速发展。截止2015年1月,广东翼卡车联网已在运营172万用户。


2014年,得以快速发展的中国前装TSP还有远特科技,拥有超过20万用户;休斯车联网拥有15万用户。但是最值得一提的是前装和后装OBD产品同步发展的TSP博泰,用户达到30万。

2014年才刚刚过去,博泰就宣布车联网融资220亿。这颗原子弹让整个业界震惊了。一个新的车联网巨头突然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斑马就在这样的行业大环境下起步了,在它的前面有巨头,也有借助既有车企客户资源打开局面并借助资本市场快速拓张的前辈,它需要加速追赶才行。但等到大象和鲸鱼推动的斑马网络完成公司注册,都已经接近2015年年末了,如此缓慢前行的速度实在是让整个业界狂捏了一把汗。就在斑马慢吞吞成立公司的这一年,中国的车联网同仁们并没有停止快速前进的步伐。远特科技在这一年已经完成上市,前后装用户数近200万,营业额近4亿,超过了博泰。

广汽传祺GS4的爆红及其背后的钛马车联网也成为当年最耀眼的车联网新星。

天安车联网在2015年实现车联网业务盈利,并挂牌新三板。


进入2016年,由大象鲸鱼驱动的斑马发现自己已经处在了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尴尬产业境地。就在这一年,谷歌确定在2019年上市的新车上将装载前装版安卓操作系统,而不再是为手机而生的安卓操作系统,留给斑马存活成长的时间窗口只剩三年了。

峰回路转发生在2016年北京车展以后。据媒体报道,一个叫做诺曼底的战役让大象鲸鱼生出来的斑马迅速奔驰起来了,当2016年8月荣威RX5互联网汽车开始交付用户的时候,我们惊喜地发现中国人在汽车这个移动终端的新一代智能操作系统上领先了谷歌三年。直到这时,业界才恍然大悟,原来阿里斑马不是要造车,而是要为传统汽车制造赋能,将其升级为互联网汽车,就像当年谷歌安卓将功能手机都升级为智能手机一样。

七年前,全世界人民发现安卓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体验比诺基亚所谓的塞班智能手机体验强得多,于是行业洗牌重新开始。由操作系统驱动的智能手机升级将会在汽车行业再现。原本此事最有可能是在汽车 互联网大国的美国先内部解决,就像PC和手机已经发生过的那样。但是现在看来,被汽车 互联网大国的中国截胡成功的可能性已经出现。至少互联网上半身和汽车下半身已经被马云和陈虹强行推动下融合起来了,这极其不容易。这种融合难度也就是整个行业原本不看好的原因。让我们回想一下iPhone一代手机是啥体验?或许我们应该更多一点耐心,让这个小弟弟慢慢成长起来,汽车行业有它自己的游戏规则和运行周期。而且我们有理由推断,以阿里巴巴赋能产业的平台基因必然会把斑马打造成可以承载各大TSP的操作系统平台。我们曾经认为斑马和TSP是竞争对手,但实际上最近的传闻恐怕不是空穴来风。


最近关于斑马的传闻如此之多,说明这实在是一个关乎产业格局走向的关键时刻。一个看似无比正确的战略方向,同时也是一个几无可能成功的大象鲸鱼合体,大象的上半身和鲸鱼的下半身,怎么融合打通。目前斑马应该已经进入极度微妙期,随时可能会有惊人消息出来,不是崩溃,就是跃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盖世汽车│对话斑马:隐藏在阿里和上汽背后的数据大咖
特写:BAT和北上广的三桩婚事!
入股恒大汽车,新能源终究沦为腾讯、阿里的博弈“游戏”
BAT纷纷造车,阿里和腾讯在摘果子,百度却想要整片森林
互联网汽车的游戏里,每个人都是赢家
斑马的阿里时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