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颌骨、下颌骨、腭骨、蝶骨、颞骨,位置、形态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

(一)上颌骨

上颌骨位于颜面中部,左右各一,相互对称。与邻骨连接,参与眶底、口腔顶部、鼻腔底部和侧壁、颞下窝和翼腭窝、翼上颌裂及眶下裂的构成。

  1.外形

  上颌骨形态不规则,可分为一体四突:

  (1)上颌体:前外面有眶下孔、尖牙窝,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方约0.5cm处,眶下孔向后、上、外方通入眶下管;后面(颞下面)有颧牙槽嵴、牙槽孔和上颌结节

上面(眶面)有眶下管;内面(鼻面)参与鼻腔外侧壁的构成,有上颌窦裂孔、向前下方的沟与蝶骨翼突和腭骨垂直部相接构成翼腭管(有腭降动脉及腭神经通过)。

  (2)额突:与额骨、鼻骨和泪骨相接,并参与泪沟的构成。

  (3)颧突:与颧骨相接。

  (4)腭突:与对侧腭突在中线相接,构成硬腭的前3/4。

  (5)牙槽突(牙槽骨)两侧上颌牙槽突在中线相接,形成牙槽骨弓。

  2.牙槽骨解剖名词

  (1)牙槽骨:系上下颌骨包绕牙根周围的突起部分。

  (2)牙槽窝:为牙槽骨容纳牙根的部分。牙槽窝的形态、大小与所容纳的牙根相适应。

  (3)牙槽嵴:牙槽窝的游离缘。

  (4)牙槽间隔:两牙之间的牙槽骨。

  (5)牙根间隔:多根牙各牙根之间的牙槽骨。

  3.上颌窦与牙根尖的关系

  上颌窦位于上颌骨内,上颌窦的底壁由前向后盖过上颌第二前磨牙到上颌第三磨牙的根尖,与上述牙根尖之间隔以较薄的骨质,甚至无骨质而仅覆以黏膜。其中以上颌第一磨牙根尖距上颌窦底壁最近,上颌第二磨牙次之,第二前磨牙与第三磨牙再次之。

牙源性感染可能累及上额窦,引起炎症,所以拔牙及摘除断根时,应注意避免将断根推入上额窦内。在行上额窦手术时,应避免伤及根尖。

  4.上颌骨的支柱结构

  上颌骨与咀嚼功能关系密切,在承受咀嚼压力明显的部位,骨质比较厚,形成了对支柱,均下起上颌骨牙槽突,上达颅底。

  (1)尖牙支柱(鼻额支柱):主要承受尖牙区的咀嚼压力,起于上颌尖牙区的牙槽突,上行经眶内缘至额骨。

  (2)颧突支柱:主要承受第一磨牙区的咀嚼压力,起于上颌第一磨牙区的牙槽突,沿颧牙槽嵴上行达颧骨后分为两支:一支经眶外缘至额骨,另一支经颧弓至颅底。

  (3)翼突支柱:主要承受磨牙区的咀嚼压力,由蝶骨翼突构成,翼突与上颌骨牙槽突的后端连接,将咀嚼压力传导至颅底。

(二)下颌骨

下颌骨是颌面部骨中唯一能活动的骨。

  1.解剖标志

  下颌骨分为水平部和垂直部。水平部称为下颌体,垂直部称为下颌支。

  (1)下颌体:外侧面中线处有正中联合;正中联合两旁有左右各一的颏结节;

从颏结节向后上延至下颌支前缘的骨嵴,称为外斜线,有降下唇肌及降口角肌附着

;在外斜线上方,下颌第二前磨牙的下方或第一、第二前磨牙之间的下方,下颌体上、下缘之间略偏上处有颏孔。

其内侧面近中线处有两对突起,上颏棘和下颏棘;

自下颏棘斜向后上与外斜线相应的骨嵴称为内斜线(下颌舌骨线);

内斜线上方,颏棘两侧有舌下腺窝;内斜线下方,近下颌体下缘有下颌下腺窝和二腹肌窝。下颌前牙唇侧牙槽窝骨板比舌侧薄,前磨牙区颊舌侧骨板厚度相近,磨牙区颊侧骨板厚于舌侧。

  (2)下颌支:又称下颌升支,其上端有喙突和髁突(关节突),喙突上有颞肌和咬肌附丽,髁突颈部下方有翼外肌下头附着;两突之间有下颌切迹(乙状切迹)。

其内侧面中央略偏后上方有下颌孔;孔的前方有下颌小舌,为蝶下颌韧带附着处;

孔的后上方有下颌神经沟,下牙槽神经、血管通过此沟进入下颌孔;下颌孔向前下方通入下颌管。下颌支后缘与下颌体下缘相连接处称下颌角,下颌角的内面有翼肌粗隆,外面有咬肌粗隆,为相应咀嚼肌附着处。

  2.薄弱部位

  下颌骨是颌面诸骨中体积最大、面积最广、位置最突出者,在结构上存在易发生骨折的薄弱部位:

  (1)正中联合:位置最突出,亦是胚胎发育时两侧下颌突的连接处。

  (2)颏孔区:此处有颏孔,又有下颌前磨牙牙槽窝。

  (3)下颌角:为下颌骨的转折处,骨质较薄,且有下颌第三磨牙牙槽窝位于其间。

  (4)髁突颈部:此处较细小,其上下均较为粗大。

(三)腭骨

腭骨为左右成对的L形骨板,位于鼻腔后部,上颌骨与蝶骨翼突之间,参与构成鼻腔底和侧壁、腭、眶底、翼腭窝、翼窝和眶下裂。

腭骨外形分为水平与垂直两部分,并有三个突起结构:

1.水平部构成鼻腔底的后部、硬腭的后1/4,其外侧缘与上颌骨牙槽突共同构成腭大孔;两侧水平部的内缘在中线处相连,形成鼻嵴后部。

2.垂直部构成鼻腔的后外侧壁,其外侧面有翼腭沟与上颌体内面和蝶骨翼突前面的沟,共同形成翼腭管。

3.垂直部上缘有蝶突和眶突,两突间的凹陷为蝶腭切迹,蝶腭切迹与蝶骨体的下面构成蝶腭孔,翼腭窝经此孔通向鼻腔。在水平部与垂直部的连接处有锥突,锥突后面的中部构成翼突窝底,为翼内肌的起始处。

(四)蝶骨

蝶骨形如蝴蝶,位于前方的额骨、筛骨和后方的颞骨、枕骨之间,横向伸展于颅底部。

蝶骨分为体、小翼、大翼和翼突四个部分。

体部位居中央,上面构成颅中窝的中央部,呈马鞍状,叫蝶鞍,其中央凹陷,叫垂体窝;

体部内有空腔,叫蝶窦,向前开口于鼻腔。小翼从体部前上方向左右平伸,小翼后缘是颅前窝和颅中窝的分界线。

小翼根部有视神经管通过,两视神经管内口之间有视交叉沟连系。

大翼后缘是颅前窝和颅中窝的分界线。

大翼由体部平伸向两侧,继而上翘,可分三个面:脑面位于颅中窝,眶面朝向眶,颞面向外向下。在大翼近根部处由前向后可见圆孔,卵圆孔和棘孔,

从棘孔入颅的脑膜中动脉在骨面上留有动脉沟。体部两侧有由后向前行走的浅沟,叫颈动脉沟,颈内动脉经颈动脉管入颅后行于此沟内。

在小翼和大翼之间有狭长的眶上裂使颅腔与眶腔相通。

翼突位于蝶骨下面,由大翼根部向下伸出,由内侧板和外侧板构成,两板的后部之间有楔形深窝叫翼突窝,翼突根部有前后方向贯穿的翼管。

(五)颞骨

颞骨位于颅骨两侧,并延至颅底,可分为颞鳞、鼓部和岩部3部分,周围与顶骨、枕骨及蝶骨相接。

颞鳞呈鳞片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沟,外面光滑。

前部下方有颧突,颧突水平伸向前,与颧骨的颞突相接形成颧弓。颧突后端下方有椭圆形的浅窝叫下颌窝,窝的前缘隆起,叫关节结节。

鼓部是围绕外耳道前面、下面部分后面的骨板。骨板与乳突之间的骨缝称为鼓乳裂。

岩部又名颞骨锥体,锥体有三个面,尖端朝向前内侧,岩部的前上面位于颅中窝,中部有一弓状隆起,其外侧为鼓室盖,均与耳的结构有关,靠近锥体尖处,有稍凹的指状压痕叫三叉神经压迹。

岩部的后上面位于颅后窝,近中央部分有内耳门,内接内耳道。后上面和前上面相接处为岩部上缘。岩部的下面对向颅底外面,外形粗糙,近中央部有颈动脉管外口,颈动脉管在岩部内侧半通过,在锥体尖处形成颈动脉管内口;外口的后方为颈静脉窝,它与后方枕骨上的颈静脉切迹围成颈静脉孔。

窝的外侧有细而长的茎突,其根部外侧可见茎乳孔,位于茎突和乳突之间。乳突近似圆锥状,尖朝下,乳突内含蜂房状的空腔叫乳突小房,靠上方的较大,叫鼓(乳突)窦,与中耳相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习题,附带详解
口腔学生必须掌握的口解知识(侯鉴洲典藏)
影像解剖 | 一次弄清翼窝、颞窝、颞下窝、翼腭窝CT解剖
运动系统(三)
【博骨通筋】颅骨的解剖Ⅰ
上颌动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