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表皮样囊肿和蛛网膜囊肿具有相同的T1和T2特点,DWI应如何鉴别?

概述
发病机制

蛛网膜囊肿

蛛网膜囊肿是包裹在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囊肿,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先天性和继发性,先天性和胚胎发育有关系,囊肿和蛛网膜下腔一般不相通。继发性主要由于炎症和外伤等引起的蛛网膜黏连所致,而且多数囊肿和蛛网膜下腔之间是相通的。

颅内表皮样囊肿

也称胆脂瘤或者珍珠瘤,它是在胚层来源的囊性占位性病变,肿块具有匍匐样钻孔,塑性生长的特点,包绕着神经和血管。

临床表现

蛛网膜囊肿

症状与囊肿的大小及所在部位有关。可无症状,或与其他占位性病变的症状相似。

表皮样囊肿

病程长,大多数病例主要表现为头晕,癫痫,影像上位脑积水,多数出现第7,第8,第9对脑神经受损,受损后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三叉神经痛、听力丧失、面神经痛及头痛等临床症状。

诊断要点

蛛网膜囊肿

1、边界清晰,形态规则,无“钻缝”生长的特点;

2、FLAIR低信号;

3、呈圆形或者椭圆形;

4、T1低信号、T2高信号;

5、DWI低信号、ADC明显高信号;

6、增强扫描一般无强化。

表皮样囊肿

1、沿脑池腔隙性生长;

2、形态不规则,常呈“菜花样”;

3、T1中低信号,T2中高信号,白色表皮样囊肿除外;

4、FLAIR高信号;

5、DWI高信号、ADC低信号。

6、增强扫描一般无强化。

注:上图第一行为表皮样囊肿,第二行图为蛛网膜囊肿;

总结

两者的鉴别除了在常规T1加权和T2加权,根据形态和生长部位进行鉴别外,其主要的鉴别要点就是DWI,蛛网膜囊肿DWI低信号,ADC高信号,表皮样囊肿DWI高信号,ADC低信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放射沙龙
经典病例分享!
蛛网膜囊肿arachnoid cyst
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蛛网膜囊肿丨影像诊断要点
颅内囊肿:蛛网膜囊肿、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
颅内表皮样囊肿(ECs ,Epidermoid Cysts)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