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访墓记·刘禹锡墓丨所葬檀山如土丘,正应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策划 体娱文创部 支持 产品创意部

【访墓记·开篇的话】

中原自古人文荟萃,历代涌现出的诗文大家不胜枚举。尤其在古典文学高峰的唐宋,杜甫、白居易、韩愈、刘禹锡、李商隐、欧阳修、范仲淹、苏轼等,将蓬勃的生命绽放在中原,成就千年传颂的不朽诗篇,历尽风华又长眠于斯,为后世拜谒瞻仰,滋养河南深厚的文化沃土。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宜追远怀古,可踏青远足。即日起,大河报·大河客户端河之洲频道开启《访墓记》,寻古探今,行走于春意盎然的中原大地,拜谒古圣先贤,重温他们为这片土地留下的诗意与情思。

■诗人名片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墓在河南荥阳檀山。

◆所葬檀山如土丘,正应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1178年前,71岁的刘禹锡,在病中回忆过往一生,写下《子刘子自传》。其自铭曰:“不夭之贱,天之祺兮。重屯累厄,数之奇兮。天与所长,不使施兮。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寝于北牖,尽所期兮。葬近大墓,如生时兮。”

译成白话是,没有早亡也不卑贱,是天生的福分啊,多灾多难,是遭遇的不好啊,天赋的才能,不让我来施展啊,即使有人诽谤,我也问心无愧啊。躺在这窗子下,我到了终期,葬近祖坟,还像活着一样啊。

也就是在这篇自传里,刘禹锡记其曾祖以上先人“坟墓在洛阳北山。其后,地狭不可依,乃葬荥阳檀山原”。不久之后,刘禹锡便长眠于荥阳之檀山原。

(刘禹锡墓)

郑州向西,沿郑上路到达荥阳310国道交叉口处,南侧台地之上便是刘禹锡墓园。这个位于豫龙镇狼窝刘村的高地,古称檀山。檀山并不高,因年久平整冲刷,如今更像是一土丘,不知刘禹锡写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时,是否脑海中浮现过檀山,倒是千年之后,因为檀山有刘禹锡墓,游客们络绎不绝。

墓冢北侧,立有一通石碑,上载“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之碑”,并配有一联:高风长在至今人咏陋室颂,功节难移此后长观满庭花。墓园南侧为刘禹锡文化纪念馆,疫情期间暂未开放。

“文学家”之称,刘禹锡当之无愧,其诗文俱佳,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秋词》等名篇。

◆“陋室”不陋?墓园重修的陋室装有空调

依托刘禹锡墓,荥阳市修建了一座人文景观主题文化公园禹锡园,千古名篇《陋室铭》自然成为造园的重要景致,水畔小径旁,用竹子结构重修有一间陋室。

《陋室铭》据说是刘禹锡被贬安徽和州做通判时所写,其文所提的陋室很可能不是指的荥阳,但他确实提过老家的陋室。刘禹锡在《上杜司徒书》中说:“小人祖先壤树在京、索间,瘠田可耕,陋室未毁。”

寻访时,这间陋室屋门落锁,但透窗可见屋内装有空调,“陋室”不陋,难道是与时俱进了?

至于“哲学家”,或需要几句絮言。细观碑文,有一句“天论一文,立论唯物难能可贵”。刘禹锡曾写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其中有一句名言,“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意思是,天的道理(自然界的规律)在于使一些生物不断生育生长,它的表现作用是有强有弱;人世间的道(规律)是法制,它的表现作用在于辨明孰是孰非。

这种哲学思辨色彩,从刘诗中也可见一斑。依托刘禹锡墓,荥阳市修建了一座人文景观主题文化公园禹锡园。时值清明,春光正好,园内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处处可见梦得诗文佳句。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他对高洁品格的追求,“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有新旧事物交替关系的洞察,“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对荣枯兴衰的深沉感慨。

◆几起几落,漫步十二牌坊追忆诗人颠沛人生

碑文记载了刘禹锡生平。刘禹锡出生在嘉兴,19岁游学长安,21岁与柳宗元同榜中进士。曾任杜佑幕掌书记,参与讨伐徐州乱军,后任渭南主薄及监察御史。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实践“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宦海沉浮,屡遭贬谪。会昌二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

沿禹锡公园主干道,设置了十二座地名牌坊,以时间为径,串起诗人的一生,从出生地嘉兴,到仕途经历重地长安、扬州,到主要的生活创作地朗州、连州、和州、汝州等,最后到故地荥阳,几起几落,颠沛流离又精彩不凡。

在这里,要着重说一个节点。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奉调回洛阳,任职于东都尚书省。从初次被贬到此时,前后共历二十三年。彼时,刘禹锡恰好与从苏州归洛的白居易,在扬州相逢。

筵席上,白居易在赠诗中用“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表达对梦得兄遭遇的惋惜。接过白诗的话头,刘禹锡写下了著名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答,留下千古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园内湖中,便有一个名为“沉舟侧帆”的雕塑景观。这位现代设计者并不泥古,用玻璃雕塑成一座舟船上的风帆景观,据说在景观灯照耀下,通体透亮,与诗句传递的乐观意味倒有几分贴切。

漫步园中,道旁樱花娇艳,但品读刘禹锡的诗风,感受强烈的是他的豪猛之气,那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豪情穿越古今,难怪白居易会赠他“诗豪”的美誉。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侯昺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禹锡二三事:诗豪宅居“洛滨坊” 丁忧写下《陋室铭》
北京【京南诗社】诗刊 || 诗人夏云帆古体诗词选
刘禹锡的诗全集
九曲黄河万里沙(二)
黄河故事之六十二​:白园(二)
朗诵:唐代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