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技馆又该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功能?

科技馆作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和“科普基础设施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重要的非正规教育机构。近年来,随着科技馆教育职能的逐渐加强,国家对科技馆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对科技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的发挥科技馆的教育功能,明确科技馆未来科普教育发展方向,已成为科技馆思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科技馆科普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国家政策的支持,为科技馆科普教育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014年,根据中国科技馆相关课题的调查,全国“达标科技馆”已增长至129座,且不少的省份仍在建设和筹建上规模、高水平的科技馆,全国科技馆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特别是中央8号文件的下发和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 2010 - 2020 年)》的颁布,把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列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四大基础工程之一,良好的政策给我国科技馆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科技馆科普教育发展也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

(二)科技馆教育的形式发生了转变

目前,我国科技馆科普教育发展经历了从发展初期的以展厅展品展览、展示为主要内容的“见物不见人”的教育形式(即只是通过展品表现科技原理等知识,是“以物为中心”的科普教育形式为主导方式)到“以人为本”思想基础之上的“以人为中心”的科普教育方式(即以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主要目的,主要展示人与科技、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内容)。

(三)科技馆科普教育的重心发生了改变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与经济、社会关系的日益密切,正受到各国政府和普通公众的关注。我国科技馆的科普教育的重点也转变为集中在教育理念的提升上,即“以青少年的科普教育为中心”,把如何通过开展各种科普活动拓展和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兴趣、增长其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等作为目前科技馆科普教育的重心。

二、科技馆科普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困难成为科技馆科普教育中的巨大困扰

科技馆运作资金大体包括三块:财政拨款、科普经费和自营收人,其中前两块占绝大部分。大多数用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科普活动、人员工资等投入,而对于展品展项的研制、科普资源包的研发等经费投入不足,导致科技馆科普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受到较大影响。

(二)科普人才队伍规模小,专业人才缺乏,服务能力亟待提升

目前,科技馆普遍存在科技辅导教师缺乏、展教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一些科技馆人员结构不合理,管理人员较多,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低。据2008年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对中国科技馆等15个达标科技馆的统计显示,高级专业人员馆均仅为6.5人。此外,缺乏有效的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也是制约科普人员提高素质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科普教育理念缺乏创新

当前,科技馆的科普教育思想仍然受灌输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虽然许多展览或展品并不缺乏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但公众的参观效果往往如同阅读教科书或玩游戏,达不到科学教育的实际效果。大多数科技馆从内容乃至形式上几乎都是按一个模式建设的,层级分工和地方特色不明显。

三、科技馆科普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应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实现部门联动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馆要能发挥其科普展教功能,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就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尽可能融人社会,充分整合和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从科学的角度跟随或超前反映时代的信息。因此,“(科技馆)必须把工作热情延伸到社会上更多的相关部门,尽可能多地与学校、科研单位、公司企业和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和力量”。共同开发创新的展品展项、科普资源包等,使观众有常来常新的感觉。

(二)密切结合学校教育

科技馆的目标观众是广大青少年,科技馆本身应加强与中小学正规教育的联系与合作,使中小学校成为科技馆的“大用户”。结合中小学的科学课程,开发一系列互动性和趣味性强的科普活动,是科技馆发挥科普教育功能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致力提升队伍素质,重视科普人才培养

继续沿用过去管理群团组织的松散管理模式来管理科技馆,科技馆事业将缺乏生机与活力,很难适应新时期公众提高科学素养的需求。要实现科技馆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引入激励和竞争机制,深化事业单位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真正意义的全员合同制,明确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责、权、利,实行目标责任制。同时,要加紧构建科技队伍的培训体系,制定好培训规划,通过各种培训来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此外,还要努力引进高层次科普人才。

(四)完善激励制度,吸引社会资源投入科普事业

科技馆的科普教育事业是一项公益性很强的社会事业。纵观发达国家的科普设施投入情况,除了政府公共财政持续不断的投入以外,社会资源投入也是重要的补充。它不仅能极大解决科技馆科普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也是科技馆科普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健全和完善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科技馆科普教育事业的制度和措施尤为必要。

(五)适应时代发展,建设数字科技馆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正悄然的改变着我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在网络教育已经非常成熟的今天,借助数字科技馆的平台,可以节省大量的土地及资金投入,使更多的人们足不出户便可进入科技馆参观、浏览、探索、互动。既加快了知识传播,方便民众和科技人员查询资料,掌握科技动态;克服了未成年人及偏远地区人员专程前往科技馆的困难,有效引导广大青少年健康上网学习。另外,数字科技馆网络展厅没有开馆、闭馆的时间限制;不需要展厅辅导员和展品维修人员;展品可根据需要随时撤换、更新,真正做到了常展常新;只要身边有电脑、网络,即可进入数字科技馆的网络展厅参观浏览。数字科技馆的开设,是应用现代科技服务于科普教育的一次全新而有效的尝试,实现了资源共享,势在必行。

小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普教育亦是我国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一环。科学技术馆作为收藏并展示科技水平和科研成果的场所,在科普教育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本文为读者介绍了我国科技馆科普教育的现状、问题以及几点建议,希望以此引起大家的兴趣,去了解并关注科技馆科普教育过程中的那些事。如果有想法,大家可以在下方留言哦!

来源:华龙网

作者:张婕(重庆科技馆)

原标题:关于我国科技馆科普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编辑:轩睿;大侦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动手动脑,走进“科技馆”
科普教育基地市场前景现状分析2023
设置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和数字科技馆 开设科学实验、科普剧等课程 重庆科技馆让科普教育“活”起来
以四维视角观察域外科学博物馆——《域外博物馆印象》读后感
市科技馆全力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临沂科技馆元旦期间活动多 推10件最新科普展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