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失语症[情志刺激、肝郁化火]//语,为肝之药!一张调肝方,巧治失语症[然]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藏象生理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说说,癔病性失语的问题。

来吧,太过高深的理论,我先不跟你说。

你随我的笔,来看一张有趣的医案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医案记载姓于,当时是54岁。

怎么回事呢?说起来令人哭笑不得。

大概在两天前,她因为家庭琐事,和儿子大吵一架。

她觉得,自己含辛茹苦把儿子拉扯大,结果到头来,还要受儿子的气。这就让她实在有些想不通,于是在吵架之后大哭一场。

当天晚上,她几乎彻夜未眠。只是在天快亮的时候,稍微眯了一会儿。

结果,等天一亮,她把眼睛睁开,忽然发现自己说不出话来了!

心里想什么,她十分清楚。但是把想法变成语言表达出来,却实难做到。所以,她只能不断发出“啊啊啊”的呼叫声。

这是怎么回事啊?昨天和他吵架的儿子一看,吓坏了,说妈呀,你可别吓唬我,我带你去医院吧。

到了医院,医家赶紧诊脉。

刻诊,发现患者苔薄黄,脉弦数。看表情和整体状态,可以明显感知到,患者抑郁、烦躁,大口出气,仿佛胸前憋闷不畅。

在了解患者发病缘由之后,医家就问患者家属,之前患者有没有说些关于身体不适的话。

家人回忆,此前,她曾多次谈及自己胸闷、头晕、口苦的感受,而且生活中常常叹气,爱喝水,总觉得嘴发干。食欲也比较一般。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柴胡、炒枣仁、枳壳各15克,黄芩、甘草各10克,半夏6克,龙骨、牡蛎、合欢花、夜交藤各30克,茯苓20克,丹参20克,菖蒲15克,丝瓜络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结果如何?患者应用三剂之后,整个人的状态就变得平稳许多,烦躁、胸闷、多怒之感,大大减轻。

接下来,方子不变,患者再用3剂。前后一共六剂药,喝完以后,患者能说话了。

这时候,原方稍作加减,继续投用20剂。最终,患者诸证悉平,生活完全正常,而且性情大为改善。

这是在1996年《四川中医》上刊发的医案。我觉得特别有代表性,所以摘录下来,收藏至今。

我来说说这背后的道理吧。

你看,这个人的主诉,是一时间说不出话了。中医管这个,叫做“癔病性失语”。

为啥这样呢?因为患者之前和儿子吵架,接着一夜未眠。

吵架、生气、上火、睡不着觉——你想到什么了?是不是肝郁啊?

对了,就是肝郁。肝郁和失语之间,是有关系的。

我跟你讲啊,语,为肝之药。人在肝郁、情志不舒、心境低落苦闷的时候,需要说话。说出来,就是一种抒发,就是在条达肝气。故而,语为肝之药。

但是,当一个人肝郁太甚的时候,肝气被过分地郁遏,这个时候,他就没办法疏泄了,语言作为一种表达,也被压抑了。所以,患者形成了失语,说不出话。

上文医案里的患者,明显就属于这个情况。

你看吧,她脉弦数、苔薄黄,这是不是肝郁化火啊?平时口苦、爱叹气、头晕、胸闷,这更是肝郁气滞的表达。就诊当时,烦躁不堪,易怒抑郁,这也是肝郁化火的表现。

由此可见,这个局面要想改善,就必须疏肝、理气、泻热。我这么说,你懂了吧?

什么时候,肝气条达了,肝火清散了,患者的话也就能说出来了。

我们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柴胡、炒枣仁、枳壳各15克,黄芩、甘草各10克,半夏6克,龙骨、牡蛎、合欢花、夜交藤各30克,茯苓20克,丹参20克,菖蒲15克,丝瓜络10克。

这里头,柴胡、枳壳、合欢花,用于疏肝解郁。

黄芩,用于清热。

茯苓、丹参、夜交藤、龙骨、枣仁,用于安神定志。丹参兼有清热之功。

石菖蒲和丝瓜络,用于化痰、开窍、通络。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

其实,这个“癔病性失语”,在现实生活中不是特别普遍,但确实存在。患者对此往往比较恐惧、紧张。文老师这篇文说,就是想让你在阅读故事的同时,增加对此病的理解和认知。同时,能够体会到情志刺激、肝郁化火所带来的恶劣影响。

当然了,任何事情的出现,都有基础,不可能没有量变的积累。比如说上文医案里的患者,其实早就口苦、善太息、胸闷憋胀。这,已经是人体气机不畅的表现了。在这个基础上,你再去接受剧烈的情感刺激,当然就容易出现意外了。

这也意味着,我们平时爱生气、容易恼火、心态不好的人,一定要对自己进行情绪管理。否则,稍有不慎,就好比火把被丢进了干柴堆,顷刻间就会燃起熊熊大火啊。你说是不是?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痰,堵百窍!用一张化痰方子,治疗失语症,发人深省的小医案
治鼻,先治心!鼻塞不通气,用养心的方子治好,古人诚不欺我
瘖痱,“瘖”语言不利,“痱”,四肢痿废。失语症,言语不利
心宽,病自除!一张治精神病的医案,心眼小,得大病,令人唏嘘
心一乱,痰就来!陈莲舫的医案,教你养心除痰,请欣赏
老中医跟我说:血堵住了手就抖,我从不信到佩服,帮助上千名患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