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567期】(附子泻心汤)


医承有道
    




今日练习



黄某,女,二十五岁,归国华侨,云南某大学学生。


患呃逆证已一年余,曾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显。每于精神紧张之时,呃逆更甚。自觉胃中饱闷,时有逆气上冲,气冲有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近来逐渐加剧,以致情绪不安,心情烦闷,睡眠差,影响听课学习。1964 年夏,患者来中医学院就诊于余,呃逆频作,面色少华。舌淡质嫩,苔腻微黄,脉象沉缓而弦。

处方:____。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附子泻心汤

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上一期:经方临床医案练习【566期】


上期原医案

严某,男,42岁,2008年2月5日初诊。


胸脘堵闷、身冷3天。5天前,出现恶寒、发热、头痛等症,经用中西药治疗后,热退而出现胸脘满闷,身冷,口干,纳呆,大便如常,舌苔黄腻,脉弦细尺弦滑。


处方:大黄6g,黄连6g,黄芩6g,川附子(先煎)6g。


上4味,大黄以开水浸泡,用其汤煎3味,服1剂,证解。尚纳差,与茯苓饮善后。


按语


尺脉弦滑,舌苔黄腻,口干,纳呆,胸脘满闷,阳明里实热。身冷,见于中西药治疗后,津伤而陷于里虚寒。太阴阳明合病,上热下寒,为附子泻心汤方证。


学习经典


《伤寒论》第156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各家论述

《古方选注》:用三黄彻三焦而泻热,即用附子彻上下以温经。三黄用麻沸汤渍,附子别煮汁,是取三黄之气轻,附子之力重,其义仍在乎救亡阳也。


《伤寒贯珠集》:按此证,邪热有余而正阳不足,设治邪而遗正,则恶寒益甚,若补阳而遗热,则痞满愈增。此方寒热补泻并投互治,诚不得已之苦心,然使无法以制之,鲜不混而无功矣。方以麻沸汤渍寒药,别煮附子取汁,合和与服,则寒热异其气,生熟异其性,药虽同行,而功则各奏,乃先圣之妙用也。


《伤寒论译释》:此汤治上热下寒之证,确乎有理,三黄略浸即绞去滓,但取轻清之气,以去上焦之热,附子煮取浓汁,以治下焦之寒,是上用凉而下用温,上行泻而下行补,泻其轻而补其重,制度之妙,全在神明运用之中,是必阳热结于上,阴寒结于下用之,乃为的对。若阴气上逆之痞证,不可用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吴茱萸汤原文,组成,方歌方解,吴茱萸汤加减运用医案 | 道医网
辨证与论治 脉诊 各种脉象与主病(二)
《伤寒论》113方——柴胡加芒硝汤
《伤寒论》113方——附子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