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半年百名基金经理挥别 严打促发公募离职潮
根据统计,年内离职的基金经理人数已达100人,已接近2013年整年的基金经理离职量138位。

  还是那个薪资百万光环罩顶的行业,却开始呈现出不一样的生态环境。

  2013年以来,证监会严查“老鼠仓”,杀鸡儆猴,使得整个行业风声鹤唳。涉及“老鼠仓”的基金公司已有华夏、博时、易方达、招商、汇丰晋信、海富通、上投摩根、华宝兴业和宝盈等10余家左右。且目前尚有多起案件传言,尚未明确仍未浮出水面。

  也是在这一背景下,公募基金经理离职潮也迅速发酵。

  根据统计,年内离职的基金经理人数已达100人,已接近2013年整年的基金经理离职量138位。且从去向来看,只有极少数继续留在公募。

  值得关注的是,仅上述涉及老鼠仓的基金公司涉及的离职基金经理人数达25人。

  从公司个案来看,信达澳银、方正富邦、中欧基金和海富通等,离职人数均达现有基金经理团队规模的半数。

  “其中既有因老鼠仓事件离职的,也有对行业走势信心不足的。”6月18日,北京某基金公司副总受访时指出。在统数据中,只有国联安离职的两名基金经理分别跳槽至招商基金华安基金,尚未离开行业。

  而从基金经理离职潮背后,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逻辑令人深省。(点击查看:基金经理大全)

  百人离职潮起

  虽然目前还无法量化“捕鼠风暴”对基金经理离职造成了多大的影响,不过一个显著变化是,当讨论基金经理离职潮时,已不似往年,将所有“罪责”归咎为薪酬待遇和人员激励等。

  将基金经理“离职潮”的原因,指向正在持续推进的“老鼠仓”严打,成为目前基金业内十分流行的说法。

  仅从数据来看,记者统计发现,从今年年初截至6月18日,不到半年时间,离职的基金经理人数已达到100人。而2013年这一数据为138人,2012年为113人,2011年为108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2014年基金经理“离职潮”可能是内陆基金史上最严重的一次。

  从基金公司个案来看,信达澳银基金今年以来已有4位基金经理离职,目前在职人数只有5人;方正富邦年内有3位基金经理离职,在职人数为2人;海富通5位离职,在职人数为9人;这些公司投研团队半壁江山的出走,对于基金公司后续影响值得长期关注。

  其中不少基金公司离职人数过多,可能与基金经理“老鼠仓”事发“被离职”有关。比如海富通传出消息称,六位基金经理涉嫌老鼠仓,其公司治理问题严重程度或可窥见一二。

  阻断的利益链

  记者特别选择已出现“老鼠仓”事件的基金公司作为统计样本,10家纳入样本的基金公司年内均有基金经理离职。

  统计数据显示,除了海富通之外,华夏基金博时基金易方达基金离职人数也达到4人,招商基金、宝盈基金离职人数为2人,汇丰晋信、上投摩根、华宝兴业等基金公司,也均有基金经理离职。

  相比而言,上述十家基金公司离职人数合计为25人,占到基金经理离职总人数的25%。

  业内人士频频将基金经理“离职潮”与“老鼠仓”严打拉到同一个逻辑讨论的纬度,显然另有深意。

  包括基金经理群体风声鹤唳早走为妙,或者认为“老鼠仓”事件大幅冲击行业信誉,基金经理丧失执业信心的,仅是浅显层面的逻辑。

  按一位基金公司管理层人士的说法,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前夕,希望基金经理拉抬股价的,往往通过财经公关联系相关基金经理进行相关操作,基金经理背后掌控的投资人资金,成为这些上市公司拉抬股价最易寻求的工具。与此同时,基金经理也会收获不菲的佣金。

  严打“老鼠仓”,无论希望通过“老鼠仓”炒股受益的,还是希望赚取“抬轿”佣金的路子自然被阻断。

  曾经那个年薪百万,光环罩顶,觥筹交错,谈吐天下事的行业,所衍生出来的灰色利益链,什么时候真的被清理干净,基金经理的离职潮或许才值得惋惜。

(责任编辑:DF05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海富通副总陈洪涉老鼠仓 沪近半基金公司被查
用均衡二字来诠释玄妙!这位宝藏权益基金经理靠这些秘诀做投资
牟永宁“老鼠仓”赚逾500万,海富通员工“把守”庭审
基金公司就该为老鼠仓事件担责
海富通非周期ETF首只非周期行业ETF
调查显示:七成基金经理已持牛市观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