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扬四海》:Art & Life

 

阿猫      
 
                  Art & Life
                                   
                                    ——《名扬四海》
 
     看《名扬四海》,勾起许多回忆,当年机缘巧合,没有任何特长,却进入了一所艺术学院,身边尽是多才多艺的同伴。在这样一群人中间,欣赏大家的才华,享受新鲜和多变,一段快乐的时光。当然啦,童鞋们远没有影片中那样高水准,校园生活亦不如P.A.多姿多彩,但是某种感觉是相通的,相信就算不在艺术系,只要是校园,大家就都曾经历过某个瞬间,在现场感受到艺术和表演带给来的惊喜和热情,有一种把同伴们凝聚在一起的力量。
 
     《名扬四海》不像《歌舞青春》等青春歌舞片那样戏剧化和舞台化,难得地赋予了这一类型更多写实的成分和生活气息。片中也有不少养眼的表演段落,用来抒发或衬托主人公的情绪,有意营造得自然而然,貌似即兴,毫不做作。更多情节是日常的,没有雕琢的浪漫,也没有走向控诉现实的残酷极端。比起那些最幸运的星星和那些最不幸的尘埃,大部分人只是普普通通走过一生,影片没有让珍妮顺从“潜规则”走向堕落,也没有让凯文跳下地铁,不是要避开矛盾,而是生活中并非所有矛盾都那样尖锐。四处碰壁之后默默地走开,一个人养好伤口,继续上路才是人生的常态。许多时候,艺术学院的人和事被人们传得神乎其神,每每听到这种议论,心中都暗自好笑,也许有些人的确为成功牺牲了很多,或是其他不堪回首的往事,但大部分人,只是和所有其他职业的人一样,按部就班地生活着。
 
 
 
     影片碰触到了艺校中存在的几对矛盾和困惑,很准确,也很真实。与片中几个主人公类似的人物,我在现实生活中都遇到过。
 
     1. 爱好与功利
     从艺是一条奇妙的道路,一旦成功,可以比其他职业的人付出少很多的努力,便获得更大的收益。从这一点看,艺术与功利天然产生了联系,不能怪有些人沽名钓誉,“一曲值千金”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然而,艺术的成功往往可遇不可求,抱着功利的目的,却不一定能够达到预定的目标,那时候的失望和后悔只能由功利者自己承受。
     所以,真正从学艺中获得快乐的,往往是那些把爱好放在第一位的人,不是说他们完全淡泊名利,谁不希望获得那亮闪闪的“Fame”字样呢?就连隐藏自己才华的丹尼丝,在歌喉被赞扬,自己却被称为“匿名者”时,脸上也难掩落寞。立志作曲的维克多、马立克,希望进军圣丹斯的尼尔,梦想获得表演机会的珍妮,渴望成为职业舞者的凯文,为职业生涯离开学校的爱丽丝和卓伊,他们都在为一举成名而不懈地寻找各种机会,但是相比fame而言,fun对于他们更重要。
 
     在这部影片的主人公群像中,没有一个真正的反角,也没有一个纯然的功利者。他们之中最快乐的人大概是随遇而安的马可,有着美妙歌喉的男孩,从来不强求用歌声换来什么,他对喜欢的人说:“我只是想要开心而已。”或许这才是对待艺术最理想的态度,因为这样的心灵才能最大程度享受艺术的美好,让艺术发挥其终极的价值——给人自由,而不是束缚和禁锢。
 
 
      2. 风格与阶层
      古典钢琴和hip-hop,莎士比亚和肥皂剧,芭蕾和街舞……对于随便消遣的人而言,也许并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对于真正的爱好者和从业者,艺术种类和风格的不同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自古以来,艺术品味便是阶层划分的标志。影片中的P.A(Performance Art School)是一所综合性的艺校,各种风格流派的表演兼容并包,但学生们的阶层隔阂却不能抹杀。
      对于社会上层而言,艺术是高贵的、内敛的、克制的,而对于市井中人,艺术是宣泄不满的渠道、是流俗、直白和张扬。通俗与高雅之争,说到底是不同阶层争夺品味话语权的较量。而跨越社会阶层去欣赏异己的艺术,就像与其他阶层的人谈情说爱一样,会遭遇异样的眼光。从这个角度,就会理解为什么丹尼丝的父亲要强迫她从事古典钢琴,反对她参加通俗的音乐剧,看到她上台表演hip-hop,简直怒不可遏;这也是为什么高傲的现代舞舞者爱丽丝最终要离开玩Rap的维克多,那场饭店的戏,便可看出两人的家境天壤之别(现代舞是进入现代之后舞者对古典芭蕾教条的反叛,但许多动作仍然需要芭蕾的功底,现代舞表达方式十分抽象,强调情感和肢体的自由,说到底还是对理解能力有较高要求的高雅艺术)。
 
 
 
     令人欣慰的是,在艺校中,艺术本身没有高下,大家以艺对艺,彼此平等。学校的氛围自由而欢快,没有被外在的世俗因素浸染,文化多元,相互交融,在小范围内实现了大世界实现不了的理想,校园象牙塔的可爱之处就在这里吧。
 
      3. 个性与规则
     几乎每个艺术学院的学生都会面对这二者之间的冲突,艺术家是“戴着镣铐跳舞的人”,舞蹈是个性,而镣铐便是规则,全无规则的艺术不能形成专业化的领域,也无法精进和发展;扼杀个性的艺术则难免走向僵化和死亡。
     艺校的老师们总是要把握二者之间的平衡,既不让学生过于自以为是,怠惰了基本功的训练;又要鼓励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通常情况下,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以“打压”为主,因为年轻的心太容易变得狂妄,对于千锤百炼形成的规则缺乏敬畏之心,放任下去,个性和才华反倒会成为更上一层楼的绊脚石。而最高的境界则是掌握了全部的规则和技巧,然后,把它们忘掉。
 
      表演课老师对马立克和珍妮的耐心教导,音乐老师指导维克多弹奏巴赫时的严厉,舞蹈老师与街舞女孩的争吵,多才多艺却最终没能毕业的卓伊……老师们对规则的坚持与学生的怀疑和叛逆是一对天然的矛盾,但就是这样撞击出的火花成就了每一个优秀的从艺者。年轻人反叛的言论听起来如此熟悉,许多人年轻时都曾如此,而一旦为人师,没有人否定规则的至高无上。
 
      4. 热情与天赋
      要成为最优秀的表演者,必须要付出最大的热情,但付出了全部,却未必能够被上天眷顾成为金字塔顶端的那一个。
      凯文在得知自己无法成为职业舞蹈家时,恨不得了结自己的生命。可天赋是强求不了的,人有时会获得平等的机会,但个体与个体之间,先天就不可能真正平等。力不从心的时候,只能放下执着,以平常心待之。即使到达不了塔尖,也可以成为塔的基石,仍然是金字塔的一部分,同样值得庆幸和感恩。
 
     直面自己的局限,需要勇气,退一步,海阔天空。拥有美妙歌喉的老师对学生们讲起自己当年放弃职业生涯的故事,有点伤感,但那份淡然让她显得更美丽。
  
    珍妮:有些事并不代表成功,不是名气、不是金钱或权力。成功是清晨醒来,对自己的人生充满期待,让你激动地飞出房门;是与你爱的人们一起拼搏;成功是与世界为伴,感染周围的人;是将人们凝聚到一起,一起追逐梦想;是夜晚入眠时的问心无愧;成功是喜悦、自由和友情,成功是爱。
 
      Art vs. Life,彼此依存,又充满矛盾,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因为有了艺术,人类的生活才有了色彩,过去、现在、未来。那些有幸以艺术为生的人是幸运的,他们的爱好与职业不曾分离,就像人们说的:“艺术家是坐在上帝身边的孩子,从上帝口袋中掏出糖果分享。”
     喜欢本片的乐观向上,这不是廉价的温情,恰是一种积极而务实的态度。
 
 
 
(饰演高傲舞者的Kheringten Payne,之前曾入选美国热门舞蹈选秀《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第四季),但没能坚持到最后。她被淘汰时,主持人曾强烈建议她找机会去拍电影,因为她的脸很上镜,但不知为什么,在本片中,她远没有电视秀上漂亮。在第五季《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中,她还小露了一面,顺便推荐这部影片。本片中Kheringten Payne饰演的角色可能和她自己的经历也比较相似,我推测她本人就是个富家女,在电视秀中,选手们纷纷爆料同伴的癖好,她的舞伴声称她是个购物狂,一周内买了数百双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艺术 │ 每日糊图:20180808
何旻熹Anika He艺术延伸品包包Anika He's Art
艺校十大潜规则
艺校女生十大潜规则
艺校女生的十大潜规则(1)
考入艺校十大潜规则(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