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秘山西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唐木结构建筑

探秘山西 中国仅存的四大唐代木结构建筑

位于山西省|新浪旅游微博|2014年12月23日20:06

  唐代距离现在有多远?

  也不远,公元618年-907年,距今1104--1393年。一千多年,人活不了这么久,见证不了这么长的历史,但建筑、壁画、文物却可以。

  中国最老的木结构建筑活了多久?

  也没多久,1200多年的五台南禅寺。很难得,中国最古老的四大木结构建筑,都存于山西。

  站在历史的长廊中回望这条长长的河,一千多年的古建静静守望,看无数晨起星落,风霜雨雪。都说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看山西,地上文物也看山西,这绝对是有理有据的,单从山西一省独存的中国唐代4座保存较为完整的木结构建筑,无疑是中国乃至世界建筑文化史上的一大风景与奇观。

  【五台佛光寺】“中国第一国宝”

五台佛光寺 摄影@自由破茧

  上世纪初,日本乃至国际学界“中国境内没有唐代木结构建筑,要看唐代木结构建筑必须到日本奈良市”的说法甚嚣尘上。那究竟中国境内还有没有唐木结构幸存?这漫漫找寻探究的路这恐怕要追溯到1937年。

  1937年6月26日黄昏时分,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阎锡山的帮助下,手持敦煌壁画61窟《五台山图》,骑着小毛驴踏上了前往山西寻访唐代木构建筑的旅程,发现了藏匿于寂静深山之中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并在灰尘与蛛网密布的大梁上发现题记墨迹,确认该殿建造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

  佛光寺大殿并不高大,貌似平常,却被誉为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第一瑰宝,也是我国封建文化遗存中最可珍贵的一件东西”。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正是它,打破了外国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皆寂,唯闻钟磬声”。唐人常建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诗流传颇广,而要拿它与佛光寺切景入情,尚需将结句稍作改动,将“唯闻”之“唯”改为“不”,叫做——“万籁此皆寂,不闻钟磬声。”

  一千多年的时光像飞鸟划空一样了无痕迹地消逝了,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成了地方当局发展文化产业的旅游景点,车轮滚滚入山路,钱少休得进门来,龙王窃据寺院,笙歌响遏梵呗,一切似乎都使“信仰”黯然失色。然而,在这远离喧嚣的一个叫佛光村的东南端,晚唐之际就已有的佛光寺,仍然寂寞地面对着人世间繁闹的兴亡盛衰,日出日落,循环往复,千年似乎一瞬间。只不过没了和尚,没了香火,梁柱彩绘显得斑驳而沧桑。晨钟不闻,暮鼓绝响,炉香静逐游丝转的情景,就更是无从谈起。自古以来寺院和常住所承担的教化众生的功能,已荡然无存。如今,所谓佛光寺,只不过是一处受到国家级保护的、亚洲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如此而已。

  佛光寺位于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因距离五台山中心区六十华里许,被当地人称为“台外寺”。它曾经是五台山著名的寺院,由于地处偏僻,不在当年战火纷飞的战场中心,及如今猎奇一游的观光客视野之内,故而主殿自唐代建造起,保留至今尚未翻新,虽然难免略显老态,却是五台山最值得一看的古刹。75年前,梁思成就是在敦煌石窟看到“大佛光之寺”的壁画,为在中国也能觅得唐建木构,而直奔似乎被世人遗忘的佛光村而来,使佛光寺重返公众视野。

五台佛光寺 摄@自由破茧

  游玩贴士

  景区地址:忻州市豆村镇

  最佳旅游时间:4月——10月

  开放时间:07:00—19:00

  景区门票:15元/人

  交通信息:走大运高速向忻州方向行驶,在顿村口转入忻阜高速,在五台县出口下高速,经茹村—豆村镇—指示牌可到达景区。

  旅游提示:佛光寺为五台山分景点,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芮城广仁王庙】唐代道教建筑的孤例

  在山西芮城县城北4公里古魏城城垣遗址内,中龙泉村北的高阜之上,坐落着一座四合院形的庙堂建筑,它与永乐宫、古魏城、五龙泉、万仙泉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文物群。 

  庙后条山葱翠,古堞峥嵘;庙前泉涌成溪,林木苍郁,这便是供奉龙泉之神“广仁王”的庙宇——广仁王庙。它虽然不及五台山南禅寺中唐大殿宏丽,且因梁思成先生亲订为唐时木构大殿原作,但芮城广仁王庙能依然有些大唐影踪,依然可谓国之重宝。

芮城广仁王庙

  广仁王庙在芮城县城关镇龙泉村,与河南灵宝隔黄河而相望,正殿是一座典型的唐代建筑。该殿建于唐太和五年(831年),在我国现存的4座唐代建筑中,名列第二。广仁王庙不但是河东一带唐代建筑的孤例,更是中国唐代道教建筑的孤例。

  广仁王庙又称五龙庙,庙前曾有五龙泉,为当地灌溉水源。广仁王,是青龙的封号。

  广仁王庙大殿造型端丽、屋顶平缓、板门棂窗、单檐歇山顶,梁枋形状均为“月梁造”,为典型的唐代建筑。整个建筑结构简练,古朴雄浑,显示了唐代的建筑风格。广仁王庙大殿的墙壁上,嵌有唐碑两通。一为《广仁王龙泉记》,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立,记载了县令于公凿引龙泉之水灌溉农田的事迹,文中征引西门豹引漳治邺事,以颂于公治芮之功;一为《龙泉记》,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立,记载了扩建修葺广仁王庙始末。

  虽然经过了千余年的风风雨雨和不断修葺,仍不失唐代风貌。与正殿相对的是坐南向北的清代戏楼,虽属清代建筑,但与正殿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座完整的四合院形的庙堂建筑。 

广仁王庙 正殿前

  游玩贴士

  景区名称:芮城县广仁王庙(五龙庙)

  景区级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地址:山西运城市芮城县中龙泉村北

  门票:35元

  开放时间:8:00-19:00

  交通:五龙庙与县城相距4公里,可以打车前往,大约10分钟就能到达,车费大约15元。

  联系电话:0359-3025698  3035163 (芮城县旅游局)

  投诉电话:0359-3025698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五龙庙门口有停车场,其他银行、加油站、银行等服务设施可以回到县城找。

  住宿:芮城大酒店,当地最好的宾馆,位置很好,去各个景点都很方便。

  价格:标准间 100元/间

  地址:山西运城地区芮城县

  联系:0359-3030611

  周边景区:永乐宫  城隍庙  坡头遗址


 

【平顺天台庵】简陋小寺有千余年历史

  距平顺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北耽车乡王曲村,有一座规模不大的寺院,名为天台庵。别看它小,仅余一座厅堂式建筑,却始建于唐末天祜四年 (公元907年),是我国目前仅存的、全部位于山西的4座完整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之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台庵在平顺县的王曲村,浊漳河从村边缓缓的流过,进入河南安阳。

平顺天台庵

  天台庵始建于唐代,由于它是庵,所以这个建筑本身由设计者精心的将女性爱好体现的建筑上。这体现在建筑的一些细微特征上,一是瓦件上,二是翼角部,三是斗拱上,这些特征或许其它人也有发现只是没有说明罢了。天台庵建于唐代历经千年经过了多次维修,但绝大部分构架保留了唐代特征,也留下了不同朝代的维修印记,

  天台庵大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殿顶举折平缓,出檐深广,是唐制建筑向宋制建筑的过渡实例。天台庵建在王曲村中心的坛形孤山顶上,四周村舍一如众星捧月,簇拥着天台庵。天台庵建制不详,史料无载,现仅存正殿三间与已经漫漶不清的唐碑一通,翼角之下的4根擎檐柱,为后世添加。天台庵大殿规模不大,但结构简练,相交严实,没有繁杂装饰之感,在梁架结构上还保持了唐代的结构。

  天台庵的举折,也就是屋顶,已经比南禅寺和广仁王庙稍高了一点。也就是说,到了晚唐,梁架在往高里做,包括佛光寺东大殿的举高,都比南禅寺高。越早一点的建筑,屋顶越比较平缓,越到晚期的建筑,屋顶就起来了,就举高了。之所以说天台庵是晚唐时期的建筑,是因为它的梁架举高是比较大的。

前檐斗拱 摄@爱塔传奇

  游玩贴士

  景区地址:平顺县坛形孤山

  最佳旅游时间:4月-10月

  交通信息:长治市到潞城可以乘坐13路,行程为1小时左右。从潞城有公共汽车前往辛安庄,全天流水发车,20分钟一趟。

  旅游提示:春天满山的桃花、油菜花、莲翘花;夏天可参与嬉水项目:打水仗、玩漂流;秋天观赏满山枫叶;冬季去太行水乡看冰瀑,赏雪景。平顺旅游需穿运动鞋,需带防晒用品,自由活动尽量避免单独出行。


五台南禅寺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唐木结构建筑

 
新浪旅游 微博 | 2014年12月24日09:55

  【五台南禅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唐木结构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因其多为木结构建筑而极难留存。

  在山西五台县,还有一个中国“第一”,比佛光寺东大殿还早75年的唐代建筑——南禅寺。它虽没有东大殿大,但殿内精美绝伦的唐代雕塑可一点不比佛光寺的差。而且只有在敦煌莫高窟才能看到的大唐泥塑,在此也能领略其风采了。

五台南禅寺 摄@西安探路者

  南禅寺在五台县阳白乡李家庄村,南禅寺大殿俊美秀丽,平实质朴,是唯一保存下来的唐武宗灭法之前所建的佛殿,不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大殿,也是亚洲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南禅寺始建于何代,寺最初何名,已然无法追寻。但其以“禅”名寺,与禅宗祖庭嵩山少林寺自有渊源。

  南禅寺大殿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屋顶鸱尾秀拔,举折平缓,出檐深远,唐代作风明显——如果开讲唐朝建筑基础课,这座大殿应该是一个绝好的模型——唐代建筑外观上的平实质朴,全都在该殿被透彻的表现了出来。

  据寺内大殿平梁下唐人墨书题记,可佐证其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从重建至今,南禅寺也已有一千二百二十余年历史。殿内彩色泥塑17尊,与殿宇同时塑造,是国内除敦煌以外稀有的唐代塑像。寺内主殿形制壮丽,结构简练。用材断面合理,纵横连贯牢固,手法古朴,力学与美学有机结合,充分展现了中唐时期的建筑艺术。

  南禅寺规模并不大,全部面积仅三千余平方米。但同因名气不大,处地偏僻,在武宗会昌五年"灭法",我国佛寺大都被拆除或焚毁时,南禅寺才得以幸免于难。后经宋、元、明、清各代,虽曾有过一些修补,但唐代建筑的规制结构和塑像的形体手法等都还依旧保留。

柱子直接矗于月台之上。经过1200年的风雨侵蚀,木柱更显沧桑古老。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南禅寺大殿木构件有所风化,加之地震冲击,梁架向左闪歪,檐柱向前倾斜,部分构建劈裂,出现弯垂。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决定对其进行翻修。经实地勘察、测量和绘图,并参照我国唐代建筑资料予以复原,修缮工程已于1975年告竣。

  修缮后的南禅寺大殿古朴挺拔,劲健整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加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和珍视。

  游玩贴士

  景区地址:五台县东冶镇李家庄

  最佳旅游时间:4月——10月

  交通信息:从忻州出发,沿忻阜高速向东行驶,建安出口下高速至东冶镇,按指示路牌可到达南禅寺。

  旅游提示:南禅寺为五台山分景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木构建筑   唐代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建筑为主,因木材不易保存,现在能看到的木构建筑显得极为珍贵。小编盘点中国主要现存主要的木构建筑如下:

唐代南禅寺

南禅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西南的李家庄,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距今1200多年。寺宇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078平方米。寺中唐代雕塑精湛,堪称唐代雕塑艺术的珍品,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唐代佛光寺



唐代佛光寺东大殿

佛光寺的正殿东大殿位于全寺最后一重院落中,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面宽七间,进深四间。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是典型的唐代建筑。

唐代颜文姜祠

颜文姜祠,又名灵泉庙、顺德夫人祠,俗称大庙,它始建于北周(公元557年),更建于唐天宝元年(742年),宋熙宁八年(1075年)扩建,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增建,颜文姜祠是仅存的3座唐代木质建筑物之一。


天台庵

天台庵位于山西省平顺县城东北25公里处王曲村口的坛形孤山上,始建于唐末天祜四年(公元907年)。为唐代木构建筑风格。


广仁王庙正殿

广仁王庙又"五龙庙",是供奉龙泉之神"广仁王"的庙宇。广仁王庙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东西宽47米,南北长96米,占地面积4560平方米。正殿始建于唐大和五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道庙建筑,距今已有1170多年的历史。为唐代木构建筑风格。

五代大云院大佛殿

大云院位于山西平顺县城龙耳山中。创建于五代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初名仙岩院。大佛殿本名弥陀殿,五代后晋天福五年(公年940年)建。殿内有五代时期壁面。

五代镇国寺万佛殿

镇国寺始建于五代北汉天会七年(962年),万佛殿是为数不多的五代时期建筑,殿内主要彩塑为五代遗存,壁画和小型佛像是清代作品。

宋代建筑太原晋祠圣母殿

圣母殿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殿前廊柱上有木雕盘龙八条,殿内有宋代彩塑四十三尊,主像为圣母端坐木制神龛内,风头椅是,凤冠蟒袍,神态端庄。四周侍从手中各有所奉,为宫廷生活写照。

辽代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全名为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县城内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是佛宫寺的主体建筑。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

下华寺薄伽教藏殿

华严寺中的薄伽教藏殿是辽代建筑,薄伽教藏就是释伽牟尼所说的经典教藏。大殿始建于辽代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殿宇古朴、典雅。

上华严寺



辽金建筑上华严寺大雄宝殿

上华严寺创建于辽道宗清宁八年(1063),天祚帝保大年间(1121~1125)毁于战火,现存建筑系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依旧址而重建,大雄宝殿的建筑最为壮观,比例、造形均富典型的辽金建筑风格。

辽代奉国寺大雄殿



辽代奉国寺大雄殿内泥塑

大奉国寺位于义县古城东街,始建于辽开泰九年(公元1020年),是世称释迦牟尼转世的辽朝圣宗皇帝耶律隆绪在母亲萧太后的"家族封地"所建的皇家寺院。初名咸熙寺,金代改称大奉国寺,是国内现存辽代三大寺院之一,其标志性古建筑--大雄殿是古代遗存最大的佛殿,堪称为世界之最,殿内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泥塑彩色佛像群。

辽代独乐寺

独乐寺坐落在蓟县城内,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十年(公元636年),辽代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寺中观音阁为辽代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上下两层,中间设平座暗层,通高23米。

金代济源市奉仙观三清殿

济源奉仙观创建于唐代垂拱元年(公元685年),三清殿,重建于金大定24年(公元1184年),面阔五间,进深七架椽,大石柱上置硕大斗拱,单檐悬山造,为河南最古老的三座木结构建筑之一。

金代风穴寺中佛殿

风穴寺引又名香积寺、千峰寺,位于汝州市区中岳嵩山少室山南麓风穴山中。始建于东汉初平元年,后经北魏、唐、宋、元、明、清历代重修与扩建。现存主要建筑有天王殿、中佛殿、悬钟阁、藏经阁、七祖塔等。中佛殿是典型的金代建筑,坐落在高1米的砖砌台基上,面阔、进深俱为三间,单檐歇山顶。

元代广胜寺

广胜寺毗卢殿五间,庑殿式,殿内两山施大爬梁,结构奇特,是元代建筑艺术富有成就的实例,该殿装修上木雕棱花是明代小木作中的精品。

元代永乐宫

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城北3公里的龙泉村东侧,始建于元代,永乐宫是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粗大的斗拱层层叠叠地交错,四周的雕饰不多,显得更加简洁、明朗。

明代智化寺

智化寺始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具有独特的明代特色。其庄重典雅、用料独特的黑硫璃瓦顶,素雅清新的装饰彩绘,精美古朴的佛教艺术,有"中国古音乐活化石"美誉的"智化寺京音乐",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宝。是北京现存的唯一仍保持着明代风格的佛教寺庙。

明代崇善寺



明代崇善寺

崇善寺现存建筑主要有山门、钟楼、东西厢房和主体建筑大悲殿。大悲殿座落于宽厚的台基上,前有月台,成凸字形组合。殿身面阔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乃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标准的明初木构建筑,为研究古代建筑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清代太和殿

清代建筑现存很多,举太和殿为例。北京故宫太和殿是"东方三大殿"之一,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俗称"金銮殿。始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改今名。现存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唐,大木作的起承转合——2013年唐朝木结构古建筑专题攻略
中华传统建筑丨记录中国现存唐代木结构古建筑
唐代木结构古寺—中国古建筑的稀世之珍
【S视野】南禅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
中国仅存4座唐代木构建筑 悉数皆在山西省境内【图】
我国仅存的八座唐代木结构建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