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言 论】书法“不讲文化”很可怕 ■张亚新





书法“不讲文化”很可怕


■张亚新


  笔者拜读了2017年9月20日第37期《书法报》第5版宋世宽先生《不要夸大“文学”在书法中的作用》一文,颇受教益与启发。然而文中某些观点却也令人疑窦丛生,在此不揣冒昧谈一点个人看法,就教于宋先生及书法界同仁。

  宋先生文中说:“关于文学与书法的关系,我断然不敢苟同错字不能获奖的观点。”“评定作品优劣是看本身的艺术‘属性’与‘特性’(即艺术的本质),而不是以外的东西。”

  书法是什么?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没有汉字就没有书法,书法是在汉字平台上起舞。汉字有汉字的字法,书法有书法的规则。书法好比是拉在汉字手中的一只风筝,尽管风筝可以自由飞翔,但不能挣脱汉字手中的那根线,任性写错别字,就会使作品难以识读造成混乱,就会有悖于书法艺术的旨归。

  书法,是文化、文明进步的象征。写错别字无疑是一个常识性错误,小学生作业出现错别字,老师会“零容忍”打叉,高考作文有错别字也会毫不留情扣分。为什么一到书法里,就可以写错别字呢,是谁给的“特权”?书法第一要务是写字,写字先得识字,把字写正确,这该是门槛性要求。如果错别字经常在书法作品中大摇大摆跑出来溜达,写的人心安理得,看的人见怪不怪,这种“书法艺术”是进步还是倒退?

  文化是书法艺术的灵魂,谈书法离不开谈文化,文化(自然包括“文学”)不该被视为书法“以外的东西”,失却了文化内涵的书法,只能是“伪书法”,是被掏走了灵魂的躯壳。宋先生文中强调评定书法作品优劣是看本身的艺术“属性”与“特性”(即艺术的本质)。若撇开文化看书法,就会找不准方向,这里很难猜出宋先生所谓的书法艺术的“属性”“特性”“本质”到底指的是什么。

  这篇文章还指出:“强调文学功夫深厚才能把字写好,此调亦荒谬,从古至今,历史上有很多大学问家为何成不了书法大家呢?”愚以为,这话若调过来问可能会更响亮:历史上有几个书法大家不是大学问家呢?!一部书法史明明白白摆在那,从古至今,有几位大书家不是有学问的人呢?很多古人并非专业从事书法艺术,往往都是先有了学问之名而后才得的书法之名,无论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还是董其昌、康有为,等等,有谁是胸无点墨一夜走红的呢?诚然,人各有志,不一定所有大学问家都要成为大书法家,但大书家一定要有大学问,这是历史所证明了的。

  陆维钊先生说:“古往今来,从无没有学问的‘大书家’。”启功说:“文史不通,笔下空空。”书法是一门综合素质艺术,终究要靠学识学养来支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孜孜不倦加强国学、哲学、文学、美学及文字、史学等多方面文化及品格修养,方是书法正途,先拥有了大学问,才可涵养出大胸襟、大境界、大出息。现在有些人坐不住冷板凳,肚里墨水太少,写不出诗文来,又急着要当书法家,怎么办,只能照搬古人当“抄书匠”。抄抄也倒罢了,竟还要把字抄错,抄错也倒罢了,竟还要获奖!真是应了“没有文化不知道害怕”那句话。

  书法一旦离开文化,势必滑向浅薄低俗。当今有些人越来越急功近利,越来越无视书法艺术内在规律,只重外在,不修潜质,无心读书,疏离文化,把书法当成“力气活”,热衷炫技,游戏笔墨,有人创作书法以糟蹋汉字为快意,写错别字成为拿手好戏,把扭曲、丑化、解构甚至臆造汉字视为时髦和“创新”,书法被沦为地摊杂耍、行为艺术,躺着写,跳着写,吼着写,洋相百出。可见,书法一旦“不讲文化”,有多么可怕!

  宋先生为错别字打圆场说“绝对完美的作品是没有的,精品往往存在某些不足”。必须强调的是,既然称得上书法艺术,就应该尽可能追求完美,这才是对艺术的敬畏与担当。王羲之作《兰亭序》,颜真卿作《祭侄稿》,书写过程中也难免出现误笔、错别字等,但贵在知错即改,试想他们当初若对错别字听之任之,《兰亭序》《祭侄稿》岂能成为千古经典!

  宋先生文中不无感慨道:有关错别字的作品该不该获奖、“文学”与“书法”到底该是什么关系的问题,已经20多年过去,却一直争论不休!确实,看起来简单明了的事,竟剪不断、理还乱,不能不说这是书坛的遗憾。


微商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易中天书法
提笔就忘?下笔就错?99个高频易错字
通借字、异体字、出典和错别字
兰州火车站的错别字存在了68年,是故意为之还是无意之举?
如何评价兰州火车站的题字?
书法人:对汉字书写应怀敬畏之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