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厉害了!华人学者今日连发4篇Cell


药明康德/报道


今日,顶尖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刊登了6篇最新的研究。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其中4篇研究来自华人学者的研究团队。其中,更有两项研究的科研人员为“全华班”。

1

Gene-Wei Li教授课题组


Evolutionary Convergence of Pathway-Specific Enzyme Expression Stoichiometry



在基因调控中,由通路诱导信号带来的蛋白质共表达是基础中的基础。但人们尚未明确共表达的蛋白质相对含量是否也受到了精确的调控。在本研究中,来自MIT的Gene-Wei Li教授团队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实验,对不同细菌中的21条信号通路与67-224个操纵子进行了化学计量上的分析。利用一种特殊的RNA测序技术(Rend-seq),研究人员们以单核苷酸的分辨率,发现在大量编码细菌保守通路的基因簇里,其内部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会出现重排,带来大量的转录水平多样性。令人震惊的是,演化巧妙地通过转录后调控的方法,消弭了转录水平上的多样性,使得关键蛋白的合成率保持稳定。更令人惊讶的是,在真核生物出芽酵母里,独立演化出的同工蛋白竟也有同样的表达模式。这项研究表明,尽管调控机制不同,但不同生物可以完美地保持关键蛋白的化学计量,使信号通路畅通。



论文地址:http://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8)30287-3




2

Ling-Gang Wu教授课题组


Visualization of Membrane Pore in Live Cells Reveals a Dynamic-Pore Theory Governing Fusion and Endocytosis



膜融合被认为是许多生物学进程中的关键。通过膜融合,囊泡中的内容物能在正确的地方得以释放。然而融合中的关键结构融合孔(fusion pore)却只存在于理论模型中,尚未在活体细胞内被观测到。在这项研究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下属NINDS的Ling-Gang Wu教授团队使用具有超高分辨率的STED显微镜,在活体细胞内观察到了动态的融合进程。具体来说,他们观察到了融合孔的开放、扩大、收缩、以及关闭的整个流程,这些流程决定了囊泡运输和内容物释放的效率。后续研究表明,融合孔的扩大和收缩分别受F-actin与钙离子/dynamin的调控。这一发现填补了过去的一大空白,证实了融合孔假说,并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细胞内部的动态调整。



论文地址:http://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8)30239-3



3

李世华教授/赖良学研究员/李晓江教授课题组


A Huntingtin Knockin Pig Model Recapitulates Features of Selective Neurodegeneration in Huntington’s Disease


▲李晓江教授(前排中),赖良学教授(前排右一),李世华教授(前排左一)(图片来源:科学大院微信公众号)


亨廷顿舞蹈症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的李世华教授、李晓江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赖良学研究员组成的团队建立了一个“knock-in”的亨廷顿舞蹈症猪模型,并成功地培育出了一代和二代的小猪。后续的研究发现,这些小猪均在运动和行为上展现出异常,且大脑中的神经元退化有高度选择性,与人类病因一致。这一重量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人类亨廷顿舞蹈症患者中出现的神经元退化,能在大型动物里得到重复,这能给科学研究带来重要的动物模型,加快新疗法的开发。



论文地址:http://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8)30285-X



4

曹雪涛教授课题组


Tumor-Induced Generation of Splenic Erythroblast-like Ter-Cells Promotes Tumor Progression




为了从系统的角度理解癌症,我们需要鉴定出由肿瘤诱导的细胞亚群,以及它们衍生出的循环因子。过去,我们在鉴定白细胞亚群这一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但在理解原发性肿瘤如何诱导非白细胞,促进远端器官的系统性扩散上,我们所知还甚少。在这项研究中,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曹雪涛教授团队发现了一种能被肿瘤诱导的红细胞样细胞(Ter-cells)。这类细胞在晚期肿瘤患者的扩大脾脏中富集,能往血液中分泌神经营养因子artemin,促进肿瘤进展。通过在体内抑制artemin,可以进一步抑制肝细胞癌的增长;而artemin的缺乏也会让这种红细胞样细胞丧失诱导肿瘤的能力。这很好解释了这类细胞的促癌机理。研究人员们进一步确认,在人类肝细胞癌患者的脾脏里,的确存在红细胞样细胞。这些患者血浆里的artemin水平和较差的预后相关。此外,他们也发现TFG-β和Smad3的激活对于此类细胞的产生至关重要。总结来看,此类细胞与其分泌的artemin在癌症的进展中起到了关键,这一发现也有潜在的医学应用价值。


论文地址:http://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8)30238-1




我们再次向这些华人学者团队表示祝贺,并期待未来能读到更多来自华人学者的精彩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ell丨曹雪涛组揭示促晚期肿瘤恶化的新型细胞亚群作用机制——周大旺、钟波点评
曹雪涛院士团队再获重大突破:新型红细胞亚群促进肝细胞癌进展
周大旺课题组受邀综述Hippo信号通路下游效应转录共激活因子YAP/TAZ在肝癌发生中的最新进展
《细胞》超级重磅:十年一剑!26篇顶级论文绘制泛癌图谱,集科学之力开创癌症研究新世界! | 科学大发...
饶枫/赵丽/王凤超团队《Molecular Cell》:发现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促进癌症发生的重要机制
癌细胞可以高效代谢果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