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着彩云学习穴位:5个宫穴

    宫,指神话中神仙居住的房屋,人体穴位中也有5个宫穴,神仙们居住在我们身体中的宫穴里,身怀绝技,各显神通,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温馨提示:以“宫”命名的穴位,涉及3条经脉的3个穴位,和2个经外奇穴。

  小肠经: 听宫
  心包经: 劳宫
  任脉: 紫宫
  经外奇穴胸腹部: 子宫
  经外奇穴上肢部: 外劳宫

     宫,宫殿也, 以“宫”命名的穴位,都是穴内气血如同宫殿般充盈。

紫宫穴

    紫宫穴,属任脉。紫宫为星名,在此指帝王所居之处,此穴在玉堂上,又相当于心脏部位,故名紫宫。

    紫,紫绛之色。紫绛较赤色深黯,为火极之色。心主火,其色赤,故紫宫实指心主。穴在华盖穴下一寸六分处,正当心位,因而得名。

    紫,尊贵的颜色。宫,王者之所居。

  《淮南子·天文》:“紫宫者,太乙之居也。”此处则指其为心之居室。

  《管子·心术》:“心也者,智之所舍也,故曰宫。”赤为紫色,中央为宫,紫宫实指心主。指穴下为心君常居之处。为心主之宫城。道经称心为绛宫,义亦可通。

   《管子·心术》日:“洁其宫。”注:“宫,心之宅,犹灵台也。”与背部灵台相对,更见其地位之高贵。穴在华盖之下。

   《黄庭经》华盖注:“华盖之下当清凉……引动肾气上布紫宫。”

    按《洛书》:“离为力紫。”离属心火,紫为阳极之色。物极则反,而现胜己者之化。故紫色较赤色为黯。黯,近于黑,黑属水,水克火,故曰胜己。宫为尊长之居,因名紫宫。

    此穴在华盖下1寸6分,其下正当君主之官,并在玉堂之上,如王宫之贵似紫宫之尊,故以紫宫喻之为穴名。

   紫宫穴,紫,色也,由红和蓝二种颜色合成,此指穴内的天部之气既有一定的温度又有一定的水湿。宫,宫殿也,指穴内气血物质覆盖的范围较大。
   紫宫名意指任脉 气血在此化为温湿水气。本穴物质为玉堂穴传来的阳性之气,至本穴后散热冷缩降而为天之中部的温湿水气,其水湿云气所覆盖的范围较大,故名紫宫穴。

   紫宫穴,宽胸止咳、清利咽喉

   紫宫穴具有宽胸理气、止咳平喘的功效。

   任脉至此,正内合于心,心为血之主宰,穴当其处。

  《黄庭经》又云:“心为绛宫田。”绛色为阳之正,紫色为阳之极,阳极则反阴,犹政令之极,则为严秘,故君主有宣室,如枢秘院掌政令之秘。在未施行时,反象严秘之阴。故紫宫穴治症为气逆、胸满、烦闷、呕咳等阳中之阴证,多同于玉堂。按华盖、紫宫、玉堂、巨阙等名称,乃道家寓意之言。俱是人体虚灵主要部位,勿以其有似迷信,而斥为异端也。考东方哲学始于黄老,中医文献以《黄帝内经素问》为先,其中名词、术语多与道家互借为用。

  《黄庭经》云:“ 心为绛宮田。” 绦色为阳之正,紫色为阳之极,阳极则反阴,犹政令之极, 则为严秘,故君主有宣室,如枢秘院掌政令之秘。在未施行时,反象严秘之阴。故本穴治症为气逆、胸满,烦闷、呕咳等阳中之阴症。多同于玉堂。

   作用功效:  宣肺止咳,宽胸顺气,清咽利喉。

   主治病症: 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哮喘、胸膜炎、胃出血等。

   按摩手法:刺激玉堂穴可以采用按揉的方法,将拇指指腹置于玉堂穴,进行旋转按揉,每次按揉3-5分钟即可,每天可按揉数次。

   特效按摩:用中间三指按揉紫宫穴5~15分钟,可治咳嗽、气喘、胸痛、支气管炎、呕吐等症。

劳宫穴

   劳宫穴,别名五里、掌中、鬼路。属手厥阴心包经。劳宫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荥穴,五行属火。劳即劳动,宫即中央,手司劳动,劳指手,此穴在手的掌部中央,故名劳宫。

    劳宫,劳指劳动,宫是王者所居之室。本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之荥火穴,位在手掌中央,手为劳动之器官,故名为劳;心包为心之外卫,性属相火,火经火穴是心火的代表,故尊称为宫。劳宫者,意指位当手心,心神所居之宫阙。

    劳指操劳,病苦也。宫指要所,又喻为中央。手任劳作,穴在掌心,因而名之。

     “劳宫穴”,“劳”,劳作也;“宫”,宫殿也,指心包经的高热之气在此带动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穴内的地部脾土未受其气血之生反而付出其湿,如人之劳作付出一般,故名。

    劳宫穴,清心泄热,开窍醒神,消肿止痒

    劳宫穴有清心安神、除湿和胃、凉血熄风作用。

    劳宫穴是心包经的荥穴,有泻心火、清心热的作用。

    “心开窍于舌”,故能治疗口疮、口臭、掌心热;“心主神明”,故劳宫穴可用于治疗神志病、癫狂痫证。

    劳宫穴系心包经之荥穴,有开窍醒神之功。本穴治胸胁满痛、不可转侧、大小便血、吐衄呕逆、口臭、烂龈、中风、悲笑、黄疸、热病、汗不出等症。

   作用功效:开窍苏厥醒神,清心泻热除烦。

   主治病症:中风、昏迷,中暑,心绞痛、口腔炎、小儿惊厥、癔病、精神病、手掌多汗症、手指麻木、高血压、吞咽困难、食欲不振、黄疸、齿龈炎等。

   按摩手法:右手拇指指腹点按于左手劳宫穴上,按而揉之,使穴位产生局部酸胀痛感,并活动左手手指,以加强指压的感觉,再指腹轻揉局部放松。左右交替,反复操作,每次约3分钟。 

外劳宫穴


   外劳宫穴,   属经外奇穴,外劳宫穴的准确位置位于手背部,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处。

    作用功效:  祛风通络、活血止痛

    主治病症:腹痛、手背红肿发痛、小儿脐风等。

    按摩疗法:用大拇指指尖顺时针按揉外劳宫穴3~5分钟。

子宫穴


   子宫穴,位于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穴旁开3寸。


  作用功效:调经理气、升提下陷。

  主治病症:月经不调、痛经、妇女不孕、阴挺、盆腔炎、阑尾炎等  

 按摩手法:用双手中指指腹按揉并做环状运动,每次3分钟,每日2次。

听宫穴

   听宫穴,别名多所闻、听多闻、窗笼。属手太阳小肠经。听宫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的交会穴。听指听闻,宫即宫室,此指耳窍,此穴在耳部,有通耳窃之功,故名听宫。

    宫,五音之首。喻针此穴能聪耳听五音,为治耳疾要穴,故名听宫。

    听,聆也。宫,《说文》:“宫,室也。”《尔雅·释乐》:“宫,中也。”又有围、屏之意。一说本穴与耳门同位,闭口取之,则刺入者浅,故名“耳门”;开口取之,则刺入者深,故名“听宫”,喻犹达于深宫后庭也。

    “听宫穴”。“听”,闻声也。“宫”,宫殿也。该穴名意指小肠经体表经脉的气血由本穴内走体内经脉。

   本穴物质为颧髎穴传来的冷降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化雨降地,雨降强度比颧髎穴大,如可闻声,而注入地之地部经水又如流入水液所处的地部宫殿,故名“听宫穴”。

    听宫穴。有宣耳窍、宁神志作用

    听宫穴为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交会穴,三条经脉均入耳中,故本穴为治疗耳疾的主穴。

    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互为表里,心主神明,故听宫穴可治疗神志病。

    作用功效:利窍聪耳,安神定志,通络止痛。

   主治病症:聋哑、耳鸣、耳聋、中耳炎、声音嘶哑、失音症等。

    按摩手法:

    取穴位的时候要正坐目视前方,口微微张开,举起双手,手指尖朝上,手掌心向前。用大拇指的指尖垂直,并且轻轻插入耳屏前面的凹陷正中处,穴位处会有刺痛感,轻轻用大拇指的指尖,以穴位为中心进行旋转按揉,每次大约按揉l~3分钟,两侧穴位同时按揉。

    用双手中指指腹按揉听宫穴,以穴位为中心进行旋转按揉,按揉时注意张开嘴,每穴2分钟。力度以感觉酸胀为佳。 按揉时力度要轻柔、均匀,每天可按揉数次。

    特效按摩:常用的按摩手法是一压一放,力度适中,每次双侧同时按压听宫穴1~3分钟,可治疗耳呜、耳聋,也可用于辅助治疗面瘫、牙痛等头面疾病,有活络通窍、聪耳明目的功效。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穴位妙用:掌中珍宝——劳宫穴
心 包 经
《穴位释名》之手厥阴心包经
彧中穴为何是最具文采的穴位?步廊穴竟与建筑布局有关?
去心火的四个常用穴位
按摩三对穴位就能养心养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