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白头翁汤——淋巴结核,脏燥癔症,便血

58淋巴结核——承忠委医案

王某,男,17岁。5年前因潮热盗汗,呛咳,被诊为“肺门结核病”。颈项、耳后、腹股沟、淋巴结亦渐肿大,服雷米封,虽肺结核好转,淋巴结未再肿大,然质地转硬而不消。左腿肿块因受伤搔抓感染,致恶寒壮热,淋巴结迅速肿大,左侧腹股沟尤甚。因农忙未及时诊治,仅自服退热片,发热略退,5天前左侧腹股沟淋巴结破溃致脓水淋滴,注射青霉素后,淋巴结肿大得以控制,而溃破处却难收敛,仍滋脓液。诊其脉弦细数,舌红苔薄黄,渴欲冷饮,纳呆便坚,汗出涔涔,低热缠绵,形瘦如削,时有遗泄,腹股沟淋巴结红肿,脓出欠畅,稀薄腥秽。知气阴早受戕残,而湿毒余邪难去,以白头翁汤合四妙勇安变通:白头翁、银花各20克、玄参、生黄芪、生谷芽、地骨皮各15克,白芍、天花粉、当归、甘草各10克,秦皮、炒黄柏、白芷各7克,胡黄连4克。药进5剂,便通纳增,汗止口和,脓较稠畅,肿块渐收,以大贝母7克、生牡蛎15克易胡连、秦皮,接服5帖,热平肿消神振。改服白头翁、银花、北沙参各15克,白芍、当归、黄芪、牡蛎、甘草、神曲各10克,炒黄柏、大贝母各7克,续进5剂以收功。

按:《药性论》云:白头翁“主项下瘤病”,《本草备要》更明言可治“瘰疬”,今贤张仁宇等单用该品治瘰疬危证(《中医杂志》1966238页)。故选用白头翁汤(经胡连代黄连,取其可通便清虚热而止遗泄)清解湿毒敛疮生肌、合《验方新编》之治脱疽溃烂、局部红肿热痛、脓水淋漓、烦热口渴的四妙勇安汤(玄参、银花各90克,当归60克,甘草30克)。虑其疮口难敛系气阴受损,故佐芪、芍、花粉、地骨皮。因脓出欠畅且纳差,遂使以白芷、谷芽。诸药均能与证相符,因而获效较佳。然张凡指出,市场所售白头翁品种有16种以上,而以毛漠科的为正品,其抗菌消肿,溃脓收敛作用最好,临证当注意选用,以利提高疗效。《当代医家论经方》

论:患者有发热,自已用退热药。此说明内有积热。潮热盗汗,也是内热。颈项耳后结核者,是足少阳胆经之上逆,经气郁结。腹股沟结核者,是足厥阴之经气下陷,经气郁结。所以淋巴结亦渐肿大。弦为木陷,数为热盛,此也为厥逆,积热内盛。白头翁,泻其热厥,合于厥阴,经气升降复常,则不生结核。

59脏躁症抽搐——程蕴医案

张某,女,24岁,外贸学院学生,于1977627日初诊。患者自今年5月份起开始抽搐数次,最后1次发生于624日,月经来潮后发作较明显,但神志清楚,同时伴有忽哭忽笑,疲倦乏力,头晕,入睡难,眠则梦多,舌红苔薄白,脉沉细,用白头翁汤加味以清肝解郁,养血荣筋。

白头翁9克,秦皮9克,马尾连6克,黄柏9克,当归9克,白芍9克,柴胡9克,甘草3克,丹参9克,玄参9克,桑寄生15克,夜交藤15克。

74日二诊:服药6剂,抽搐未曾发作,间有头晕胸憋,烦躁,入睡难,改用养阴安神法。

丹参9克,玄参6克,五味子8克,甘草6克,淮小麦30克,大枣10枚,远志9克,石营蒲6克,合欢皮9克,夜交藤15克,柏子仁9克,茯苓9克。

711日三诊:服药6剂后,除气短乏力外,余无所苦,中间虽曾月经来潮,但抽搐未发作,患者恢复正常学习生活,仍处以养阴安神之剂三付现固疗效。(程蕴,神经官能症的证治体会。新中医,1978524

按:此例脏躁兼见抽搐、多梦、舌红,说明肝经郁热、阴血已伤。治用白头翁汤清热凉肝,加玄参、当归、白芍,养血荣筋,连服6剂湿热解而肝火清,阴血足而肝风息,精神与抽搐等证遂止。其后再予甘麦大枣汤化裁,攻补兼施,以善其后。用白头翁通治疗本病,可谓新颖,兹录出,以血临床参考。《经方临证集要》

论:本案很好,很典型,也是内热伤阴的一种病象。积热伤阴,则发抽搐,内热伤阴,则发脏燥,所以忽哭忽笑。唯一的点,就是没找到白头翁汤的脉数,口渴,烦热,肛门灼热,手心热主症。只有舌红,烦燥,此是内热之象。头晕胸憋,此是厥阳上逆证。抽搐与脏燥,都是积热伤阴之象。抽搐是热伤营阴,血热之风动。这个医案很好,但学起来很难。学习本案看按语就可以。

60冬温——萧琢如医案

窿工某,患冬温,头痛,初微恶风,时发热,微汗,医者以消风、败毒等方进,遂大热大渴,汗出如浴,头痛如劈,眩晕不能举,咽喉亦肿痛,水谷不入,时露谵语,舌鲜红有刺,无苔,脉浮数而洪,即与大剂白虎去粳米加生地、花粉、栀子,2剂,大便泄泻如沸汤下奔,诸症减十之五六。

病者以腹泻疑药过凉所致,请更方。余以其愚昧无知,不与置辨,因权辞曰:症既变,方自当改易,乃疏白头翁汤加入石膏、知母、玉竹、生地、花粉等品,3帖泻止,各恙悉退,以清润养阴善后而廖。近代名医医案医话

论:冬温是什么病?此也是太阳外感病。头痛,恶风,发热,微汗,此是太阳病桂枝汤证,此冬温者,解表则已。为什么称之为冬温,冬天寒盛,太阳伤寒之后,而营盛而成太阳中风,风泄皮毛而孔窍开,冬天之外寒盛,天气之寒又与中风之风泄相争,所以发热,称之为冬温。风盛发热,而为冬温,就是桂枝汤证解表。而寒盛者,闭其中风之风,则春发为温病。若是冬时寒水之失藏,则又变为两感证,伤外寒而发热,阳失藏而内寒,外热而内寒,是为两感。

61痢疾脱肛——王本立医案

蒋某,男,15岁。患痢疾脱肛已月余,痢下虽有脓血,但较清稀,虽腹痛隐隐,喜热按,而窘迫较缓,舌质淡白苔,脉沉细弱。此痢久阳虚阴脱。先宜补益气血,调气行血,涩肠止痢,选八珍汤加减:党参、焦白术、茯苓、炙甘草、熟地黄、川芎、当归、生白芍、槟榔、肉苁蓉、冬瓜皮、升麻、罂粟壳。服2剂,脱肛等明显改善。继宜清热解毒,举陷涩肠,用白头翁汤加减:白头翁、姜黄连、黄芩、秦皮、鸭跖草、生白芍、槟榔、肉苁蓉、麻仁、升麻、罂粟壳、甘草。连服2剂,痊愈。

按语:痢疾古称“肠癖”、“滞下”。好发于夏末初秋。多因饮食不洁、生冷伤于脾胃,湿热积滞壅塞肠中而发病。所以辨证论治要抓新久、表里、寒热、虚实以及湿热孰多孰少。《当代名医经方应用赏析》

论:升麻,升手阳明之经气,治脱肛很对证。白头翁汤证,肝与相火陷于魄门,也会脱肛。是脱肛导致积热便血,还是积热便血导致的脱肛?从白头翁汤的厥逆病理来看,是积热便血,导致的脱肛。厥逆之理论,用补中益气法,是治不好的。

62厥阴证血痢——范中林医案

马某某,男,32岁。四川省某矿工人。19777月下旬,感受暑热,过食凉拌牛杂,腥辣不洁之物。某日晚,腹暴痛,如刀绞肠,满地乱滚。家中存有杜冷丁一只,急注射之,痛稍缓解;零时许,疼又阵阵发作。每疼一次,必泻下赤血脓便和腐臭秽物。十二小时内,约下利十七、八次。遂邀至家中急诊。

一诊:形容消瘦,眼窝塌陷,精神萎靡,食不下,口渴贪凉饮,痛泻时汗出,泄后肛门灼痛坠胀,所下皆臭秽物血泫液,红重白轻。舌质深红,满布白腻垢苔,脉滑数。此为厥热阴利,法宜清热燥湿,解毒止痢,以白头翁汤主之。

处方:白头翁15克,黄连10克,黄柏10克,秦皮12

辨证:经云:“暴注下迫,皆属于热。”但此例与三阳经之热证不同,而属厥阴热利。厥阴之风,协中见少阳之火,风火相煽。盛暑多湿,火郁湿蒸,湿热之邪壅遏不解。既损伤肠道络脉,又阻滞肝木疏泄功能,故下利赤白而又后重。《伤寒论》曰:“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本例主证明显,为白头翁汤正治之法。

二诊:服两剂,痛利减轻,渴止,知饥,能稍进稀粥,仍日泻三四次,白重红轻,原方加利湿行气之品再服。处方:白头翁12克,黄连10克,黄柏10克,秦皮12克,黄芩10克,赤石脂30克,槟榔12克,茯苓12克连服二剂,痛泻止,饮食逐渐恢复正常。1979718日追访,自病愈后未再复发。

按语:三阴皆有下利之证,太阴自利不渴,少阴自利而渴,惟厥阴下利有寒热之分,其寒利者厥而不渴,其热利者消渴下重,便脓血,皆为病入厥阴,邪从热化之征。本例湿热之秽气郁遏大肠,而见暴注下迫,故投热利下重之宣剂,立效。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63便血——李桐医案

崔某,男,33岁。因黏液血便20天于1986611日入院。入院前40余天,始觉四肢关节疼痛,甚至不能自主翻身。予抗风湿治疗后,疼痛逐渐缓解、消失,但面颊部、右大腿根部出现小脓疱疹,经挤压后形成溃疡;背部、左腋下及阴茎根部相继出现脓疱疹及溃疡。人院前20天,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血便日10余次。诊为“菌痢”。曾用多种抗生素治疗半月余无效,转来我院,经查诊为“白塞病”,收住院治疗。刻诊:口、眼干燥,周身烘热,乏力,食欲下降。T38.0℃,双眼鼻侧结膜充血、稍隆起,无口腔溃疡,背部皮肤大片片状充血性丘疹,背部及双臂多处脓疱疹已结痂,左腋下、阴茎根部及右大腿根部多处1.5cm×1.5cm大小溃疡边缘隆起,上覆白苔。心肺未见异常。左下腹轻度压痛,舌红,苔略黄而腻。脉沉细数。查:血沉53mm/h,血Hb121g/L;便常规:RBC10~15/HpWBC2~4/Hp,潜血(+++),便痢疾菌培养3次均阴性。纤维乙状结肠镜检:进入60cm见肠黏膜高度充血水肿,有多发大小不等的溃疡。病理活检为结肠炎改变。气钡灌肠造影提示:溃疡性结肠炎。此系感受风湿之邪,痹阻经络,化热成毒,热毒挟湿入里所致治以清热利湿解毒。

处方以白头翁汤加减:白头翁20g,黄芩15g,黄连15g,丹参25g,山栀子15g,黄柏10g,苍术15g,甘草10g,煎汤口服。并以青黛散1号(青黛15g,珍珠3g,黄柏21g,枯矾15g,儿茶15g共为末)灌肠及外敷溃疡面。氯霉素眼药水滴眼。

上方略做加减,10余天后皮肤丘疹及脓疱疹,结痂脱落,腋下、阴茎及大腿内侧之溃疡逐渐愈合,血便消失。3周后体温下降至37.3℃,眼结膜充血明显好转,唯觉乏力。复查肠镜:结肠溃疡全部消失。以叶氏养胃汤、沙参麦冬汤加减调理月余,诸证皆愈。

解析:《伤寒论·厥阴病》:“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患者受湿热之邪所干,由皮毛而入,致气血闭塞不通,故关节剧烈疼痛;湿热毒邪入里,扰及阳明,导致大肠湿热,湿热下注,迫血妄行,故腹痛腹泻,黏液血便10余次。白头翁汤清热解毒,燥湿止痢,合黄连解毒汤增强清热解毒燥湿之力,加青黛散灌肠及外敷溃疡面,使药直达病所,内外合治,热毒得解,湿热得除,诸证悉愈。经方验案评析

论:本案是外感伤寒,又成内有厥热。

四肢关节疼,不能翻身,是厥逆证,还是伤寒表实证?身上有血性丘疹者,是外感营郁,血热外蒸之象。而内有厥热,是有厥热内盛的白头翁汤证。属外感内厥证。

64便血——刘含堂医案

宋某某,女,46岁,干部。1994616日初诊。患者系工商局干部,因工作关系,经常有人宴请,嗜酒、恣食肥腻成为习惯。两周前出现便血,血色鲜红,先血后便,曾在本市某医院作结肠镜检查,未发现异常,服药未见疗效。查其面色赤红,形体丰腴,口苦,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沉弦滑。辨证为肠道湿热,迫血妄行。治当清热燥湿、凉血止血。拟白头翁汤加味,处方:白头翁15克,秦皮10,黄连10克,黄柏9克,黑地榆15克,乌贼骨12克,黑茜草15克。服4剂,便血止,再服4剂,其他症状亦消失。

按:本例便血,因长期饮酒,恣食肥腻,滋生湿热,湿热下注肠道,迫血妄行。如形体丰腴,为湿气偏盛之体;口苦,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沉弦滑,乃湿热偏盛之脉症。用白头翁汤清热燥湿凉血,加黑地榆、乌贼骨、黑茜草以助凉血止血。《经方治病经验录》

65肠瘤术后症——黄煌医案

施男,76岁,167cm/52kg2018820日初诊。主诉:小肠间质瘤术后2个月。现诉腹胀,头晕,怕热,夜间烦躁难眠夜间要喝水,大便黏,大便日一行,口干。体征:体瘦,面红,眼睑红,唇黯红,舌红,脉弦滑早搏频繁。处方:黄连5g,黄芩15g,白芍15g,生甘草5g,黄柏10g,红枣20g,白头翁5g,秦皮5g7剂。

2018827日:怕热腹胀消失。原方10剂,5-2服法。

2018910日:药后头晕未作,腹胀已无,药味可。现诉大便干结21次,上火右牙龈肿痛,睡眠欠佳。舌苔厚,脉滑。原方加生大黄10g(另包),10剂。

2018116日:药后舒服,自诉肚子不胀了,大便通畅,药不苦。原方15剂,1-1服法。《经方医案基层医生读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案:白头翁汤何以治阳强?
白头翁汤医案【492期】
中药小议:白头翁、秦皮
中医名方白头翁汤
白头翁汤的功效与作用,方歌方解,白头翁汤临床应用医案
医案分享:淋巴结结核一独味白头翁汤药物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