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罗校注释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7

【原文】:寸口脉大而涩,时一弦,无寒热,此为浸淫疮所致也;若加细数者,为难治。

联系条文:浸淫疮,黄连粉主之。

经云:血偏衰者,则脉涩;气独胜者,则脉强。大之意也。时一弦。

注家曰:寸口脉大而涩,时一弦,阴郁里热也,外无寒热,此为浸淫疮所致也;如脉加细数者,此云病向里发展也,诸如:“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所云,病向外透为吉,向愈,向里而进为逆,为凶,故曰难治。

《千金方》:浸淫疮者,浅搔之蔓延长不止,搔痒者,初如疥,搔之转生汁相连者是也。疮表里相当,名浸淫疮。

《义疏》曰:脉大而按涩,大为气强,涩为血痹,时一弦者,血行而时一凝结也。此病机以缓而渐至,毒伏血分,故内无气血之争,外无寒热之状,此漫淫疮所致也。凡先举脉而后举证者,示学者当平脉辩证也。意谓既有此证,脉当如此,非谓先得此脉,预决必生此疮也。浸淫疮,由湿邪流注下焦,蓄积而成。每发由下焦浸淫于上,与今所谓梅毒者相似,但梅毒多由淫邪传染所致,久之多侵入肾,漫淫疮则不由淫邪传染致之,治法略同。其证与他种痈疡不同,虽化脓亦外证不发寒热(若见发寒热者,表邪也)。若加细数者,为难治,谓细数为荣枯化热之诊。凡病属血分有毒者,必血盛乃可化毒,故荣枯者证为难治。

【原文】: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隔气乃下。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罗按:少阴脉为足少阴肾经,少阴脉在太溪穴处,即脚眼骨后二寸位置。陈修园云:脉取之太溪,亦谓之少阴脉。

注家曰:趺阳脉浮而缓为正常。趺阳脉浮而紧,浮为气虚,紧为寒甚,气虚则腹部胀满,寒甚则腹中绞痛。气虚寒甚相合,则出现肠鸣,腹中气机转动,气机一转动则胸膈壅滞之气得以下行。若少阴脉不现的,是虚寒之气结于下焦,可致外阴部肿大且疼痛。

本条论脾胃虚寒脉症与少阴虚寒脉症的关系。趺阳以候脾胃,少阴以候肾气,脾胃虚寒,所以肠鸣腹满而痛。若太溪部少阴脉不出,则肾气亦虚,虚寒之气积于下焦,寒水下趋阴部,则阴部肿大而虚浮。

【原文】:趺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

罗注:趺阳脉为足阳明胃之脉,在足背上踝关节前横纹的两筋间(解溪穴)前一寸五分的胫前动脉搏动处,以候胃气,以浮而缓为常。

注家曰:趺阳脉微而紧,紧为里寒,微为气虚。微紧相合,为脾胃虚寒、中气不足,故出现短气。

本条说明里气虚寒,可致短气。趺阳脉微而紧,指轻按微而无力,重按紧而有力,由于气虚,故浮微,里寒故沉紧,趺阳脉候脾胃,脾胃既虚且寒,则土不能生金,而肺金失养,肺气虚而不利,因而短气。这里的脉微而紧,与“太阳病篇”抵当汤症的“脉微而沉”相近,不应理解为微紧,微与紧不可能同时出现,所以,许多注家微与紧并提,是不符实际的。

义疏曰:此亦示举按异象法也。趺阳脉微而紧,微象在外见于举,紧象在里见于按。微则为虚,气之虚也;紧则为寒,血之寒也。趺阳为胃之下俞,胃气下降,动在趺阳,气虚血寒,微紧相搏,胃气虚寒而陷,则肺气亦弱,土金子母之藏故也。故知当为气短,以微而紧者当为短气,则知紧而微者当为寒中下利清厥诸证必矣。

【原文】:趺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

罗注:趺阳脉为足阳明胃之脉,在足背上踝关节前横纹的两筋间(解溪穴)前一寸五分的胫前动脉搏动处,以候胃气,以浮而缓为常。趺阳脉大而紧,脉大为虚,紧为寒盛,正虚而阴寒邪甚,应当见腹泻等症,较难治疗。

注家曰:本条讲下利正虚邪盛,为难治之候。虚寒下利,脉象应该迟小微弱,才为脉证相符,而易于治疗。今脉象大而紧,紧为寒盛,大为病进,乃正虚邪实之象,脉症不相应,所以为难治。

张令韶曰:胃脉当迟缓,今反大而紧者,大为虚,紧为寒,虚寒下陷当即下利。阴寒盛而土气败,故为难治。

义疏曰:此亦示举按异象法也。弦而紧者为革,大而紧者即牢。大为气强于外,紧为血寒于中;大则邪气实,紧则阳气亡;气强于外则里虚,阳亡于中当阴结。今反下利,此则邪实正夺,胃气告匮,故曰难治。难治者,非全不治也,恐补中而邪气内结,攻邪而真气外亡,斯则医良法美,技巧无所施矣,治宜人参白朮干姜饴胶汤救之(此师自注之方)。利不止,不可治。利止而大腹苦胀满,令便不通,亦不可治,总由中府失转运之枢故也。

【原文】: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饐,言胃气虚竭也;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滑则为哕,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注家曰:仲景云:“寸口脉浮而紧,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令汗不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饐”。是以知其人得水寒之气,冷与虚相搏于胃中,故必饐也。饐者,气饐馇结有声,即今之呃逆也。此正是胃气虚竭也,医不知此理,责虚取实,令虚热外迫气血。脉变滑时变呕逆,变浮鼻中燥时,必出鼻血。

《医门法律》:申治伤寒病不诊足脉强汗动其经血之律。寸口脉浮,宜发其汗,谓邪在太阳荣卫间,未深入也。若至阳明,即在经之邪,以汗为大禁矣。设其人胃气充实,亦何必禁之。故邪入阳明,必诊趺阳足脉,趺阳脉浮,即是胃气虚馁,不可发汗,所以有建中之法创建中气,然后汗之,以汗即胃之津液也。津液不充,强发其汗,则邪与虚搏,其人必饐。若脉见浮而且滑。则其搏虚者,且转为哕,深于饐矣。此皆医者不察足脉之咎,强责胃气之虚,劫汗以取其实邪,致令胃中之守空,而逼其血外出。盖阴在内,为阳之守,胃中津液为阳,其不外泄者,赖阴血以守之,故强逼其津液为汗,斯动其所守之血矣。其外邪胜而鼻中燥者必衄,其不衄者亦瘀蓄胃中,而生他患也。此与误发少阴汗者,同科而减等。少阴少血,动其血则下厥上竭而难治;阳明多血,但酿患未已耳。

成无已曰:趺阳脉浮为,脉滑为哕,皆医之咎,责虚取实之过也。《内经》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发汗攻阳,亡津液,而阳气不足者,谓之守空。经曰:

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阴(医统本作“阳”)不为阴守,邪气因得而入之,内搏阴血,阴失所守,血乃妄行,未知从何道而出。若脉浮、鼻燥者,知血必从鼻中出也。

义疏曰:下后趺阳脉转浮,为伤胃之诊,独就一部决病法也(《内经》有微、甚、兼、独四义,独者独取一象)。趺阳为胃气下降之诊,脉当迟、缓、沉、细为平,今趺阳脉浮,此胃气下陷,客气上逆也(客气即病邪也)。如胃气充然有余,必消谷化食力强,自无上逆下陷之病。故凡气逆者,皆为客气上逆,断无正气之逆,如肺气逆为喘促,冲气逆为烦冤,皆同此义。若诊于右关,当关上独浮而寸尺不浮,与趺阳脉浮者同断。故知浮则为虚,胃气之虚也,虚则脉浮,客气之逆也。浮虚相搏,胃气虚逆,故令气噎,言胃气之虚竭也。凡气噎多为虚人误攻其热,遂成坏证,故曰此为医咎。以医不知噎当责胃之虚,反取其气逆为胃之实,遂尔误进攻伐,以致守空迫血,成哕及吐衄之变。守空者,言气为血之守,误攻其实,则气陷失其统血之职而守空。气失其守,斯迫血妄行,或衄或吐。脉滑而哕,即守空迫血之诊,以滑为血有余,气不足之象;哕为气上逆而冲咽喉(《灵枢·口问篇》: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而为哕。哕,音于月切,盖象其声也。古以有物无声曰吐,有声无物曰哕,有物有声为呕,是哕似干呕,而非呃逆可知。旧有以哕作呃释者,非也。但呃哕同为气逆而牾,其虚实温凉之治,当平脉辨之)有声无物,气郁且逆,脉不当滑,今哕而脉滑,恐迫血生变。若滑而浮盛,鼻中干燥者,是血将上溢,必当为衄。若脉浮数而芤者,必吐血也。哕以脉不流畅者易治,以气郁而逆,气和则止。若虚滑而哕为气陷,当补气化饮。若滑而强,其来滑疾,其去短,为气失守而血妄行,多为难治,宜人参、白朮、阿胶、半夏之属与之,补肺气,育脾阴,降胃逆,脉转虚软者可治,若滑疾不改者,脾阴竭矣。

【原文】: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特下之所为也。荣卫内陷,其数先微,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硬,气噫不除。何以言之?本以数脉动脾,其数先微,故知脾气不治,大便硬,气噫不除。今脉反浮,其数改微,邪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潮热发渴,数脉当迟,缓病者则饥。数脉不时,则生恶疮也。

通行本对照: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特下之所为也。荣卫内陷,其数先微,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硬,气噫而除。何以言之?本以数脉动脾,其数先微,故知脾气不治,大便硬,气噫而除,今脉反浮,其数改微,邪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潮热发渴,数脉当迟缓,脉因前后度数如法,病者则饥,数脉不时,则生恶疮也。

罗注:如经,常道。指常行的义理、准则、法制。在本段文字里,经的意思是“常”。所以,如经的意思是“如常”,平人无病之脉。

成无已曰:趺阳之脉,以候脾胃,故迟缓之脉为常,浮则气实。经,常也。若脉浮数,则为医妄下,伤胃动脾,邪气乘虚内陷也。邪在表则见阳脉,邪在里则见阴脉。邪在表之时,脉浮而数也,因下里虚,荣卫内陷,邪客于脾,以数则动脾。今数先微,则是脾邪先陷于里也,胃虚脾热,津液干少,大便必硬。《针经》曰:脾病善噫,得后出余气,则快然而衰,今脾客邪热,故气噫而除。脾能消磨(医统本作“磨消”)水谷,今邪气独留于脾,脾气不治,心中虽饥而不能杀谷也。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为热烁,故潮热而发渴也。趺阳之脉,本迟而缓,因下之后,变为浮(医统本作“浮为”)数,荣卫内陷,数复改微,是脉因前后度数如法,邪热内陷于脾,而心中善饥也。数脉不时者,为数当改微,而复不微,如此则是邪气不传于里,但郁于荣卫之中,必出自肌皮,为恶疮也。

《医门法律》:申治伤寒病不诊足脉误下伤其脾胃之律:趺阳足脉,以迟缓为经常,不当浮数。若见浮数,知医误下而伤胃动脾也,荣卫环转之气,以误下而内陷,其数脉必先改为微,而脾气不治,大便硬,气噫而除,此皆邪客于脾所致。即《针经》脾病者善噫,得后出余气,则快然如衰之谓也。邪热独留,心下虽饥,复不杀谷,抑且潮热发渴,未有愈期,必数脉之先微者,仍迟缓如其经常,始饥而消谷也。若数脉从前不改为微,则邪热未陷于脾,但郁于荣卫,主生恶疮而已。

《金鉴》曰:此已下辨趺阳之脉、少阴之脉也。趺阳一名冲阳,在脚背上,去陷骨三寸脉动处,乃是阳明胃经之动脉也。少阴一名太溪,在足内踝后跟骨上脉动处,乃足少阴肾经之动脉也。趺阳、少阴,乃古诊法,越人以十二经虽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死生者,以寸口乃脉之大要会也。然此法不行久矣。设有危急之病,寸口脉不见,诊此以决死生可也。若在平时,总不如以关脉为趺阳,尺脉为少阴,更为愈也。如趺阳胃脉迟而和缓,是胃气不病,如经脉也,今趺阳脉浮而数,按之无力,浮以候府,浮而无力,则为伤胃;沉以候藏,数而无力,则为伤脾。询之病者,特为医下之所为,以致荣卫之气内陷。其先数脉变微,为脾弱也;浮脉仍浮反甚,为胃强也。胃强则邪气独留,故大便硬,潮热发渴也;脾弱则脾气不运,故邪热不能杀谷,虽饥不食,气噫而快也。医者前后施治如法,而浮数之脉,自当迟缓如经,则饥欲食,病者愈也;若施治失宜,数脉终始不退,则生恶疮也。

方有执曰:恶疮与屎脓虽不同,其为血热则皆然也。

程知曰:此言趺阳脉迟缓,妄下则有浮数之变也。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者,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水谷之下利属于脾、胃,而脓血之下利属于肾,此可诊趺阳、太溪而辨之也。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

《金鉴》曰:“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二句,与上文义不属,当是衍文。少阴脉弦而浮,岂可谓如经乎?当改,“沉而滑”字。脾肾皆病下利,今趺阳胃脉浮涩,少阴肾脉如常,是病在脾不在肾也,何以知之?浮为阳,以候胃;涩为阴,以候脾,浮与涩合,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见沉而滑,故称如经也。若沉滑而数者,是阳邪伤阴,故知当屎脓血也。水谷不化之“化”字,当是“入”字,若是“化”字,是能食也,何名曰格?食不得入,当是不得小便,若有小便,是水道通也,何名曰关?必是传写之误。前论以浮沉、尺寸候关格,此以趺阳候关格之诊法也。趺阳者,胃脉也。脉伏而涩,伏则尺寸之阴阳停升降也,涩则三焦之元气不流通也。不升降流通,故上则吐逆,下则不得小便,病名曰关格也。

【原文】: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一作紧),气盛则溲数,溲数则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罗按:这二条,在其它书籍是分开释义的,我没有分开释义,因为会割裂上下文本义。

胡老说下边“趺阳脉浮而数”这一条,本质就是虚劳,和上边一条相呼应。这一段是分诊寸口脉和趺阳脉,寸口脉,反映的是虚劳。一说,是寸脉候上焦,上焦虚。趺阳脉是足阳明胃脉,反映的是胃气盛衰,它候中焦,中焦热盛,必消谷消水。“浮即为气”,一说是谷气,应当是胃经气盛,这是一个动力,后边有“气盛则溲数”就是此义。“大坚”,这里说的是大便坚。后边有“溲数则坚”,这是小便数多知便硬,所以坚是大便硬之意。“坚数相搏,即为消渴”,就是在溲数和大便坚的作用下,水液代谢很快的,渴欲饮水,水入即消,是谓消渴。这一条没有出治法,可参考麻子仁丸证。

金鉴:寸口,通指左右三部而言也。浮而有力为风,浮而无力为虚,按之兼迟,即为虚劳之证,故主卫外荣内虚竭也。“而大坚”句不成文,“大”字之下当有“便”字,必是传写之遗。趺阳胃脉也。胃脉浮盛,按之而数,为胃气热,故善消谷也。火盛消谷,则大便必坚,气盛消水,则小便必数,故溲数即坚也,坚数相搏,即为消谷消渴之病。

周扬俊曰:《内经》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寸口为上焦,趺阳候中焦,寸口迟为劳者,即劳役致伤也。劳即阳气退下,谷气不得升举,以充上焦,上焦主行荣卫,谷气不充,则卫虚而脉浮,荣竭而脉迟,盖谷气不输于上下,壅而盛于中,数则消谷者,壅盛之气,郁而为热,即消谷,数即热也。大坚者,水谷虽入,不化津液,中焦遂燥,坚即燥也。内经所谓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浓,中焦热甚,火性疾速,水谷不得留停,下入膀胱而溲水去,其内即燥而又热,即为消渴,近世谓消中也。

胡希恕曰:此是消渴病的由来。浮而迟,浮一般是主表,也主虚,浮即为虚。迟,一般都是血不足了,也是劳,是虚劳的劳。虚,指是卫气不足。劳,指的营气不足,合起来就是营卫俱不足。营卫是什么呢?就是人身上的津液,在血管之内古人叫营,血管之外叫卫。营卫不足,表示津液虚,也可以致消渴病的。这也是虚,津液虚引起消渴。这一段在金鉴认为应该搁虚劳篇,我认为搁这里还是有道理的。它就是说明各种各样的渴,也有营卫气虚,心液不足引起的渴,这也是属于渴嘛。“而大坚”,这三个字要不得,这是衍文,把它划括号。这个就说明是中消了,这个与我们现在说的这个糖尿病很相似了。趺阳脉是以候胃的,就是脾胃脉,就是候消化系统了,那么主要是候胃。那么趺阳脉浮而数,浮是胃气盛。浮即为气,这个气就指得胃气说的,就是胃气盛。数即为消谷,数就是热,热能化食,所以就能消谷。气盛则溲数,胃气盛啊,小便就频数,讲阳明病就有了,阳明病都是这个胃盛,所以排斥水分相当的迅速,因此大便硬,汗也多,小便也数。这都由于胃气过盛,胃气过盛,太过了,这不是正常的,是有病,也就是说胃不和了。溲数即坚,小便一数,肠胃里的水分被夺,大便一定要硬。坚数相搏,即为消渴,由于水分的大量丧失,人脱水就要消渴,渴那是必然的。总之,里头有热,水分被夺,他就要发生消渴了。这个消渴与现在的糖尿病说法大不相同的。糖尿病是个西医病名,古人不知叫糖尿病。这个病就是咱们说的三多证了,吃多、喝多、小便也多,所以叫做三多。这种病西医说是消化道内分泌的问题,属于新陈代谢里头的一种疾病。古人当然更不知道糖尿病了,所以古人这个消渴是一个广义的,凡是渴得厉害的,他都搁在消渴这一门了,所以有几种不同,这是其中一种。

【原文】: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依《金鉴》补)

罗按:“趺阳脉数”,趺阳脉在阳明经,诊在脚背。以浮而缓为平,浮而数者,有余也,胃气有余,故消谷引食,小便数者,胃中干,大便即坚。这是个相互作用的关系。

周扬俊曰:消万物者莫甚于火,胃有热即消谷,消谷则饥,饥则引食,食虽入,以火燥其玄府,水津不布,下入膀胱,肠胃津液不生,故大便坚,膀胱内热,则损肾阴,阴虚则水不得固藏,故数数出之。《巢氏病源》云,肾虚则小便数也。

【原文】: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者,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沉(一作浮),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

对照: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能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对照: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罗按:少阴脉为足少阴肾经,少阴脉在太溪穴处,即脚眼骨后二寸位置。陈修园云:脉取之太溪,亦谓之少阴脉。趺阳脉为足阳明之脉,在足之背。诊此二脉,发现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正常。这种情况是脾出现毛病了,脾胃虚寒,应见下利。为什么呢?成无已曰“趺阳之脉,以候脾胃,故迟缓之脉为常,浮则气实”。现在“浮而涩”,少阴脉如经,就是少阴脉正常,少阴脉候肾,少阴脉怎么才是正常的呢?这一段就是说肾气正常,但脾胃之气不正常,涩,虚也,脾气不足,脾胃虚寒,法当下利。

“少阴脉弦而沉(一作浮),才见此为调脉”,是说:少阴脉沉而弦,这才是正常的肾脉,故称如经。“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若趺阳脉反滑而数者,此足阳明胃经气盛有热,肠内有痈故也,必便脓血。

注家曰:“少阴脉弦而沉(一作)浮,才见此为调脉”,这个称见此调脉指的是,趺阳脉浮而涩,对于少阴脉浮而弦来说,还是调和之脉。少阴脉浮而弦是什么现象?少阴脉弦是木象,浮是风象,浮而弦呢,是水不能涵木之象。但是水不能涵木,是否动风,这个脉是否弦急,还是弦缓,再继续看。首先呢,水中一点木气、温气没有升发起来,反而郁陷于下,才有刚才那个“其病在脾,法当下利”。肾气不收,今趺阳脉浮而涩,趺阳脉还浮而涩呢,就是右路阳气还能够有欲敛之势,有欲敛之势呢,胃气有欲敛,阳气有欲敛,这证明肾的阴气还有欲收之势,这叫调脉如经。“若反滑而数者”,少阴脉滑而数,滑而数呢,木郁下焦,化热,数者为急。你看它这条,“以少阴脉弦而浮,才见此为调脉”,这个少阴脉弦而浮应该是前提,是吧,它这整个条文可能是有针对性的,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但现在看呢是孤立的。“趺阳脉浮而涩”对应的是“反滑而数”,他们两个是对应的。最后这一条,我觉得应该是“若反滑而数者”,讲的应该是趺阳脉,因为这整个条文是以论趺阳脉为主,浮而涩呢,有敛收之象;滑而数呢,有郁热逆上之象,阴气上乘。“其病在脾,法当下利”,这一听就是清阳在下之象,清阳在下则生飧泄,清阳在下的话,证明上焦之气尚足,然后呢厥阴风木之气不上犯,泄于下。这个呢,还是算少阴脉如经,精气能收,虽然风气迫于下,但是右路以土制水,土气还能压住下焦的水气不上犯。其病在脾,法当下利,它这里讲的是趺阳脉浮而涩,脾胃脉呢,脾气不足,然后呢,胃气亢在外,欲敛不得敛,已经有欲敛之机。阳气虽然能内归,但是升达的力量不足。由于脾阳下陷,一下陷了以后,郁迫的风气呢就随之而泄,少阴脉浮而弦也就能当解了,但是解的程度,这个只是稍微缓和一些。真正要少阴脉这种浮弦之势要慢慢和缓,要收敛,这个还需要右路的阴气逐渐地安藏,右路的阳气逐渐地收敛下来。阴气化源,金水相生,这样这个病才能缓解。“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大便有脓血,大便脓血是什么现象?乙木不升,郁陷在庚金大肠,庚金大肠之气也不升了。庚金大肠之气不升源于什么?源于肺气不降,这两个是一体的。肺气不降呢,底下有热,上面肯定也有热,是吧?庚金嘛,阳金。前提是肺气弱,因为乙木不升。它为什么不陷在丙火小肠,壬水,不陷在这几路,它为什么就陷在庚金呢?就是因为庚金本来秉气就不足。从这来看,从这病理上来推断,它是讲的一个乙木郁陷在下,这种化热干扰到庚金大肠的一种现象,但这种现象与前面讲的少阴脉有联系吗?与少阴经精气失藏有联系吗?这个联系不大。如果这一条讲的是趺阳脉滑而数呢,因为它首先讲的是“趺阳脉浮而涩”,然后若反滑而数,少阴脉如经也,若反滑而数呢,滑而数,趺阳脉滑而数,阳明气血抟结,这个时候呢,少阴脉如果再是少阴脉浮而弦的话,这就证明风气动于下,阳明之气瘀热在上,逆于上,下有乙木之风,滑而数就是少阳相火动于上。

成无已曰: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一作“沉”)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玉函作“溺”)趺阳者,胃之脉。诊得浮而涩者,脾胃不足也。浮者,以为气实,涩者,以为血虚者,此非也。

经曰:脉浮而大,浮为气实,大为血虚。若脉浮大,当为气实血虚。今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虚,涩则脾寒,脾胃虚寒,则谷不消,而水不别,法当下利。少阴肾脉也,肾为肺之子,为肝之母,浮为肺脉,弦为肝脉,少阴脉弦而浮,为子母相生,故云调脉。若滑而数者,则客热在下焦,使血流腐而为脓,故屎脓也。

【原文】: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虚,芤者荣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搏,宗气衰微,四属断绝也。

罗按:这里和肠痈那一章的病机相似,就是“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也,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趺阳脉候阳明胃经,阳明得病,卫气虚,荣气弱,血热令肌肤甲错,亦令肾无养气,故宗气弱,四属断续也。此病在阳明,治从阳明,肌肤甲错者,是肠内有热浊未去。“宗气”,亦称胸气、大气、胸中大气。宗气积于胸中,是以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从饮食物中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为其主要组成部分,相互结合而成。宗气的生成直接关系到一身之气的盛衰。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灵枢·五味》称为“气海”,又名为膻中。

注家曰:趺阳脉为足阳明胃之脉,在足背上踝关节前横纹的两筋间(解溪穴)前一寸五分的胫前动脉搏动处,以候胃气,以浮而缓为常。肌肉甲错:皮肤干燥皲裂如鳞状,摸之碍手而不润泽。宗气:水谷之气,外达四肢,上聚于胸,名叫宗气。四属:四肢,也有认为是皮、肉、脂、髓。趺阳脉浮而芤,浮主卫气虚,芤主营气伤,营卫之气衰微,不能充养形体,故皮肤粗糙、身体消瘦,皮肤干燥甚至成鳞甲之状。本条讲宗气微衰、四属断绝的脉症。荣卫本水谷之精气所化,其清者为荣,浊者为卫。趺阳脉浮而且芤,表明荣卫的化源已虚,卫气不充则身体消瘦,荣气不充则肌肤甲错;荣卫既虚,则外达四肢,上聚于胸的宗气衰微,四肢百骸皆失所养,而四属断绝了。

成无已曰:经曰:卫气盛,名曰高。高者,暴狂而肥。荣气盛,名曰章。章者,暴泽而光。其身体瘦而不肥者,卫气衰也;肌肉甲错而不泽者,荣气伤也。宗气者,三焦归气也。四属者,皮肉脂髓也。荣卫衰伤则宗气亦微,四属失所滋养,致断绝矣。

《会通》注:举之浮毛,按之全无,谓之浮芤相搏。

张令韶曰:此言趺阳主荣卫之气,而复上循于宗气,外行于四术也。卫者水谷之悍气,荣者水谷之精气,荣卫俱禀气于胃者也。今趺阳脉浮而芤,则中土虚微,荣卫无所禀其精悍之气,故卫气虚而荣气伤也。荣卫之气不充于身体则消瘦,不充于肌肉则甲错。甲错者,粗燥而不润泽也。胃之大络出于左乳下,谓之宗气,今浮芤相搏,则胃络不能出于左乳,故宗气衰微。又不能外行于四肢,故四属断绝。

方仲景曰:浮为风虚,故曰卫气虚。芤为失血,故曰荣气伤。身体瘦者,卫哀而形损也。肌肉甲错者,荣伤而枯坼也。宗气,三焦隧气之一也,《针经》曰: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是也。四属,皮、肉、肌、髓也。盖三焦乃气之道路,卫气虚而荣气伤,所以宗气亦衰微,四属不相维而断绝也。

程郊倩曰:卫以荣为根,荣以卫为护,而荣卫之统于宗气者,又以趺阳胃为根也。

【原文】:趺阳脉浮而大,浮为气实,大为血虚;血虚为无阴,孤阳独下阴部者,小便当赤而难,胞中当虚;今小便利,而大汗出,法应胃家当微;今反更实,津液四射,荣竭血尽,干烦而不眠,血薄肉消而成暴液;医复以毒药攻其胃,此为重虚,客阳去有期,必下如淤泥而死。

罗注:趺阳脉为足阳明胃之脉,在足之背,以候胃气,以浮而缓为常。

注家曰:趺阳脉浮而大,气实血虚,虽偏之为害,亦人所常有也。若此者,阴部当见不足,今反小便利大汗出,外示有余,殊非细故矣。设卫气之实者,因得汗利而脉转微弱,籍是与荣无忤,庶可安全。若卫分之脉,较前加坚实者,则阳强于外。阴必消亡于内。所为小便利大汗出者,乃津液四射之征,势必荣竭血尽,干烦不眠,血薄肉消,而成暴液下注之证。此际安其胃,固其液,调和强阳,收拾残阴,岌岌不及。况复以毒药攻其胃,增奔迫之势,而蹈重虚之戒,令客阳亦去,下血如泥而死哉。

《医门法律》曰:脉浮而大,浮为气实,大为血虚。血虚为无阴,孤阳独下阴部,小便难,胸中虚。今反小便利而大汗出,法当胃家微。今反更实,津液四射,荣竭血尽,干烦不眠,血薄肉消而成暴液,医复以毒药攻其胃,此为重虚,客阳去有期,必下污泥而死。脉浮而大,气实血虚,虽偏之为害,亦人所常有也。若此者,阴部当见不足,今反小便利大汗出,外示有余,殊非细故矣。设卫气之实者,因得汗利而脉转微弱,籍是与荣无忤,庶可安全。若卫分之脉,较前加坚实者,则阳强于外。阴必消亡于内。所为小便利大汗出者,乃津液四射之征,势必荣竭血尽,干烦不眠,血薄肉消,而成暴液下注之证。此际安其胃,固其液,调和强阳,收拾残阴,岌岌不及。况复以毒药攻其胃,增奔迫之势,而蹈重虚之戒,令客阳亦去,下血如泥而死哉。伤寒病,阳强于外,阴亡于内之证最多,医不知脉,其操刃可胜数耶。

【原文】:问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谓也?师曰: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令脉滑。关尺自平,趺阳脉微沉,食饮自平;少阴脉微滑,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其人必股内汗出,阴下湿也。

罗注:趺阳脉为足阳明胃之脉,在足之背,以候胃气,以浮而缓为常。少阴脉为足少阴肾经,少阴脉在太溪穴处,即脚眼骨后二寸位置。陈修园云:肾脉取之太溪,亦谓之少阴脉。翕(xī)奄沉:脉来盛大,忽聚而沉,如转珠之状。

问:脉搏浮动,忽然而沉,名叫滑脉,这是什么意思?师答:沉为少阴纯阴,翕为阳明正阳,浮沉起伏并见是阴阳和合之故,所以形成了圆转流利的滑脉,而关尺部自平。阳明脉微沉,则饮食尚可;少阴脉微滑,所谓滑,指紧而升浮之状,这是少阴邪实,患者必有大腿内侧出汗,阴部潮湿的现象。

注家曰:本条讲滑脉的形象与机转。少阴为先天之始,阳明为后天之本,少阴脉沉,阳明脉浮,阴阳和合,脉浮动而忽沉,这就是滑脉,表明气血充盛,经脉畅行流利,因而关尺自平。若阳明关脉微偏于沉,乃脉气升浮不足,但是虽虚尚不太甚,所以饮食还能自可;若少阴尺脉微滑,表现出紧而升浮,这又是少阴邪实的缘故,肾邪有余,故股内汗出而阴下湿。

《金鉴》曰:此冬月之平脉也。若阳明关脉微沉而不滑,是失正阳,为胃不和,故其人食饮仅自可也。若少阴尺脉微滑而不濡,是失纯阴,为肾不和,故其人汗出,阴下湿也。

【许学士翕奄沉滑脉医案】

刘中道初得病,四肢逆冷,脐中筑痛,身疼如被杖,盖阴证也。急投金液来复之类,其脉得沉而滑,盖沉者阴证也。滑者阳脉也,病虽阴而是阳脉,仲景所谓阴证见阳脉生也。于是再灸脐下丹田百壮,谓手足温,阳回,体热,而汗解,或问滑脉之状如何。曰:仲景云,翕奄沉名曰滑,古人论滑脉,虽云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曾未若仲景三语而足也。翕合也。言张而复合也。故云翕为正阳,沉言脉降而下也。故曰沉为纯阴,方翕而合,俄降而下,奄谓奄忽之间复降也。仲景论滑脉,方为谛当也。

【原文】:趺阳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搏,其脉数疾,卫气失度,浮滑之脉变为数疾,发热汗出者,此为不治。

罗注:趺阳脉为足阳明胃之脉,在足之背,以候胃气,以浮而缓为常。趺阳胃脉也。浮则为风外薄,滑则为胃实热,风热蒸于肌腠之间,故汗自出。其脉浮滑数而疾,浮则伤胃,数则动脾,卫气失度也,发热汗出者,脾胃气虚,而阴阳相离,阳亡于外也,故曰不治。

张令韶曰:此言热伤经脉,阴液消亡,有阳无阴也。脉浮而滑,浮为阳热在外,滑为热实于经,阳实相搏则脉流薄疾,卫气失其行阴行阳之常度矣。卫气失其常度,则不止浮滑而更加数疾,此阴阳乖错,度数不循其常也。发热,阳气盛也。汗出者,阴液亡也。孤阳无阴,故为不治。夫人之阴阳平则治,偏则病,有阴元阳者死,绝阳无阴者亦死。

成无己曰:浮滑数疾之脉,发热汗出解者,邪气退也,若不解者,止气脱也,必不可治。

经曰:脉阴阳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

【原文】: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也。

罗注:趺阳脉为足阳明胃之脉,在足之背,以候胃气,以浮而缓为常。趺阳脉滑而紧,滑是饮食在胃而谷气实,紧是停食不化而脾气强,胃实与脾强相搏击,反而自相伤害,这好比自己用手握持刀刃,因而造成创伤。这一条,它提示了你疾病的根源在哪,及治病的方向在于哪!

注家曰:本条论趺阳脉滑紧,主脾胃邪强而病。寸口脉主气血,故以寸口脉论荣卫,趺阳脉主中土,故以趺阳脉论脾胃。滑主胃之邪气实,紧主脾之邪气实,脾胃之邪各恃其强,则互相搏击,难免两脏俱伤,故有痛还自伤,以手把刃的譬喻。

《金鉴》曰:趺阳之脉以候脾胃,脉当和缓,今反滑而紧者,以滑为胃气实。紧为脾气强,滑紧并见,如持实以击强,故主急痛,痛还自伤脾胃也。以手把刃而成疮者,犹之操刃自割,而贻其害也。

方有执曰:滑为食,故在胃,则主谷气实。紧为寒,故在脾,则主邪气强。持实击强,言胃实脾强,两相搏击而为病。譬如以手把刃而自伤,盖谓非由藏府而传变也。

张令韶曰:趺阳者,胃脉也,土气柔和,脉当迟缓,今反滑而紧,滑为阳,故滑则胃气实,紧为阴,故紧则脾气强。持胃气之实,击脾气之强,两实相持,两强相击,太刚则折,故痛还自伤,犹自贻其害也。以手把刃,坐作疮者,犹以操刀而自割也。

方仲景曰:滑为食,故在胃则主谷气实。紧为寒,故在脾则主邪气强。持实击强,言胃实脾强,两相搏击而为病,犹如以手把刃而自伤,盖谓非由脏腑而传变也。

【原文】:趺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

罗按:趺阳脉为足阳明胃之脉,在足之背,以候脾胃气,以浮而缓为常。沉为实,数为热,热则消谷善饥也;沉者为实,紧者为寒,胃中虚寒,以无胃气也,经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此之谓也,故曰难治。是故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受水谷气于胃,胃气不生,是故五脏无五谷气所养,故预后不良也。邪盛而正衰,攻邪则正愈虚,补则邪愈盛,故曰难治。

注家曰:本条从脾胃的实热或虚寒,推断治疗的难易。“趺阳脉沉而数”,乃脾胃实热之症,所以能够消谷引食。若趺阳脉不是沉数而是沉紧,紧为寒邪之甚,脾胃阳气必遭伤残,邪实正伤,故为难治。

《金鉴》曰:胃脉沉而数,沉主里,数主热,沉数为里实热则能消谷。凡里病得此脉者,皆易治也。若不沉数而沉紧,沉紧为里寒,则为残伤胃气之诊,故曰难治也。

方有执曰:沉以候里,故在脾、胃,为土实,谷气实也。数为热,阳也;紧为寒,阴也。言趺阳主脾胃,脾胃主谷,谷气实。若脉见数而阳热胜,阳能化谷,虽病不足为害;若脉得紧而阴寒胜,阴不化谷,故为难治。

程知曰:言趺阳沉数,为消谷之病也。紧盛为邪胜,故为难治也。

《义疏》曰:趺阳亦可诊于右关。今胃脉一部独沉而数,此沉为内实,胃气之内结也;数为热中,胃气之有余也。胃强故当消谷,则所谓沉且数者,必沉实而数不止矣(数不止,谓久数不变)。若应指复见紧象者,此言沉数而时一紧,此为间至异象,乃紧象以间而至,凡时一弦,时一紧,皆同此例。脉之乍紧者,邪气之结,乍又紧解者,邪气之散,此为邪气时聚时散之象,为胃气陷而生热,故独从紧断,知中宫无权,证为难治。消谷,即纳食频饥,后世所谓中消之证,治当以人参饴糖生姜汤(此师自注方),补脾精以宣胃阳,脉紧当解。候一日,复以附子黄连阿胶黄柏皮汤温肾阳以清荣热。以沉而数者,多为气陷血热之证,学者当消息兼证,进退制方可也。

【原文】: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

金鉴对照: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入(化),涩则不得小便(食不得入),名曰关格。

难经曰:阴气太盛,则阳气不得相营也,故曰格。阳气太盛,则阴气不得相营也,故曰关。阴阳俱盛,不得相营也,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其命而死矣。徐灵胎曰:营,和泽也。关者,闭绝之义。格者,捍拒之义。言阴阳之气相睽,虽元气未尽,亦必至死,不能尽其天年也。

罗注:趺阳脉为足阳明胃之脉,在足之背,以候胃气,以浮而缓为常。趺阳脉伏,是胃阳虚,伏则为沉,当责有水,有水呕吐上逆,胃阳虚不能腐熟水谷不纳食,涩则无津液也,故尿无水源,这个情况叫做关格。仲景曰:“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故知胃寒有水,故令脉伏。格者格拒不纳也。胃寒不纳食、不纳水,故曰格。

《金鉴》曰:水谷不化之“化”字,当是“入”字,若是“化”字,是能食也,何名曰格?“食不得入”当是“不得小便”,若有小便,是水道通也,何名曰关?悉改之。

《义疏》曰:趺阳胃脉,亦可诊于右关。凡伤寒(外感六气,皆统于内)脉伏,或一手单伏,或两手双伏,皆为暂时之象,必邪陷热厥或将作战汗,但伏则寸口三部皆然,无一部独伏者。此则胃脉一部独伏,病未愈则伏终不起(长时如此),伏为脉在骨上行,重按推筋乃见,胃阳之内陷也。兼涩则脾精不行,藏气亦结。胃伤则不能消谷化水,正气陷而客气上逆,时吐逆涎水、败食酸臭;脾精结则食道干涩,食下如梗,肠枯粪结,状如羊矢,后贤所谓膈食证者此也。盖阴阳升降,偏失其常,则或格或关,尚易调治,今升降之机全失,脾不能纳精上奉而咽路(咽路即食道,津枯则食梗),干枯,胃不能降浊下行而便秘吐逆,谷入不化,关格之证成矣。治当用脾藏结法治之,或降胃而脾约得通,或通肠(润而通之)而胃逆自止,扶阳育阴之中,总当佐以通痹之剂(通痹即行血也)。相体定治,无成法可执也。会通曰:“趺阳脉伏而涩”,伏则胃虚不能化谷而吐逆,涩则胃逆不能纳谷而食不得入,名曰关格。水谷不化而吐逆,是反胃之病。食不得入而噎塞,是隔噎之病。伏者,胃气之郁伏,阳衰于下,故不化谷。涩者,胃气之凝涩,阴填于上,故不纳食。

张令韶曰:逆者,食入而复出也。食不得入者,食竟不能入也。上节论关格,则口不得尿,次节则曰不得小便而吐逆,此节则曰吐逆、食不得入,不见上中下三焦,有一证见,即为关格,不必悉其。学者得其意而治之,其庶几乎。

【原文】: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依《金匮》补,原书无)。

罗注:趺阳脉为足阳明胃之脉,在足之背,以候胃气,以浮而缓为常。趺阳胃脉也。浮则为风外薄,滑则为胃实热,风热蒸于肌腠之间,故汗自出。其脉浮滑数而疾,浮则伤胃,数则动脾,卫气失度也,发热汗出,若重者,脾胃气虚,而阴阳相离,阳亡于外也,不治。

高学山曰:此即汗自出之脉,而概言受病之因,不提历节者,以汗自出之人,有成中风,如本篇之一条、三条症者;有成风湿,如湿门之五条八条症者;不止一历节,而历节亦在其中,故但言其脉症,以为受病之地而已,盖谓汗出入水,其病历节,固如上条所云矣。但凡汗多之脉,便宜自防,不但不得入水,并亦不可被风也。倘若趺阳之胃脉,浮而且滑,滑为津液完聚之象,滑见于胃,则胃中水谷所化之气自实可知,浮为在表,滑从浮断,则其津液不输他脏别腑,而上蒸外泄以为表汗,又可知也。夫胃中之津液,自实而不输脏腑,则筋骨内失所养,加之汗出,则卫气必衰,而风邪易犯,此与劳汗当风,及汗出入水,同具受病之地,虽中风、风湿、历节等候,未辨所成,然皆不可不防微杜渐者也。按李氏旧注云,前节汗出,则腠理开而受风,入水,则寒气胜而透骨,故湿流关节,历节而痛,是外因也。此节趺阳脉浮滑,胃中水谷湿热之气,蒸发于外,以致汗出受风,亦历节而痛,是内因也。汗即是湿,汗出受风,是亦风湿相搏之症,全注中如此等议论,不可多得,但按本经第一篇,仲景以从内出外者为外因,从外入内者为内因,李君倒置言之。未免从俗而失本经之旨,当分别观之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全文二
《伤寒括要》 > 卷下 阳明篇凡十方
“脾约”遇上“麻子仁”之与伤寒论条文相关的一些思考
趺阳脉诊脉法
问诊
问诊,辩证不可或缺的手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