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晋陕尽美(三)

《吕梁深处人家》

一.李家山

“李家山村”,隐藏在吕梁山深处,黄河之滨。在不通公路的岁月,由于封闭,才保持原生态,成了世外桃源。1989年10月,著名画家吴冠中到此采风,慧眼识宝,大力宣扬,这颗埋没在土里的“夜宝明珠”,终于绽放光芒。而他当年所画的《山村》,拍卖出2700万元天价。画家陈逸飞捧红了周庄,画家吴冠中造就了李家山。

当年吴冠中惊呼:“李家山外部看像座荒凉的汉墓,进去是古老讲究的窑洞,就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子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找到”。

 

李家山的所有民居,都分布在东西相对的两座山坡上,40°~70°陡峭山坡高达五六十米,远看就像凤凰展翅,是名符其实的山村。明清时期,独特的地理环境,远离战乱,有李氏晋商在此选地造屋,安置家眷,由此叫作李家山。讲究的窑洞,精致的石雕,使得李家山非同一般。

李家山有东西两大财主,在碛口都有店铺,财路亨通,日进斗金。有了钱就大兴土木,请来风水先生观相,村南形似凤凰头,左右两山是凤翼。因为凤的左翼已是旧村,于是东财主家定在凤身,西财主家选在凤右翼。在数十米的山坡上,依山就势,从沟到顶,层层叠叠,多达九层。


550年历史的典型窑洞村,青砖砌筑,有许多四合院式的窑洞,大多还是明清时期的,盘桓于李家村,恍若隔世。山村有大小院子百多座,400多孔窑洞,200多户人家。民居、窑洞一层层叠加而建,前排房的屋顶便是后排房的院子,高低叠置,错落有序,从山底直造到山顶,最多处达十一层。


李家山民居的形态有八种,从豪华的清代建筑群,到破落的单孔土窑洞,同时并存,共同书写出黄土高原特有的窑洞文化。

并非所有的村民都聚集而居,也有些房屋,零星散落在沟谷边或枣林里。整个山村疏密有致,这种格局,有人形容成“疏可跑马,密不插针”。

小道曲曲弯弯把村子连接,使村子显得悠远耐玩,与苏州园林有同工异曲之妙。

漫山遍野红枣林,熟透的大红枣掉落一地。


每年吸引数万摄影者、画家和美院学生到此获取艺术灵感和收获满意的作品。

吴冠中说他一生有三大发现:“明珠”张家界,“汉墓”李家山,“金矿”晋陕蒙黄土高原。



李家山的山梁沟峁,民居窑洞,犹如展现出黄河文化和黄土风情的画卷。


二.碛口古镇

碛口古镇,依吕梁山,临黄河水。凭借黄河水运,曾是华北的商贸重镇,也是晋商的发祥地之一。


碛口是晋陕间重要的水陆码头,当年商贾往来密切,舟楫转运繁忙,因此老店铺、老字号鳞次栉比。客栈酒家、镖局钱庄、风月寻欢,生意兴隆。

饭店

客栈,

十八义镖局与永丰货栈,

商会,

大德通钱庄,

当铺


杏花村,专卖山西名酒,关连着那首著名的唐诗。

老醋坊,山西与老陈醋划等号,老西们喝的醋绝对比酒多。

当土地养不活人时,山东人被逼闯关东,山西人无奈走西口。

黑龙庙,位于湫水河口,卧虎山下,是碛口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主要景点之一,创建于明代。

庙里供奉黑龙大王、河伯、风伯、关帝和华佗,为保佑来往车船平安,生意兴隆,百姓安康。

黑龙庙古朴典雅,庙不大,名不小。

戏台 

琉璃瓦的乐楼,两边置钟鼓。钟鼓音响宏亮,能响彻数里之外。

当地正在筹备红枣节《枣儿红了》,政府搭台,经济唱戏,希望将当地盛产的红枣推销出去。



滔滔黄河万古流,


九曲黄河第一镇。

三.西湾村

靠黄河船运发家的陈氏家族,择风水宝地,依山面水,背风向阳,负阴抱阳,建房造屋,从明末到民国,经历300年修建成西湾村。

村子建在两座石山之间,房屋散落在30°的山坡上,

山村参差错落,庄重和谐。

湫水河从村前流过,黄土高原的河水大多浑黄,黄河也仅在汛期才可能短暂变清,所以有“跳进黄河洗不清”之说。

村子有五条南北走向的竖巷,寓意金木水土火五行,代表陈氏家族五个分支。

小巷深深,连结各处院落。走在深巷,幽暗落寞。

小巷贯通的数十座宅院,构成城堡式建筑群,许多宅院既独立又连通。走进一座院落,就可游遍全村,“村是一座院,院是一个村”。平时方便村民往来,危急时有利于转移和防御。

许多宅院都有匾额和雕花屋檐。

村里全姓陈,陈家祠堂保存完整,大门匾额书写“承先启后”。每年祭祖时,漂泊在外的陈家后代大多回村团聚。

绣楼院,西湾民居的代表作。

东财主院,由东西两组建筑群组成,均为四进,朝朝升高,砖木雕刻也较精细。格局规模大致与李家山财主大院相仿。两村的财主大院都简而不华,只是李家山多窑洞式建筑,西湾村多北方砖瓦房。山西财主非常抠门,都说自己“抠”,山西老抠平日里粗茶淡饭,连荤薪气都难闻到,但朋友来了有好饭菜,一代响彻于世的晋商不光靠“抠”出来的。所以只有大富豪才造出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简直凤毛麟角。

西湾村,以独特的风貌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绵山》

绵山,位于山西介休县,海拔2560米,是太岳山支脉。无论听或没听说过,它的历史文化不容置疑。2700年前春秋时期,晋国贵族介了推,跟随晋公子重耳逃亡十多年,在无法忍受的饥饿时,割下自己的腿肉给重耳吃。当公子重耳登上王位成为晋文公后,邀请介子推为官,介子推一再谢绝,并携母亲到绵山隐居。晋文公找不到,便烧山逼其出来,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好心办坏事。晋文公悲愤交加,将绵山改为介山,把阳县改为介休县,以示纪念。并规定每年清明节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不许用火,家家吃冷饭,谓之“寒食节”,流传至今。

绵山风景名胜区,5A级,有14个景区,360个景点,但景交只停6站:龙头寺、大罗宫、一斗泉、云峰寺、栖贤谷和水涛沟。时间限止,重点游览了大罗宫、云峰寺和水涛沟。在有限时间内,连走带跑,艰难急促,还到水涛沟相邻的栖贤谷和古藤谷,跑马看花或蜻蜓点水,浅尝即止(绝不提倡)。


路过龙头寺,抓拍了两张。小经验:如果景交是原路往返的,进去时错失的,回程可提前准备。(大部分照片由同学杨敏明提供)




龙头寺,原名塔岩头,因岩下有空王塔院而得名。相传,唐太宗游绵山拜佛时,有双龙显灵,便改成龙头寺。

路过一斗泉车站。

大罗宫景区,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共十三层,高110米。放眼看去,相当震撼,可谓“天下第一道家宫观”。

大罗宫有许多殿堂,例如混元殿、灵霄殿、三清殿、财神殿、救苦殿、上下元辰殿、三官殿、五老君殿和斗姆殿等数十座。


香客不在少数,心诚则灵?但凭殿中那么多唐宋元明清历代的精品彩塑,就戴上了“山西敦煌”的桂冠。


重重楼阁,座座殿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每一座都是珍贵的艺术品。




大罗宫耸立在半山腰,这座明四暗七层的宫殿,面积达3万平米。

每一层都有粗壮精美的柱子,或游龙戏柱,或繁花似锦,疑是到了皇家。

殿内供奉各位仙师道祖,还珍藏了中国百位名家题写的《道德经》。

大罗宫,意为最高的仙宫。

云峰寺景区,云峰寺,建造在半空的抱腹岩内,原名抱腹寺,至今已有1700年。

云峰寺,不在白云间,长长的台阶能达寺下。

抱腹岩高约60米,长180米。据称,巨大的腹内怀抱着二百余间殿宇禅房。



殿宇依山而筑,下层以空王古殿为中心,左有药师、弥勒、观音殿;右有弥陀佛殿。空王殿后60级台阶上还有石佛殿。

穿过云峰寺,踏上悬空栈道,远看“之”形,称为“通天云衢”,上天的架势足以吓退众人。

前往正果寺必须走上悬空栈道,确切讲是天梯。

足以叫恐高症的人头晕脚软。

同心锁、招财锁、平安锁应有尽有,1700年的道观仙气十足,有求必应。

高空挂锁,请勿模仿。

云衢亭,“绵山四山人”游绵山,见在云中栈道忽隐忽现,如云衢仙阶,感悟出“人生如梦,似过眼云烟”,遂建小亭以记其事。

不知不觉间已爬了这么高。

五龙松,看似平凡,却是1300岁的唐松。据传是绵山五龙兄弟的化身,化作五棵青松,在此守山。

正果寺,由皇帝敕建。五龙皈依佛门,常在“说法台”上听空王佛讲经,五龙道行大增,终成正果。正果寺有弥陀殿、圣母殿、观音殿、五龙殿等等。

最珍贵的是寺内有13尊包骨真身,内藏高僧,时过千年仍完好如初。

灵应塔,明七暗九层,高59米,立于云霄,巍峨壮观,是中国高山寺院中最高的佛塔。

栖贤谷景区,有著名的九曲一线天峡谷,蜿蜒幽深。

(景区部分照片由同学杨敏明提供)


狭狭的谷,真如一线天,谷内怪石嶙峋,须攀十余张天梯才能通过。时间有限,就此看看,未能穿越。

介子推母子就隐居在栖贤谷,难怪晋文公找不到。

谷内溪水淙淙,山环水绕,曲径通幽,亦奇亦秀。

古藤谷景区,古藤谷与水涛沟亲密相邻,进水涛沟先要经过古藤谷口。


环境清幽,唐代著名宰相令狐楚在此创办静林书院,乃静心读书,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谷内古藤缠绕,是形态各异的藤景奇观。

水涛沟景区,绵山秀色,首推水涛仙沟。

山间深沟峡谷,溪流贯穿,成为景区的主线,各个小景点,散布在小溪身边。


水牛竞渡,

二龙戏水,说的是唐王李世民到此交兵打仗而失利,溪边饮马时,突见两龙盘旋头顶,后来大获全胜,特塑像纪念。

碧溪垂钓,唐朝诗人张志和绝意功名,寄情山水,在此垂钓观鱼,即兴唱之:“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才有了著名的《杂歌谣辞·渔父歌》。

牧童短笛

几座别致的亭子

“听涛”,听松涛声声,水声涛涛。

“知音”,说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传奇。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情依依,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十里溪水,就是郦道元《水经注》所称的绵山石桐水,千回百转,飞流激荡。

一道道瀑布,是密林中的串串碧玉珍珠项链。

“五龙飞瀑”落差80多米,直泻五龙潭。

十里清流十里景,十里画卷,山青水秀。

《晋祠》

晋祠是太原乃至山西最重要的景点之一,现在已扩大了一倍。由两大部分组成:原来的晋祠,现在真名是“晋祠博物馆”,前面是新建的反倒叫晋祠。两者门头上都是“晋祠”,所以不听介绍,会把人搞糊涂。2014年4月,我们来玩过晋祠,仅仅是现在的晋祠博物馆。

 一.晋祠(公园)

晋祠胜境,牌楼背面的匾额为篆书:“唐晋斯原”。

晋祠门楼,琉璃瓦与彩绘显得庄重,中门楣“晋祠”匾额上有“御制 御书 贞观”字样,应是唐太宗李世民所书。廊柱上楹联:“临汾川而降祉,构仁智以棲神”,乃仿王羲之字体,唐太宗酷爱王羲之书法,据说此联是唐太宗所书。

唐园,单檐歇山顶,2007年重建。匾额上“唐园”二字,由明末清初山西著名书法家傅山所书。上联“殿前无灯凭月照”,下联“山门不锁待月封”,意境悠远。

南湖风景,

唐风晋韻,

飞龙阁,建于2007年,二层三檐,建在假山之上,有登高望远之意。第一层为“飞龙阁”,楹联:“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戌衣”。二层是“凌云阁”,楹联“好鸟鸣楼外,清风绕阁前”。

“通幽”,是条长廊,廊架上爬满紫藤,更显幽暗。常说曲径通幽,其实直径也能通幽。

北湖风景,

望月楼,建于2007年,青瓦二层,阔三间,南侧有望月平台。

“唐宗遗风”,唐宗宋祖的唐宗即唐太宗。“晋阳自古称嘉丽,高殿歌台奏管弦”。

“龙兴晋阳”,为纪念太原建城2500周年,特塑李世民与群臣的青铜群雕。中间骑马者是唐太宗李世民,两旁为国舅长孙无忌、李绩、尉迟恭、魏征和马周。铜像讲述李世民的戎马一生,也揭示了唐朝与晋祠的历史渊源。

枕流亭,顾名思义,建在河畔的亭,“亭头看月色如画,枕畔听溪流水声”。

宝墨亭,

枕泉亭,

牡丹园里不见牡丹开,旦见漂亮的菊花,五彩缤纷,确实是真的,无论用手触摸,还是看花瓣叶子,都能证实,有的花瓣已凋落或发萎,一些叶子已枯萎。

又见晋祠,这才是真正的晋祠,现在叫晋祠博物馆,国家重点文物单位。

“三晋名泉”是座庙,第一版电视剧《西游记》,孙悟空与二郞神斗法,悟空变的一座庙就是拍它的尊容,忘得了这双圆溜溜的俏皮眼?

“文昌宫”,供奉文昌帝,即文曲星君。

昊天神祠,乾隆年间修建,由玉皇阁、三清洞和关帝庙组成。

关帝庙,


唐叔虞祠大殿,为晋国宗祠,即晋祠的由来,山西简称“晋”也由此而来。唐叔虞,姓姬名虞,周武王之子,封唐地,排行“叔”字辈,因此称唐叔虞。

善利泉,为晋水第三源泉。“善利”,取义《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对越坊,建于1576年“对越”语出《诗经·周颂》:“秉文之德,对越在天”,由明代书法家高应元所题,笔力遒劲,宛如游龙。

金人台,四尊铁人铸于北宋,真人大小,英姿焕发。

献殿,

鱼沼飞梁,“鱼沼”指方形鱼池;“飞梁”指鱼沼上架有十字形石桥,古人本有“架桥为虚,若飞也”之说,实际上有34根八角石柱支撑桥面。

圣母殿,晋祠最著名的建筑,建于宋代。

圣母即姬虞之母邑姜,端坐殿中,凤冠霞帔,端庄慈祥。殿内有43尊彩塑侍女像,造型生动逼真,晋祠三绝之一。

木雕盘龙,八条黄龙各抱一根巨柱,怒目利爪,风从云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

殿前左右各有一个巨人武将,凶狠威猛。

周柏,相传植于西周,已有2700年树龄。老枝纵横,盘根错节,倒向圣母殿左侧,晋祠三绝之二。

唐槐,虽不能与周柏称兄道弟,至少也有千年。

左扭柏,拔地而起,苍老的树皮纹理向左扭去,顶端还有绿叶。

真趣亭,

难老泉亭,建于北宋年间,八角尖顶,与善利泉南北对峙。

难老泉,晋阳第一泉,“难老”取自《诗经·鲁颂》“永锡难老”一句。泉涌似花,晶莹澄澈,生生不息,李白曾赞叹道:“晋祠流水如碧玉”。晋祠三绝之三。

不系舟,船形的亭子建于水池之上,因为永远无法远航,所以不用系缆绳固定。

子乔祠,供奉太原王氏始祖王子乔,是天下王氏后裔寻根祭祖的祠堂。

晋溪书院,建于明代,讲文习武之地。

唐碑和宋碑,唐碑由李世民游晋祠时,亲撰铭文,刻石立碑;宋碑由宋太宗赵光义下召立碑,歌颂北宋开国皇帝的丰功伟绩。

当地人说,不游晋祠,枉来太原。

从太原出发,北上晋西北与陕北,又回到太原,转了个大圈子,全游程历时九天。停车场上,中国大妈意犹未尽,搬出音响,跳起了广场舞。阳光、豁达、随遇而安,这种性格,好。

(手机拍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8年4月15日一4月25日山西陕西深度纯玩品质十一日游(之二)
李家山,古商道的繁荣与沧桑
(关于介子推)绵山行(上海文学 )(陈世旭)
探访山西古村古镇(19):李家山村一一凤凰展翅的民居和居民
山西李家山村,一个闻名世界的建筑,竟是两个财主较劲而形成的
大观园:【冀园 】【山西12】【晋祠、绵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