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春往事(二):1991年的高考

我是1991年高考的,八三年以来录取率最低的那一年!刚好过去三十年,那年我们也曾在骄阳下走进考场,一笔一笔郑重地写下未来的无数种可能,高考时光是笔尖上流动的青春,是纸张上书写的年华。高考是莘莘学子人生的转折点,它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全文约4700字。



那时候的高考还是在七月份,文6科、理7科模式。因录取率低,所以一直有黑色七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说。文科的六门分别是语文和数学各120分,外语、政治、地理、历史四科各100分,总分640分。理科考七门,科目分别是语文120,数学120,物理、化学、外语、政治四科都是100,生物一科是70分,卷面总分是710分。语文、外语、政治三科文理科卷子相同,只是文科数学卷的个别题难度会稍低一些。高考同一张卷,本科(分重点、省属、市属三档)、大专、中专分档报志愿,中专也是国家干部,同样包分配。说什么当年差一分没考上大学的,一般是指差一分上中专。一九九一年高考,按七二年出生人口是2480万,经分流后报名高考的是296万,全日制高校统一招生32万名本科生、30万名专科生合计62万,表面录取率是20.9%,其余的2184万人因各种原因没参加高考,高考的真实录取率应是2.5%!本科率1.3%!是高考正常化后1983年以来,录取率最低最残酷的一年,八二年之前属于恢复高考的调整阶段不具可比性。那时是精英教育,现在是素质教育,教育思路不同,输出学生质量当然也不同。对比数据是2020年985院校本科招生人数是18万,当年的高考难度类似于今天的公考。        



八十年代末期,还是计划经济时代,城镇居民仍粮食定量得凭证买粮,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较低,十亿人口八亿在农村,而农村又不重视教育,对于考上中专吃国家粮是非常看重的,因此农村初中学霸的首选是考中专,其次才考重点高中,毕竟考上中专后可以直接转城市户口,带干部指标,毕业分配工作,直接一步到位,那时大学还没扩招,一个村能有一两个大学生很不错了。城市里,社会普遍文化水平也还不高,社会分层也不明显,工人属于社会中坚,地位也还可以,贫富差距不大,户口更重要,个体户练摊当倒爷,下海经商,皮包公司倒卖批文,摆个摊就能挣钱,脑体倒挂的时代,学生初中毕业就可以步入社会了,或者上班或者参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沿海特区城市开始出现了打工一族,当时考大学不是找工作的必要条件,没有大学文凭也有不少很好的工作机会,特别是城市里当兵的普遍转业时分配不错。那时的中学特别是初中,风气很乱,学生以打架打群架立棍儿为荣,青春期躁动,学习还没那么重要,就看学校、老师们的重视、负责、用心的程度了,那个时代的教育起码大家不是拼家里的钱,而是拼谁聪明,谁在课堂的学习效率高,很少听说谁补课,可以痛快的踢球、打排球乒乓球,而不是为了达标。城市里也有不少学习还不错的中考选择了中专、中师,主要是那时还包分配直到九二年开始经济体制改革,高中和初中学习不一样,初中学习好,高中未必,高中注重思维,要求理解和变通,高中才是拉开学习差距的分水岭,考虑到当时的师资水平条件,客观公平的说,如果当时的中专生念了高中也参加高考,应该是40%-50%的可能考上。

一所好高中可能是成功的起点,当时我的母校,沈阳市27中学九一届学生的下限是今天20中学的水平,八八届之前四班型时学苗更好,偶尔高考本科率成绩会超过二中。详情请见青春往事(一)高中篇,点头像可见其他文章。



八九十年代被洗脑的一句话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理工科的才叫知识分子,不少人是被动分的文理科。我们九一届当时还是考前报志愿,高考有很大偶然性,不确定因素太多,那时没有网络没有内参,绝大多数人包括家长是看着那本厚厚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南》,身边很少有大学生,知识分子家庭或者有哥哥姐姐的还好些,没有指导,没有学长给你参考,参照上一届的录取分对比自己的水平,凭着自己“理解”的专业、想象的就业方向报的志愿,而且是按顺序报志愿不是现在的平行志愿,录取也是按所报志愿顺序来,但很多重点学校根本不看第二志愿,录取率在那摆着呢,老师虽然知道志愿的重要性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但他们不像现在的老师这样“精通”——洞悉热门专业、就业形势,他们给学生的指导非常有限,很容易造成某些学校某些专业大冷大热的,一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的填报或者志愿报失误,也许就改变了一生,那时清华北大每年在辽宁省理科也才招生十二三人左右,对于学霸来说敢不敢“冲”是要慎重考量的,很可能直接掉到省本一档,而有些超常发挥的会因为没抱太大希望,前面一档空白没报或者瞎填的也会留下遗憾,运气要占很大的成分,不是高分就能考上的,滑档、高分低就甚至落榜的也不稀奇,冲上去的才是赢家。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吧,后来的估分报志愿就相对合理一些。工作后懂了人情世故,回想起来那时的招生工作可操作空间太大了。那时很多同学一心想考到外地,有多远跑多远,毕竟是第一次选择心中的梦想,外面的世界的诱惑还是很大的,因为上了大学要迁户口迁粮食关系,另外交通也不方便,九十年代的火车速度慢、时间长,九三年时平均时速才48公里,北京到上海的特快得十六七个小时,乌鲁木齐到北京特快列车得78个小时呢,那时的火车很少有不晚点的,又不舍得买卧铺,出门办事得随身带钱的时代治安又差,所以那时普遍不会报得太偏远,省内报考就近报考的多,特别是北京上海的考生更不愿往外地考,主要是怕毕业分不回来,反丢了北京上海的户口,它俩也是互相歧视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那个年代因为改革开放的深入,任何与外字沾边的都是高薪好工作,外贸外企外资,所以学生多往外贸外语专业挤;好多工业农业门类的都还好,最受欢迎的是各种部属院校,毕业分配方向好,特别是外贸财政这些的,清北虽然也属教育部,但分配却一样,也基本是进工厂,所以清北虽然名气大但专业的吸引力不强,那些有实力的学霸根本不感冒,其实分数也不是太高,远没有如今一骑绝尘的感觉;计算机类专业是朝阳行业;高校招生有委培的也有定向的,教师和医生的入行门槛当时都不高,大专学历即可,护士中专即可,但学医是热门;师范院校招生就有点难,那几年因教师地位和收入都不高,吸引力实在一般,虽然学费全免,家庭一般的或者没太大把握的才会考虑,第一志愿报考的不多,有时得降分录取才能招满,男女招生还区别对待呢,这就是潜规则,九四年教师工资套改,地位待遇大幅提升,当年读了师范的真是走运哈,录取时分数不高还免交学费毕业又赶上好时候,收割了几茬的红利,人生赢家啊。曾经的我们,都以为高考是决定命运的战场。谁不曾壮志满怀?!谁不曾背水一战?!后来才明白,其实那只是青春一战,只是人生一站。当时谁也想不到,我们大学毕业后没几年,好多行业好多大企业就不行了,那是后话了。真的是选择比努力重要,一次正确选择大于百倍努力啊。



我们是幸运的一代,因为有兄弟姐妹,很少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期望值分散,家长的成才焦虑并不明显,高考录取率又很低,社会上对高考也没有太多关注,所以考大学并没有太大的压力,我们绝大多数是自己骑车去考试的,家长请假陪考的很少,多数也就送到考场就走了照常上班。说实话,那时还有点瞧不起父母陪考的,年少的我们当年并不理解父母的心情啊!现在家长不陪考,反倒有点大逆不道的感觉了。那时还是夏时制,刚好是我们上初中和高中的86—91年六年里,实行了六年夏时制制度。那时考场没有空调,前后整个电风扇吹着,考试前老师还会在屋里洒点水降温。记得高考三天上下午六场至少三场下了雨,第一天第一科考语文之前,早上吃的西红柿鸡蛋面条,有点酸,出门之前全吐了,第一科语文发挥还好,答得慢但有点蒙的全都对的意思,卷面只扣了10分,但作文自我感觉论据写弱写浅了(因前面答得太谨慎,留给作文的时间就有点紧迫,近墨者未必黑的一例举了梁红玉,关键是秦桧和他的孙子对比这一例论据太冷门,现在也未必有几人知道,估计人家会以为我信口杜撰的,书看太杂知道得太多也许我以讹传讹了呵呵)语言组织一般化了深度不够,估计得不了高分,果然。后来听说我们这届物理巨难,全国平均分才四五十分,我得了67分,好像三次模拟时都五十来分;我倒觉得政治选择题的多选题才是坑,里面混有好几道明明是单选的,让你答的小心翼翼的,纠结,这科能得80分的就是高分了。高考总的来说,正常发挥,有得有失,就是报志愿真的真的是太重要了。擦汗-_-||



那时高考卷可不会照顾考生难易比七二一比例出题的,高考后隔一天(11日)会发那本印着高考各科试题和答案的书自己估分,高考查分得去学校,给的是每人一张一指宽的纸条,因其夹在毕业证里现仍完好保存着,上面打印着考号分数包括中专分,不敢晒图,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清楚记得报纸最初登的1991年辽宁省的高考理科各段分数控制线是重点线510分(后来提到了515分),省本线483分,市本472分,大专线是468分,中专控制线(不含生物)不记得了,好像445分左右,文科的重点线是474分,至于当年各高校的最高最低录取分得是下一届报志愿时才能知道的事,我们应届的只知道考上与否。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生源最好的高校是清北复旦交大科技大,科技大是理工科的最高水平,少年班是神一样的存在,一些经贸类也出奇的分高,清华因一直是五年制本科吃点亏。清楚记得那一年的复旦大学很多专业在提前批次招录,它在辽宁的理科录取分数线是605分,是最高的;清华九一级在辽宁的最冷门专业的最低录取线是585分,那时的北大复旦新生得去军校报到军训一年,相当于读了预备班,也是五年制了!关于那几年的军训背后大有文章,青春往事(三)大学篇将赘述。













上学时期小学赶上了六年制,那时也不懂为啥要六年制,也没心机想过去跳级,上一届好歹是分出快慢班才念的六年级,我们这一届直接就得六年级必读了,没的机会选择,想起来就耿耿于怀,到大学时问得同届西北几省和南方个别省份的中小学阶段比我们辽宁省少念一年,更是不能释怀!那时没少和各省的同学们聊高考,如今特意又百度一番,汇总做个91年高考的专栏回顾。我们九一届的高考是全国统一卷大统考的,是第一次,也是标准化答题和阅卷第一年,90年只有英语一科试行标准化答题。1991年高考中,除了上海、湖南、海南、云南和广东使用的是标准分外,其余省份均使用原始分,为了便于比较,将使用标准分的省份换算为原始分进行比较。上海高考是单独卷,语数外加文理的综合卷共四科,这就是后来3+X的模式。湖南、海南、云南三省一个卷,90年10月18日下的高考科目设置的通知,试行改革的目的是嫌高考科目多,大学所学专业用不上,他们分文史、理工、医农、地矿四大类报考,每一类考不同的四科,文史考语文、外语、历史和政治,理工考语文、数学、外语和物理,医农考数学、外语、生物、化学,地矿考语文、数学、外语和地理,好像每科都是150分,使很多人规避了自己较弱的科目考上了大学。广东卷的标准分是900分满分。当得知来自山东、四川、湖南、湖北、河南等省的同学们的分数和他们那边的分档控制线,比辽宁省同档的控制线要高出十几到三十多分,江苏浙江湖北三省的重点控制线则超过了540分,湖北的中专控制线比辽宁省的省本线都高,真的好尴尬啊,江苏省还有预考一关呢;再有安徽四川河南广东山东等是高考大省考生众多,更是突围艰难的省份,又暗自庆幸这地域差异。那年由于各省评卷标准有差异,河北省的文科阅卷明显宽松易得高分,语文分140分以上的太多,甚至超过145分的大有人在,但好在是省内竞争录取,对外省几乎没影响。说到当年大统考时期的高考,其实也是实行了分省进行录取的模式,不过采用了全国一张卷的情况之下,使得各省市区可以通过一定方式进行对教育方面的对比。注意,因为是首次全国卷高考统考,1991年全国各省高考录取分数线,在特定年代没有多媒体教学辅助,没有发达网络,没有课外补课机构的加成,一定程度反应了各省的教学水平,老师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努力程度,也是后来清华大学等名校在各省招生名额的分配依据。通过表格可以看到当年北京分数线倒数第七,北京生源考生的高考是多么容易,那几年外省生源的留京也很容易。


福建省数据空白


再回首,恍然如梦。致敬那年的你我和高考,我们人生的第一次大考。



十二年寒窗磨一剑,只待今朝问鼎时。祝“后浪”—2021年考生高考顺利,金榜题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邳州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办法出炉!运河中学计划招生990人!
高考结束,第一件事就是估分,为报志愿做准备。
2017高考志愿填报:平行志愿中达到最低录取控制线的考生,肯定能被投档吗
必须搞懂!比高考成绩还要重要的九个关键词
解读:省控线、调档线、线差、专业调配、征集志愿……
怎样利用考试成绩10分一段统计表来报考大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