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没想到吧?山东人是这样过年的!
userphoto

2023.01.23 内蒙古

关注

文:李月亮 静女夭夭
 来源:李月亮(ID:bymooneye)

还有3天就过年了。

最近很多人说感受不到年味儿。

那……大概是因为你们没来山东。

要说年味儿,还得看我们大山东。

今天我给你们讲讲山东人是咋过年的,大家来感受下,正宗的年味儿~

01
逛一圈大集
年货基本备齐

山东的大年,从腊月就开始了。
最先登场的,是村里镇上的年集。
这年集一开,大年味儿就扑面而来啦。
糖果零食,春联年画,大红棉袄小笨鸡……应有尽有。
逛一圈大集,年货基本备齐。

在山东的各个城市,都有大名鼎鼎的年集。
济南的仲宫大集、青岛的王哥庄大集、烟台的福山大集、潍坊的坊子大集、日照的安东卫大集……
很多都是当地人自家产的东西,量大样多,而且没有二手商赚差价。
大家一起摆出来,那真是热气腾腾,喜气洋洋,年味浓浓。

其实吧,现在超市里啥都有,咱缺啥都能买到。
但是山东人还是特别热爱赶年集。
因为那个热闹,那个喜庆,那个烟火气,无可取代。
任何一个超市,都不可能整出山东年集的氛围感。
有个济南朋友说,她小时候,最开心的就是跟着大人赶年集。
吃一块年糕、两支糖葫芦,买几串鞭炮、一件小红袄,那心里真是美得冒泡泡。
所以她现在也特别爱去赶年集,说一到那个热热闹闹的大集市,就感觉心里特别亮堂特别美。
是啊,那种接地气的、朴素而热烈的氛围中,其实藏着我们最爱的年味。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啊。

02
仪式感,必须拉满

年集赶完,真正的仪式就要开始了。
山东是礼仪之邦,过年又是最重要的节日。
所以仪式感,必须得拉满。
我在山东过了十几次新年了,不得不说,山东人过大年,那真是过得很讲究。
虽然每个地方都有些不一样,但那份讲究,贯穿全省。
故事很多,我一个个捋。
先说辞灶。
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是山东人“辞灶”的日子。
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回天上,向玉皇大帝做年终总结。
总结的主要内容,就是禀报每户人家这一年的表现情况。
有没有积德行善啊,有没有作奸犯科啊。
然后玉皇大帝自然就要根据表现做出决定,拿捏那户人家的小命运。
那家家户户自然希望灶王爷能说点好的,赢一波玉皇大帝的好感。
所以就都恭恭敬敬、尊尊重重给灶王爷设宴,送灶王爷上天。
过去农村一般都贴灶王爷神像。
两边写明: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辞灶的时候,就在灶王爷那摆上案桌,放上点心、水果之类的供品。
家里的男女主人诚心诚意地跟灶王爷聊一阵儿,聊点感谢啊,希望啊,嘱托啊,啥啥的。
这就是辞灶啦。
请家堂。
过年这么大的场合,那是一定要致敬祖先的。
尤其是鲁中地区,除夕吃年夜饭前,“请家堂”是重头戏。
家堂,就是列祖列宗。
请家堂,就是把祖先的神灵请回家,一起过年。
一般是除夕傍晚,由长子或长孙到村头,点香、烧纸钱,带着祖宗们的牌位,恭恭敬敬地把祖宗们领回家。
然后在家里认认真真、尊尊重重祭拜一番。
到正月初二下午,再烧纸放鞭炮,送走祖先。
整个“请家堂”就算结束了。
各地的具体规矩不太一样,执行的时候也常有差池。
像我老公小时候,有年去请家堂。
本来路上是要拿着三支点燃的香,领祖宗们回家。
但是他年少无知,回来的路上就把香扔河里了。
不知那年祖宗们有没有找到家,后来有没有原谅这个倒霉孙子。
其实现在很多人家里已经没有牌位了。
“请家堂”的仪式也简化了。
一般就是除夕那天,去给祖宗上个坟。
这些仪式看起来有点小迷信。
但其实背后,藏着人们对亲人的情意,和对未知的敬畏。
谁都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所以人还是应该懂得传承,懂得感恩,懂得思考这生命的来路和去向。
贴春联。
请家堂和贴春联,顺序不分先后。
(因为各地规矩都不一样,我们办公室的几个山东人昨天为这个吵翻了)
山东人的春联,那真是春节一大景观。
我在好几个城市过过年,明显感觉还是山东人的春联,整的最热闹。
全国春联的内容都差不多,都是家兴旺、福满门、发大财之类的。
但山东人有点不一样。
因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这里的春联也常常和忠、孝、读书、家庭和睦有关。
比如——
“真人品五伦做起,大文章六经得来”。
“天地间诗书最贵,家庭内孝悌当先”。
看起来格外有文化。
除了门上贴春联,山东人还喜欢让各个地方都沾沾喜气。
在正对大门的墙或者树上,要贴“出门见喜”。
床头上得贴“身体安康”。
水井旁是“龙泉似海”。
猪圈上来个“六畜兴旺”。
门楣上还要贴一排“幸福美满”啥的。
有些老人家里,还保留贴年画的传统。
贴门笺是有讲究的,不仅街门上要贴,就连院子门窗、厢房门窗都要贴。
五彩门笺迎风飘舞,和红春联、门神画交相辉映,格外喜庆。
福旺运旺、年年有余、财源滚滚……
有些愿望,咱平时也不太好意思讲。
但这个时候就可以光明正大地贴出来,把心里话昭告天下。
照庭。
照庭的意思,大概是“把庭院照亮”。
这也是鲁中过年仪式的“重头戏”。
除夕晚上,人们会陆续地聚集在大门口,举行隆重的“照庭”仪式。
准备好一捆秆草,从上头点燃,像个火把一样,火光照耀着门庭。
火越旺,就象征着来年的日子越红火。
所以这时候,最忌讳谁家的火不旺,秆草烧不透。
年夜饭和守岁。
这俩风俗全国应该都差不多。
山东人的年夜饭可能更讲究些。
一般来说,菜必须是双数的,必须有鸡有鱼,最好再来几道牛肉、肘子、大虾之类的硬菜,然后整一瓶好酒。
像我们家,我婆婆每年就必须炸丸子、炸藕合、炸酥肉。
炸丸子其实很麻烦,要忙很久,其实也吃不了几个。
我多次试图说服婆婆“咱今年别炸丸子了吧”。
但从来没有成功过。
她无法接受过年不炸丸子。
我们可以不吃,但她必须要炸。
那是她绵延七十年的仪式感,必须强烈捍卫。
当然,家里没老人的,可能就没这些讲究了。
我的很多朋友,这几年都是在饭店吃年夜饭的。
尤其今年,疫情放开后的第一年,饭店的年夜饭更是火爆得订不上。
等大人们也吃完了饭,大家就一起守岁,看春晚,迎接新的一年。
现在娱乐发达,熬夜是咱的强项。
守到十二点,那根本不是事儿。
但以前可不行。
那时候没手机没电视,一般人平时九点就睡了。
除夕夜要守过漫漫长夜,还是有难度的。
所以很多人的记忆都是:小时候过年守岁,总是熬不到十点就睡着了。
在零点后被妈妈强行叫醒,也是昏头昏脑、睡眼朦胧、心情烦躁。
勉强吃几个饺子,就算是守岁了。
03
亲情大交流,开始了

这转眼就到了大年初一。
一般人除夕睡得晚,初一是要睡个懒觉的。
但山东人可不。
人家早早就精神抖擞地起来,成群结队去拜年。
男人一帮,女人一帮,浩浩荡荡。
先给家族长辈拜,再给近邻街坊拜,一般中午前都要拜完。
一跪一大片,场面相当壮观。
每到过年,总会有山东人拜年的视频火起来。
很多外省网友都被惊到过,说天呐,这才叫过年的仪式感。
但也有很多山东网友说,天呐,我以为全国人民都这样拜年呢。
去年春节期间,山东人拜年的仪式感,还一度上了热搜。
我看热评第一就是:好想去山东过一次年。
不过现在,山东很多地方拜年也不需要磕头了。
但这种尊敬长辈、重视和睦的传统,却是山东人根深蒂固的观念。
山东的有些村子,还会组织全村人在村中的十字路口互拜,这叫“拜团结年”。
这一拜年,一年里谁和谁有过纠纷和怨气,也就消散了。
新的一年里重归于好。
我觉得是个巧妙又实用的小仪式。
走亲戚。
在山东,过年走亲戚也非常有讲究。
一般从年初二开始,最晚可以延至正月十五。
大部分地区,大年初二,都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
这一天,男人陪着妻子回娘家是一件很郑重的事。
带的礼物得是双数,四件或六件,表示吉利。
每个地方走亲戚的顺序不太一样。
在鲁西南,是“初二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
而在胶东,是“先看丈人再看舅,姑父姨父排在后”。
过年走亲戚,是亲戚间联络感情,互相慰问的一场亲情大交流。
这是20年前走亲戚的,你看是不是有内味儿:

不过现在已经不一样啦。

现在很多都是开着车、拉着年货,潇洒气派地走家串户了。

对了,还有一个早就该澄清的事儿。

之前总有人说,山东女人吃饭不能上桌。

其实早就没那回事了。

啥年代了,不让谁上桌谁能乐意啊。

吃,肯定都是上桌吃的。

只不过有时亲戚比较多,会分桌吃饭。

男人一桌,女人一桌,但两桌上的饭菜都是一样的。

04
吃,也是重头戏

过大年,吃肯定也是重头戏。
除了年夜饭,我最想讲的是山东的饺子和花饽饽。
山东人对饺子的爱,天下第一。
很多人家从年夜饭开始,一直到初五,天天都要吃饺子。
据说是因为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就是包住福气和财运。
我个人分析,可能也因为饺子过去是最精致美好的食物。
天天吃饺子,才能表达对新年的高度重视。
山东,万物皆可包饺子。
鲅鱼、海鲜、黄瓜、粉条……没有什么是山东人不能包进饺子里的。
年初一早晨,山东人一般会吃素馅饺子。
寓意是盼着这一年都“肃(素)静”。
山东话的肃静,不是安静。
而是平安无事,没有争吵或者意外的灾祸。
说完饺子,就要说饽饽了。
终于可以讲我最爱的大饽饽啦。
理论上,它应该是一种馒头。
不过鲁西叫“馍馍”、鲁东叫“饽饽”。
山东面食占了半边天,山东女人又格外的贤惠手巧。
所以山东的花饽饽,那是绝对是可以美上热搜的。
普普通通的是这样:
这种一般叫“花糕”。
下面这个,才是真正的花饽饽。
还有这种鱼形的,寓意“年年有余”:
嵌了红枣的,寓意“早发”。
还有整成这样的。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是万万不敢相信的。
每款都有每款的寓意。
总之就是蒸蒸日上,一年更比一年好的意思啦。

05
玩,那花样就更多了

吃完了之后,就是玩了。
山东人过年,玩的花样特别多。
比如逛庙会。
大明湖庙会上,经常会有舞狮、高跷、秧歌、曲艺……各种民俗表演,特别热闹。
除了看热闹,庙会上还有很多好吃的。
你要去了,基本就是“逛吃”模式。
走一圈就会有深深的满足感,觉得人间值得。
除了庙会,新年玩法还有很多。
比如登高祈福——进福门、走幅路、敲幅鼓…..很有意思。
有些地方还有灯会。
花灯盏盏,喜气满满,大人小孩都爱看。

06
那些美好的东西
值得守住

山东人的大年,我总觉得是跟别处不同的。
因为山东有最正统的传统文化。
山东人又格外注重仪式感。
虽然生活在不断前进,观念在不断变革。
山东人平时的日子,也已经很现代新潮。
但他们还是守住了一些美好的东西。
而正是那些有趣的习俗,久远的文化,串起了我们最喜欢的年味儿。
比起躺在家里刷手机,百无聊赖刷过一个长假。
我当然还是更喜欢山东这隆重的、热闹的、精神抖擞、气势磅礴的大年。
如果你也喜欢,就点亮【赞】+【在看】,然后把这篇文章转给更多人看吧!
祝大家新年快乐!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李月亮高人气作家,新女性主义者,扎实写字的手艺人。以理性和智慧陪万千读者成长。新书《好的人生,不慌不忙》当当网热卖中。微信公众号:李月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年
【山东】于淼《​购年货学传统》
农村连出嫁闺女都不许看的过年摆供!
散文精选:家乡的年味
春节的记忆
小年习俗大全,这样过才有年味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