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行合一”考验生存能力:从试错迭代开始,升级到认知变现能力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说的是人类的思考在真理面前的无力感,地球在人类的伟力面前颤抖过,也报复过,目前是大自然在主导着这出征服剧的节奏。

天之骄子的人类要飞出地球,走向宇宙,实现人类千年的梦想。我们看到了新的曙光,科学增强了探索未知世界的蓬勃信心。不可知论似乎被扫进了历史垃圾堆。真的是这样吗?

 科学革命起步的伟大发现,就是发现“人类对于最重要的问题其实毫无所知。” 

牛顿的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科学革命开启了“知识的革命”,人类前所未有的打开了认知的大门,在未知领域中探索,结果发现我们走入了更多的无人区,科学革命实际上“无知的革命”。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尊称为万世师表,谦虚的表示“三人行,必有我师”。晚年批阅周易,周易是天地万物的中国写照,其中表达谦虚的谦卦,孔子认为是最好的卦。这个卦的每一个爻都是吉祥的。中国人对待天、地、人从古以来是抱着学习的精神、谦虚的态度处事的。本质上是认为宇宙万物和自然很多都是未知的,因此也发出了尽人事听天命的感叹。

苏格拉底知识渊博,学生无数。 苏格拉底却经常对自己的学生说:越学习,我越感到自己一无所知

学生不解地问:您知识渊博,知道的事情那么多,为什么自己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画了一个圆圈, 指着圆圈说:人的知识就好比是这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边是未知的。知道的东西越多,圆圈就越大,圆圈的周长自然也就越大与未知接触的空间也就越多。  我自己心里清楚,我比别人知道得多的,不过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

    《孟子·梁惠王上》讲了一个50步笑百步的故事: 战国时候,孟子跟梁惠王谈话,打了一个比方,有两个兵在前线败下来,一个逃跑了五十步,另一个逃跑了一百步,逃跑了五十步的就讥笑逃跑了一百步的,说他不中用。其实两人都是在逃跑了,只是跑得远近不同罢了。一般用这个寓言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可是却讥笑别人。

从另一个视角看,是我们对未知的了解都是有限的,不用笑话,不用争吵,其实就是50步笑百步的关系。那些喊着;世人皆醉我独醒的人最后都怎样了?

同情和支持是珍稀的,来自其他人的谴责和教训则供给过剩。这是社会可知论的一面,只有唯一对错,没有合理与否。

生活中不乏卖弄学识、鼓捣经验、操弄书本之流, 站在教条、道德的制高点上,强行进入你的领地,打着教条、地位等优势,教你道理,让你就范,最后你得到了一堆没有验证过的道理, 你错了的原因自然是因为你无知,你不懂事, 无论什么坏事发生在你身上,都是你自己的错。被欺骗、被伤害、被轻视、贫穷、陷入困境……都会被归结为“你原生家庭与问题”和“你不够努力”。

世界没有根本的对与错,只有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科学上一旦祭出探索未知的大旗,则众神退位,为了科学去献身,牺牲也在所不辞。颇有为了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慷慨,实际上,现代量子物理揭示出奇妙的不确定性原理,不确定性原理表明,粒子的位置与动量不可同时被确定,位置的不确定性越小,则动量的不确定性越大,反之亦然。本质上是说明世界是变化的。是不可捉摸的。

   关于不确定性原理海森堡自己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因果律的陈述中,即‘若确切地知道现在,就能预见未来’,所得出的并不是结论,而是前提。我们不能知道现在的所有细节,是一种原则性的事情。”

 面对所有问题都是片面的不充分决策,没有可能也没有条件去完全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去决策,军事大事、国家发展、企业经营等都是这样的不充分的片面背景下的决策。

因此问题的关键就在处理各种可能性上,处理好各种可能性成为解决问题的牛鼻子,也就是预期管理和预案处置。

战争就是你死我活的可能性处理方案的比拼,天时、地利、人和等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关于一块马蹄铁失掉一场战争是可能性放大的奇葩结局,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典故说的就是可能性的误判。

      从生物学上来说,没有几十万年的进化,人类大脑的智力跃升是几乎不可能的, 当今人类的智力水平其实和直立人那会儿差不多,我们之所以能比古人有如此进步,仅仅是因为时间给了我们无数试错的机会,智力虽然没太多变化,但我们的认知方式、认知边界却在长期的不断试错的历程中,变得越来越高级,越来越接近真相。

     国家、企业和个人的成长,最靠谱的的方法是实事求是的试错法。也就是基于不断的信息开放的试错,及时的总结提高。

 很多世界性的大公司就因为固步自封导致竞争地位的丧失。柯达本是全球胶卷行业的巨头,发明了数码相机,乘势而上有可能开创一个数码相机的新时代,结果却错失了信息,更不愿意去试错,被时代抛弃,时代抛弃你,连声叹息都听不到。

企业的辉煌和幻灭是一体的。日本的手机行业,如索尼、松下都曾在市场上占有优越的市场地位,智能手机兴起,却没有进行信息的更新和策略调整,错过了智能手机的大时代。

   佛教认为,人的烦恼来自于我执和法执,通俗点说就是僵化保守、而不是与时俱进,自我封闭而不是开放包容,法执就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哪有什么“一眼看穿本质”的神人,只有厉害的信息开放的试错者。

    人不缺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缺的是不追求唯一答案的精神

   科学训练出来的人有着追求唯一解和最优解的癖好,极力的要实现最优决策。这本身就是荒谬的。正确和错误的界定是人为决定的。对唯一标准答案的执念由来已久,几十年前,坊间流传着日本经济发达、科学先进,日本人认识到阑尾对人毫无用处,还有可能引发阑尾炎,结果是小孩刚出生就手术割掉阑尾,多年后发现阑尾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什么海豚婴儿的出现、地心说、日心说的博弈,都说明科学上追求唯一答案的执念。

    经常挂在嘴上的心态、理念等,本质上就是对唯一答案的打脸,天下雨,对你是问题,对农民可能是福音,经济危机,你看到的是困难,有人看到的是机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实广布人间。唯一的正确答案一般存在于数学中。

     在广漠无垠的未知世界,已知的知识微不足道,更可能是临时和错误的。 

“一无所知”出发,从头思考某一事物的本质规律。一切都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迭代和升级。

承认自己无知的“近似解”,比过于自信的“最优解”要好。

      应对充满可能性的世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王阳明先生说的知行合一。应对越来越不确定性的世界,让自己有更强的生存能力。

 应对可能性的问题考验着人的认知变现能力,也就是想法转化成现实的能力,可以称之为工程力,相当于搭建认知体系与行动之间的桥梁。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事物都是三个以上的关联因素具足才能成长,如战争胜利需要的是天时、地利和人和等多种条件,成为学霸也要家庭、学校、个人努力、学习方法等机缘的结合。知行合一其中将知与行合二为一需要的关键因素就是认知变现能力。缺乏这个能力类似于要建跨河大桥,有了设计蓝图和施工队伍,就是缺乏工程实现能力,这种认知变现能力就是工程思维和能力。

   认知变现能力是目的利用各种信息和资源,系统化地解决现实问题。及时考虑可行性和约束条件。

在商业领域,拥有“认知变现能力”的著名人物应该是埃隆·马斯克。 

埃隆·马斯克说过:“我是具有创新精神、具有创意的工程师。我想我是工程师。”他在太阳能、电动车、太空运输三大领域的成就众所周知。

今日头条和美团等当红企业的当家人,都是认知变现能力的高手。

这世界不缺乏认知和执行力上的高手,缺乏的是能将认知变成现实的工程师。

提升认知变现能力需要关注:

(一)足够有意义的的使命, 以最大的热情为之奋斗

愿景是一种伟大的粗线条算法,能够帮助我们找到目标,制定战略。就像圣雄甘地说的,找到你的目标,方法就会随之而来。世界的未知和可能性,决定 个人和企业都需要有使命与愿景的确定性,战术和试错的随机性

(二)主动去探索和拥抱世界。 接收各种信息,通过灵活多变的微调,来最大化地消除外力所造成的影响,建立起一种足够具备弹性的内在系统。

 多元化接触外部世界,接收新的、预期之外的“意外”刺激。理解新的情境,吸收相对应的信息和经验,内化为系统的一环。

(三)修炼自我成一个不断成长和演化的系统 

     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不是去推动自己“我要做什么”,而是找到自己的关键优势,给予自己足够的内驱力。

你不一定知道适合什么工作,但你能明确的是:擅长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你未必知道“真正想要什么”,但一定清楚“怕什么”。

 广泛去接触各种可能性,多元化自己的生活模式,让自己接触更多的圈子、更广阔的的天地……从体验中去观察、学习和感受,让认知体系自动的演化。

(四) 有效并且高效地解决问题 

有目的工作是认知变现能力的精髓。就是会干+肯干

(五)勇敢的不断试错、决策

你无法确保自己能够做成某件事情,你只是提升自己做成这件事情的概率。脑海里死守“有足够把握”的人,不适合任何创意性的工作。

 未知的领域需要不断的试错 ,如果做成了,那很好;如果没做成,也没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获得许多经验,增进对外部世界的理解 。

     理解概率,与确定性共舞,在灰度环境下做出黑白分明的决策,敢于拥抱失败。

 所谓认知变现能力,就是生命在宇宙间的奋争和坦然。

认知不是名词,它是动词,在时间的延续中认知终将会成为一个生命体。

不要计较结果,而是去关注过程,关注过程里你的感受、想法、经验,以及你的成长和生命体验的丰富。这是让自己永远保持热情和探索欲的最好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强迫症与不确定性认知
学习笔记|《老喻的人生算法课》
【人生算法】43贪婪:用半径算法找准人生定位
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关系
从“知行合一”到“知行五环”,扩大“知”对“行”的理解
吴世春:创业者如何提高成功率?丨创业方法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