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相机的发展
1851年,英国人Fredrick Scott Archer发现将硝化棉溶于乙醚和酒精的火棉胶,再把碘化钾溶于火棉胶后马上涂布在干净的玻璃上,装入照相机曝光,经显影、定影后得到一张玻璃底片。从此,摄影术的历史便改写了。“在干净的玻璃上涂上火棉胶为主材的溶剂,再浸入硝酸银,取出趁着湿的时候进行拍摄, 然后显影,定影,根据喜好,把底片做成正片或者负片的摄影技术。亦称为火棉胶摄影法(Wet Plate Collodion)。”火棉胶调制后须立刻使用,干了以后就不再感光,所以这种摄影方法称为“湿版法”。 与此同时火棉让感光药品的敏感度提高了不少,短时间快门成了可能。
这种拍摄方法需要很好的技巧,可分为以下几步:
1) 清洗玻璃板
2) 把火棉胶涂在玻璃上,倾斜玻璃,是火棉胶涂匀到每个角落。
3) 将玻璃板在暗室中浸泡在硝酸银中3-5分钟
4) 取出玻璃板放入片夹,避光
5) 放入相机,开始曝光
6) 显影(使用硫酸亚铁显影剂)
7) 定影


1860年湿板人像


几乎在与湿版应用的同时,许多人试验寻找其它卤化银的载体。1871年,英国医生Richard Leach Maddox在《英国摄影》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糊状的明胶为材料的溴化银乳 剂,趁热涂在玻璃上。干燥时,不会像火棉胶那样发生结晶。而且不象先前试验过的许多其它载体那样会使卤化银发生感光度减少现象,相反,似乎还有增进感光的 作用,并且,具有遇湿膨胀,易于显影液和定影液渗透,适应冲洗加工的优良性能。1877年,查尔斯?贝内特发现了,把溴量过剩的乳剂,延长加热时间,即延 长乳剂的成熟时间,乳剂的感光度大大提高。这样制得的明胶乳剂干版,印相曝光速度提高到了1/125秒,在此之前,湿版至少也要数以秒计的时间进行曝光才 能照相和印相。有了干版,感光材料的制备和使用就可以分开进行。19世纪70年代中期,明胶卤化银的印相纸的商品化使得摄影者已经不必自己动手配制和涂布 乳剂,可以只管专门去照相了。这意味着,萌发于数年以前的照相术将结束它的孩提时代,步人它工业化发展的成熟时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湿法摄影
湿版与干版,你更爱哪种
让我们一起记住--达盖尔
古典摄影工艺之湿版摄影
永不停步的美学追求
照相感光材料发展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