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电视剧《白鹿原》中的关中话,里面的问题太大了

电视剧《白鹿原》是良心作品,比抗日神剧高了不知多少倍,可也不是不可挑剔。电视剧里演员说的台词,问题太大。本来为电视剧增添乡土气息的关中方言用语,错的太多。


关中方言也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以西安话(不是今天的醋溜西安方言)为主的东府话,一个是以宝鸡为主的西府话。


《白鹿原》故事的发生地在白鹿原,陈忠实一辈子都在白鹿原,白鹿原在西安城东,因此故事里的人说的是标准的关中东府话。


                                         话剧《白鹿原》


十年前,《白鹿原》话剧在北京人艺演出,场场爆满,演员的台词完全关中强调。但我作为纯正关中人,感觉还不够美,不是完全的关中话。演毕后,散场,听到很多观众抱怨,说方言太难懂。


这次电视剧《白鹿原》里演员都说普通话,这是为了方便大家全国人民,当然,为了更有乡土气息,也加入了一些方言的腔调。


电视剧《白鹿原》里,加入了不少的方言腔,但不是关中方言,却是南腔北调,和关中话八杆子打不着。

本着对关中话的热爱,越看越生气,这些演员据说大多是陕西人,对关中话的感觉怎么那么差呢?是不是编剧的问题。这里有图有证据,大家看看。

 

 


鹿兆海给白灵说:“北伐军遇到厉害的军多了去了”。

 看到这真是欲哭无泪。“多了去了”是东北及河北、北京、内蒙一带用的口头语,属于方言。你一个白鹿原走出来的小伙,还没出过西安,啥时候学会东北话了?!


如果说鹿兆海还情有可原,那么鹿三说的话,就更没头没脑了。


一个朴实的长工,没有听过二人转,没有看过赵本山的小品,竟然说出了“磨叽”。

让我欲哭无泪。

“磨叽”是河北北部,北京、内蒙、东北一带的话,相对来说,黄河以南,包括关中、中原、江南、云贵,都说“磨蹭”,意思就是干事情慢。“磨叽”

这里用来说两个青年男女朦胧的感情,用“磨叽”也对,但绝不能说出来,因为这是方言。既然用东北方言,为啥不用关中方言。

恕我学识浅薄,一时想不起来关中话怎么形容这里的“磨叽”。请乡党提示。



老天呀,“馒头”。

难道那时候就普及普通话了?关中话没有“馒头”,我们把馒头叫“馍”,“馍”比馒头更好听。

看来剧组里有不少的北京或东北人。



“你还笑哩???”

我看到都快要哭了。关中人怎么口音里还有“哩”,真是不地道。在这里,应该说“我还笑呢”。“呢”是关中话后缀音ni的汉字写法。


《白鹿原》电视剧中的“哩”字频频出现,让人哭笑不得,看着难受。




在这里,陕西话正确的应该是用“咧”。

说“咋不吃咧?”这才对!


神经受刺激啦。

听你说这话,我都要受刺激了。

一个在民国还拖着辫子的老人,竟然知道所谓的“神经”,这么高大上的西方医学词汇随口就来,看来他的文化水平很高,超越时代咧。

正确的话是:脑子受刺激咧。

关中方言用“脑子”,不用“神经”。



“乡亲们要是知道了”

他们要是知道了就该哭了。

老天爷呀,关中话哪有这么说的?!

《论语》里,孔子都说“乡党”。现在全国只有关中方言说“乡党”,这是多么高大上的用词呀!

用“乡亲”一换,味道全变了,格调迅速下降。


比男娃都聪明,受到前清举人朱先生表扬的百灵,刚拿起钢笔(严格说不是钢笔)就不会写字了。

灵的繁体字是“靈”,最下面是“巫”。你看,白灵明显少写一个竖。

这怎么对得起朱先生。


当然,也有让人高兴的。



“你稍等一下下”

这演员长的好,话也说得标准。关中话“下下”。虽然限于普通话发音,没有说出前后两个“下”的发音其实是不一样的,但还是可喜的。




这娃说的是“开饭咧”。字幕上打的是“开饭了”。

这个送饭的小孩肯定是群众演员,而且是关中方言区长大的。

不信你看看黑娃当麦客那一集。

这才是正确的“咧”,而不是所谓的“哩”。


“你们不要问我嘛”

终于说对了一次。



陕西有个《都市碎戏》,用的是关中方言。但不够地道,是醋溜方言,不仅不会把标准关中话带上正路,还会把原本好多方言用词埋没掉。

曾几何时,说一口标准的关中话,成了“土”的代名词,于是好多人口音变了,像普通话学。这以西安市里人为代表。

去广东看看,看人家是怎么保护自己的方言的,车站报站,第一遍说粤语,第二遍才说普通话。

说方言不低人一等。特别是在乡党们人中间,就更要说关中话。乡党之间说普通话听着怪怪的。

不仅要说,还要说的地道。不要埋没了祖先留下的好东西。

 

多说几句,你去百度“关中方言”,肯定得到的是有问题的信息。百度说关中方言的区域在关中,还包括陕南一部分区域、甘肃东部、宁夏南部等等,唯独漏掉了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

有一次,电视上播一个电影,演的挺好,演员都说关中话,口音很标准,以为是陕西拍的,谁知是山西拍的。山西最南部的人是标准的关中腔,就连天气预报也关注的是陕西,因为和他们更接近。?

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终南山故事

  今日头条: 终南山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鹿原》拾遗:方言最后的魅力
额滴个神啊!陕西话原来这么有文化,你都知道吗?
细数大俗大雅的关中方言
在家乡就说老家话!
文学对于方言的保护作用
常顺有话如是说:我与普通话(一)(讲于2021年9月15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