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片玉词》南宋格律词派的先声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与秦观、黄庭坚差不多同时踏上词坛,但却和秦、黄二人走了相当不同的词路。如果说秦、黄二人,以及大部分北宋词人,包括南宋的辛弃疾,走的都是“感发”一路,那么周邦彦则是以“思力”写词的大部分南宋词人的先行者,其著作《片玉词》可谓南宋格律词派的先声。《梦窗稿》收录于《文澜阁四库全书》第1537分册中。

 清光绪十四年汪氏振绮堂刊本《宋六十名家词》中收录的《片玉词》

▲《片玉词》内页

很多人认识周邦彦,或许是因为他写的《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感发”与“思力”是叶嘉莹先生在诗词批评中经常提及,也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前者更接近于古代诗歌“兴”的传统,是一种自然的、直接的情感流露,通过吟诵出口成章。王国维先生的看法就代表了这种将“感发”的力量作为诗词评价标准的观点。在《人间词话》中,他所欣赏的词的境界就是“不隔”,是直接的、鲜明的抒情,而像周邦彦、姜夔这样的以“思力”写作的词人,王国维对其的评价并不高:

 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惟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

 清光绪十四年汪氏振绮堂刊本《宋六十名家词》中收录的《片玉词》

周邦彦(1057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与秦观、黄庭坚差不多同时踏上词坛,但却和秦、黄二人走了相当不同的词路。如果说秦、黄二人,以及大部分北宋词人,包括南宋的辛弃疾,走的都是“感发”一路,那么周邦彦则是以“思力”写词的大部分南宋词人的先行者。


相比于感发,思力是依靠于思索和安排,是曲折、婉转的,是有法可依有迹可循的。它也许缺乏感发派那种伟大的生命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用思力就不能写出好词来。既然是不同的写作方法,就应该以不同的标准来衡量。这就像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法,如果说感发派强调情感的自由表达,倾向于挣脱既有规范的束缚,那么思力派则重视一种规范的(重新)建立。
▲《片玉词》内页
这种建立规范与打破规范的张力并不独独存在于词的创作中。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将周邦彦和苏轼放在一起作比较,将苏轼比作李白,认为两人都是追求创作自由的典范,而周邦彦则是“词中老杜”(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在技巧和艺术上追求规范性。这并不一定是他的初衷,但是他所创立的规范确实为后来者提供了学习的门径。
 
周邦彦的“思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词作铺叙的章法结构,他对前人诗句的化用,以及他在词的音律方面的创作与规范。
 清光绪十四年汪氏振绮堂刊本《宋六十名家词》中收录的《片玉词》
他的铺叙写法,一方面来自于柳永的铺叙,不过柳永的写法一般是平铺直叙,周词则开拓了新的叙述方式,这也许和他自己写赋的经验有关。赋这种文体,非常讲究事物的排布和铺陈。这种手法用在词中,出现了曲叙、回环往复式的叙述,如《六丑·蔷薇谢后作》: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家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更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槅。

东园岑寂,渐朦胧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敧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惜花是主题,围绕着这一主题则延伸出不同的角度,时间、空间、人惜花、花恋人,几句一转,最后归到“蔷薇谢后”上来,有一点像辐辏式的写法,相比与平铺直叙,词境明显拓宽了。
 清光绪十四年汪氏振绮堂刊本《宋六十名家词》中收录的《片玉词》
不同于直接感发,周邦彦词作的语言克制,即使第一人称书写,表达的愿望与疑问也是冷静客观的,虽遗憾时间的飞逝,也只是“愿春暂留”,问句更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感慨和疑问。这种用思力安排的作品,也同样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片玉词》内页
这种共鸣所依赖的,是读者和作者共享的语码。语码包括我们俗称的典故,也包括前人所写的诗句。周邦彦自己能写很好的辞句,在化用前人诗句上也达到浑然天成的境界,既让人能够一眼看出,又与他自己的作品融为一体,不显突兀。如《西河·金陵怀古》: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馀旧迹郁苍苍,雾沈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赏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在这首词作中,周邦彦化用了刘禹锡《金陵五题》中的《石头城》和《乌衣巷》以及古乐府《莫愁乐》
 清光绪十四年汪氏振绮堂刊本《宋六十名家词》中收录的《片玉词》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莫愁乐》(其一)
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
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
对原有的作品做这样的重新排布组合,非有巧思不可为也。如果说这些擅长感发的诗人词家有开天地之功,那么清真则有建宫阙之力。他为后来者画好了图纸,建好了模型,凭借的不是一时一刻喷薄的激情,而正是他这种思索安排的风格
 清光绪十四年汪氏振绮堂刊本《宋六十名家词》中收录的《片玉词》
叶嘉莹将他的这种风格归结于两点:一是他写赋的经验;二是他的音乐才能。和柳永以及后来的姜夔这些善音乐的词人一样,周邦彦也会自度曲,即不但创作歌词,还自己谱写新的曲调。但是柳永以俚俗词调出名,姜夔也只是一介布衣,周邦彦则曾在大晟府(北宋中央掌管乐律的官署)供职,所创的词调也更符合士人的审美,宋人沈义父《乐府指迷》就曾经说清真“无一点市井气”。

周邦彦在音律上颇有研究,非常注重词与曲的协调一致。同样的词牌,宫调不同,则表达的情感不同,他也会选择相应的宫调来配合他填的词。而对于用字,他也在平仄的基础上将仄字细分为上去入三声,力求语言和音乐能够最大程度上密切配合。他所规范的词调,成为南宋以后许多词家作词所遵循的法度。
▲《片玉词》内页
此外,我们从清真词的词牌名中能看到,他喜欢把复杂且并不协调的曲调结合在一起而创作新曲,如《倒犯》、《花犯》、《六丑》、《玲珑四犯》(“犯”在这里指的是“变调”的意思),这样的词难唱,也自然需要作词者更多的斟酌。

《花犯》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宴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虽然我们今天已经听不到这些词唱起来是什么样的,但是读起来,词句也是相当拗口的。这是周词与杜诗的另一个相似之处,虽用拗句,却在“拗怒之中,自饶和婉,曼声促节,繁会相宜,清浊抑扬,辘轳交往。”(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
 清光绪十四年汪氏振绮堂刊本《宋六十名家词》中收录的《片玉词》
在文学史上,周邦彦被称为“结北开南”的人物,开拓了南宋“不矜感发矜思力”(叶嘉莹语)的先声。他虽然不是南宋格律词派的开创者,却被追认为格律词派的先导,正是因为他在柳永和辛弃疾之外,开辟出了以思力取胜的作词方法,为词这一文体建立了章法、句法、音律、炼字等等方面的规范。从他开始,宋词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格律词派探究
(5)槐榆柳学习心得系列之唐宋词赏析005
周邦彦词赏析
〖诗词鉴赏〗宋代诗词赏析:《其他篇》557首<281-300>
北宋初范仲淹《渔家傲》发豪放词派之先声
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北宋 周邦彦《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