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书画基本丛书」六种

中国书画基本丛书

新四种

1

东图玄览 詹氏性理小辨(书画部分)

(明)詹景凤 著;刘九庵 标点;刘凯 整理

晚明重要书画鉴定家詹景凤书画鉴赏笔记

眼光独到 见识非凡

詹景凤(1532-1602),字东图,号白岳山人,又号大龙宫客等,安徽省休宁县流塘村人。1567年乡试中举,1582年补湖北麻城教谕,1588年迁南京翰林院孔目,擢南吏部司务。1595年谪四川保宁教授。1598年升广西平乐府通判。明代著名的书画家、书画鉴定家、书画收藏家、文学家。其文章学《庄子》、《左传》和汉赋;绘画学元人黄公望、倪瓒山水,晚年以书法作画法而为墨竹;书法学二王,晚年善狂草,模仿怀素,成就较高。

刘九庵(1915-1999),河北省冀县大齐村人。14岁到北京琉璃厂悦古斋字画店学徒,长达12年之久,从此与古书画结下不解之缘。1956年入北京故宫博物院,专门从事古书画的征集、鉴定和研究工作,为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成员之一。历任国家历史文物咨议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常务委员,是我国文物博物馆界首批获得国务院批准享有特殊津贴的专家之一。主编《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中国古代书画目录》《中国历代书画鉴别图录》,编著《宋元明清书画家传世作品年表》《刘九庵书画鉴定文集》,发表《记八大山人书画中的几个问题》《再记八大山人书画中的几个问题》《王宠书法作品的辨伪》《祝允明草书自诗与伪书辨析》《金农的亲笔与代笔画考析》《张大千伪作名人书画》等文章30余篇。

刘凯,刘九庵孙。幼承祖业,喜好书画鉴定与收藏。编著有《袁氏藏明清名人尺牍》《素兰华章——明贤书札集萃》等书。

詹景凤是晚明时期颇负盛名的书画鉴定家,其鉴定意见客观精审,为时人所深许。其所著《东图玄览》为晚明知名的书画鉴赏笔记,收录其各类书画鉴赏意见600余条,附书画题跋38则,其内容既著录书画内容、题跋、技法、流传、价格,又特别关注其笔墨技法的承袭演变轨迹,并对书画的真伪问题发表不同时流的意见;《性理小辨》中《书旨》《画旨》两文,集中阐述了其书画思想,从中可以看出其并不轻视马远、夏圭等院画,也不贬斥戴进、吴伟等浙派,不囿于当时崇吴派贬浙派的论画风气,显示了詹氏独到的眼光与非凡的见识。

刘九庵先生作为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成员之一,对詹氏在书画鉴定方面的见识甚为肯定,生前对《东图玄览》作了非常仔细的点校整理,并手订了詹氏《书旨》《画旨》两文。此次出版既对詹景凤的书画鉴定鉴赏著作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整理,同时又为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工作提供了大量精审权威的实例个案,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2

清朝书人辑略

(清)震钧 撰;蒋远桥 点校

考一代之文艺,可见一代之功令

——清代书法的源流始末

执笔法、用笔法、碑帖之争

——清代书法热点问题

笔墨纸砚、字法章法、书艺溯源

碑帖赏鉴、书人品评、人物的交游

——清代书法的显微透视

震钧(1857-1920),清末学者,满洲镶红旗人。瓜尔佳氏,字在廷,也作载亭、在亭,号涉江道人,后改名唐晏,易字符素。震钧能书画,博学多识,作为“道咸以来”“以诗文名”的满人代表,入《清史稿·文苑传》。论诗“持论泯唐宋,不为门户缚”,与其诗风一致。著有《天咫偶闻》《渤海国志》《庚子西行纪事》《西汉三国学案》《八旗诗媛小传》《国朝书人辑略》《八旗书人辑略》《涉江先生文钞》《涉江诗稿》等,涉略极广。


蒋远桥,1980年生,浙江东阳人,文学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著有博士论文《颜之推的文学思想》。主要从事古代文学、教育测评的研究,出版有《新译六朝文絜》(台湾三民书局),发表有《甲骨文反覆辞法简析》、《时间中的歌舞:<霓裳羽衣曲>的创制、流变和表演》、《论证评诂能力在纸笔考试中的测评路径》等论文。


“考一代之文艺,可见一代之功令”,而书道“因世变迁,可按籍而知其大略者”。本书仿照《诗人征略》的体例,“先疏籍贯官阀,后列群籍,分条析理,排比成书,苟或无征,姑从盖阙”。全书十二卷,以宗室为卷首,以闺秀、方外、女冠为卷十一。全书以书人为纲目,内容涉及书道相关由微至显的各方面,如笔纸的讨论、字法章法、各家书艺的溯源、碑帖品评、书家品评、书人间的交游往来等,至于执笔法、用笔法,碑帖之争这类清代书法的热点问题,在书中也有很多呈现。所以,本书可以作为管窥清代书法的一个通道。

在保存文献方面,本书也有一定的价值。某些资料,如王文治《论书绝句三十首》,也因进入本书而得以保存。

本书原名《国朝书人辑略》,为了使书名更加清晰醒目,本次点校出版,将书名中的“国朝”明确为“清朝”,书名作《清朝书人辑略》。《国朝书人辑略》在清光绪三十四年(戊申,1908)初刻于金陵,而未有校点整理本。本次校点,即以台湾文史哲出版社“中国文史哲资料丛刊”影印本为底本,参考引用资料所出群籍,进行校勘整理。



3

弇州山人题跋 书画跋跋

(明)王世贞 (明)孙鑛 撰;汤志波 点校

详细记录明代书画的流通
展示明代文人生活的真实侧面
附人名、专名索引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

孙鑛(1543-1613),字文融,号月峰、湖上散人,明代大臣、学者,浙江余姚人。隆庆举人,万历二年会试第一,殿试成二甲第四名进士。历仕文选郎中、兵部侍郎、加右都御史,代顾养谦经略朝鲜,还迁南兵部尚书,加封太子少保,参赞机务,人称其“手持书卷,坐大司马堂”。

汤志波,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明代文学文献的整理工作,出版有古籍整理专著《沈周集》《张羽集》等。


明代“七子”之一王世贞不仅以诗文名世,其书画收藏与鉴赏亦独步一时。王世贞收藏宏富,书画真迹经眼颇多,前人书画论著更是稔熟于胸,从其所辑《古今法书苑》七十六卷、《王氏书苑》十卷、《王氏画苑》十卷中可略窥一斑。

王世贞《弇州山人题跋》是明代重要的书画史研究资料,对书画的追溯源流、品评优劣往往带有一定的研究成份。《题跋》详细记录了明代书画的流通,展示了明代文人生活的真实侧面,也是探讨王世贞书学、文学、史学思想的重要材料。

《书画跋跋》正编三卷,续编三卷,是孙鑛针对王世贞书画题跋所作的题跋,或推其说,或辩其讹,或补其阙,议论翩翩。正编依次是墨迹跋、碑刻跋、画跋,各一卷,续编亦如之,共计426则。本书中《四部稿》底本采用明万历五年王氏世经堂刻本,《续稿》底本采用明崇祯刻本,均校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王世贞尚存世题跋真迹以及《古今法书苑》《书画跋跋》《清河书画舫》等亦作参校。《书画跋跋》整理以清乾隆五年居业堂刻本为底本,校以四库本、民国八年上海大东书局石印本。



4

郁氏书画题跋记

(明)郁逢庆 纂辑;赵阳阳 点校

与《珊瑚网》《庚子销夏记》齐名

明代重要书画著录书

郁逢庆,字叔遇,号水西道人,明末浙江嘉兴人。性喜收藏书画,储于义墨堂、畅叙堂中。其见闻广博,崇祯时辑古今法书名画,成《书画题跋记》。此外,尚有《义墨堂宋朝别号录》一书(存一卷),今藏于上海图书馆。

赵阳阳,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书画题跋记》(一作《郁氏书画题跋记》)十二卷、《续记》十二卷,明郁逢庆编著。书中著录作者所见书画真迹,录其题跋,并及款识、装潢、印章等,、续两记所录书画碑帖均未分类,亦不按时代排列,当系随见随录。全书采摭繁富,有保存资料之功,可与其他著录书参用。

关于此书之价值,前人早有评论。四库提要估定其价值云:“特以采摭繁富,多可互资参考者,故并录存之,备检阅焉。”周中孚《郑堂读书记》谓:“所录诗篇为别集、总集所不载者颇多,亦可资后人参考焉。”吴寿暘《拜经楼藏书题跋记》称“可与汪氏《珊瑚网》、孙氏《庚子销夏记》相颉颃”。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也予以“采摭繁富,究可为伐山取玉,披沙捡金之助”的评价。今人谢巍《中国画学著作考录》更从辑佚、校勘、鉴定、辨伪等多方面肯定了《郁氏书画题跋记》的价值。



中国书画基本丛书 已出版2种

遐庵清秘录·遐庵谈艺录
叶恭绰 撰;李军 点校

《遐庵清秘录》系叶恭绰亲自编定的私人收藏书画目录,上册收入法书40余种,下册名画79件,多为中国传世书画中的名品巨迹。该书以传统书画录的著述方式,详录每件藏品的质地、尺寸、印章,摘录历代题跋,记叙收藏经过,对于考订藏品流传,赏鉴艺术价值,均具有重要作用。《遐庵谈艺录》系叶恭绰亲自编定的谈艺杂文集,收文129篇,涉及书画、金石、碑版、文具、佛门史迹、古籍善本等内容,涉猎甚广,是治中国艺术史者的重要参考资料。本书为标点整理版,并附人名作品名综合索引,以飨读者。

叶恭绰(1881—1968),字裕甫,搜藏历代文物,品类颇广,至为丰富,为保存国宝不遗余力。晚年先后将所藏书画、典籍、文物重器尽数捐献于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成都等市有关机构,以垂永远,令人敬佩。其著作甚丰,主要有《遐庵诗稿》《遐庵清秘录》《遐庵词》《遐庵谈艺录》《遐庵汇稿》《矩园墨》《历代藏经考略》《梁代陵墓考》《交通救国论》《叶恭绰书画选集》《叶恭绰画集》等。另编有《全清词钞》《五代十国文》《广东丛书》《清代学者像传合集》等。

穰梨馆过眼录
(清)陆心源 纂辑;陈小林 点校

《穰梨馆过眼录》清代书画著录书。陆心源撰.陆心源收藏书画颇多。全书40卷。书前有光绪十八年(1892)自序。收录自藏及寓目书画计480余种,起自梁、唐,止于清初,按时代排序,详细描述作品纸绢、尺寸、印记和款识题跋,别无评语。另有《穰梨馆过眼续录》16卷,补入唐代至清中期书画作品200余件,其考订旧籍颇有心得。

本次整理点校,以清光绪十七年八月吴兴陆氏家塾刻本为底本,参考了《仪顾堂集》《中国书画全书》等八种文集。又据《仪顾堂题跋》、《续跋》二书,补入《张子固手札卷》、《赵文敏与袁伯长札卷》、《沉石田浅绦山水卷》、《杨忠列家书卷》、《陈老莲白描祖师待诏图卷》等五件作品题跋,作为附录。另附传记资料(两篇)、书目提要等文献,供读者参考。

陆心源(1834—1894),字刚父,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浙江吴兴 (今湖州)人。成丰九年(1859)举人,以知府发广东。同治四年 (1865)简广东南韶兵备道,六年调高廉道,十一年署闽粮盐道,后因与署督不合,即乞养归湖州。光绪十七年(1891)被荐受召,辞不就,专意于丹铅。收集江南藏书颇丰,尤以宋元刻本为多,号其藏书楼日 “皕宋楼”。著《集韵校误》《群经音辨校误》《宋史翼》《穰梨馆过眼录》《仪顾堂集》《皕宋楼藏书志》等,合署为《潜园总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拓淳化阁帖》复制的意义 书界新闻
书画防伪絮谈之碑帖收藏与辨伪(上)
历代书画著录书
书法论著目录:歷代書法論著集萃(二)
销夏·鉴赏·著录
荐书 ‖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六件碑帖重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