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晚节变化出入不可端倪” 《祝枝山草书宫词》

此卷作品为明代书法家祝枝山草书宫词,为其晚年所创作的草书,原藏于首都博物馆,曾收录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及《中国书法全集》49祝允明卷等书中,为祝枝山晚年较为典型的代表草书。内容为花蕊夫人的宫词(节选二十四首)。

请将手机旋转90度

高清大图为您呈现作品原貌

此卷祝允明草书作品是如何流传的,都有哪些著录?真伪如何?《宫词》作者花蕊夫人究竟是谁?

研究专家将为您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

祝允明《草书宫词》,纸本,作于嘉靖四年(1525),高27.8厘米,横231.5厘米,旧藏于首都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中编号为“京5-004”,当时所定品名为《行书七言绝句》。

《中国书法全集》49 祝允明卷中,《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卷》的说明中写道:“其用笔与结体与他同时期的晚年作品如《六体诗赋卷》(1522年为沈则山作,图版42)中的款识部分、《苏台八咏小词》(1522年作)、《怀知识诗卷》(1523年作,图版44)、《行草书千字文卷》(1523年作,图版43)、《牡丹赋卷》(1524年作,图版45)以及《七言绝句卷》(1525年书于从一斋中,首都博物馆藏)等,基本一致。”尤其是葛鸿祯先生所编的《祝允明年表》中,此件作品亦赫然在列。在杨仁恺《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1983年9月23日·首都博物馆”条中也著录了此件书法作品;而劳继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1983年9月23日”条下,更记载了当时多位鉴定专家对这件作品的鉴定意见——“真迹”。

祝允明的这件书法作品内容为花蕊夫人《宫词》,《全唐诗》卷第798有花蕊夫人《宫词》一百多篇,其中确实可靠者九十多首。最早为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奉诏校订蜀、楚、秦三地献书时所得。所以北宋以后基本认定是后蜀孟昶之妃徐氏(一说姓费)所作。《铁围山丛谈》记载:“及孟氏再有蜀,传至其子昶,则又有一花蕊夫人,作《宫词》者是也。”明人毛晋《三家宫词》沿袭此说。不过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浦江清《花蕊夫人宫词考证》一文对此提出异议,其主要根据是针对“法云寺里中元节,又是官家降诞日”这一句,认为中元节为农历七月十五,而“官家降诞日”当指皇帝生日,如果说《宫词》作者为孟昶之妃,那么官家就应该指孟昶,然而孟昶的生日据史书记载当是十一月,那么明显应该不是孟昶之妃了。

在五代十国时期,被称为花蕊夫人的有三位。其一就是前面所说的后蜀孟昶的妃子,封为慧妃,貌美如花蕊,故称为花蕊夫人。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五十有云:“慧妃徐氏,青城人。幼有才色。父国璋纳于后主,后主嬖之,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又升号慧妃。”其二为前蜀王建淑妃徐氏,因其姐同为王建妃,故世称小徐妃,宫中号为花蕊夫人。其三也见于《十国春秋》卷五十:“又有南唐宫人,雅能诗,归宋后,目为小花蕊,其诗名皆从同。”在清代学者赵翼《陔余丛考》中也有记载。

浦江清考证相关史料,认为《宫词》中所提到的宫殿楼台多与前蜀的记载相符合,特别是关于扩建龙跃池、重光殿改名之事与前蜀后主王衍事略一致,最为关键的是前蜀后主王衍的生日正是七月十五,由此得出结论“《宫词》者,实非后蜀之诗,乃前蜀之宫词,不出于孟昶侍人,乃前蜀花蕊夫人所为”。由于该结论基于史实,非常有说服力,所以后来大家皆从此说。

当然,花蕊夫人的宫词有一百多首,祝枝山所书写的是从这其中挑选了二十四首。作于嘉靖四年(1525),时年祝允明正值六十六岁,离其谢世只有一年,属于比较晚年的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花蕊夫人,糜烂的“私生活”
遗失的美好——漫谈残词背后凄美的故事
五代十国的三位花蕊夫人,貌美如花,红颜薄命都是男人的玩偶
蜀主笙歌少亲政,亡国岂能怨妾身 ——花蕊夫人的悲歌
花蕊夫人
后蜀后主孟昶的花蕊夫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