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艺术手法上学绝句



诗词格律/国民阅读经典

作者:王力


怎样学习格律——跟大师学古典诗词

作者:龙榆生


怎样学习格律:跟大师学古典诗词

作者:龙榆生


绝句的启承转合,分别由四句诗依次担当。其艺术形式的变化,与七律五律一样,区别一个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一个是: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结句。绝句第一句启,第二句承,第三句转,结句为合。

  绝句的艺术手法可分:

  一,第一二句写景,第三四句赋,构成比赋形式。

  二,第一二句用赋,第三四句写景构成赋比形式。

  三,全诗写景或咏物。

  四,全诗直陈或议论。

  五,第一二句用赋,第三句写景与第四句的直陈构成比赋形式。

  六,全诗用叙事形式。

  七,运用象征手法。

  八,李白《清平调词三首》

  所选例诗有唐代李白、王昌龄、杜甫,清代龚自珍等人的作品。王昌龄的绝句以幽怨、闺怨、边塞诗居多,李白的绝句题材广泛,其特点意象集中,四句紧紧的凝聚在一起;杜甫的绝句题材更广泛,有几首还使用议论的形式;清代龚自珍的绝句题材就更广了,议论、直陈入诗,而且以绝句诗写史,为防止议论直陈缺乏形象含蓄性,诗中大量使用借喻、借代等修辞,这些集中体现在他的《已亥杂诗》里。

  学习绝句,第三句很重要,周啸天引用杨仲弘的话“以第三句为主,第四句发之”,这点在李白、杜甫和龚自珍的绝句里都有体现,值得弄清学到手。

  

  一,比与赋相结合

  (一)李白

  1,《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曲夜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以闻笛作比正衬“故园情”。用第三句“此曲”二字将比与赋自然连起来,即起到转的作用,又达到了比与赋衔接顺畅。

  2,《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山远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在宣州(今安徽宣城),大诗人谢灵运、谢眺等曾在此作过太守。该诗第一、二句写“鸟飞尽”、“孤云独去”只剩个'闲'人作比,衬托三、四句的“只有敬亭山”。

  3,《夜静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陈。比赋结合。

  4,《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该诗是李白年轻时离蜀地时的作品。抒发江行思友之情。

  (二)杜甫

  《绝句两首(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是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羁旅异乡的感慨。首联一、二句都是联内比衬,“江碧”衬“鸟逾白”,“山青”衬“花欲燃”。又用首联的写景与尾联的直陈构成比赋形式,反衬思乡之情。

  (三)龚自珍《已亥杂诗》

  西墙枯树态纵横,奇古全凭一臂撑。

  烈士暮年宜学道,江关词赋笑兰成。

  首联极力描写羽琌之西,有枯枣树一株,不忍斧去的奇枯之态。以此作比,尾联直陈。诗中:“烈士暮年”用的是曹操《龟虽寿》句,'江关'指瞿塘关,“兰城”是庾信的字,这里代指庾信。


  二,第一、二句用赋,三、四句写景构成赋比形式

  (一)李白

  1,《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吹别苦,不遣柳条青。

  送客亭:三国时吴建,在今南京。

  2,《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首句点题接下两句写景作比。

  (二)杜甫

  《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燕语太丁宁。

  是杜甫居草堂,代宗上元二年所作。虽生活比较安定了,但没忘国难未除,故园难归。尽管眼前繁花簇簇,家国的愁思还是萦绕在心。

  三,全诗写景或咏物

  杜甫

  1,《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著人。

  2,《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稚子无人见,江上凫雏傍母眠。

  凫(fu二声),野鸭。糁(shen一声)熟米粒。

  3,《绝句二首(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绝句四首(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夔州歌十绝句(其一)》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6,《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这是一句一绝的格调,即四句每句都是写景,且两两对仗(两联骈偶),起源于晋代《四时咏》,杜甫喜欢此体。前面的“黄鹂鸣翠柳”、“糁径杨花铺白毡”、“迟日江山丽”等皆是。

  7,《春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宜阳,在今河南省西部,唐代最大的行宫连昌宫在这里。安史之乱连遭破坏,该诗写于该宫遭破坏后。

 

  四,全诗直陈或议论。

  (一)杜甫

  《戏为六绝句》

  1,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嗤(chi读一声),讥笑。庾信的诗文“凌云健笔”,唐代的“今人”指手划脚,嗤笑指点说三道四,这些正说明他们的无知。“前贤畏后生”是讽刺这些“今人”的反话。

  2,王扬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哂(shen三声):微笑,诗里意为耻笑。曹:辈。“王扬卢骆当时体”: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唐初四杰。史炳《杜诗锁证》解此诗“言四子主体,自是当时风尚,乃嗤其轻薄者至今未休。曾不知尔曹身名俱灭,而四子之文不废,如江河万古长流”。

  3,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是当时嗤笑四杰的话。龙文、虎脊,代指骏马。“历块过都见尔曹”,历田野过都市,长距离奔驰,就能见出高低。

  4,才力应难夸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摯鲸鱼碧海中。

  苕(tiao读一声),苇子花。'翡翠兰苕上',语出郭璞《游仙记》,诗中用其代指六朝时清辞丽句。意思是,如仅限于此,只能柔美而轻薄。必须突破它,恢弘气度,总是才力所致,才能摯鲸鱼于碧海中。

  5,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今人,指庾信,唐初四杰等作家。

  6,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前贤,泛指前代有成就的作家。“递相祖述”,意思是因袭成风。“递相祖述”是未及前贤的根本原因。伪体,“伪”症结在于以模拟代替创造。真伪相混,则以伪乱真,所以要加以“别裁”。“转益多师是汝师”,即无所不师而无定师。“窃比屈宋”、“亲风雅”是杜甫创作的指导思想和诗论的宗旨。

  (二)龚自珍(清)

  龚自珍的《已亥杂诗》315首,大部分以直陈或议论方式写就,为解决形象性,作者大量地使用比喻(借喻居多)、借代等修辞。历史上龚诗的修辞是独树一帜的。篇幅所限,这里只选十首。

  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1792--1841)浙江仁和人。曾在朝中为官,后辞官归乡里;回浙江的过程中,因运书籍,接家眷曾往返北京浙江两次,期间写下绝句三百一十五首,成集后名《已亥杂诗》,即兴写诗、以史为诗。其中百分之七十五左右是律绝,其余为古风。这首是第七首。四句都是直陈,以落红喻自己。

  2,逝矣斑骓罥落花,前村茅店即吾家。

  小桥报有人痴立,泪泼春帘一饼茶。

  饼茶,茶叶饼。“泪泼春帘”:含着泪看春景。这首也是将自己比喻为落花。诗的注里有“出都日,距国门已七里,吴虹生同年立桥上候余过,设茶洒泪而别”。

  3,进退雍容史上难,忽收古泪出长安。

  百年綦辙低徊遍,忍做空桑三宿看。

  “空桑三宿”:龚诗的“空桑三宿”与苏轼《别黄州》诗里“桑下岂无三宿恋,樽前聊与一身归”都是留意家乡之意。四句都是直陈,只是第三句綦辙喻经历,第四句用典故。

  4,毫霜掷罢倚天寒,任作淋漓淡墨看。

  何敢自矜医国手,药方只贩古时丹。

  5,故人横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蒇勋。

  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

  横海:汉将军的名号,能行海上。这里代指林则徐。蒇勋(chan读三声)没解决授勋问题。蜡丸:蜡封的书信。这首诗,是唯一的一首写林则徐的。

  6,蜀冈一老抱哀弦,阅尽词场意惘然。

  绝似琵琶天宝后,江南重逢李龟年。

  诗的注中有:重晤秦敦夫编修恩复。

  7,中年才子躭丝竹,俭岁高人厌薛萝。

  两种情怀皆可谅,阳秋贬笔未宜多。

  8,乡国论文集国欢,幽人三五辟罗看。

  从知阆苑桃花色,不及溪松耐岁寒。

  9,秋风张翰计蹉跎,红豆年年掷逝波。

  误我归期知几许,蟾圆十一度无多。


  这首诗四句皆直陈,用了三个典故就显得形象了。张翰,是为怀恋家乡的鲈鱼而辞官归里的典故。张翰,晋吴郡人,后以“鲈鱼甚脍”作退休典故。诗中以张翰代指作者自己。红豆:王维《相思》有“红豆生南国------”。蟾圆:古代神话月中有蟾蜍,故称月为蟾。

  10,剩水残山意度深,平生几緉迹难寻。

  栽花郑重看花约,此是刘郎迟暮心。

  这是一首以议论手法写的诗。诗中“剩水”、“残山”喻指人到中年了。几緉(liang读三声)计量鞋袜的单位,这里是借代人生经历。“栽花郑重看花约”:是社会习以为常的现象,即人们往往轻看、粗看前面的实践(栽花),只注重结果。作者议论说,这样的人,是老了,是心老了。这种“心老”的现象,个人、政党、社会国家都存在。往往一句话、一个结论把十几年几十年的辛苦实践全否了。



  五,第一、二句用赋,第三句写景与第四句的直陈或议论构成比赋形式。

  (一)李白

  1,《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潭:水名。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首句写景,第三句写景与第四句的直陈构成比赋。

  3,《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窅(yao读三声),远去貌。

  (二)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三)龚自珍

  1,秀出天南笔一枝,为官风骨称其诗。

  野棠花落城隅晚,各纪春骢恋縶时。

  2,夹袋搜罗海内空,人才毕竟恃宗工。

  笥河寂寂覃谿死,此席今时定属公。

  注中有:别徐星伯前辈松。星伯,大兴人。

  3,白面儒冠已问津,生涯只羡五侯宾。

  萧萧黄叶空村畔,可有拥书闭户人。

  4,六月十五别甘泉,是夕丹徒风打船。

  风定月出半江白,江上女郎眠没眠。

 

  六,全诗用赋的形式叙事。

  (一)李白

  1《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2,《从军行》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3,《横江词六首(其五)》

  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

  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

  4,《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赧(nan读三声)因羞惭而脸红,赧郎,指炉火映红的脸。秋浦,今安徽省贵池县,是唐代银銅产地之一。是一首正面描写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

  5,《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何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6,《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叙事,比喻,用典。

  7,《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十一)》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二)王昌龄

  1,《从军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很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王昌龄(698--757)唐长安人。清王世祯评他的七言绝句成就为最高,可与李白争胜,列为神品。王的绝句大部分以叙事手法为主,题材多是写幽怨、闺怨和边塞诗为主。

  这首诗是描写戍边征夫独坐城楼听羌笛,心想妻子;妻子相隔万里也在思念。抒发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之情。

  2,《从军行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首诗,写一件军中宴乐之事。前三句写乐声,第四句宕开,以景作结。

  3,《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该诗,一二句写景,后两句写事抒情。是比与直陈的结合。

  4,《从军行七首(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前两句描写出战主力部队,后两句写此次,没去与敌军交手的后续部队的辉煌战果。写法独特。整首诗,短短二十八个字,写了一个战斗故事。

  5,《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被列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手法上全诗皆用赋。

  6,《采莲曲二首(其二)》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该是描写一位采莲女,池中采莲歌唱。一、二句不是比喻而是描写。

  7,《长信秋词》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该诗写班婕妤宠从后,凄清寂寞度余生。

  8,《闺怨》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抓住少妇心理变化的刹那,由“不曾愁”到“悔”。这首诗在写景上评家都把它作为见景生情的范例。

  9,《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七,象征手法的运用。

  龚自珍

  西来白浪打旌旗,万舶安危总未知。

  寄语瞿塘江上贾,收帆好称顺风时。

  八,李白《清平调词三首》

  李白在长安。玄宗和贵妃在宫中观牡丹花,因命李白写新乐章,李白奉命而作。

  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首句,云、花拟人反衬贵妃之美。次句以景正衬。第三。四句用典烘托。整首诗主人公没出来。这首诗第三句“若非”、第四句“会向”用的非常好,即将两个典故连起来,又使转了以后全诗仍融为一体。

  2,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第一句,既是真写牡丹也是双关喻贵妃。第二句,用“巫山云雨”或“云雨巫山”,是宋玉《高唐赋》里讲的楚襄王为神女断肠的故事。这里说,他(她)们看了玄宗贵妃意情都感到惭愧。第三、四句说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可算得上是绝代美人了,可是与贵妃相比,她得依靠新妆才敢来比。

  3,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首是在前两首基础上写的。第三句,“解释春风无限恨”,“解释”二字用的绝!

 

作者:王力 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千古名句
古代绝句集萃
历代李白诗歌接受述论(张浩逊)
唐诗名篇赏析(381—400卷)杜甫20卷,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经典唐诗宋词500句
杜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