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小说写作课:细节的提炼、结构与表达(刘海涛)

张玉玲的《深度旅行》:这篇作品的情节模型可暂称为“螺旋式重复”。启动细节与结局细节在外形与内涵上是一致的、重复的。当苏小染在高空遇到“惊慌”,一句男低音:“需要帮忙吗?”便使苏小染找到了身体与心灵的依靠点和安全感。经过了3年婚姻,苏小染因丈夫出轨又重回了单身生活。结尾:苏小染再次踏上探寻深山古村落的旅行之途时,那一幕又重现了:一个男声出现:“需要帮忙吗?”苏小染又慢慢地把手伸向了那个高大帅气的男人手里。这个重复式结尾有了“开放的姿态”,读者与观众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的翅膀:苏小染与那个高大帅气的男人会不会又重启一段找到家、找到身心可依靠的感觉?会不会又过不了婚姻的“七年之庠”,待到男人审美疲劳时再度出轨、再度重演家庭的分裂呢?或者,苏小染有了上一段家庭生活的经历和经验应该会有新的生活状态和处理两性关系的新经验吧?不过,我还是觉得这样的解读仍属浅层次,这篇作品的发展细节:在玻璃栈道上男女之间产生浪漫情怀、旅游过后男女之间的世俗交往,他们自己在脱离尘世诗美情境与琐碎平凡世俗的生活之后,如无发展、创新,那它产生的矛盾却是必然的。这中间如何让家庭、婚姻生活不断地渗入浪漫元素、创新与发展的元素,这样的文学创意是否更能激活读者与观众的欣赏与解读的兴趣?

深度旅行

当脚踩上玻璃的时候,苏小染才知道,她还是高估了自己。

一路上大家都在议论着将要抵达的悬崖上的玻璃栈道,在百度上找出它的图片和相关数据,惊险指数让半车的女士花容失色,只有苏小染表现得很淡定。苏小染不是不怕,她只是觉得,无论什么时候,她都有把握掌控自己的情绪。可是当脚实实在在踩上去的时候,她的情绪瞬间失控了——整个人就像悬在半空中,心和身体都像被一双恶作剧的手控制着,随时有被抛下万丈深渊的可能。

这是一队在旅程中偶遇的来自全国各处的人,每个人的周围都填满了陌生。苏小染的无助在陌生的人群中无处释放。她本能地后背紧贴着山崖,手死死抓住栏杆,不敢睁眼睛,不敢动,笔直的悬崖与突兀的高度营造的恐惧还是源源不断地涌进大脑……那一刻,苏小染就要流泪了。

“需要帮忙吗?” 一个男低音传来。苏小染被声音惊得,把身体更深地缩向崖壁。

“深呼吸,放松。”一双手拉起她放在栏杆上的两只手,空谷中传来一阵尖锐的鸣叫,苏小染又是一惊,那双手渐渐加了一些力度,她的情绪慢慢趋于平静。“如果还是很怕,那就闭着眼睛,跟着我。”她照做。“脚步迈小一点,对,跟着我走就好。”苏小染不知道声音和手来自谁,只知道安全来了,依靠来了,她先抓住那双手,后来又抓着一只强有力的胳膊,当两个人在玻璃栈道上越走越远时,苏小染忍不住睁开了眼睛,她先看到一张帅气的男人的脸,接着,就被眼前惊心动魄的美景攫住了。苏小染惊呼着,松开了紧紧抓着的那只胳膊,调出手机里的相机,把身子倾出去,斜挂在栏杆上,要求对方给她拍照留念,满脑子的恐惧在那一刻烟消云散。

后来苏小染知道他叫宋陶,在外企工作,每两个月都会抽出一周的时间,选一条路线,做一次深度旅行。苏小染笑笑,说,我也是,两个月旅行一次。

那天苏小染正在画室里工作,一辆奥迪Q5停在了她的落地窗外,西装革履的男人走进门来,苏小染定睛看去,半天后,惊呼出声:“怎么是你?”宋陶英气逼人地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粉色包装的盒子,打开,里面一个陶瓷杯子。杯子上的图案是漫画苏小染。这是那次旅游时,在一个陶吧,他们两个人共同的作品。苏小染已经忘记了,但宋陶却给她送了过来。

两个月后,苏小染决定答应宋陶的求婚。在市二院当副院长的母亲告诉苏小染:二十八岁,再不嫁,之后就会变成恨嫁。母亲的话苏小染不以为然,但母亲的逼婚却让她被罩在一张网中,无处可逃。合适的宋陶出现在合适的时间里,仿佛就是为了给美女画家苏小染的婚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画室在一楼,画室上面三十三楼是苏小染的小窝——一百平米的房子,典型的北欧风格,画室和小窝是四年前父母送给苏小染的毕业礼物。结婚时,考虑到宋陶那边暂时没有合适的婚房,婚就结在了苏小染的房子里。

婚后的生活没有太大变化,忙得时候各忙各的,闲得时候甜蜜相守。依然两个月一次旅行,有时候两个人一起,有时候,时间凑不到一起,就各自旅行。

波澜不惊又不乏温馨的婚姻持续到第三年的时候,宋陶那边出事了,在一次校友聚会时,他和小学妹擦出了爱情的火花。这让苏小染很意外。苏小染一直以为,这场婚姻她是可以把控的,宋陶与小学妹甜蜜拥吻的照片出现在眼前时,她才明白,原来,婚姻是多么脆弱的一种存在。

离婚没有太多纠葛。房子是苏小染的婚前财产,两个人没有孩子,相互之间经济独立。办完手续后,宋陶开着他的奥迪Q5离开,苏小染的生活穿越回三年前的样子。伤心是避免不了的,但人都走了,伤心又有什么用。苏小染只是沉默地画画,那段时间她的画出现在各处的画展上,标价也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婚姻失败了,但是人生却更精彩了。

这次的旅行,是探访深山中一个叫天堂的古村落。据说这个村,是几百年前一个叫天荆楚的人弃官归隐之地,古色古香,又极其考究的民居,让这个村落披上了更加神秘的色彩。

苏小染在经过一条狭窄而陡峭的石板路时,一个声音在后面说:“需要帮忙吗?”苏小染回头,一个高大帅气的男人看着她笑,苏小染微笑,然后,把手慢慢伸过去,放在了他伸过来的手中。

邓洪卫的《初恋》:一个典型的用“斜升反转”模型来组合细节的爱情故事。秦皮一喝醉酒就对妻子说他们过去浪漫甜蜜的往事。30岁是这样, 40岁是这样, 50岁了还是这样。连续三个外形不同而底蕴相同的细节把秦皮诗一般青春美好的爱情和家庭生活写足了,但到了高潮细节却突然反了,而且还是反了两次——秦皮60岁时,女人偶然的一次酒醉道真相:她的初恋根本不是秦皮而是阿毛;清醒的秦皮一声“小苏”的呼喊,陡然翻出这篇作品第二个秘底,原来,女人根本不是小叶,是酒醉后的秦皮把妻子小苏当作自己的初恋小叶。小苏在秦皮酒醉的情况下甘做“小叶”30年。这个故事真相的揭示塑造了一个真正的宽容、尊重丈夫的初恋情感的贤妻良母。这个形象成活后,首先感动的是丈夫,秦皮知道真相惊醒后立即戒酒,并与小苏共建浪漫的老年情爱生活。这个反转了两次,两个人都错爱对象的情节,也含蓄的提示了一种爱情价值观:男女两性在爱情和夫妻生活中,究竟该如何对待自己另一半的“初恋情史”?在今天生活中,这是一个很多的男女两性在组成家庭后,必须面对的一道生活的坎、情感的坎。小苏用耐心、顺从、尊重、珍惜给出了一种答案;而秦皮却断然戒了上瘾30年的酒。这个真正的爱情力量确实感动秦皮,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也启迪了我们读者。

初恋

秦皮从30岁开始,好上了酒。一喝即醉,醉了爱说事儿。说什么事儿?说风花雪月的事儿。对谁说?对他的女人说。

叶儿呀,你过来一下。秦皮说。女人知道他又要说事儿了,女人就倒一杯水,坐在床边。秦皮抓住女人的手,说,叶儿呀——目光里柔情似酒,醇厚。

那时候,我们都还小,五年级吧。我要到县里参加少儿故事比赛。先在班上讲,又在全校讲。老师同学们都说好,我的心里甜呀,得意呀。可是那天早上,我上学校。我总是第一个到校的。我是班长,我要开教室的门。可那天早上,我一进校门,就见你站在教室的门口,你穿着一件蓝花上衣,是不是?你眨着黑眼睛,说,你的故事讲得好呀,要是讲话的速度再慢一点儿就更好啦。我想了想,真是有点快了呢。我就调整了语速。结果到县里一讲,第一名,第一名呀!

女人说,喝水。秦皮就咕咚喝了一口水。

喝了水,清了清嗓子,秦皮接着说。每说完一段,总要握着女人的手,摇。情真意切。

2

秦皮40岁,仍然爱喝酒。喝了醉,醉了爱说事儿。说风花雪月的事儿,对他的女人说。

叶儿呀。秦皮说,记不记得,高考结束那天晚上,我们到校园后面的响水河堤上散步?那天晚上,我们谈了好久。我说我没考好,你说你也没考好,作文还跑了题。你骗我呀。你的作文根本没跑题,得了个满分。跑题的作文能得满分吗?嗯?我们互相宽心,宽着宽着,我们的眼神就有点儿飘忽忽的。我们就拥抱了,我们就接吻了。我到现在也分不清是你先动的手,还是我先动的口。总之,我们都觉得语言是多么苍白无力,动作才最真实有效。那是我的初吻呀。麻麻的,咸咸的,多复杂的感觉呀。是这感觉不,叶儿?

对呀,麻麻的,咸咸的。女人说。

那咱们学着吻一个。秦皮觍着脸凑过来。女人有些犹豫,但还是闭着眼迎上去。

他妈的,找不着当初的感觉了。秦皮拍着脸,怅然若失,掉头睡去。

3

秦皮50岁,越发爱喝酒,三天两头地,醉握着女人的手,说风花雪月的事儿。

叶儿呀,你后来怎么就做了一个医生了呢?而且还分在一个乡医院。那天晚上,我去看你,正好该你值班。真是个小医院,一晚上没一个病人。值班室也不大,一张帘子隔开来,外面是桌子,里面支一张小木床。我们先是在外面说话。后半夜,有些冷,你就坐上了床,盖了被。你让我坐在外面,有病人喊一声。我坐了一会儿,撩起帘子,钻进被窝儿。被子小,冷风透着缝隙往里钻。我们就抱在了一起。后来,我松了手,我解你的纽扣,你拉我的手,不让解。我甩开你的手,解!就解了。解开了,就成了一团火了。多旺的火呀,我快要熔化了呀……你说巧不巧,我们的事儿刚完,就有病人了。外面的门就被捶得咚咚响。你赶紧穿衣服。看完病回来,我们都乐坏了。原来,你从上到下,都穿着我的衣服。你说好不好玩?你说呀。

好玩。女人挤着笑容。

4

秦皮60岁了,仍然是酒不离口,醉眼迷蒙地对女人说事儿。女人真是好性子,仰着菊花状皱皱的脸儿,听。

有人对女人说,老醉鬼瞎绕绕,别睬他。

女人就笑,他高兴说,我也高兴听呢!

这一天,秦皮又跟一伙老朋友在外面耍闹。中午,聚在小酒馆喝酒。还没喝几杯,有人慌张张地来了,叫,秦皮,快回家!你女人喝醉了,躺在院子里,吐了一地。

秦皮扔了酒杯,跑到家里。女人已经被人扶在自家床上。歪着脖子,神志不清。

女人一把抓住秦皮的手臂,摇。

女人说,阿毛呀,你爱打架,成绩又最差,老师和同学都避着你,只有我喜欢你,跟你在一起玩。我考上了省城师范,家里没钱呀。你东跑西凑给我几百块钱,送我上了学。你什么也没考上,你就到省城做小工,挣的钱你舍不得花,给我买书,买衣服。我想好了,一毕业,就跟你结婚。可是,等我毕业后,你却瞒着我跟另一个女人结婚了,并且去了一个遥远的城市。你说你配不上我,希望我能找一个门当户对的,真心对我好的。我后来就找了秦皮。

女人摇着秦皮的手,说,阿毛呀,秦皮是个好人呀,对我也不错。可是他有一个毛病,爱喝酒。喝就喝呗,一喝就醉,醉就醉呗,可他爱说事儿。说就说呗,可尽说他以前的风花雪月事。他把我当作他以前的恋人了呀。我每次强作笑容,心都要碎了,碎了呀。30年了,他讲了上百次了,我只好耐着性子听,我怕他不高兴呀。今天,他又出去喝酒了,一会儿回来,还得讲那些酸事儿,我真想拿胶布将他嘴粘上,粘上!

女人说,阿毛,你当初为什么要离开我呀,为什么呀?你知道我这么多年是怎么过来的吗?我苦呀。呜呜!

秦皮木木地坐着,任女人的手在他的手臂上,一下下地击打。

秦皮的眼里汪着泪,秦皮说,小苏呀!

60岁的秦皮戒酒了,这是谁也没想到的事。

每到黄昏,小街上会出现一对老人相拥的身影。

有人喊,秦皮,喝酒。

秦皮转身微笑,说,谢了。

那人又喊,这老东西,老了老了还浪漫了。

秦皮说,我们在恋爱呢。恋爱,你懂吗?

宗利华的《租个儿子过年》:这篇作品有两层结构,表层故事是一对老年夫妻突发奇想要租一个小伙子做自己的儿子来过大年三十,而“他”应征了;两位老人真诚地把他当儿子待;他被感染、感动,拒绝了原来商定的报酬而真愿意当俩老人的儿子。至此,老头才告知小伙他们这个“反常”行动的真正原因:老太患了癌症,活着的最大心愿是陪儿子在除夕夜再吃一顿她包的饺子,但是他们的儿子已无法再吃到了(是意外死亡,还是另有原因?)作品留下的“空白”在此已经不重要了。小伙明白了真相后,情感突变,突然冲出去给自己的母亲打电话,告诉自己的母亲“想回家”,他的反常、突变的原因,在作品的最后一句话突然揭开——他“是一个在逃犯”。故事往下如何发展,也任由读者们去想象。表层故事、深层故事、空白故事都指向了一个“创意”——亲情的伟大力量!它可以让老头能做出“反常”的“租个儿子过年”的决定;它可以让小伙真切地体验到家庭、亲人的温暖;它甚至能改变“他”的决定(想回家不再逃亡),以至改变了他的人生。作品最后一句揭开秘底的话,一句本来可以在故事一开头就交代的故事真相,当“跳移”到作品最后一段形成高潮时,便颠䨱了前面的所有叙述,而让读者重新回读故事。微小说的文学叙述魅力自此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和张扬。

租个儿子过年

看到那则启事,他的眼睛亮了一下。

启事的内容别具一格:“期望一名有爱心有亲情观念的男孩子和我们一道过除夕之夜。”署名是“一对年迈的老人”。

他笑了。毫无疑问,那个地方太适合他当前的处境了。于是,他给老人打电话,说明自己的意思。那端的女人显得异常兴奋!他听女人说,老头子,终于有人打电话来了!

按照地址,他敲开了那家的门。这是一个在这座边远小城常见的四合小院。迎接他的两位老人比他想象的还要老,头发都花白了,而且步履蹒跚。

他正不知道称呼什么才好,却见女主人眼圈发红,张着双手,嘴角抽动着说,孩子,你终于回家了!

他觉得什么部位被猛地敲击了一下,眼睛就潮润了。他不由自主就脱口而出,妈,儿子回来了!他一下想起自己的母亲了。

于是,一切顺理成章了,他被父母拥着走进屋子。一进屋,那股家的感觉就扑面而来。母亲敲打着他身上的尘土,父亲不动声色地递过一杯红糖水。他开始逐渐进入角 色。母亲领着他说,你的房间早就为你收拾好了,一切都是老样子。这边是洗手间,这边是厨房。你先洗一洗,然后,咱一起包水饺。

他洗了一把脸,一边擦着,一边踱进了他的房间。突然视线里就出现了一张放大的照片,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男孩。

那是我们的儿子。他一回头,就发现老头站在身后了。但老人说过这句,就闭了嘴。

这时,母亲在外面喊起来,洗好了没有,你们爷俩在那里磨蹭什么?老头马上换了脸色,笑着说,好了,我们就去。

水饺馅是早调好了的。母亲已在擀皮儿了。擀面杖在她的手下发出欢快的声音。他挽挽袖子,坐下来,开始揉面。以往春节,在家里就是这份情景。父亲的任务是烧 水,这是一项轻快活,倒上水,打开炉子,就没事了。于是坐在一边,安静地瞧着娘俩快乐地忙活。母亲开始讲一些琐碎事情了。那些事情,他并不感兴趣,但他知 道母亲喜欢,所以就听着,有时他会插问一句,母亲就把手里的活暂放一下,瞧着他,跟他解释。

水饺出锅以前,是要放鞭炮的。

母亲的情绪在这时达到了顶点。她站在屋檐下,看着夜空里烟花缤纷,脸上漾着光芒。她指挥着说,咱们也可以点鞭炮了。于是,他点燃了,母亲竟拍着手到院子里来了,而且,在鞭炮声中,孩子般地跳起来!

然后,一起吃水饺,一起看春节晚会,一起说着笑着。直到母亲累了。母亲说,我真高兴啊!可我是真累了。父亲走过来,说,你得休息一下了。

他在那天晚上睡得非常踏实。连日的疲惫一扫而光了。当新一天的阳光照射进窗口时,他突然醒来,一下子坐起。半天才清楚了发生的事情。

那对老人看上去神情黯然了。母亲走过来,给他系系扣子,说,孩子,我知道,无论怎样,我不会取代你母亲在你心中的位置,记着,漂泊在外的时候,常给父母打个电话,抽空儿回家看看他们……

他觉得眼眶一热,看到母亲泪水下来了,于是伸手轻轻地替她擦拭,一边点着头,我知道了。

老头送出来,悄悄地掏出一张钱,说,真的非常感谢你,这是你的报酬,我们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了。

他坚决不肯要。他说,你们已让我明白太多东西了。

老头仍道着谢,是你了了我们一份心愿。你大妈,她实际上,活不了几天了,她得了癌症!她最大的心愿就是陪儿子在除夕夜再吃一顿她包的饺子。可我们的儿子,他,再也吃不到了。

他根本没听清老人后来在说什么,在那一瞬间,他忽然觉得自己变了模样。

辞别了老人,他飞快地奔向电话亭,拨通了自家的电话。话筒里传来老母亲的声音时,他已是泪流满面了。母亲一下子叫出了他的名字!母亲没听到他说话,就知道是自己的儿子了!

半天,他哭着说,妈,我想回家!

电话亭里的小姐莫名其妙地瞧着他。

她当然不可能知道,这个打电话的人是一个在逃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女人懂事就好(原创)
姚晨崩溃痛哭:撕开原生家庭伤口,聊聊《都挺好》没说破的事儿
真实经历:母亲与丈夫反目让我左右为难
细节伤害: 妈妈的电话
爱是阳光
老伴打工失踪十二年,老人临终前,儿子在老家棺材中发现失踪真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