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艺复兴、巴洛克及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的异同点

文艺复兴、巴洛克及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的异同点

  

文艺复兴指自14世纪始欧洲出现的古典文化复兴热潮。意大利是14-16世纪,欧洲其他国家为15-17世纪初。文艺复兴时期的工艺美术不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简单重复,而是标志了资产阶级文化的萌芽,反映了新兴市民阶级的要求。在人文主义的旗帜下,文艺复兴时期的工艺美术也与绘画、雕刻和建筑艺术一样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它的支持者就是城市市民、商人和各行会的工匠。文艺复兴时期的工艺美术更注重造型或色彩等各方面比例与协调的感觉,如室内装饰和家具设计就注意与建筑各部分比例的协调和色调的和谐,一般器物的造型也更加考虑到适用和便利的因素。

  巴洛克与洛可可是17—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两种艺术风格,二者都属于贵族艺术。巴洛克是17世纪欧洲艺术的总称,发源于罗马,而后迅速在意大利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并传播到当时的法国、荷兰等国家。到了18世纪,轻快、秀气、纤细典雅的洛可可风格取代华丽、夸张、矫揉造作的巴洛克风格,成了全欧洲艺术风格的主流。

  巴洛克意味着运动、追求新奇、热中于无穷、不安和对比、以及各种艺术形式的大胆融合,一反文艺复兴艺术的平静和克制,而表现为戏剧性、豪华与夸张。
  洛可可风格虽保有巴洛克风格之综 合特性,但却缺乏巴洛克风格之宗教气息和夸张的情感表现,尤其强调精美柔软的气氛并大量使用光线 。

  一、文艺复兴时期工艺美术

  Renaissance,原意为古典文化再生,文艺复兴时期的工艺美术提高了审美理想的价值和作品中的人性内涵。

1、文艺复兴时期陶工艺

  文艺复兴时期的陶工艺首先在意大利发展进而影响到欧洲各地。陶制品的低廉迎合了新兴市民需求,地位得到重视,其创作呈现出异常活跃的局面。主要代表有意大利的马略卡式陶器、法国的田园风格陶器、德国的哈夫拉式陶器。
  马略卡式陶器 

 a、意大利的马略卡陶器以丰富、活泼而简练的象征性线描图案进行装饰,对欧洲不少国家  影响甚大。
 b、工艺:先成型素烧,然后施白色陶衣,干后绘饰,再二次烧成。

 c、内容:早期——图案化的纹样。晚期——以写实手法表现神话或日常生活。

2、文艺复兴时期金属工艺

文艺复兴时期金属工艺也取得了显著的艺术成就。

 a、法国成为北欧贵金属工艺的中心。
 c、众多艺术大师曾涉足金工行业:建筑家勃鲁涅列斯柯、雕刻家吉贝尔蒂以及画家丢勒。

 d、德国纽伦堡是德国银器制作的中心,工艺精美,充满生机与明朗气息。

3、文艺复兴时期玻璃工艺

  这个时期以“穆拉诺式玻璃器”著称于世,多模仿金属器和陶器的造型,以彩绘的形式表现神话寓言及现实生活,造型优美,精致典雅。意大利的玻璃生产中心,全面继承了欧洲传统玻璃工艺精华,并受伊斯兰玻璃工艺影响,“穆拉诺式玻璃器”著称。 

威尼斯玻璃工艺特征
a、早期——珐琅彩绘
b、中期——完全透明玻璃出现
c、晚期——嵌线玻璃、嵌网玻璃、冰纹玻璃、威尼斯式玻璃器;

4、文艺复兴时期染织工艺 
  以织锦较为出色,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图案设计都受到了东方艺术的影响。装饰题材上有宗教神话故事、中世纪的骑士、淑女以及各种花卉图案等,手法写实。
5、文艺复兴时期木器工艺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是木工艺最早兴盛之地,主要体现在各类家具的设计制作上,家具工艺的三大中心是佛罗伦萨、罗马和威尼斯。文艺复兴风格的家具最早兴盛于15世纪后半期的意大利,随后很快风靡法、英、德等国。文艺复兴时期家具工艺大大推动了西方家具的造型设计、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的进步。
二、巴洛克时期工艺美术
  最初是新古典主义理论家用来嘲笑17世纪意大利艺术风格。后来为史学界所沿用,单指整个17世纪的欧洲艺术。

1、巴洛克时期陶工艺

 德尔夫特窑陶工艺最为突出
受东方陶瓷的影响较大,虽然用本地软质陶仿制远东硬质瓷,但完全按照西方的审美而设计。17世纪后半期,荷兰德尔夫特窑的陶工艺开始领先于全欧洲。

2、巴洛克时期金属工艺
a、此时,欧洲的金属工艺又进入了一个空前辉煌的时期。

b、整个欧洲兴起了以金属工业为核心的工艺美术生产高潮。同时涌现出许多著名的生产中心。

3、巴洛克时期玻璃工艺
a、分南北两大系统,各以威尼斯和德国为中心。
b、威尼斯以刻花玻璃器为主,发展出复杂的缠枝纹。

c、德国仍保持着传统的珐琅彩绘工艺,旋盘式研磨技术出现。

4、巴洛克时期染织工艺

   17世纪欧洲的织锦壁毯工艺呈现出盛况空前的局面,常作为室内装饰品出现。以戈贝兰织物所的壁毯最具代表性,显示了其工艺的精湛。
   1662年,路易十四的宰相戈培尔将分散在巴黎的织锦壁毯作坊集聚起来,成立了戈贝兰织物所。负责人为宫廷画家夏尔.勒布伦, “戈贝兰式花壁毯”(即由此而来。戈贝兰织物所的设计样稿均由宫廷画家制作,尤以勒布伦的样稿最受推崇。

5、巴洛克时期木器工艺
  巴洛克时期家具的设计和制作表现出与整个巴洛克艺术风格不尽相同的特征。巴洛克式家具十分简洁,功能上符合适用的要求,形式上具有统一、整体的效果。
布尔镶嵌法的创造对欧洲各国的家具工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安德列·夏路·布尔路易十四时期最优秀的家具工艺家。1680年左右,他将金属片和龟甲重叠在一起,刻成一样的图案,然后镶嵌在家具的表面,人称“布尔镶嵌法”。

、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

产生时间:十八世纪在法国,摄政时期和路易十五时期。 
1、罗可可时期陶工艺
  16至17世纪,东方瓷器在欧洲成为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各国竞相仿制瓷器。1709年3月,欧洲第一件瓷器在德国烧制成功,18世纪的麦森窑、维也纳窑、塞弗尔窑、斯普特窑等都在世界陶瓷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德国麦森窑
  1710年1月23日,“麦森王室瓷窑”建立。生产的复活节王室用瓷,令其名声大振。重要陶瓷艺术家:伯蒂格尔、斯特采尔、赫罗尔特、坎得勒等。 

  法国塞弗尔瓷窑
  塞弗尔窑是法国最著名的瓷器产地,庇护者为路易十五宠姬蓬巴杜夫人。装饰特点是在器皿的两面中央绘以罗可可式纹样,多以青、绿、黄或玫瑰色为底。18世纪中叶,产品多是蓬巴杜夫人喜欢的玫瑰色底,亦称“玫瑰色蓬巴杜式”。
  英国陶瓷工艺

  18世纪的英国,继承了中世纪窑业传统的陶都——斯特弗德希地区相继出现了威尔顿、韦奇伍德、乔希亚·斯普特父子等著名陶艺家,迎来了英国陶瓷史上的新纪元。 1748年,托玛斯·弗赖伊发明了软质骨灰瓷。小乔希亚·斯普特在弗赖伊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制成功硬质骨灰瓷,使骨灰瓷的质量达到一流水平。硬质骨灰瓷是用康沃尔瓷土、粘土和高岭土与骨灰混合烧制而成。

2、罗可可时期金属工艺

  罗可可时期金属工艺主要体现在宫廷日用品上,此外在镜框及家具的装饰上也广泛采用。
共同特点:能够令坚硬而冷峻的金属变得柔软而精巧。
3、罗可可时期玻璃工艺
  罗可可时期玻璃工艺中心仍是意大利威尼斯。这一时期,威尼斯的玻璃在材质、造型和装饰上又迈向一个新的台阶,很快就适应了弥漫全欧的罗可可风格。
4、罗可可时期染织工艺
  18世纪30年代始,罗可可式染织纹样大体形成。欧洲织物工艺的中心是法国,金银丝也被广泛使用于织物中

罗可可时期染织工艺主要特点:a、是自然主义的植物纹样的表现;
  b、是构成上注意非对称性的处理

  c、是更多地表现了绘画性的特点。

  d、喜爱东方风格和题材 

5、罗可可时期木器工艺

仍是以家具最有代表性并形成一定艺术风格:

a、形成了造型优美、装饰华丽和做工精巧的风格特征,带有明显的宫廷贵族气息。

b、设计和制作均受东方工艺风格的影响。
c、各国的家具工艺风格之间存在一定差别。

法国罗可可式家具 

可分为摄政时期和路易十五时期两个阶段。前者是过渡阶段。特点是对后期巴洛克式家具的某些不足之处进行了修饰。后者是繁荣阶段。特点是新型家具不断出现,新装饰形式大量运用。
英国“乔治时期”的家具
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英国的家具工艺一直受欧洲大陆的强烈影响,尤其崇尚法国式豪华家具。但不久,英国家具工艺越来越明显地反映出民族的特色,造型简洁,装饰朴素。
齐彭代尔托马斯·齐彭代尔(1718—1779),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家具设计家和制作家。对各国家具工艺都作过广泛研究。他编撰的许多书籍,对当时英国家具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三种风格各不相同,各有其特点,大致可以概括如下:

文艺复兴时期工艺美术

a、形式:古典写实主义,庄重典雅。

b、精神:人本主义,肯定现实世界,歌颂世俗生活。

c、地位:艺术家与工匠分离,各门类区别开始出现,艺术家的地位上升。
d、由宗教性质的工艺美术变成了宫廷性质的工艺美术。
e、工艺品的生产与人们的生活需求发生了更为紧密的联系。
f、工艺美术已能更多地反映出艺术家的创作热情。
g、传统工艺美术种类日渐衰落,家具、玻璃和陶器获得发展。
h、更注重造型或色彩等各方面的比例与协调。
巴洛克时期的工艺美术
a、表现出与古典艺术形式的对立,追求标新立异。
b、创作风格豪华壮观、大气磅礴,充满阳刚之气。

c、注重外在表现形式,作品充满强烈的动势。

罗可可时期的工艺美术

a、纯粹的宫廷艺术,带有明显的享乐主义色彩。
b、风格特征:多用S形曲线及艳丽浮华的色彩,呈现出阴柔之韵和矫揉造作的气质,热衷于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
c、促进了欧洲各国工艺技巧的发展和提高。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使其作品具有真实性和时代感,为近现代西方美术包括工艺美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巴洛克艺术与古典艺术大相径庭,突破了文艺复兴艺术以来古典艺术的理性、匀称、静止、典雅的风格,强调激情、运动感和戏剧性。罗可可是巴洛克风格合乎逻辑的自然演化,是巴洛克趋于衰落走向柔媚的结果,注重装饰性的表现,纤巧、华丽、繁琐、精美,追求视觉快感和舒适实用,是一种高度技巧性的装饰艺术。都对其后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雕塑:造形艺术的殿堂
欧洲家具史简述
第二节 国外的手工艺设计
欧洲贵族古董家具大赏,雍容华贵!
欧洲古典家具的风格
收了!吐血整理欧式家居风格的演变史 | BeeTV·蜂视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