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夫妻称呼
userphoto

2024.03.04 湖北

关注

从古至今,夫妻之间的称呼可以说穷斯滥矣,或者说五彩缤纷,大有让人眼花缭乱之感。

“妻”的别称很多。《礼记·曲礼下》载:“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庶人曰妻。”

那时的“妻”只是平民百姓的配偶,是没有身份的。官职大小通称妻为“孺人”。卿大夫的嫡妻称为“内子”,泛指妻妾为“内人”。在官职较高的阶层中对妻子的称呼却反映出等级制度来。如诸侯之妻称“小君”,汉代以后皇帝称老婆叫梓童,王公大臣之妻称夫人,;文人称拙荆、内贱; 雅士叫执帚。 商贾称贱内; 士人叫妻子;酸秀才称娘子; 庄稼汉叫婆姨。 有修养的人称太太、夫人、太座; 没文化的叫老婆。 年轻人称媳妇; 老头子叫老伴。表示亲昵:心肝、宝贝、亲爱的。

已为人父者北方人称孩他娘; 南方人叫伢他妈。 大陆上称爱人; 台湾叫内子。 喝过洋墨水的称达令(darling),翻成中文就成了'亲爱的'; 土生土长的叫那口子。 舍不得老婆的人称心肝; 阔别老婆的人叫宝贝。 对老婆亲热时称亲爱的; 对老婆厌恶时叫那娘们。 河北人称老婆为家里的; 河南人称老婆为屋里头的; 四川人也称老婆为'婆娘'或者'老妮儿';重庆与湖南人有时也称老婆为“堂客”。那些山区偏远之处的称呼就更有趣了:焐窝的,暖脚的,在一块睡觉儿的,吃饭一张桌的,睡觉一个窝的,下田一块坡的,死了埋到一个坑的,煮鱼蒸肉一个锅的, 雅的叫细君,内助,俗的叫浑家,没结婚的叫“俺那没过门的”,现代的叫“偶MM”,搞婚外恋的叫“白玫瑰”!现在还有很多人称妻子为“家里领导”“老板”或者“小金库”等,也算是对老婆称谓的一大创新了。

妻子对丈夫称呼

1、良人。古时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良人';丈夫称自己的妻子亦为'良人';《孟子.离娄下》:“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唐李白《子夜吴歌》之三:“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五》:“忽叩门甚急,妇人曰:'良人必有遗忘而归矣。’”古诗有云:'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这种不加区别的称呼虽说给夫妻间带来很多不便,但从此可以看出当时男女地位是比较平等的。

2、郎、郎君。根据《说文解字》,在“良”字音义上加以区别;在“良”右边加“阝”,变成“郎”;在“良”左边加“女”,衍成“娘”。“郎”就代表丈夫了。估计后人为了避免'良人'称呼的不便,后来人们便加以变通所致。李白有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义山诗有'刘郎已恨蓬山远,又隔蓬山一万丛',花间词中有'问郎花好侬颜好'。郎,多亲切的称呼阿!但单音节词似乎不太口语化,于是后来人们就在'郎'字后面加一个'君'字,成了'郎君',听过一首歌叫《杜十娘》:'郎君啊,你是不是饿的慌?'。郎君,是妻子对丈夫的雅称。

3、官人。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时代。在夫妻间的称呼上,也是称谓较多的朝代。宫延中出现了'官家'一词。平民百姓中有了'官人'这一称谓。有的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官人'。如“夜坐书院中研墨吮笔,凭纸长吟,中妻不眠,(妻)向氏呼曰:“官人夜深何不睡去?”(《续传灯录'张商英》)。从这个称呼也可看出随着宋代理学的兴盛,男人的家庭地位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官当然是管人嘛,那家里的官人当然就是管家里的老婆孩子了。

4、老爷,仅限于官宦人家对老公的称呼。其在家中的尊贵地位不言而喻。

5、外人。丈夫介绍妻子时称其为'内人',那妻子称丈夫'外人'也是合理的了。'外人'一词最早也是出现在宋代。在宋代,妻子有称自己的丈夫“外人”的,再文雅点的就叫称做“外子”,丈夫则称自己的妻子除“娘子”外,还称“内人”,一内一外,可见以男人为主导的定位趋势明显。在别人面前,对妻子的谦称还有“贱内”、“家内”。

6、相公。看过京剧,越剧,黄梅戏的话,你一定会对里面不时就有的,拉长了声音的一声娇呼'相--公--' 。本是对对宰相的尊称。后推广为妇女对丈夫的敬称。这比“官人”又进了一步,已经不仅是小“官”,而且是最高的官“相”了。男人的家庭地位由此达到极盛。

7、先生。近代以来,也称“丈夫”为先生。而其最基本的含义还是“老师”。《辞海》“先生”目下载:“《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也引申为对年长有德业者的敬称。所谓先生,主要指有一定学识而又年庚较高的人。用先生指代丈夫,文雅而又带有仰慕尊崇的意思。从中尤可见男性的尊严。至今在海外华人中和港台地区还在广泛使用。

8、爱人。现代人常用爱人来称谓自己的配偶,这一称呼来于英国。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解放区知识分子开始用“爱人”这一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男女平等,不再使用如“屋里的”、“做饭的”等有歧视色彩的称谓;而解放前使用的“先生”、“太太”、“小姐”,又显出“资产阶级”的色彩。于是“爱人”便被广泛地使用起来。

但是,海外华人拒绝使用“爱人”称谓。因其直译lover就是“情人”的意思。而且在日语中汉字“爱人”也是指“情人”。

9、男人、我们家那口子。男人,这是最有归属感的叫法。通常必须加上定语,谓之“我男人”。

我们家那口子,好象家里的男种子选手的味道,带有一种隐秘的亲热味道,但其中已无尊敬的意思。

10、领导、老板、家里领导

11、丈夫,在我国有些部落,有抢婚的习俗。女子选择夫婿,主要看这个男子是否够高度,一般以身高一丈为标准。当时的一丈约等于七尺(那时的一尺约合现在的六寸多),有了这个身高一丈的夫婿,才可以抵御强人的抢婚。根据这种情况,女子都称她所嫁的男人为“丈夫”。 

12、老公,很多夫妻都会用老公老婆来称呼自己的爱人。可是为什么要叫老公老婆呢?老公老婆的称呼从何而来,本来叫老婆老公蛮好的,偏有一首恶俗的口水歌叫什么老公老公我爱你,听得叫人起鸡皮疙瘩。顺带连老公老婆这个词都显得俗气起来。其实这恰恰是两个很高雅很古老的词,古而有之。

老公这词在很多人的感官上认为是太监。宦官古代官名称为寺人、黄门、貂珰。尊称内官、内臣、中官、中贵;卑称内竖、阉宦、太监、阉人。关于老公是太监的这个称呼,最早的记载是明朝就开始的,有文字说李自成进北京后杀了很多太监,民间称之为打老公(《枣林杂俎》)。清朝也有这样称呼太监的。台湾李敖认为老公定型的语义,是清朝时候在妓院里面出现的,让对方去陪老公,是妓女之间的咒骂。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古代称呼多为明、清两代的称呼。从唐代到明朝、清朝,中国的称谓有着很大的改变,唐朝的称呼甚是有趣。在中国民间,夫妻之间常互称“老公”、“老婆”。相传最早唐代,就有老公这个称呼而不是所谓太监的指称。其实就是老太公,老太婆——简称“老公、老婆”传来传去别成了今天的意思。

其实是老夫妻之间的称呼,与太监并不冲突。

这是源于唐代的一段故事。唐代有一个名叫麦爱新的读书人,考中了科举,金榜题名,前程一片大好。但同时他看到自己的妻子年老色衰,便产生了嫌弃老妻,再纳新欢的想法,但由于二人同甘共苦,用今天的话说,他今天的成功实际上有着老妻的一半功劳,所以实在不好直接说离婚二字。于是写了一副上联放在案头:

“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

故意让他的妻子看到,妻子从对联中看到了丈夫弃老纳新的念头,于是便提笔续了一副下联:

“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

以“禾稻”对“荷莲”,以“新粮”对“老藕”,不仅对得十分工整贴切,新颖通俗,而且,“老藕”与“老偶”谐音,“新粮”与“新娘”谐音,饶有风趣。 麦爱新读了妻子的下联,被妻子的才思敏捷和爱心所打动,便放弃了弃旧纳新的念头。妻子见丈夫回心转意,不忘旧情,乃挥笔写道:

“老公十分公道。”麦爱新也挥笔写了下联:

“老婆一片婆心。”

这个带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很快流传开来,世代传为佳话,从此便有了“老公”和“老婆”这两个词,“老公”“老婆”也就这样在民间叫开了。

从此,汉语中就有了'老公'和'老婆'这两个词,民间也有了夫妻间互称'老公'和'老婆'的习俗,于是老公称谓和老婆称谓就这样双双走进人们眼帘。

也有说法,认为此词来源于北宋词人王晋卿的诗句:'老婆心急频相劝。'因为此句中的'老婆'已很明确地是指主持家务的妻子。

无论是唐朝读书人的故事还是北宋词人的诗句,老公称谓和老婆称谓都表达了夫妻之间的爱意。发展到了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其他老公老婆的别称。

这称呼显示彼此之间的亲昵,生活气息浓厚,应该是目前比较流行女人对丈夫的称呼吧!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上的词语又何尝不是如此。各种源头,因为文人笔记散记等总有不同的说法,付之一哂罢了.

-------------------

老公老婆称谓新花样

常见称谓释义:

【梓童】古时皇帝称老婆为“梓童”。这是从“小童”衍化而来,“小童”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正配夫人的自称。《论语·季氏》中记载说:“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小童”到宋元时期演变成“子童”,后因为“梓”为木中之贵者,古人又以“梓”为“有子”的象征,因此又演变为“梓童”。

【夫人】古代命妇或诸侯之妻,都叫“夫人”,后来成为一种尊称,宰相级别的官员老婆都叫“夫人”;

【拙荆】文人称老婆(谦称,非直接对妻子使用);

【执帚】这是雅士对老婆的谦称,但非直接对妻子使用;

【贱内】旧时商贾人家会的谦称自己的“贱内”,相对应的,丈夫则为“外子”;

【娘子】古时士人已会很正式地叫“妻子”,但一些穷酸秀才也爱称“娘子”;

【太太】对已婚妇女的尊称有点笼统地都称“太太”,一些文人对别人提起妻子,“太太”一词既正式又略含亲昵之意;

【我媳妇儿】是年轻人有点粗俗的称呼;

【老伴儿】年纪大的老头子喜欢叫另一半做“老伴儿”或者“老婆子”;

【孩儿他娘】北方人有些暧昧地称呼,对应“孩子他爹”;

【老蒯】(laokuǎi)东北农村以此称年纪大了的老婆;

【爱人】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经过新文化运动熏陶的文化人就开始用“爱人”称呼另一半;

【那口子】这是对外的一种很通俗并显得亲密的叫法;

【心肝儿】就像“宝贝儿”一样,通常是夫妻间私密的称呼;

【亲爱的】这个称呼应是舶来品,通常是喝过洋墨水的人喜欢称'达令'(darling),翻成中文就成了'亲爱的'

【那娘们儿】有贬损的意味,这种老婆称谓用的比较少了;

【家里的】河北人称老婆为'家里的';河南人则称老婆为'屋里头的';

【婆姨】西北地区的乡下通常叫老婆为“婆姨”或“婆娘”;四川人也称老婆为“婆娘”或者“老妮儿”;重庆人与湖南人有时也称老婆为“堂客”;

【烧锅的】安徽安庆人喜欢称老婆为“烧锅的”,大概与“烧饭的”同出一辙,都明确了妻子在家中的地位与职务;其实在那些偏远之处,对妻子的称呼都是如此定义,比如“焐窝的”、“暖脚的”、“在一块睡觉的”、“吃饭一张桌儿”等;

【内人】文人都喜欢称妻子为“内人”或者“内子”。这个称呼早在《礼记·檀弓下》中就有记载,“今及其死也,朋友诸臣未有出涕者,而内人皆行哭失声。”内人即泛指妻妾。

【家里领导】现代家庭中,妻子地位明显提高,因此一些新新人类对别人提起妻子时,会称“家里领导”、“老板”或者“小金库”等。

无论是哪种称谓,都要区分身份与场合。如果在公众场合,我们还是用比较正规的称谓为好,否则,我们的自由成了周围人眼里的无礼、放肆、粗鄙,就不美妙了。

【注】现如今,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也要学会入乡随俗。妻子丈夫身份不变,我们内在的认知也不能变。有的人因为有了某种其他的信仰,连带着家人的称呼也不用了,世间人用世间法做世间事,才合乎世间的人道。否则成立家庭就没有意义了。名者命也,我们自己的本分不能丢。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学到活的灵魂,我们学习家庭伦理道德思想,也要学到真正的精神实质。举止言行不脱离现实,依本分、随角色转换而行,这就是不迷。

前段时间有老师带领鼓励大家给家亲人起一个吉祥称呼,效果非常好。这已经成为推动我们学好家庭伦理道德,创造良好家庭氛围的有效方法之一。这也是在家庭内部使用。在对外称呼上,我们自然要学会转换角色,不能在家庭之外以致一些正式的场合,也这样去称呼。

我们学的是人道,要是夫妻之间对外也把家庭内的昵称拿来运用也是丢命。这是有区别的。例如,夫妻之间称呼朋友,内部呢称还可以,但是要是真把另一半当做朋友,不当妻子或丈夫了,那家庭也就要出问题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老公的称呼看男人的地位
夫妻之间称呼的演变
丈夫(老公)
老公 (丈夫的俗称)
“老公”“老婆”的称谓是怎么来的?这段有趣故事堪称千古美谈
夫妻之间当如何称呼?“老公”“老婆”是错误叫法,有一称谓最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