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动脉瘤 | 基于血管造影和高清瘤壁MR双重评估的复杂小脑后下动脉瘤的手术策略与技巧
目的

小脑后下动脉(PICA)解剖位置深,PICA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常伴有瘤壁和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因此应个体化设计PICA动脉瘤的手术方案。

目前,动脉瘤手术策略主要根据动脉瘤位置和形态等血管构筑特征决定,然而动脉瘤瘤壁情况对动脉瘤能否直接夹闭以及夹闭难易程度也起着关键作用。
在本研究中,我们提出基于血管造影提示的血管构筑特征和高清瘤壁MR双重评估,用于治疗复杂小脑后下动脉瘤的手术策略和技巧。
方法
在9年随访期间,我院复合手术团队诊治的21例患者共计26枚复杂小脑后下动脉瘤纳入本研究。
复杂小脑后下动脉瘤分为近端(P1-P2段)以及远端(P3-P5段)PICA动脉瘤。
分析血管成像提示的动脉瘤构筑(形态和位置)以及高分辨MRI(HR-VW MRI)提示的血管壁特征对PICA动脉瘤手术策略和技巧的影响。
结果
在21例患者中,11例近端PICA动脉瘤行远外侧入路,10例远端PICA动脉瘤患者行后正中入路,均可充分暴露动脉瘤。
14例动脉瘤行直接或塑形夹闭,6例患者行动脉瘤孤立及颅外-颅内(EC-IC)搭桥或颅内-颅内(IC-IC)搭桥术,包括2例枕动脉-PICA搭桥、2例PICA-椎动脉搭桥、1例PICA-PICA端侧吻合和1例PICA-PICA端端吻合。
术后血管造影提示所有动脉瘤均完全夹闭,6例搭桥病人桥血管通畅。

术后随访提示20例患者(95.2%)术后mRS评分较术前相同或提高。其中5例患者行术前高分辨MRI检查,3例不均匀强化患者行动脉瘤孤立及搭桥手术,2例无强化患者可行动脉瘤直接夹闭。

结论

复杂小脑后下动脉瘤的手术策略和技巧应根据PICA起始部位、动脉瘤部位形态以及动脉瘤瘤壁特征决定。

高分辨MRI中瘤壁强化可预测动脉瘤瘤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并指导手术策略(直接夹闭或备搭桥)。
长期随访提示,复杂小脑后下动脉瘤患者能够从个体化精准设计的手术治疗中受益。

编辑 | 宋道宇

审校 | 董晓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宣武神外DIAS-“精致学手术”系列之002:枕动脉-小脑后小动脉搭桥 破裂小脑后下动脉瘤孤立术
【中国声音】复杂小脑后下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策略——基于DSA和VW-MRI影像的判断
神经介入专栏丨第四期:动脉瘤的位置(英汉双语版)
血流重建方法治疗复杂小脑后下动脉近端动脉瘤 |【中华神外】2019年第3期“临床论著”
【焦点】后循环动脉瘤:夹闭还是栓塞?--The Neurosurgical Atlas系列
穆如清风·第32期|Atalas支架治疗小脑后下动脉瘤一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