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物种故事|中华鲟:我是身居“海外”不忘故乡的“长江鱼王”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鲟从中生代末期的上白垩纪出现,跋涉了1.4亿年。到如今,它陷入了“极危”之境地,面临着种群灭绝的危险……

中华鲟能否渡过难关,返老还童?

这不仅是一个关注度极高的问题,更是一个必须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重大问题,也是一项延续历史的艰巨任务。

名字为何冠“中华”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溯河洄游性鱼类,世世代代的生活习性是在大海里成长,洄游至江河上游产卵繁殖,形成了一种身居“海外”不忘故乡的习俗。

每年的夏秋季节,生活在近海水域的已经性成熟的中华鲟,要洄游至江河上游它的出生地产卵繁殖,游程达数千千米。比如,生活在长江口外浅海域的中华鲟洄游到长江,就要经历3000千米的溯流搏击。

孵化出的幼鱼,随江河而下,一般于翌年的五六月间到达河口,它们要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进行生理调节、索饵育肥,到了八九月便入海生活,直至性成熟再游回故乡产卵繁殖。

这一过程的时间跨度长达9至20年,有的还要超过20年。因为中华鲟性成熟比较晚,雄性性成熟相对雌性较早,也要长到9至18岁,雌性则要长到14至26岁。但不管时隔多少年,它们也总要回到故乡繁衍后代。

曾有外国人将它移居到其他国家的江河内,希望中华鲟能在那里繁衍后代,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因为中华鲟一心恋着自己的故乡,不管路途多么遥远,不管历经何种千难万险,它总是执着地往故乡游。饥饿,疲劳,恶浪激流,通通不在话下,最终它要洄游到故乡的江河里生儿育女。

正由于此,人们将“中华”二字冠以它的名字。

古老变衰老

古老的中华鲟在全世界20余种鲟科鱼类中光是“之最”就占了若干个。

其中一个是分布纬度最低,在现存鲟形目中中华鲟是唯一跨过北回归线的种类。

再一个是它体形最大,生长最快,寿命最长。成年中华鲟体长可达4米,体重超过千斤,是载入文献的“长江鱼王”,体重达560千克。其生长速度也是最快的,每年平均雄鱼增长5至8千克,雌鱼增长更快,为8至13千克。寿命最长可达40年,是淡水鱼类中寿命最长的鱼。

它还是溯河洄游性古老的珍稀鱼类,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它是鱼类的共同祖先古棘鱼的后裔,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距今有1.4亿年的历史,素有“活化石”之称。因它具有许多原始形状,成了介于软骨鱼类与硬骨鱼类之间的中间类型,在鱼类演化史中有着重要学术研究价值。

古老的中华鲟,历经沧桑进入现代以来,所遇到的挑战更加前所未有,直接关乎着它们的生存,使得它们的种群数量不断减少。据相关科研机构的监测研究,20世纪70年代,长江里的中华鲟繁殖群体约有1万余尾,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受水利工程截流的影响,中华鲟的数量一度骤减至2176尾。进入21世纪,据2000年的监测,只剩363尾中华鲟。到了2010年,剩余的数量仅有57尾……难道古老的中华鲟已走到历史的尽头,要与人类彻底告别?

曙光初现

为拯救这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我国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了大量有效的工作,主要有:一是注重支持和加强相关机构的建设,在加大提升原有院所建设的同时,新成立了一家研究所。还在湖北和四川两省长江沿岸建立渔政站。二是下大力做好保护区建设。截至2014年,已先后建立了江苏省东台市、上海市长江口和湖北省宜昌市3个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三是广泛深入地开展科普和法制宣传,提高广大群众保护中华鲟的意识,促进形成“集中全社会力量来保护中华鲟”的良好氛围。

最为突出的是,拯救工作从一开始就将科学研究作为重中之重,精心组织,联合协作,重点攻关,现已获得突破性成果——中华鲟人工孵化成功,并开始向长江增殖放流中华鲟苗,这对中华鲟种群的恢复无疑会有重大帮助。

然而,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仅仅是初见的一缕曙光,要让中华鲟得以长期生存繁衍下去,任重而道远,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奋斗下去,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华鲟你常见,还有人吹牛自己吃过,为什么保护等级还和大熊猫一样?
“人类世”时代的长江:生命衰减的社会动力|张玉林
因为珍稀,所以珍惜!长江这些特有的精灵,你了解多少?
葛洲坝拦江截流40年,斩断洄游鱼的线路,库里还有超大鱼存在吗
中华鲟,下一个白鲟?
葛洲坝拦江截流40年,长江上的“鱼王”有多少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