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财务角度说企业运营

    在股票市场评价一家企业是否具备优秀的商业模式,就是看是否能持续地给股东带来高回报。因此我们今天打算从财务投资的角度来分析企业运营的三种模式。我们这里说的财务角度,不是指精益财务角度,更不是指各路股神的财务处理角度,而是符合全球普遍会计准则的财务角度。


        企业的本质是为背后的股东赚钱,无论是单一股东的私营企业,还是大众持股概莫能是。我们要么押注这个企业的现在,要么押注这个企业的未来。但押注的点都一样,就是能不能赚钱。所以那些鼓吹情怀却不断亏损的企业,我们都要保持距离。当然赚钱后鼓吹情怀就是另一回事。毕竟成功之前你说什么都是屁话,你成功之后被人说什么都是屁话。所以赚钱仍然是第一要务。


         那知道企业的赚钱模式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如果从股票投资的角度,那就是这家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值不值得投资。如果从咨询的角度,那就是这家企业面临的行业是什么,别下错药。毕竟被咨询下错药毒死的公司也不在少数。

        

         那从财务角度有哪些赚钱模式呢?这就要从杜邦分析说起(见下图)

    在杜邦分析认为长期维持高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公司都具备良好的商业模式。从图中可以看出: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杠杆率

注:权益乘数=(1-负债率),也被成为杠杆率,即企业通过借款来扩大企业规模。比如负债率为50%,则权益乘数为2倍,即杠杆率为2

       

         从净资产收益率我们可以看到企业赚钱模式可以分为三种:高净利率,高周转率和高杠杆率。


高净利率模式

        从商业模式上来说高净利率最容易带来高净资产收益率,但高净利率必然会引来很多竞争对手。因此这种企业运营的关键是如何形成行业进入壁垒。

         第一种壁垒是垄断,其中有些企业是通过政府行政命令形成的,比如中石油,中国移动,中国建行等。有些是经过多年市场厮杀出来的,比如格力,海尔。

         第二种壁垒是品牌,主要表现在消费品行业,在中国这个好面子的国家,品牌形成的壁垒比你想象的威力都大,比如洗脑广告脑白金,比如收加盟费的麦当劳。

         第三种壁垒就是技术优势和先发优势,一旦站定赛道,追赶者根本难以望其项背,比如机械重工行业的三一重工,血液制品行业的华兰生物。

        第四种壁垒就是渠道和平台优势,携渠道而要挟上下游的案例无论国外还是国内都比比皆是。比如网购平台天猫商城,线下家居卖场富森美和红星美凯龙。

        企业需要构建上述四种壁垒才能保持高利率,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战略咨询和营销咨询在整个咨询行业收费最贵了。


高周转率模式

         注意这里说的是总资产周转率而非库存周转率。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的观察,要想通过高周转率带来高ROE实际非常困难。要么是快消品行业,要么就是轻资产行业,要么就是薄利多销的行业。从带给企业竞争优势来说,周转率很难摆脱行业的限制,行业最优秀的企业也很难说在此领域有绝对优势,况且这个优势是品牌带来的卖得快,还是运营水平带来都很难说。

         从杜邦分析可以看出,如果要提高周转率,在销售收入既定的情况下,就必须缩减资产金额,要从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上下功夫。但固定资产往往是沉淀成本,除了大幅度计提或者贬值外,就只剩下未来少投和分期投,这或许是精益生产上说的小而专的设备且分期投入比一次性买高精尖产能过剩的设备最佳支撑。

         真正可以下功夫的还是在流动资产。流动资产里面可以分为两类,一种与现金有有关,一种与现金计价有关。货币资金、预收账款、预付账款都属于前者。有价证券、存货和其他流动资产都属于后者。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90%的企业都是倒在现金流断流上。因此如何提高在上下游的控制,进而影响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比如一直走专业化的格力,既未向美的一样多元化,也未以来国美苏宁等平台,还能保持超出行业的利润率,其对现金流的控制功不可没。后者相对麻烦就多一些,尤其是有价证券涨跌不由人。所以真正能做的就是存货和其他流动资产了,但由于时间点不同,同一个东西可能出现天壤之别的计价,往往时间越往后,存货和其他流动资产就越不值钱。所以丰田在福特的规模经济之外,发现了流动经济。丰田认为加快流动,资产就越容易以接近其应有价值出售,丰田提出了以单件流为终极目标的精益生产方式。由于其他流动资产都不值钱,且除了变卖和少采购没有什么办法,所以丰田的流动经济主要是针对存货。为了让存货能够快速流动起来,丰田在单件流的目标下,出现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渐进式变革,提出了很多精益理念,也开发了很多精益工具,说是当今企业运营显学也不为过。


高杠杆率模式

         俗话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在合适的时候借用杠杆率将能将企业带入下一个台阶,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企业都要疯狂上市的原因,因为那里有大量便宜的资金。当然也有些特例,比如娃哈哈,老干妈,华为等优秀企业都不上市。但从世界经济规律来看,不善于利用杠杆的企业,全靠自有资金周转,未来增长空间有限。比如目前陷入困境的娃哈哈,我们又怎么知道未来老干妈和华为不会陷入困境。但杠杆又是毒药,容易上瘾,往往最后陷入现金流危机的也是杠杆玩得溜的。所以凡事都有两面性,企业运营应该追求在合适的时机用能承受的杠杆。

         通俗点说杠杆就是钱生钱。有些行业天然带杠杆,比如金融行业和房地产行业。有的是通过垄断逐渐上下游现金流通吃形成的杠杆,有的就是资不抵债导致的高杠杆。


从企业生命周期看咨询方向

         在一个企业发展过程中,往往早期(比如营业额10亿元以下)的主要任务都是攻占市场,通过技术或差异化形成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此时咨询方向大多战略咨询和营销战略为主,目的都是提高净利率。

         当营业额逼近50亿元时,企业发现市场占有率已经很难再提高,而且和行业竞争对手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企业如果要想再进一个台阶,就必须苦修内功,此时咨询方向大多以战略咨询、组织架构设计、生产运营为主,目的提高周转率。

        当企业营业额迈过100亿元,企业内生机制已经建立,很少再有企业请外脑。此时咨询方向多以战略咨询和财务咨询为主,目的是提高杠杆率。


从企业赚钱模式看咨询方向

          除了企业规模达到不得不多元化外,大部分时间企业的行业都不会变化。因此总结这个行业的赚钱模式是哪一种就显得很重要。由于身处同行业,行业赚钱模式大家都具备,所以反而要在其他两条路上下功夫。比如房地产行业是高杠杆率,那就应该在高净利率和高周转率上下功夫。我们可以看到万科选择了品牌运营走高净利率道路,所以第一个推出精装房,第一个喊出品质也就不奇怪。而碧桂园选择了高周转道路,招聘大量IE优化流程和家具工厂效率也就不难理解了。关键两者从目前来看都取得了相当的效果。而反观还在放大杠杆道路上的华夏幸福日子就不太好过了。同样的例子我们也可以在电子代工行业看到,这个行业不是一个高杠杆行业,也不是一个高净利率行业,所以最后大家比拼的就是高周转率,所以IE和精益生产在这个行业运用得炉火纯青。


         我们相信从财务的角度谈企业运营,能帮助大家了解企业运营的本质,企业必须在不同阶段针对性对这三个维度下功夫,才能成为一家伟大企业,比如丰田。如果丰田只有精益生产,没有品牌运营和参股上下游带来的杠杆,那它也成不了今日的丰田,这和我们只见树叶不见森林多少有点关系。目前行业内出现将精益生产逐渐扩大的趋势,试图包揽企业运营的一切。比如精益生产这两年方针展开大行其道,但就威力和逻辑离西方战略咨询还有距离,况且方针展开我们看到的只是丰田的工厂的做法,并不代表其研发端、销售端和财务端。比如提出精益财务在税务局、会计事务所和财会从业人员那里是不接受的,毕竟会计准则不是为了精益而诞生,而是为了核算利润和税务。对这个扩大趋势我个人持谨慎态度,,毕竟从财务角度追求高利率和高杠杆的打法是不一样的,高校里也还没有出现精益生产专业。

         当企业找顾问时,和病人找医生没什么两样,我们都应该根据企业所处行业所处阶段秉承谨慎原则提出咨询方案。


参考文献:

1.《研究了149家公司,背后的奥秘竟然是…》,初善君编,雪球,2018.12.12

2.《投资者最简单的事》,邱国鹭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0

3.《一个散户的自我修养》,李杰著,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10

4.《财务管理学》,孙茂竹,范歆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企业赚钱的秘密:你真的知道你的企业靠什么赚钱吗?
《财务指标专辑》一个被捧上神坛的财务指标
微博
如何看懂利润表
怎样阅读和分析财务报表--茶泡咖啡 会计博客 blog.esnai.com
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的最佳衡量指标:ROE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