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物质炭基肥项目是否可以参与碳交易?

————  R E A D  ————

生物质炭基肥的碳汇效应如何计量?

———————————

R E A D

论文链接:

http://www.chinaagrisci.com/CN/10.3864/j.issn.0578-1752.2018.23.007

随着第一批环境权益平台的相继建立,2008 年我国开始了自愿减排交易活动的探索和市场体系的建设。2012 年6 月,国家发改委印发施行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对温室气体减排碳交易进行管理,提高了自愿减排交易的公正性,并调动了全社会自觉参与碳减排活动的积极性。

农业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而农业的减排潜力也非常可观,未来越来越多的农业活动将参与到自愿减排碳交易中。物质炭基肥是将生物质炭与化肥复合生产的新型的有机无机缓释肥,替代纯化学肥料,可以增加土壤碳库和提高肥料的使用率。已有许多研究表明炭基肥可带来显著的固碳减排效应,因此,炭基肥农业应用是潜在的自愿减排仙姑。目前,对于炭基肥的固碳减排计量方法学研究仍是空白,这将限制其参与自愿减排碳交易。

研究方法

根据自愿减排项目固碳减排计量方法学和农田固碳减排计量的逻辑框架,基于秸秆炭基肥项目发展的实地调查、已有炭基肥试验的固碳减排案例监测及文献统计,并参考已备案的农业减排方法学,从项目合格性、基准线确定、边界选择、关键排放源和土壤碳库确定、系统泄漏到净碳汇计量方法等方面探讨开发炭基肥项目固碳减排计量方法学(图1),以分析炭基肥项目进行碳交易的可行性。

图1 方法学开发思路

方法学建议

秸秆炭基肥项目计量方法学的基准线情景为农田常规施肥管理,但需针对不同农田经营模式而确定项目边界(例如分散农民为经营主体的田块模式和工厂-农田的集约化企业运营模式,图2),分别考虑农田氧化亚氮和甲烷的排放和土壤有机碳库来审视项目的关键排放源和碳库,考虑项目的泄漏可能包括农民运输炭基肥导致的额外排放或原有秸秆利用方式发生改变导致的额外排放。

图2 项目活动边界情景

案例分析

本研究结合当前和未来土地利用方式的可能性,尝试对探索的不同边界情景进行案例研究。案例研究中炭基肥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则采用实地调查方式进行,炭基肥田间应用农田管理、碳库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来源于本课题组已发表的田间试验研究。

分析表明:以农民为主体的炭基肥项目,单个生长季的冬小麦或水稻生产可分别产生1440和282 kg CO2-eq·hm-2的减排量;而“工厂-农田”集约化模式中,在未对炭基肥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的条件下(副产物未被循环利用),炭基肥生产过程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将抵消部分炭基肥应用的农田碳汇量;如对优化炭基肥生产工艺后,单个生长季的冬小麦和水稻生产可分别产生1479和340 kg CO2-eq·hm-2的净碳汇量(表1)。

表1 基于边界B情景的项目净碳汇量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团队农业碳中和领域研究进展
低碳农业
林业碳汇交易的主要误区和关键问题分析
林业碳汇基础知识问答
林业碳汇系列3---林业碳汇的门槛
浅析碳普惠制现状及其发展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