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抗美:狂草是书法这顶皇冠上的明珠


“创世纪”——中国当代书法六人展


展览时间:2017年3月30日下午三点

展览地点:柯桥区越国文化博物馆一楼展厅




节选自 胡抗美《取会风骚之意》


体现在张旭、怀素草书中的超迈精神,被作为一种备受推崇的价值,是盛唐咏草诗反复歌咏的主题。李泽厚指出,盛唐书法是书法史上的浪漫主义高峰,孙过庭《书谱》所强调的“达其性情,形其哀乐”,“随心所欲,便以为姿”的抒情性,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高度的自觉,草书家“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性,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至于狂草的创造精神,则“深刻地反映着前述那整个一代初露头角的知识分子的情感、要求和向往:他们要求突破各种传统约束羁勒,他们渴望建功立业,猎取功名富贵,进入社会上层······他们抱负满怀,纵情欢乐,傲岸不驯,恣意反抗······而所有这些,又恰恰只有当他们这个阶级在走上坡路,整个社会处于欣欣向荣并无束缚的历史时期,才可能存在。”



盛唐的题壁草书今已不存,但我们从张旭的《断碑千字文》《古诗四帖》和怀素《自叙帖》中,仍可看出狂草所具有的一些典型特征。就用笔来说,张旭的《断碑千字文》《古诗四帖》中侧锋并用,使转之间有“锥划沙”“屋漏痕”之妙,线条具有很强的体量感。在结体上,张旭草书较为宽博,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字内空间分割的自由度,造型往往出乎意料。通篇字形大小变化强烈,线条粗细转换自然而又对比丰富。字形连绵处则极尽“一笔书”之势,出现了大量多字间的连绵,甚至通行的连绵,在线条的连断之间,形成了势的张力。在行列方面,这两件作品每行的天地头敞开,无齐平之弊,极尽参差错落之致,行与行之间则疏密不定。行内轴线虽以直贯为主,但又有少数整体左倾的斜行穿插其中,形成了微妙的奇正关系。通过独特的用笔,极佳的线质感,变化莫测的笔势和结体,再加上丰富的行间关系,张旭作品通篇有一种凤翥龙翔的超然之态。



作为盛唐狂草的另一重镇,怀素在章法处理上较张旭更为狂放。从他的《自叙帖》来看,字形大小对比强烈,行内中轴线转折变化丰富,在行间形成了犬牙交错的内心追求的空白空间,笔势凌厉迅捷,神完气足。唐人称怀素草书有“骤雨旋风,奔设走虺”之势,信为不虚。




当然,狂草并非止于唐代。在其后的北宋时期,受张旭尤其是怀素的影响,黄庭坚的一些草书作品(如《诸上座帖》)同样体现出狂草那种强烈的构成张力。至于晚明,作为传统帖学的最后一个辉煌期,以徐渭、王铎、傅山为代表的书家所创作的大轴巨幛草书,则是在新的思想风气的浸染下,呈现出了新的狂草旨趣。尚“奇”是晚明书法普遍的精神特征。董其昌说:“古人作字,必不作正局,盖以奇为正····余学书三十年,见此意耳。”又说,“书家以险绝为奇,此窃惟颜鲁公、杨少师得之,赵吴兴弗解也。”(《画禅室随笔》)在董其昌看来,只有领悟了“奇”,才能从古人法书中脱胎出来。董其昌在观念上拈出一个“奇”字,王铎则在创作实践中抓抓了一个“势”字,“极其势”是王铎给自己设定的超越路向:“盖字必先成局于胸中····至临写之时,神气挥洒而出,不主故常,无一定法,乃极势耳。”(《王烟客先生集》)糅合二王、张旭、怀素、米芾等人的经典笔法,王铎将草书欹正相生的体势发挥到了极致。他的草书作品,语汇上的丰富性是空前的,通过对结体、字组、行间、余白、墨法、落款等形式要素的娴熟而富于创造性的运用,体现出了强烈的构成意识。



徐渭草书是晚明草书的一个特例。从现存的一些徐渭作品可以看出,虽然字形大致是行书,较少用简省的草书符号,但他那盘纾跌宕的点画,激昂振迅的的笔势,却与唐代草的精神风气相同。就此而言,我们可以认为,对狂草而言,关键的问题并不在于草书符号的使用,而在于那驱动笔势运动的饱满激情。因此,对当代的草书创作而言,徐渭以“行”为“草”的经验向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作品中的情感节奏是决定草书是否有“草情”“草性”的关键因素,仅仅书写草书符号,未必就称得上是草书,更不用说狂草了。



 “草情”之外,在狂草创作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法度问题。狂草一方面是形和势变化的极致,另一方面也是法度的极致,是遵循法度与跳出法度的矛盾对立统一,是正书传统与草书创造的矛盾统一,是感性与理性的矛盾统一。关于这一点,古人多有阐述。早在魏晋时期,卫恒就在《四体书势》中称张芝:“下笔必为楷则”;唐代的颜真卿则称张旭:“虽姿性颠逸,超绝古今,而楷法精详,特为真正”(《怀素上人草书歌序》),而清代的包世臣也说:“右军作真如草,大令作草如真”(《艺舟双楫》)。透过这些品评理念,我们可以看出,对于草书,前人所反复强调的是法度的重要性。就书体而言,真书法度谨严,其结体用笔的规律性相对容易理解一些,但草书尤其是狂草则不然,由于字形相对于正书,有大量出乎意料的变形,在经典狂草作品中,法度往往处在一种若合若离的临界状态。而事实上,衡量这种变形是否合度的标准,和正书的法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此相关的另一问题是势的问题。古人的狂草的确富于连绵盘旋之势,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古人并非是一味连绵,而是循着点画的运行之势或连或断。其中有明确的点画意识,否则,为连绵而连绵,必然出现雷同和重复的连绵符号,也必然在草书中失去点画生成的生命感觉。



狂草是书法这顶皇冠上的明珠,因为狂草的出现,书法的章法观念、形式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极致化地追求点画、笔势的情感、节奏,以及平面空间内的笔墨造型张力为特征,狂草成为了能充分体现抽象精神和追求情感表现力的标志性书体。对书法家而言,写草书,写狂草始终是一大诱惑,但也必须充分认识到,草书自有草书之理,天马行空地任笔为体,是无法创作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草书作品的。取会风骚之意,既需充分调动主体的情感,同时也需以法度作为其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艺术简历

 

胡抗美,1952年生于湖北襄阳,号鹿门山人、得天庐。第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

书法作品多次入展全国展、全国中青展、兰亭奖展。理论著作出版有:《中国书法章法研究》《书为形学·胡抗美教学文献》《中国书法艺术当代性论稿》《胡抗美书学论稿》《胡抗美书法课徒稿》《中国古代用人智慧》等;诗词专著出版有:《志外吟》《盼兮集》等;书法作品集出版有:《中国当代书法名家·胡抗美》《胡抗美诗词书法集》《胡抗美书法作品》《当代书法名家·胡抗美卷》《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系列作品集·书法卷· 胡抗美》《当代中青年书法家创作档案·胡抗美》《中国书法家精品集·胡抗美卷》《胡抗美书法作品》《进入狂草·胡抗美书法艺术展作品集》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草书四大家的风格及其代表作品
浅谈草书的发展
今人为什么难以写好草书?
这就是代表中国最高水平草书作品!
白蕉书法十讲:第八讲书体(下)
狂草的新突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