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说镇海古城古塘古亭(续)

前文与各位读者见面之后,收到不少反馈。一是指正文中错处,在此深表感谢!二是提出古塘古亭故事没说完。本文将对如上二点进行补充。

一、巾子山上一亭名是《沧桑亭》,上文有笔误写成《沧浪亭》。亭子面东北方有楹联。

沧桑亭面东北方

碑面之文是鄞县清代名士全祖望所撰。楹柱有联:碧峰独秀钟英烈;鸿藻重刊表赤诚。

联撰得很有气势,字也写的浑厚有力,可惜撰联的和写字的都没署名,可谓大隐隐于市焉。

前文遗漏,略作补充。

二、经查植于鸿福亭内《重修镇海后海塘记》作者冯行亦是有误,应是冯幵(音:干)(1873~1925)生于慈溪。当世名士,著名学者,精通经史辞章,文采极佳。其弟子多是名流,有王个簃、陈布雷、吴公阜、泰康祥、沙孟海等。可谓众星灿烂。这么大的修塘工程,其撰文人乃是当年的魁星。

这鸿福亭《重修镇海后海塘记》碑上功臣有盛鸿涛,傅宗耀、盛炳记、李征五、方积蕃、洪成璂、乌人垚、董杏生、黄庆澜、甘福履、朱忠煜、李厚培、陈巨纲、江义昌、刘炎昶、陈廷绪、濮卓云、钱沐华、巴显荣等。榜上有名有姓一十九位。多为乡邻名门望族中的长辈。
碑文还记录民国十年(1921年)遭灾,至第二年八月,计修石塘一千二十丈,土塘三千四百丈。海塘修复,烝徒讴歌、妇孺呼抃!
然而故事还没结束。这便是植于石塘土塘交界处(现俞范中石化公司旁边)嘉燮亭内的《续修镇海后海塘记》碑。

《续修镇海后海塘记》碑
碑立于甲戌仲秋(1934年秋),比1925年鸿福亭《重修镇海后海塘记》,整整晚了九年。根据碑文记录,我消化理解后复述:

民国十年的工程是俞范路以东海塘,大海汪洋,风潮激荡,在整个工程中最为重要,计石塘一千六佰三十八丈。俞范路以西北至下岚山嘴,风减潮缓,沙积则塗渐广,计土塘三千三百九十丈,为下岚山之屏蔽。民国十年修石塘仅一千另二十丈,尚有六百十八丈未修,当时修到济生亭之要冲,经费用尽,到包家路段只能中止,局中董事李厚培、江义昌深以为虑,共同徒步勘察石塘大小孔百余处,极需修补。
到了民国二十年(1931年),飓风又作,土塘己塌十余处,新修石塘漏洞叠出,未修部分芨芨可危,且各乡海塘同时告警,于是,全县水灾善后会,呈请县长郑瑜召集各机关团体,七区士绅,以后海塘关系最重,复组织塘工局,公推以李耘清,李厚培为主任,周星北运杓,于民国二十年十一月成立工作班子。先从土塘开工,五个月时间就完成工程,石塘本该二十二年九月可以修峻,因当时气候恶劣,风潮尤烈,然众志成城,终于使俞范路到二十三年七月修复。同时,土塘石塘以及自城达塘之路一律告成,并且巾子山、钩金塘工程亦峻工。
这后续工程开始时非常困难,无钜款可筹拨,开工之始,仅县政府拨浙江水灾急赈会银洋一千元,本县水警局及零星捐户千余元,固亟向沪甬捐募。上海募款俞佐庭主事,刘聘三、洪雁宾为副。宁波募款陈兰荪、俞佐宸主事,张善述为副。赖上述诸位及乐善赞助者捐款,工程才得以进行。综计,修理全塘用银币五万余元,修路用银币五千余元,修亭用银币三千元。靠众人之力,耗时三年之久,实在辛苦。每位赞助人以及用款细目都有详细记录。
这一次续修募款过程中,俞氏兄弟功劳最多,他俩是秉承父亲遗训。俞父名嘉吉,上次修塘中参与其事,但冯幵写的碑记中没有提及。民国十四年在梵音寺会议,俞父极力呼吁,塘工未竟全功,后患必然巨大,临终前犹谆嘱其二子。今天克服困难终于修塘成功,俞父嘉吉功不可没。
鄞县人袁履登为他祝父亲九十大寿助修塘银币八千元,袁父名燮元,今年已九十二岁了,孝于亲而施及于众,亦可见吾乡风俗之敦厚。
亭既成,名曰“嘉燮”。立碑誌记录。取名也是学“庆安”、“鸿福”二亭命名之义。且嘉燮二字从字义释是“美好、调和”,山川嘉应,阴阳燮理,永保丰乐。

碑记将后续修圹的起因、过程、结果,讲得清清楚楚。
起因:上次修塘,不够彻底,留有尾巴和隐患。
过程:资金困难,上次修塘一十三万八仟八百
余元,以官银为主。此次五万八仟元银币由民间赞助捐献为主。上次修塘工期是十八个月,此次是二十个月。

结果:山川嘉应,阴阳燮理,永保此丰乐。

读完碑文对俞氏兄弟敬重有加,哥俞佐庭(1889~1951)镇海俞范人,时任四明银行总经理。弟俞佐宸(1892~1985)镇海俞范人。时为和丰纱厂老板。
另一位尊者袁履登(1879~1954)鄞县人。太牛了,一举赞助八仟大洋,可能当时是单笔赞助最大额了。袁出身寒微,十岁方进英国传教士在宁波办的开明小学免费就学,因其学习勤奋,成绩优异,升入斐迪中学,并在19岁被保送到上海圣约翰大学。1900年,毕业留校任教。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被推为交通部次长。1913年开始经营工商业,30年代投资遍及地产,电影,渔业等行业,时任上海商会副会长,当年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续修镇海后海塘记》撰文夏啟瑜(1866~1935)。夏是鄞县人,光绪二十年进士。清末民初著名书法家,四明名士,善作文,创四明文献社。
书碑是王禹襄(1870~1935),宁波人,近代篆刻家。

这次重修、续修镇海后海圹工程,从民国十一起,到民国二十三年七月结束,前后历时十三个年头。之后近半个世纪,(到一九七四年建镇海港完成历史使命)镇海后海塘未受海浪漫堤,保一方平安。

当然这修塘工程的有功之臣,还有大量的城市贫民,有当地的农民,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外来务农人员。他们主要来自三个地方,一是温台地区,二是余姚山区,三是舟山地区。与这些地区相比,镇海土地虽然有盐碱,但出产尚可,可有海涂垦殖,且本乡人出门上海汉口较多,经商为主要收入,相对地租偏低,比上述三个地区富裕发达些。这些低层人是修塘的主要劳动力,也许也有义工,只作推测而言。对于自然灾害,所有人的目标都会一致。

当我等迈步在塘堤上,会不由自主的感恩先人们对他们子孙后代的福荫,崇仰他们的丰功伟绩。

嘉燮亭感言

嘉燮亭分泥石塘,当年南北飓风狂。

为求后续家园梦,多少先人倾钱囊。

幽静的古亭落在官河边上,第一次去转了好几个转才找到,隔了一条河,桥己损坏,需再绕一圈才到达。

隔河观亭


当年河塘石驳尚在,整个亭子基本上没毁损。

亭子有三间,用钢筋混凝土建造。应是中西结合。那个年代,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新潮时髦。古塘现是省级文保单位,古亭是区级文保单位。

虽然遭受WG破坏,但“嘉燮亭”字还能依稀分辨。

嘉燮亭全貌
亭子是石塘土塘的分界点。亭东是石塘,亭西是土塘。

同行的文史爱好者,在擦《续修镇海后塘记》碑。

同行文史爱好者与河塘边古树合个影。看树径,这树早植于修塘峻工立碑日。

沿塘的官河,当年东经后沙河,穿城关南薰桥,通老城东门铺,西到蟹浦,再达三北。

塘堤乃是当年的交通要道,走在这上面的有贩夫走卒,政要商贾,据说当年的虞洽卿先生也常从这回三北龙山老家。塘堤亦是各乡莘莘学子到镇海县城求学的必由之路。

这段石塘己近土塘,与前段石塘相比坡度明显地变缓了,说明海滩地势渐高了。


飞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城镇化的发展,原有逶逦蜿蜓的后海塘早已被分截成数段。

走到这里,现耶酥堂东边,正好有一段石塘在开挖,抱着惋惜的心情,再走这一段石塘路,说不定下次再来就消失不见了。问了一个施工人员何故挖石塘,说是为截断的石塘修步级,以后规划将建一个公园。原来是件好事!心情上忐忑不安转为安定,政府正在尽力的保存古塘。
向东前行,后面的石塘更大更厚实。

石塘外是宽阔的马路,跑着不少集卡,直通港埠公司。塘内是湿地公园一角,属于过去石塘下包家境地。同行D君告诉我,湿地公园包达三纪念馆边上有残亭遗物,于是,同去观摩。

嵌在包达三纪念馆外墙上的《永锡亭记》碑
这碑涉三个内容,筑亭人、撰碑人及碑文内容。
先说筑亭人包达三(1884~1957)镇海石塘下村人。十六岁赴当学徒,后考取公费生留学日本。参加过辛亥革命,是当年攻打江南制造总局的敢死队员之一。后弃政从商,事业有成。解放后,将所有财产捐公,支援国家建设,曾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是毛泽东主席点名表扬的红色资本家。
再说《永锡亭记》撰碑人王蕴章(1884~1942),江苏金匮人。职业革命家。中国近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书法家、教育家。现在的碑不是原碑,是后来再植的,这碑上漂亮的字体该是王蕴章所书。
三述《永锡亭记》,这是一篇说理透彻,文字深奥的华章,好些异体字康熙字典都查不到,为方便阅读,根据我的理解能力,对碑中内容作大致复述:
作为子女孝敬赡养长辈,最大的孝是在精神上的。各地美味佳肴,可饱口福,但并全是甘美。豪宅、豪车,豪杖,可以让身体舒适,但并不算安适。华丽的服饰,看上去非常气派耀眼,但效果仅止于好看。音乐歌剧,听起来很美,而其效果不过是悦耳。这些都是世人孝敬亲人的常用举措,但不可以说是大孝。用物质供养与精神供养,不可同等齐观,相提并论。
镇海包达三,是当今大孝之人。丙寅(1926年)八月八日,他母亲周太夫人八十岁。开始,包达三想为太夫人庆寿祝福。太夫人听到后很吃惊,将达三叫来,对其说:现在是什么时候?兵甲战火、秋尽寒霜、四处鸟儿都悲哀,社会贫瘠物资馈乏。正是沧海横流多事之际,那里有暇做祝寿之事。长一人之寿,不如长公众寿,增一家之寿,不如增一乡之寿。我们家乡万弓塘,土地临近大海,怒涛击堤,惊涛拍岸,路人过往,心里发慌,只能望洋叹息。你在这里,图个方便,惠及他人,比你身穿花衣跳着舞来祝我寿强多了,给我做寿是多此一举。达三听后,唯唯而退。于是考虑塘边选亭,放开思路而建,短短二个月不到,就造好了。亭子飞翠流丹,觚棱浮动。亭名“永锡”,取风诗难老之义颜。并收集海内贤士大夫相与歌诗,落成之时,又嘱蕴章作文记之。我想这么晚了,还搞时俗的庆祝。绚丽华美,无益于后人教化。如果铺张浪费,用竭十家之财产,谋求一日之庆典快乐,讲究比攀奢侈,实在不必要。如果达三此举对人对己都好,将使太夫人慈惠口碑载道,活菩萨之称乡邻皆知,福星之明照耀一路,不光只是一家之庆。抑闻太夫人贤而有礼,德成于家,行修于里,达三在社会上好名声,事业兴旺卓越有成,是太夫人慈爱之声长期谆谆教导所致。今天看到这些,更加相信达三对母亲孝顺而让她省心。
今天,在亭中看到耕作的农夫停下手里的耰(平整土地的农具),行路的人卸下担子,镜子般的海面没有波涛,四周安泰,互相感叹诵美,人们指指点点这烟波浩淼中,说这个亭子是某君按他母亲的要求而造的。且开心地说,这亭春天般温馨美观,会福荫千秋万代快乐无比。太夫人听到后,必然欢喜,然后,进上一觞(古代的酒杯),可以继承祖上精神遗产,留芳百世了。我只是随在人们赞颂之余,这篇文章犹显得是多事之作。

逢大寿免奢侈庆祝,广施博爱于大众,这种传承从骨子里影响着乡风,教育后人,至今还在影响一些企事业单位与执政团队,后来宁波镇海数不过来乡贤赞助的医院,学校,皆受这种精神传承所致。

永锡亭该是民国十五年(1926)建成的,至今不到百年,何时毁?谁毁?没弄清楚。残柱散落在民间,收集而来。这残柱做工靠究,柱上文字极有气势和功力,可以想像当年这亭子是“飞翠流丹,觚棱浮动”,灵秀而壮观。
离开永锡亭,继续沿石塘东行。

走在古石塘上,向鸿福亭移步渐行,新修的古城塘路面上,铺有某家祖上墓碑上花纹。

这块铺设的塘石,还有姓名,不知是那家祖上的墓碑。


铺设在石塘上的大户人家界石,“范松房己墙界”。
看到这些,真不是滋味。毫无疑问,这是近年改造古石塘开辟公园所为。当年修塘的先人们,绝不会将这些先人的墓碑、界碑用于千人踩万人踏的垫脚石。细节决定成败,当年修筑这些工程时,留下的暇疵点,不知是那些人审核验收,有否想过铺上这些,会让游客、后人怎么想。其实我也少见多怪,这些刻在修塘碑上的当年大善大德人物,历经中国近代现代史上的磨难,有几个是风平浪静的人生,犹如当年面对后海塘北面狂涛涌潮的迎风博奕。生死由命,只可惜做了好事,死于非命的人,让后来者长作叹息,哀恸隐测之心而已。相信上帝,做了善事,必上天堂,积了功德,必会荫福后代。他们的子孙,一定会继续行善积德的千年传承。
镇海民风敦厚淳扑,听老人们讲起过,民国时期就屡次被评为全国模范城镇,镇海小港镇就是其中之一。
古城、古塘、古亭,好事、坏事,大事、小事,有允许讲的事,有不能说的事,美丽的小镇,永远有无数的故事。

《漫说镇海古城古塘古亭》前后二文所述古海塘及凉亭大致位置示意图

文中述涉先人,阵营不一,各有褒贬,在对待天灾上,都会一致,并不影响当年出钱出力修海塘共同抗击自然灾害作出贡献而炳彪千秋,同样深受乡人尊敬。(又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咸咸的小城故事
长三角超级工程系列之一:超级大桥
《约吗?》12“约”镇海
朱忠煜 简历
浙江宁波镇海后海塘
微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