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感想谈5——细胞形态学的地位和发展的路

 

细胞形态学是古老和经典的临床诊断方法,历史悠长,至今已有150年历史。因其方法简便、实用以及百闻不如一见的直观特性,长期以来一直是血液病,尤其是血液肿瘤诊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法。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细胞形态学的诊断地位,由先前静悄悄地发生,到近十余年来的剧力冲撞。愕然回首,有的今非昔比,有的让人纠结、让人茫然。

细胞形态学的地位变化,主要体现在血液肿瘤方面。FAB分类曾是上世纪70-80年代风靡世界的分类法,至90年代受到流式、遗传学和分子学技术的影响,诊断的重要性逐渐下沉。至今,细胞形态学在血液肿瘤诊断中,主要作为基本诊断。而当今主导定义和诊断血液肿瘤的是WHO的整合方法,细胞形态学为其中的一部分。

细胞形态学面临的现实是残酷的,需要树立起新的理念,重新摆正诊断地位,处理好FAB分类与WHO分类的关系(详见本微信公众号感想谈——急性髓细胞白血病WHO分类与FAB分类的关系)。处理好与流式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提供更为恰当和实用的诊治信息。

FAB分类作为初诊病人的基本诊断,依然具有继续存在的意义。分子学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对形态学既有负面影响又有促进的动力。根据当前的认知,WHOENL等对形态学的总体评价是:形态学诊断仍是血液病诊断的基本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简便性、实用性和重要性依然存在。

在一般的血液形态学诊断中,如找到血液寄生虫、深部组织感染的真菌(如组织胞浆菌、马尔尼菲青霉菌)、发现骨髓转移性肿瘤;不需要对血液肿瘤进一步分类的非特定类型者,如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全髓增殖症伴骨髓纤维化、髓系肉瘤、肥大细胞白血病、治疗相关髓系肿瘤;典型的一般贫血和其他血液病等。还有以找到恶性肿瘤细胞见长的体液脱落细胞学、细针穿刺细胞学。对于这些疾病,细胞形态学的诊断地位,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或影响较小。 

回顾历史,面对现状,展望未来,是十分迫切又需要非常认真地思考的事情。我们认为细胞形态学依然是一门实用性见长的分支学科技术,依然不缺探究的课题,细胞世界依然迷人。

走符合自身发展的路。首先,反思与总结,温故而知新,加强基本功修炼。细胞形态学是需要不断地积累知识、技术与技艺,需要不断地感悟、实践与总结的工作,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对相关疾病作出较为准确的评判或诊断。我们依然提倡我们的情怀,在寂寞的细胞学田园里勤耕勤耘,不断地向“火眼金睛”迈进!

重视新学科知识和技术的互补。增强学科知识和技术的相互了解,是拓展视野的重要方面。近几年风行的“互联网+细胞形态学”和各种形式“细胞”、“血液”交流群”都是增进互补增强见识的途径。同时在修炼内功、增强底气中,彰显细胞形态学与流式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整合中的价值。如细胞形态学与流式免疫表型是天生互补的一对诊断学方法,只有两者的互补才会得出更多更可靠的诊断满意临床。

静生时勤助长,在探索中前行。开展新方法,开发新技术,是自身发展的重要支柱。需要更多有志于奉献的同仁、相关公司的研发进行协作和攻关。 

总之,我们依然相信目睹到的各种各样细胞(如肿瘤细胞、血液寄生虫和真菌感染细胞)总比用间接方法得出的或推导出来的结论要踏实得多,百闻不如一见可以恰当地比喻这种关系,尤其在基层医院中更有其突出的临床价值(下图)。这就是通常情况下的形态学(基本诊断)的金标准吧。经过历史的沉淀,开展新技术以及与其他新技术相互结合而迸发出来的火花,细胞形态学的地位还会分化,有的可能还会下沉,有的不会明显变化,有的可能还会迎来第二春。



图为基层医院发现的2例外周血片马尔尼菲青霉菌

ab2个不同病例。马尔尼菲青霉菌基本形态为类圆形、长圆形或腊肠形,常有横膈将其分为两段,大小不一,胞膜清楚,有12个紫红色小核;可以在中性粒细胞胞质内,也可以散在于细胞外,数量多少不一(图片由李宏波和许晓莉提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血液病整合诊断公众号新年目录
髓系肿瘤诊断关键性指标简要梳理
“白血病”的前世今生
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分型及标准
一文读懂细胞形态学发展简史
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WHO分类的认识和实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